请介绍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方法 中国古典舞基训都会练什么项目? 还有古典舞身韵呢?练些什么 ...

作者&投稿:店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蹲的练习

  “蹲”是腿的屈伸和弯直的训练。通过蹲的练习使腿的关节韧带与肌肉富有柔韧的弹性,这是男、女舞蹈演员掌握技巧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不仅跳跃要有弹性,几乎所有的技巧都离不开蹲的动作。同时“蹲”还具有增强后背力量的作用。

双腿蹲:1、小八字步半蹲、全蹲2、大八字步半蹲、全蹲3、踏步半蹲、全蹲4、弓箭步蹲(正、旁)5、移动穿掌扑步(男)

  单腿蹲:1、端腿蹲2、掖腿蹲3、跨腿蹲4、环动掖腿蹲(旁腿环动到后面成后抬腿后再掖蹲的动作)

  1、“蹲”是离把练习的第一个动作,要求练习时的动作徐缓、连贯。因此,宜采用慢速或中速音乐伴奏。

  2、分别将双腿蹲或单腿蹲中的2至4项动作组合起来练习。

  3、双腿蹲可与下列动作组合起来:大八字步的前、后、旁下腰及涮腰。在小八字步蹲和大八字步蹲之后立半脚尖。蹲后接90度以上前、旁、后腿的舞姿。

  4、单腿蹲可与下列组合练习:单腿前、后下腰。踏步旁下腰;大踏步旁下腰。蹲后接90度以上的前、旁、后腿,斜探海,后腿侧身等的碾转。蹲后接各种单腿变身和90度以上的抬腿环动动作。

  二、腰的练习

  腰是身体运动和舞蹈动作的轴心,而腰的动作又是掌握繁难舞姿和技巧的动作基础,如:风火轮、卧鱼、斜探海、探海、紫金冠跳、双飞燕跳以及翻身......等都是以腰为主的动作。腰的训练目的是增强舞蹈演员腰部柔韧性和灵活性。此外,腰的动作也常是舞台表演上直接采用的舞蹈动作。

  
  大八字步前、旁、后下腰后丁字步拧腰。1、大八字步涮腰(女,1-3次);2、弓箭步涮腰(男,1-3次);3、踏步旁腰;4、大踏步旁腰;5、单腿重心前、后下腰;6、单腿跪前、后下腰;7、卧鱼;8、八字步风火轮(女,1-3次);9、弓箭步风火轮(男,1-3次)

   1、腰的训练先可采用慢速或中速音乐伴奏,然后再用快速音乐,这样可以训练腰部具有灵巧的运动能力。

  2、可将两项以上不同舞姿的腰的动作,组合起来练习。

  3、常用的组合如:涮腰卧鱼,穿掌扑步风火轮

  4、可以作为各种舞姿、大踢腿、旋转和跳跃等组合的衔接动作或结束动作。

  三、大踢腿

  中国古典舞蹈中的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有腿部的深厚功底。“大踢腿”是训练“腿功”的重要教材。通过大踢腿练习,可使舞蹈演员腿部肌肉柔韧、有力而富有弹性,并可增强腿、腰、背等的控制能力。这部分练习动作也是舞台表演可以直接使用的舞蹈动作。

    1、踢前腿(勾脚、绷脚);2、踢旁腿(勾脚、绷脚和向左、右转身四分之一的踢旁腿);3、踢后腿;4、踢十字腿(勾脚、绷脚);5、踢蹁腿(勾脚、绷脚和带转身的蹁腿);6、踢盖腿(不转身与带转身的盖腿);7、踢紫金冠;8、踢冲天炮(男)

    1、大踢腿是腿部超过90度较大幅度的动作。由于运动量较大,每条腿在每一姿态上不宜连续超过8次。用不同舞姿连接起来的大踢腿动作或左、右两腿交替做时,不宜超过24次,先采用中速音乐,之后可以采用快速音乐伴奏。

  2、首先,结合每一种手的姿态单一的反复踢腿(可以原地做也可以行进做)

  3、然后,可以将两种姿态或两种以上的姿态组合起来进行踢腿练习。

  4、常用的组合如:

