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有哪三大重点经济区? 西部大开发中有哪些重点工程?

作者&投稿:宿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成渝经济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成渝经济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战略板块,在我国实施的沿海、沿江的“T”字型国土开发战略中,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遥相呼应。成渝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的东部,在我国东中西互动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着承接传递的作用。从发展现状看,成渝经济区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等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的确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在整个西部地区,成渝经济区又是发展基础最好、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成渝经济区的能源工业、机械装备尤其是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业、国防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也具有相对优势;旅游业发展势头很好;三峡库区形成后,保护和治理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方向是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成渝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德阳、成都和乐山的大型发电设备、重型机械、大型工程机械、交通运输设备;重庆、綦江和江津等地的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武器弹药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成渝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绵阳科技城、成都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了发展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成渝经济区要抓住建设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重点发展能源及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业及加工业、旅游业,着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努力改变工业支撑比较单一的局面。引导加工业与农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能源工业与矿产资源加工业的紧密联结,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跨领域链条式发展模式,构筑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随着绵阳-德阳-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长江上游及我国西南地区的产业升级;随着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形成,将推动长江上游及西部工业化的进程;随着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增强,将推动长江上游及西部城镇化进程;三峡水利枢纽竣工后,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将大大增强,成渝经济区的西部物流枢纽功能也将大大强化。关中-天水经济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关中-天水城市圈是我国西部智力资源最密集、工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仅关中地区就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2个省级开发区,集中了3个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13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带动作用。关中-天水城市圈发展方向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1.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围绕集约化农业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和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等重点领域,建立一批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市场容量大的战略产品,力争建成中国西部的“硅谷”。强化西安作为一级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把西安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技术创新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把西安高新区建设成为我国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形成西部的信息、金融、科技和人才中心和最大的科研成果研发和产业化基地。都市圈的宝鸡、咸阳,要与西安统筹规划、合理分工。进一步强化宝鸡、咸阳在光机电一体化和先进制造业中的地位,把咸阳和宝鸡建设成为制造业创新的基地,提高产业竞争力。突出杨凌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研发和应用功能,把杨凌建设成为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不断强化新兴农业生产技术在西部地区的推广应用。2.我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关中-天水城市圈以陇海铁路天水-潼关段和天(水)宝(鸡)潼(关)高速公路为轴线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星火产业带,以及以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拥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医药、纺织、旅游、果业以及畜牧等优势产业,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关中-天水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要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为重点,进一步搞好园区基础设施和外围配套工程建设,强化服务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点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本经济区沿海沿边,区位优越,是中国与东盟的结合部,泛珠三角经济区与东盟经济区、东亚与东南亚的连接点,也是西南地区加强与东盟和世界市场联系的重要门户,开发潜力巨大。加快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有利于把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互利合作推向新水平,有利于深入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推动我国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条件基本具备。以南宁为核心的环北部湾地区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发展方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点,建成西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出口加工基地,以及临海重化工业基地。1.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点在产业发展方向上,沿海地段的北海、钦州、防城港要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南亚热带农林资源和海洋资源,发展港口经济、海洋产业、现代农业和以生物工程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信息咨询服务、商贸物流等服务业,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产业结构体系。其中北海市是我国西部惟一的沿海开放城市,全国重要的滨海旅游城市,重点发展国际商贸、滨海旅游、高新技术和海洋产业四大产业;钦州的发展方向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海港口工业;防城港则是完善港口设施和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港口运输、中转贸易、边境贸易等产业。南宁市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发挥其人居环境优越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逐步将经济建设向沿海地区转移;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积极以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装备及工艺等新技术,全面推进食品、机械、制糖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重点扶持具有地方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及制药业的发展。2.西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出口加工基地以构筑开放型经济为目标,逐步建设“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前沿基地。通过沿海港口及贸易通道建设,使广西及贵州、云南与周边国家尽快形成便捷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网络,创造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条件,逐步将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成“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前沿基地,面向太平洋与印度洋和东南亚、南亚市场,成为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防城港作为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港之一,承担着广西、西南地区出海口的功能,要建设成以大宗物资转运为主的枢纽港;钦州要利用港口腹地未开发的土地资源、岸线资源等条件,建设工业码头,重点发展临港工业;北海重点建设成旅游商贸港口。三大港口城市形成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和综合优势明显的西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组合港口群,并与南宁在经济、信息、物资、金融等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扩大港口经济腹地,形成西南对外联系和交流的“桥头堡”。3.未来的临海重化工业基地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把发展临海重化工业作为重中之重,依托港口、资源、区位优势,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高起点、大规模地加快沿海石化、林浆纸、能源、铝加工、钢铁、船舶修造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促进临海重化工业发展。

