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共有多少皇帝 刘姓的皇帝共有多少位,开辟了多少个朝代?

作者&投稿:仁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共有三十五位,分别是西汉十二位、东汉十四位、蜀汉两位、南汉五位、后汉两位。

一、西汉皇帝

1、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

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

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刘恒

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即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

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

刘恒为代王时有位王后,生有四个嫡子,在刘恒称皇帝后不久,这四个嫡子相继去世,其余诸子中宠姬窦漪房之子刘启最长。

刘恒登基后三月后(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刘启为皇太子,元年三月立窦漪房为皇后。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

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

道德方面,汉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后葬于霸陵。

3、刘彻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汉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在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由官府垄断盐、铁、酒的经营,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对外,汉武帝采扩张政策,除与匈奴长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

此外,还有创设年号、颁布太初历等举措。但他崇信方术、自奉奢侈,兼以穷兵黩武,引发统治危机,晚年爆发巫蛊之祸,后因对外扩张受挫而颁《轮台诏》。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

二、东汉皇帝

1、刘秀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 。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的汉室宗亲刘秀在南阳郡乘势起兵。

更始三年(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鄗县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

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光武中兴时代。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57年)二月初五日,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刘秀死后,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初五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后人多称呼为光武帝。

2、刘协

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即汉献帝(189年-220年在位),字伯和,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灵怀皇后王荣,东汉最后一任皇帝。

刘协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

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刘协后来逃出长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

曹魏青龙二年(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三、南汉皇帝

1、刘䶮(889年―942年),又名刘龑、刘纻,初名刘岩、刘陟,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建立者。

原籍上蔡(今属河南),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

刘䶮初掌军事之时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岭南,西与马楚争夺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管(今广西西部、南部及广东部分地区) 。

乾化元年(911年),其兄刘隐去世,刘䶮为权知清海军留后,后梁授刘䶮为清海军节度使,封南平王。贞明三年(917年),刘䶮称帝,建都番禺 ,改称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据有今广东、广西及云南一部分。刘䶮在位时期,依靠士人治政,尽任士人为诸州刺史;还通过科举,每年录用进士、明经十余人为官,避免武职官据地称雄之患。

但刘䶮及其继任者均为荒淫残暴之君,广聚珠宝珍玩,大兴土木。为了课敛重赋并镇压人民的反抗,滥用酷刑,民众不堪其苦。光天二年(942年)刘䶮去世,庙号高祖,谥号天皇大帝。

四、后汉皇帝

1、刘知远

刘知远(895—948年),即后汉高祖(947年―948年在位),河东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暠。

幼时不好嬉戏,个性厚重寡言。长大后,面有特象,为当时人所咋异。雄武过人,勇猛善战,事后唐明宗及后晋高祖时颇得战功。

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称帝,复为天福十二年。其统治期间,各地割据成势而朝廷难控,并且手下多贪婪之辈,因此形成弊政,一时敛赋成灾。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因病崩于万岁殿,庙号高祖,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葬于睿陵,位于今禹州市西北三十公里的柏嘴山之阳。

五、蜀汉

1、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汉

百度百科——西汉

百度百科——南汉

百度百科——后汉



29位。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

扩展资料

东汉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

刘协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

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刘协后来逃出长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

刘协登基后,董卓自封为丞相,后又加封为太师,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董卓的军队在洛阳劫掠财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后并把洛阳城烧成一片废墟。

曹魏青龙二年(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朝



共有三十五位,分别是西汉十二位、东汉十四位、蜀汉两位、南汉五位、后汉两位。

1、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

2、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3、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4、南汉(917——971),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政权之一。971年为宋朝所灭,历四帝,五十四年。

5、后汉(947年—950年),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中原王朝,都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公元947年,契丹灭后晋后占据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刘知远抓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后攻克并定都于汴州。

公元948年,刘知远第二子刘承佑嗣位,即汉隐帝。950年李守贞等藩镇发生叛乱,汉隐帝命郭威平之,但汉隐帝猜忌郭威,欲杀之,郭威不得已而反叛,汉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就此灭亡。


扩展资料:

刘邦是刘氏的第一个皇帝。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人。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刘邦

百度百科_西汉

百度百科_东汉

百度百科_蜀汉

百度百科_南汉

百度百科_后汉



元前206年登基
元前195年去位
汉高祖(刘邦)8
出生:元前256年--去世:元前195年(在位11年)
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打败项羽。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刘邦在位12年,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 垓下之战,白登之围,

元前195年登基
元前188年去位
惠帝(刘盈)
出生:元前211年--去世:元前188年(在位7年)
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时年24岁。 暂无.