  (1)踢前腿可接:后腿、探海、踢紫金冠,踢冲天炮、悠后腿翻身等。

  (2)踢旁腿可接:斜探海、拧身探海、踏步翻身等。

  (3)踢后腿或踢紫金冠可接:踢前腿、快踹燕。

  (4)踢十字腿可接:踢旁腿、踢蹁腿、踢盖腿等。

  (5)踢梅花腿(将踢十字腿、踢旁腿、踢前腿、踢后腿、踢蹁腿、踢盖腿连接起来,用一条腿做,每种姿态各踢1次)等。

  5、连续做单一的踢腿动作或组合练习时,都可以用下列动作衔接或结束:如各种身法动作;各种姿态腰的动作;旋转和翻身等。

一、蹲的练习

 

双腿蹲:1、小八字步半蹲、全蹲2、大八字步半蹲、全蹲3、踏步半蹲、全蹲4、弓箭步蹲(正、旁)5、移动穿掌扑步(男)

  单腿蹲:1、端腿蹲2、掖腿蹲3、跨腿蹲4、环动掖腿蹲(旁腿环动到后面成后抬腿后再掖蹲的动作)

  
  二、腰的练习

  腰是身体运动和舞蹈动作的轴心,而腰的动作又是掌握繁难舞姿和技巧的动作基础,如:风火轮、卧鱼、斜探海、探海、紫金冠跳、双飞燕跳以及翻身......等都是以腰为主的动作。腰的训练目的是增强舞蹈演员腰部柔韧性和灵活性。此外,腰的动作也常是舞台表演上直接采用的舞蹈动作。

  
  大八字步前、旁、后下腰后丁字步拧腰。1、大八字步涮腰(女,1-3次);2、弓箭步涮腰(男,1-3次);3、踏步旁腰;4、大踏步旁腰;5、单腿重心前、后下腰;6、单腿跪前、后下腰;7、卧鱼;8、八字步风火轮(女,1-3次);9、弓箭步风火轮(男,1-3次)

   
  三、大踢腿

  中国古典舞蹈中的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有腿部的深厚功底。“大踢腿”是训练“腿功”的重要教材。通过大踢腿练习,可使舞蹈演员腿部肌肉柔韧、有力而富有弹性,并可增强腿、腰、背等的控制能力。这部分练习动作也是舞台表演可以直接使用的舞蹈动作。

西安北郊未央区盛龙广场泷舞舞蹈零基础培训学校告诉大家古典舞舞蹈的基本功如何去训练:
一 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 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 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三 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 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 ,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四 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 五位脚,单手扶把 小踢腿组合
5 五位脚,单手扶把 移重心组合
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 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五 踢后退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
六 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七 大踢腿
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

中国舞的网站上可以找到,北京舞蹈学院的网站上也能找到

提 沉 开 收 前推 后推 冲 靠 一共8 种。老师刚讲啦呵呵O(∩_∩)O哈哈~(*^__^*) 嘻嘻……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有哪些内容??~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包括:形、神、劲、律。具体内容如下:
形——指的是外形。它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外部形态特征。除人体共性的舞蹈所需要的直立形态外,中国古典舞的外形特点是在拧、倾、圆、曲基础上的各种舞姿造型和相应的技术技巧,以及动势过程的展现。
神——民族的神韵、神态和气质。这是古典舞的内涵。
劲——劲头儿,中国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和节奏特点,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慢和快、松和紧、开与合等等对比的方法,也称做反衬法,中国古典舞所要求的劲头儿,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寸劲儿”,它是中国古典舞特有的用力方法。
律——韵律及运动规律,平圆、立圆、8字圆是构成中国古典舞动势的精髓。留下身、走上身,或者留上身、走下身是中国古典舞的动势规律。欲左先右、欲上先下、闪展腾挪是中国古典舞从外形到内在的审美要求。
由此决定了形、神、劲、律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四大要素,离开了它们就没有了真正的古典舞精髓,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自身民族的风格特性及神韵特征,从而其训练的价值及意义也必将荡然无存。

基训课一般我国常用的两种古典舞基训和芭蕾基训
古典舞基训全称: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芭蕾舞基训全称:芭蕾舞基本功训练!
(概括的说就是练习腿部,腰部,头部,控制力,弹跳力,技巧.)
舞蹈舞身韵就是让你们一点点学会怎么去运用古典舞的圆倾拧曲,比如:提沉故名思义就是呼吸的训练,练习提气和吐气!冲靠:就是身体的向前冲和往后靠等等

跳古典舞的技巧
答:中跳:比小跳要加大弹跳的力量和幅度,它的训练目的和表演作用与小跳相同。大跳:是高跳动作,技术很高。大跳的全部动作都是舞台的表演动作。大跳要有"助跑的动作",如:上步(切步)和错步(追步)等。练大跳之前需先做小跳和中跳练习。古典舞基本功练习技巧 1、提:在沉的基本上,感受气由丹田提至...

