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496条规定

作者&投稿:资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本条是关于格式条款及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义务得规定。格式条款合同,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得条款。采用格式条款合同与一般合同不同,主要得特点是:
1格式条款合同一般是由居于垄断地位得一方所拟订;
2格式条款合同得对方当事人没有选择余地、只能服从合同约定;
3格式条款合同是完整、定型、持久得合同类型;
4格式条款合同可以用不同得但是必须是明确得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格式条款得优势是便捷、易行、高效,缺点是无协商余地,双方地位不平等。
故法律对提供格式条款得一方当事人规定了法定义务:
一是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得权利和义务;
二是采取合理得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条款得义务;
三是按照对方得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得义务。提供格式条款得一方未尽上述第二项和第三项得提示义务和说明义务,导致对方当事人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得条款得,对方当事人可以提出主张,认为该条款不成为合同得内容,即不对当事人发生拘束力。

探视权的约定和处理。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不带孩子的一方有探视孩子的权利,带孩子一方及其家人不得阻挠。在离婚协议中,探视权往往不被当事人所重视,只是在离婚协议中简单写上孩子归某方抚养,对于探视的时间、地点、方式有明确约定的不多,导致离婚后一旦产生争议,还要再次通过法院确认,增加了当事人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婚姻律师在为当事人起草离婚协议时,对于探视权往往这样书写:双方婚生女、子(年月日出生)随女方生活,男方每月支付抚养费X元,直到独立生活止。男方每月享有两次探视权,在每个月的单周五,根据女儿的意愿,在协议的地点探视女儿。遇有特殊情况,探视时间、方式由双方约定。双方也可以约定由另一方将孩子周五接走,周六或周日送回,不妨再具体明确一下接送的具体地点和方式。一般而言,每月探视的次数不宜过多,若探视过度频繁,会给双方带来很多不便,并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等孩子十周岁以上了,具体探视的时间及方式,还可以听取孩子的意见,以孩子的独立意志为转移。父母支付给子女的抚养费中包括了教育费、医疗费等等,具体抚养费的数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才能确定。而按照规定,抚养费支付一般到子女18周岁成年为止。但要是子女成年之后没有劳动能力,而父母又有能力的,则还是需要继续抚养子女。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是关于格式条款的规定,格式条款是为了当事人能够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好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六条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

选举权选举权的主体
答:选举权的主体主要指公民,而非通常所说的人民。许多国际法典对此有着明确的规定,如美国宪法修正案第26条、法国宪法第3条、日本宪法第15条、韩国宪法第24条以及中国宪法第34条等,都强调了公民而非人民的选举权资格。选举权的独特性在于其“联合行使”的特性。虽然选举权是个人权利,但实际投票过程中,...

求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渊源越具体越好
答:对法国民法典苛求的人可以说,法国民法典的这一条只说到"法国人",与德国民法典第1条只说"人"相比似乎差了一点。 但应该注意到,在那个时代,民族国家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共同体,用"法国人"这个字眼是完全正当的。 何况就是1964年(一个半世纪以后)的苏俄民法典也还是说"苏俄公民"呢? 法典第488条规定:"满21岁为...

合同法的起源是什么
答:美国则在《统一商法典》中以制定法的方式明确确认了诚实信用原则,法典第1-203条规定,本法所涉及的任何合同和义务,在其履行和执行中均负有遵循诚信原则之义务。当然具体到个案中,诚信原则的理解还存在分歧,如在一假设案件,一地质学家检查一片土地,发现有极具开发价值的地产,于是买下地产,但未...

世界保险史上最早的保险法规是什么?
答:《汉莫拉比法典》是世界保险史上最早的保险法规之一,许多法律原则都起源于这本法典。汉谟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它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完全保存的成文法典;6-126条规定记载了保护私有财产...

汉谟拉比法典由几部分组成,规定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您好: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条文(282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等。条文分类:一、关于诉讼审判的规定(1至5条):其中第二条规定十分有趣,在法庭上,当一方控告另一方犯有某种罪行,然而提不出证据,被告...

土地法立法历史
答:古代社会,土地法律的萌芽在奴隶制国家中出现。公元前20世纪,《苏美尔法典》和《中亚述法典》中已有关于田园继承权的法律条文。公元前18世纪,《汉穆拉比法典》涉及土地占有和租佃,例如第四十五条规定,自由民允许将田地租给农人并收取佃金。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在公元前451年至450年间,第七表专...

德国民法典有多少条
答:全文共2385条。分为5编:总则、债务关系、物权、亲属、继承。另附施行法218条,多系适用法律的规则。这部法典施行至今己有80余年,部分条文经过多次修改。纳粹统治时期,修改较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亲属和继承两编修改较大。其他3编,也为一些单行法所修改或补充,但法典基本内容未变。这部法典对...

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什么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典
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民法典》的颁布,实现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

民法中和解协议的效力问题。
答:第52条:“……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由上可见,按照民事诉讼和仲裁法典本身的规定,不论是调解协议还是和解协议,都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不仅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也没有合同法上的合同约束力。即使是在当事人完全自愿和合法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