元前188年登基
元前180年去位
吕后(吕雉)
出生:元前241年--去世:元前180年(在位8年)
吕后,姓吕名雉,刘邦妻子。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死后,惠帝立,吕后掌权,她手段残忍,野心勃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死后,吕氏家族就被陈平,周勃一网打尽 暂无.

元前180年登基
元前157年去位
文帝(刘恒)8
出生:元前202年--去世:元前157年(在位23年)
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前202年,吕后死,刘恒即位。即位后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葬品也只有陶器。死于前157年,时年46岁。 缇萦救父,文景之治,

元前157年登基
元前141年去位
景帝(刘启)
出生:元前188年--去世:元前141年(在位16年)
景帝,文帝的儿子。即位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汉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景帝继续推行减轻赋税和徭役,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形成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景帝死于前141年,时年48岁。 文景之治,七国之乱,

元前141年登基
元前87年去位
武帝(刘彻)8
出生:元前157年--去世:元前87年(在位54年)
武帝,景帝第九子。武帝在政治上继续加强中央集权,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爵位。并与匈奴进行长期的战争,先后以卫青,霍去病为将,屡次大败匈奴。武帝时是西汉最强盛的时期。武帝死于前87年,时年71岁。 张骞出西域,独尊儒术,漠北之战,霍去病之死,苏武牧羊,司马迁与史记,

元前87年登基
元前74年去位
昭帝(刘弗陵)
出生:元前95年--去世:元前74年(在位13年)
昭帝刘弗陵,武帝幼子。昭帝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对匈奴的关系处理也较得当。昭帝死于前74年,时年21岁。 暂无.

元前74年登基
元前49年去位
宣帝(刘病已)
出生:元前91年--去世:元前49年(在位25年)
宣帝刘病已,一名询,汉武帝曾孙,祖父刘据,父刘进。昭帝无子,刘病已立。宣帝时,进一步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史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可谓中兴”。死于前49年,时年43岁。 宣帝中兴,

元前49年登基
元前33年去位
元帝(刘奭)
出生:元前75年--去世:元前33年(在位16年)
元帝刘奭,宣帝子。即位后封王皇后一家五司马,侯十余,埋下外戚专权的祸根。元帝时有王昭君出使匈奴,但元帝时汉朝国力开始衰弱。元帝死于前33年,时年43岁。 昭君出塞,

元前33年登基
元前7年去位
成帝(刘骜)
出生:元前52年--去世:元前7年(在位26年)
成帝刘骜,元帝子。成帝时,汉王朝衰落,外戚专权,元帝终日与赵飞燕饮酒作乐,成帝死于前7年,时年46岁。 昭君出塞,

元前7年登基
元前1年去位
哀帝(刘欣)
出生:元前26年--去世:元前1年(在位6年)
哀帝刘欣,元帝的庶孙,成帝的侄子。哀帝时,社会矛盾尖锐化,但哀帝却只信鬼神天地,宠幸男宠董贤,造成王莽专权。哀帝死于前1年,时年26岁。 断袖之癖,

公元0年登基
公元5年去位
平帝(刘衎)
出生:元前9年--去世:公元5年(在位5年)
平帝刘衎,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刘兴子。即位时9岁。王莽掌权。公元5年,被王莽毒死。时年14岁。 暂无.

公元6年登基
公元8年去位
孺子(刘婴)
出生:公元5年--去世:公元25年(在位2年)
孺子婴,宣帝的元孙,刘显的儿子。即位时才2岁。公元8年,王莽自立,公元25年,孺子婴被杀,时年21岁。 王莽代汉,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帝王莽,西汉元帝王皇后的侄子。生于公元前45年。汉成帝时,王氏一家皆为侯,王莽善于钻营,逐渐把持朝政,公元9年,王莽自立为帝,国号“新”,史称“新朝”。年号为“始建国”。公元14年改元“天凤”,公元20年又改元“地皇”。

王莽称帝后,实行“改制”。但王莽的“托古改制”彻底失败了,不仅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社会经济大混乱。终于激起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在昆阳,王莽军被更始帝大军打败。同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在位15年,死时68岁。