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

根据《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西部地区着重抓好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使之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 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xbdkf/2009-12/21/content_9207486.htm

西部11个重点开发经济区有哪些~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涉及11个重点经济区,分别是成渝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北部湾地区、呼包银榆地区、兰西格地区、天山北坡地区、滇中地区、黔中地区、宁夏沿黄地区、藏中南地区、陕甘宁革命老区。

西部大开发中重点工程有西部公路建设、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青藏铁路、渝怀铁路、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等。
1、西部公路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开发的优先领域,公路交通在西部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较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表现强烈,受损生态环境恢复难度相对较大,这就对西部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
2、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始于1999年,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也是最大的强农惠农项目,仅中央投入的工程资金就超过4300多亿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
3、青藏铁路
全长1956千米,是重要的进藏路线,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入选"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青藏铁路推动西藏进入铁路时代,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带的经济发展,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这条神奇的天路犹如吉祥哈达,载着雪域儿女驶向发展和幸福之园。

4、渝怀铁路
渝怀铁路,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全长 624.523公里,为一级单线、预留复线条件,一次建成电气化铁路。
其铁路穿过的区县多为贫困地区,因此渝怀铁路又被称作是一条扶贫铁路。渝怀铁路在重庆境内投资约150亿元,占总投资70%以上,全线十大重点控制工程全在重庆境内,是建国以来重庆市投资额最大的基本建设项目。
5、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
是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并切实提升中西部高校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中西部一批本科高校的实力得到较大提升,计划重点支持建设中西部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0所地方高校的发展建设。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包括( )。
答:本题涉及的考点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规划部署。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包括:(1)成渝经济区;(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3)关中一天水经济区。

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区的分布,有何内在的联系
答:回答: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中国客观上存在着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有差别的经济地带。 东部沿海地带 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沿海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不包括台湾省)。面积占全国13.6%,人口占全国42%。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

国家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大力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
答: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2009年批复的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关中—天水经济区
答:把西安市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该区规划范围包括我省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

分析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形成的原因,如何减少区域差异?
答:1. 地形原因: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地理环境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形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影响着开发的难易,进而影响着投资效益的大小、高低,久而久之又影响着区域整体开发水平,开发条件的差异。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的形成,从宏观上与我国三大地形梯度有某种联系。

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是什么,是怎么划分的?
答:例如,苏联将该国分为三个主要经济区:东部(包括西伯利亚和远东)、西部(苏联的欧洲部分和乌拉尔地区)和东南部(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地区)中国“七五”计划(1986~1990年)提出,按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将全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即: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

西部大开发的资料简介
答:交通布局:五横两纵大通道中国人在西部做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为了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我国还建设了以甘肃为中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以广西为中心的北部湾经济区三大经济区,以及兰新线经济带、兰青经济带、成渝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带四大经济带,联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想要富,先修路”,是我国朴素的真理...

国家分的四大功能区。每个功能区有哪些城市
答:1、优化开发区域。主要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3大区域。2、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北部湾地区、黔中地区、藏中南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宁夏沿黄经济...

战略高地是什么意思?
答:《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发改西部〔2009〕1500号)提出,将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

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包括哪几个省区?
答: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政府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全国经济均衡增长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该战略涵盖以下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3个民族自治州: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恩施土家族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