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彝族是怎么发展的,有支系吗? 请问彝族有多少支系?

作者&投稿:乔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到目前为止,彝族的族源以土著说、羌氐说为主。   土著说的观点论据比较充足。它又分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两种。    彝族少女   三千年前彝族已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侮”、“昆明”、“劳浸”、“靡莫”、叟、濮等部族。   汉朝称“西南夷”。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彝族人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与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基诺族皆源于古彝族。   关于彝族的族源,迄今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成了人们关注的史学之迷,也是民族学、彝学研究领域里的一大难题。  西南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的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现今的彝族。为,云南是彝族的起源地。    羌氐说的观点较为普遍,它认为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古羌人早期南下的支系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后来形成了西昌地区的邛蕃和云南地区的滇蕃等便是彝族的先民。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

彝族有多少支系?~

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历史阶段,彝族祖先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了分支。大约几千年前,有了武、乍、糯、恒、布、慕的六个分支。分别迁徙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经过长期了历史发展,形成比较多的彝族支系。目前较大的几个支系是:阿细、撒尼、阿哲、罗婺、土苏、诺苏、聂苏、改苏、车苏、阿罗、阿扎、阿武、撒马、腊鲁、腊米、腊罗、里泼、葛泼、纳若等

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因素,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份。彝族人口众多,占据着中国少数民族中的第七大民族。彝族的支系非常多,大致可以分为九支、十支、七十二支等不同的分支系统,不同的支系有着不同的祖先和起源。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学者的研究,对彝族支系的划分略有不同。总的来说,彝族的支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 八十一支系: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

2. 七十二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和贵州地区。

3. 十支系:主要分布在大理地区。

4. 九支系:主要分布在昆明和西双版纳地区。

彝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
答: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全国彝族人口776万多人,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内。1、广西彝族人口共计0.7万多人,主要分布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德峨、克长、者浪、岩茶等4个乡的10多个村和那坡县城厢、百都、下华3个乡的9个村寨,余者居住在西林、田林县内。2、四川...

收集我国各民族的资料
答:该博物馆馆长瓦渣克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兴建民族文化博物馆。瓦渣克基谈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彝族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对此,彝族人民真诚感动与支持。民族博物馆建设,对于一个民族传统文化,...

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我国第55个少数民族的是()
答:1979年,基诺族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第55个少数民族。关于基诺族的认定工作,历时了20年的曲折历程。1958年8月,刚从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杜云亭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他的第一项任务是为编写《彝族简史》对基诺人进行民族识别,但在还未到北京报到时,他就被分配到了彝族组。直到1981年,...

彝族——全世界最美的民族之一
答: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总体上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地理分布格局。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彝族人口871.4393万人,现如今十年过去了,彝族人口至少上千万。美国一个杂志评选的“...

彝族人最多的是哪个省?
答:早在2000多年前,彝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澜沧江一代。西汉时期,一支先民就以“昆明”为名,在以今云南洱海为中心的区域,从事农业、游牧业。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的“夷”,唐、宋时期的“乌蛮”,都是当时对西南彝族先民的称呼。公元8世纪,以彝族和白族为主体的南诏国政权建立...

解密电视剧中沈渔服装是什么少数民族
答: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 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的云、贵、川三省,总人口约900多万,中国户籍登记的有871万4393人(2010年),越南、老挝、缅甸等国还有近百万人口。彝族支系繁多,有诺苏、聂苏、纳苏、乃苏、聂祖、罗婺、阿西泼、阿细、撒尼、尼颇等自称,诺苏是彝族当中最大一支,主要分布在四川凉山...

彝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

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的由来是什么?
答:五十六个民族的由来是自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1983年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份,再加上汉族,就是五十六个名族。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调查统计正式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

有关民族团结的故事,和资料
答: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川西继续北上,决定取道冕宁至安顺场渡大渡河,而大凉山彝族聚居区则是必经之地,其中红军主力要通过的冕宁以北安宁河支流拖乌河到南垭河一线就是果基家(时称沽鸡)的地盘。那个时候,当地的彝族人民还处于奴隶社会,由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实施反动的民族压迫政策,使得彝...

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彝族有哪些民族文化?
答:彝族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显著的特点包括崇仰虎图腾、崇尚黑色、尊敬火神以及热爱武术。这些特点源自他们对原始氐羌民族图腾观念的继承。在彝族著名的史诗《梅葛》中,可以找到对虎图腾崇拜的记载,其中描述了用虎的脊梁骨撑起天空,用虎的脚骨支撑大地,体现了虎在他们文化中的神圣地位。史诗中还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