新帝王谱

历史长河
帝王
帝王介绍
期间历史事件

公元9年登基
公元23年去位
帝(王莽)
出生:元前45年--去世:公元23年(在位14年)
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绥和元年(前8年)继王根为大司马,十分俭约。妻子「衣不曳地,布不蔽膝」。 始初元年(前8年)刘婴「禅让」于王莽,莽即皇帝位,次年改国号为「新」。
王莽自幼诵习《周礼》,迷信古代制度,故附会《周礼》,改革制度,实施王田、私属、五均、六,乃至推行早已失去交换价值的龟、贝之类作货币。他又想平均土地,实行井田制度解决社会矛盾。惜事与愿违,新政操之过急,又不合时宜,以致造成农商失业,食贷俱废,社会经济极大混乱。新政进行仅八、九年,绿林、赤眉起兵,地皇四年(23年)莽被杀于渐台,新朝也随告灭亡。
凭心而论,王莽并不是野史小说中写的荒淫堕落,王莽心胸广大,机警过人,简朴务实,只是实行的改革完全失败,造成社会动荡而亡国。 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

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始于光武帝刘秀,终于汉献帝刘协,共12帝。东汉王朝中后期,完全被宦官,外戚交替掌握。造成社会动荡,政权不稳。最终分裂亡国。

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限;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 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但是后来由于皇帝年纪小,形成东汉王朝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

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自然科学方面,张衡则以高超的工艺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制造这些仪器的原理至尽仍被广泛使用。另外,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技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 到东汉时期,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图形符号使用,它们的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虽然今日东汉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数量不多,但从其中依然能窥得汉文化的风貌。

东汉帝王谱

历史长河
帝王
帝王介绍
期间历史事件

公元25年登基
公元57年去位
光武帝(刘秀)8
出生:元前6年--去世:公元57年(在位32年)
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25年刘秀称帝。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 马革裹尸,

公元57年登基
公元75年去位
明帝(刘庄)
出生:公元28年--去世:公元75年(在位18年)
明帝,刘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于75年,时年48岁。明帝时在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佛寺,至今仍存. 班超出使西域,

公元75年登基
公元88年去位
章帝(刘炟)
出生:公元58年--去世:公元88年(在位13年)
章帝,明帝第五子。章帝“好儒术”,并且实行与民修养的政策,人口增长.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后世称“章草”。死于88年,时年31岁。 暂无.

公元88年登基
公元105年去位
和帝(刘肇)
出生:公元79年--去世:公元105年(在位17年)
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杀窦宪掌权。在位18年,死于105年。时年27岁。 暂无.

公元105年登基
公元106年去位
殇帝(刘隆)
出生:公元105年--去世:公元106年(在位1年)
殇帝,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暂无.

公元106年登基
公元125年去位
安帝(刘祜)
出生:公元94年--去世:公元125年(在位19年)
安帝刘祜,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太后死后掌权。安帝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死于125年,时年32岁。 蔡伦造纸 ,

公元125年登基
公元144年去位
顺帝(刘保)
出生:公元114年--去世:公元144年(在位19年)
顺帝刘保,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他下令宦官可以养子,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腐败.顺帝死于144年,时年30岁。 张衡和地动仪,

公元144年登基
公元145年去位
冲帝(刘炳)
出生:公元143年--去世:公元145年(在位1年)
冲帝刘炳,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暂无.

公元145年登基
公元146年去位
质帝(刘缵)
出生:公元138年--去世:公元146年(在位1年)
质帝刘缵,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 暂无.

公元146年登基
公元167年去位
桓帝(刘志)
出生:公元132年--去世:公元167年(在位21年)
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他依靠宦官诛杀外戚梁翼,此后又宦官专政。桓帝死于167年,时年36岁。 暂无.

公元168年登基
公元189年去位
灵帝(刘宏)
出生:公元156年--去世:公元189年(在位21年)
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灵帝之世,民不聊生,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灵帝死于189年,时年33岁。 黄巾军起义,

公元189年登基
公元220年去位
献帝(刘协)
出生:公元181年--去世:公元234年(在位31年)
献帝刘协,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献帝从未掌握朝政。 孙策霸江东,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刘备入川,濡须之战,关羽走麦城

