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离开现场后还可以报警吗

作者&投稿:诏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可以。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报警没有时间限制,但是建议尽快报警,时间长了会影响案件调查,交警部门也可能不受理。
一般情况下,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1、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
2、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3、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
4、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的;
5、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6、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的;
7、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的,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记录下列内容:
(一)报警方式、时间,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电话报警的,还应当记录报警电话;
(二)发生或者发现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
(三)人员伤亡情况;
(四)车辆类型、车辆号牌号码,是否载有危险物品以及危险物品的种类、是否发生泄漏等;
(五)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还应当询问并记录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特征及其逃逸方向、逃逸驾驶人的体貌特征等有关情况。
报警人不报姓名的,应当记录在案。报警人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应当为其保密。
第十七条
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后,需要派员到现场处置,或者接到出警指令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

~

单方事故离开现场第二天报警可以吗
答:单方事故的当事人离开现场,第二天可以报警。法律规定,如果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没有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

出了交通事故后,双方都离开现场了,还能不能报警?
答:可以报警。事故后三天内都可以选择报警,警方会根据现场监控和走访调查进行判定。

发生交通事故后,双方因为损失都很小,就都离开了现场,离开后对方还能报警...
答:算逃逸,双方离开现场后,如果没有报警,就算是逃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应当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双方未报警就离开现场,属于逃逸行为,构成犯罪嫌疑,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议主动找有关部门进行进一步的商讨!

交通事故离开现场后报警算逃逸吗
答:交通事故后报警是否视为逃逸?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指的是,当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选择驾驶车辆逃离现场或者故意遗弃车辆,甚至藏匿起来。对于这种行为,如果在逃逸后立即报警,是否还能定义为逃逸呢?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是机动车驾驶员在交通事故现场发生时,私自离开,导致事故责任无法明确...

交通事故报警可以撤销吗
答:事故现场,双方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交通事故报案后双方协商私了,报案人不需要向公安交管部门销案。场:打电话给事故中心,告诉不用过即可,双方自行离开。 但是有些情况不能私了,根据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配套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

发生交通事故后,离开现场十几分钟再回来报警算不算逃逸?
答:发生交通事故后,离开现场十几分钟再回来报警也是属于肇事逃逸的行为,需要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应第一时间报警,保护好现场,配合警方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

交通事故发生后,伤者自行离开现场,明天报警还有效吗?
答:交通事故发生以后,伤者自行离开现场,选择第二天报警,从法律上来讲是可以的,但是伤者需要提供被撞时的伤情证明。被撞时的图片,视频等,才能证明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生交通事故事后走了还可以报警吗
答:法律分析:可以。发生交通事故,双方都离开现场后也能报警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离开现场,再想报警怎么办?
答: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最后,所谓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现场逃离,但也可以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