中国舞基本功是什么
答:中国舞创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基训借鉴结合了芭蕾舞的训练体系,并融合中国武术、传统戏曲、民间杂技的手眼身法步等技术、技巧;有着我国民族特性。翻身是中国舞的民族技巧,在跳的过程中呈现:拧、倾、翻、闪、展、腾、挪。空中的横向转体也有了新的发展。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国舞基本功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舞基本功都有哪些
答:要提高腰部柔韧性,就要有针对性进行腰部练习。扶把上的腰部练习有:涮腰,以腰骶部为中心,在同一平面上,整个上身作前旁后旁的划圆运动。双腿重心“下腰”,分双腿重心前下腰,双腿重心后下腰和旁腰的练习。单腿重心“下腰”,分单腿重心前下腰,单腿重心后下腰,单腿跪下腰。姿态斜腰,丁字步准备...

谁知道古典舞基训是什么?
答:古典舞基训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较全面,扎实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技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中国古典舞的民族风格、韵律,音乐感和艺术表现力"一、指导思想: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

古典舞怎么转圈,古典舞转圈一般都是怎么样训练的呢?
答:旋转靠的是全身的协调。舞者要想完成旋转,全身协调就成为舞者需要把握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所以,舞蹈演员要想加强身体协调能力的训练,就要时刻注意它的培养,养成在舞蹈的各个环节运用它的习惯。协调能力的培养在旋转训练中非常重要。协调能力首先体现在旋转动作的“起跑法”上。中国古典舞旋转有各种各样的...

什么是中国舞训练的重要内容
答:【跳跃训练】是中国舞训练的重要内容 中国舞主要是练肩、腰、腿、胯、脚背,中国舞的基本功主要是关于软开度的练习。针对不同阶段,练习的强度也会不同。中国舞是中国民族民间舞与中国古典舞的一个“泛称”,学习中国舞从小是用芭蕾基础训练做为基础训练的,到达了一定程度后再用古典舞基训作为训练。练...

古典舞训练培养身韵的方法
答:古典舞训练培养身韵的方法1 任何一种训练都是从属于某种舞蹈形式的需要的,任何一种舞蹈形式也必须有它自己的训练体系。身韵教学法便是古典舞的训练体系。古典舞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神形兼备”的艺术体现,而身韵教学法为古典舞提供了最核心、最本质的“元素”,它将训练“身法”和陶冶“神韵”...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方法
答:这就要求舞蹈演员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技术技巧外,还须同时具有在中国古典舞特定的艺术规范和审美特征要求下的重要表现手段— 身韵。身韵使古典舞突破了戏曲程式动作的限制,“变其形,扬其神”,从审美高度把握住了古典舞的核心审美特征,达到了“神”与“形”的独特结合,并在古典舞教学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中国舞基本功动作27个
答:3、3(6-7岁):吸收跳步和敬礼、音乐反射、波、弓、钩伸脚、吸伸腿、吸腿、手、松肩、半蹲、重脚走、鸭走、跳走、步走、模仿想像。4、4级(7-9岁):二拍舞、三拍舞、单手位、挥手、交叉压身、张开嘴、前提、后提、抱腿、压腿、前踢、后踢、脚位、断步、断臂、小舞、打节拍练习、藏舞...

中国古典舞慢步的要领是什么?
答:而头部的轴线起到稳定翻身、保持身体倾斜。2、身体中部要领 中部是指人体的腰部和胯部。以腰带动转的特点,练习时,腰部和胯部需要保持相同的方向以完成旋转运动。3、身体下半部要领 腿是翻身的力量。练习时,弹跳,在用力的方法上要求轻、漂,要求运动过程中松紧结合,发力要集中,过程的速度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