所有姓刘的皇帝?西汉:高祖刘邦、惠帝刘盈、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文帝桓、景帝启、武帝彻、昭帝弗陵、宣帝询 元帝刘爽、成帝骜、哀帝欣、平帝珩、孺子婴(王莽外孙,王莽摄政)共计14个更始:更始帝刘玄 共计1个东汉:光武帝秀、明帝庄、章帝炟、和帝肇、殇帝隆、安帝佑、顺帝保、冲帝炳、质帝钻、桓帝志 灵帝宏、少帝辨、献帝协 共计13个蜀汉:昭烈帝刘备、后主禅 共计2个前赵(匈奴):刘渊、刘和、刘聪、刘l杰、刘曜、 共计5个宋:武帝刘裕、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废帝刘予业、明帝刘彧、后废帝刘昱 顺帝刘准 共计8个后汉:高祖刘知远、隐帝承佑 共计2个南汉:刘隐、刘岩、刘玢、刘晟、刘鋹 共计5个北汉:刘崇、刘钧、刘继恩、刘继元 共计4个 共有54个姓刘的皇帝

刘氏皇帝一共有多少个?~

自西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登王位(公元前201年登皇帝位)至南宋、金、齐帝刘豫公元1137年退位止,期间1343年中,刘氏共有59位皇帝,在帝王位共计676年,其中西汉一一东汉一统中华天下426年。
序号 朝代 姓名 世序 庙号或谥号 生卒纪年(公元) 在位纪年(公元) 在位
01 汉朝,西汉 刘 邦 75 西汉高 祖 公元前256——前195 公元前206——前195 12年
02 汉朝.西汉 刘 盈 76 西汉孝惠帝 公元前211——前188 公元前194——前188 7年
03 汉朝.西汉 刘 恭 77 西汉前少帝 公元前 ? ——前184 公元前187——前184 4年
04 汉朝.西汉 刘 弘 77 西汉后少帝 公元前 ? ——前180 公元前184——前180 5年
05 汉朝.西汉 刘 恒 76 西汉孝文帝 公元前202——前157 公元前179——前157 23年
06 汉朝.西汉 刘 启 77 西汉孝景帝 公元前188——前141 公元前157——前141 17年
07 汉朝.西汉 刘 彻 78 西汉孝武帝 公元前157——前87 公元前141——前87 55年
08 汉朝.西汉 刘弗陵 79 西汉孝昭帝 公元前94 ——前74 公元前87 ——前74 14年
09 汉朝.西汉 刘 询 81 西汉孝宣帝 公元前96 ——前49 公元前74 ——前49 26年
10 汉朝.西汉 刘 奭 82 西汉孝元帝 公元前75 ——前33 公元前48 ——前33 16年
1l 汉朝.西汉 刘 骜 83 西汉孝成帝 公元前52 ——前 7 公元前33 ——前 7 27年
12 汉朝.西汉 刘 欣 84 西汉孝哀帝 公元前25 ——前 1 公元前7 ——前 1 7年
13 汉朝.西汉 刘 衎 84 西汉孝平帝 公元前 9 ——公元5 公元前1 ——公元 5 6年
14 汉朝.西汉 刘 婴 85 西汉孺子帝 公元 4 ——公元24 公元 6 ——公元 8 3年
15 汉朝。更始 刘 玄 83 汉更始帝 ? ——公元25 公元 23 ——公元25 3年
16 汉朝.建世 刘盆子 85 汉建世帝 公元10 ——公元 ? 公元 25 ——公元27 3年
17 汉朝.东汉 刘 秀 83 东汉光武帝 公元前 6——公元57 公元 25 ——公元57 33年
18 汉朝.东汉 刘 庄 84 东汉孝明帝 公元 28 ——公元75 公元 57 ——公元75 19年
19 汉朝。东汉 刘 炟 85 东汉孝章帝 公元 57 ——公元88 公元 75 ——公元88 14年
20 汉朝.东汉 刘 肇 86 东汉孝和帝 公元79——公元105 公元 88 ——公元105 18年
21 汉朝.东汉 刘 隆 87 东汉孝殇帝 公元105——公元106 公元105——公元106 八个月
22 汉朝.东汉 刘 祜 87 东汉孝安帝 公元94 ——公元125 公元106——公元125 20年
23 汉朝.东汉 刘 懿 87 东汉前少帝 公元115——公元125 公元125 七个月
24 汉朝.东汉 刘 保 88 东汉孝顺帝 公元115——公元144 公元125——公元144 20年
25 汉朝.东汉 刘 炳 89 东汉孝冲帝 公元143——公元145 公元144——公元145 五个月
26 汉朝.东汉 刘 缵 89 东汉孝质帝 公元138——公元146 公元145——公元146 一年多
27 汉朝.东汉 刘 志 88 东汉孝桓帝 公元132——公元167 公元146——公元167 22年
28 汉朝.东汉 刘 宏 89 东汉孝灵帝 公元156——公元189 公元168——公元189 22年
29 汉朝.东汉 刘 辨 90 东汉少 帝 公元173——公元190 公元189 六个月
30 汉朝.东汉 刘 协 90 东汉孝献帝 公元181——公元234 公元189——公元220 32年
31 三国.蜀汉 刘 备 89 蜀汉昭烈帝 公元162——公元223 公元221——公元223 3年
32 三国.蜀汉 刘 禅 90 蜀汉孝怀帝 公元207——公元271 公元223——公元263 41年
33 列国.汉国 刘 渊 90 汉国高祖 公元 ? ——公元310 公元304——公元310 7年
34 列国.汉国 刘 聪 91 汉国烈宗 公元 ? ——公元318 公元310——公元318 9年
35 列国.汉国 刘 粲 92 汉国少主 公元 ? ——公元318 公元318 1年
36 列国.前赵 刘 曜 91 前赵赵王 公元 ? ——公元329 公元318——公元329 12年
37 列国.夏 刘屈孑 94 夏 世 祖 公元 ? ——公元425 公元407——公元425 19年
38 列国.夏 刘 昌 95 夏 秦 王 公元 ? ——公元434 公元425——公元428 4年
39 列国.夏 刘 定 95 夏平康王 公元 ? ——公元431 公元428——公元431 4年
40 南朝.刘宋 刘 裕 96 刘宋武帝 公元356——公元422 公元420——公元422 3年
41 南朝.刘宋 刘义符 97 刘宋少帝 公元406——公元424 公元423——公元424 2年
42 南朝.刘宋 刘义隆 97 刘宋文帝 公元407——公元453 公元424——公元453 30年
43 南朝.刘宋 刘 劬 98 公元 ? ——公元453 公元453 三个月
44 南朝.刘宋 刘 骏 98 刘宋孝武帝 公元403——公元464 公元454——公元464 11年
45 南朝.刘宋 刘子业 99 刘宋前废帝 公元449——公元465 公元465 1年
46 南朝.刘宋 刘 彧 98 刘宋明帝 公元439——公元472 公元465——公元472 8年
47 南朝.刘宋 刘 昱 99 刘宋后废帝 公元463——公元477 公元473——公元477 5年
48 南朝.刘宋 刘 准 99 刘宋顺帝 公元467——公元479 公元477——公元479 3年
49 五代.后汉 刘知远沙陀后汉高祖 公元895——公元948 公元947——公元948 2年
50 五代.后汉 刘承佑沙陀后汉隐帝 公元931——公元950 公元948——公元950 3年
51 五代.北汉 刘崇旻沙陀北汉世祖 公元896——公元954 公元951——公元954 4年
52 五代.北汉 刘承钧沙陀北汉睿宗 公元926——公元968 公元954——公元968 15年
53 五代.北汉 刘继恩沙陀北汉少主 公元935——公元968 公元968 三个月
54 五代.北汉 刘继元 沙陀北汉英武帝 公元 ? ——公元991 公元968——公元979 12年
55 五代。南汉 刘 南汉高祖 公元889——公元942 公元917——公元942 26年
56 五代.南汉 刘 玢 南汉殇帝 公元920——公元943 公元942——公元943 2年
57 五代.南汉 刘 晟 南汉中宗 公元920——公元958 公元943——公元958 16年
58 五代.南汉 刘 鋹 南汉后主 公元943——公元980 公元958——公元971 14年
59 南宋.金.齐刘 豫 南宋.金.齐帝公元1072—公元1143 公元1130—公元1137 8年

共有73位帝王(在位和追谥),开辟了10个朝代(请采纳)


西汉时期君主(15帝)
太上皇帝 刘煓(太祖追谥)
高皇帝 刘邦
孝惠皇帝 刘盈
前少帝 刘恭
后少帝 刘弘
孝景皇帝 刘启
孝武皇帝 刘彻
孝昭皇帝 刘弗陵
废皇帝 刘贺
孝宣皇帝 刘询(刘病己)
孝元皇帝 刘奭
孝成皇帝 刘骜
孝哀皇帝 刘欣
孝平皇帝 刘衎
孺子皇帝 刘婴

玄汉君主(1帝)
武顺帝 刘玄

赤眉汉君主(1帝)
继帝 刘盆子

东汉时期君主(19帝)
光武皇帝 刘秀
显宗 孝明皇帝 刘庄
肃宗 孝章皇帝 刘炟
穆宗 孝和皇帝 刘肇
- 孝殇皇帝 刘隆
- 孝德皇帝 刘庆
恭宗 孝安皇帝 刘祜
- 前少帝[1] 刘懿
孝顺皇帝 刘保
- 孝冲皇帝 刘炳
- 孝质皇帝 刘缵
- 孝穆皇帝 刘开
- 孝崇皇帝 刘翼
孝桓皇帝 刘志
孝元皇帝 刘淑
孝仁皇帝 刘苌
孝灵皇帝 刘宏
汉少帝[2] 刘辩
孝献皇帝
孝愍皇帝刘协

三国蜀汉君主(2帝)
昭烈皇帝(先主) 刘备
孝怀皇帝(后主) 刘禅

南北朝�6�1南朝�6�1宋之君主(12帝)
孝穆皇帝(宋高祖追崇) 刘翘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初谥中宗) 文帝
(初谥景帝) 刘义隆
刘劭
孝武皇帝 刘骏
刘义宣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废为苍梧王)
顺帝 刘准

五代十国�6�1后汉�6�1君主(7帝)
(后汉高祖追崇) 明元皇帝 刘湍
(后汉高祖追崇) 恭僖皇帝 刘昂
(后汉高祖追崇) 昭宪皇帝 刘僎
(后汉高祖追崇) 章圣皇帝 刘琠事
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 刘知远
隐帝 刘承祐
顺帝湘阴公 刘赟


南汉(7帝)
文帝 刘安仁
圣武皇帝 刘谦
襄帝 刘隐
天皇大帝 刘岩
殇帝 刘玢
明孝皇帝 刘晟
惠帝 刘鋹


北汉(4帝)
神武皇帝 刘旻
孝和皇帝 刘钧
少平皇帝 刘继恩
英武皇帝 刘继元

五胡十六国·汉(4帝)
光文皇帝 刘渊
武皇帝戾太子 刘和
昭武皇帝 刘聪
隐皇帝 刘粲

我国历史上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答:500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上古时代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夏 (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年 2、帝启9年 3、太康29年 ...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答: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有73人。 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王总数有251人。 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称帝者,约100人。封建王朝皇帝总数494人。 封建割据称帝者,约有60人。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中国皇帝一共有多少姓氏?
答:1.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共有多少个不同的姓氏?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共有24个不同的姓氏。2. 哪些姓氏的皇帝数量超过了50位?刘姓皇帝共有52位,李姓皇帝共有50位。3. 朱姓皇帝和赵姓皇帝的数量分别是多少?朱姓皇帝有26位,赵姓皇帝有18位。4. 哪些姓氏的皇帝数量在10位以下?王姓皇帝有10位,石姓...

中国历史上总共有多少位皇帝?都叫什么名字?
答:中国第一个称“皇帝”至最后一个“皇帝”共2132年,共有皇帝493位。其中未在位的有71位(死后被追封的),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乾隆和康熙分别是61年和60年,寿命最长的是清乾隆89岁,其次是武则天82岁,最短的是金末的一个从即位至被杀,不到半天!一、大秦王朝 第1任皇帝秦始皇帝嬴政 第2任...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皇帝?姓氏都是什么?
答:元朝:1279--1368年,共90年,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历十一帝。明朝:1368--1644年,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清朝:1644--1911年,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中华民国:...

有谁知道我国从古至今总共有多少位皇帝?求大神帮助
答: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

中国有多少位皇帝
答:历史上一共有493位皇帝,共2132年,其中未在位的有71位(死后被追封的),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乾隆和康熙分别是61年和60年,寿命最长的是清乾隆89岁,其次是武则天82岁,最短的是金末的一个从即位至被杀,不到半天。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

刘氏皇帝一共有多少个?
答:自西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登基(公元前201年称帝)至南宋、金、齐帝刘豫公元1137年退位,共计1343年中,刘姓共有59位皇帝,在位时间总计676年,其中西汉至东汉一统天下共426年。1. 汉朝,西汉: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在位12年(公元前206年—前195年)。2. 汉朝,西汉:刘盈(公元前211...

中国历代皇帝拓拔氏皇帝顺序表
答:中国历代中北魏为拓跋氏,共有13位皇帝。具体情况如下表。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皇帝
答: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计年不准确,故不计);寿命最短的帝王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亡。历代王朝中,延续最久的是周朝,共800余年(西周300余年,东周5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