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急求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二级圆锥 圆柱齿轮减速器)

作者&投稿:重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给你设计数据,仅供参考.

传动设计算:

由已知设计条件:P'=7.35KW,N'=90 r/min。
圆柱齿轮的传动效率为0.97~0.98,取0.98,则齿轮减速器的输入功率为
P=P'/0.98=7.5 kw
查表,选择电动机,型号Y160L-8,额定功率7.5kw,额定转速720r/min
传动比i=720/90=8
减速器设计为单级圆柱直齿轮传动。

图纸还是你自己出吧,这是一个机械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

我也是学机械出身的,当时做课程设计,最初也是无从下手,不过最后面还是自己做出来了。
我们当时资料只能从图书馆查,图纸用手绘,设计说明书用笔写。
现在想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每天背一个绘图板,拿着绘图工具(丁字尺、三角板、圆规、铅笔),
从早上8点开始,晚上10:30结束,累啊。
不过,当时的女朋友经常会跑过来,很“崇拜”看着我,哎,现在她已经是为人妻为人母了。
而现在,资料可以从网上查,图纸用CAD,说明书WORD来就行了。
如果这还做不出来,那毕业之后,工作了,怎么办呢?

机械设计的前途还是光明的,努力吧~~

以下是用机械设计手册电子版的齿轮传动设计程序的数据,仅供你参考: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报告

一、设计信息
设计者 VIP
设计单位 VIP
设计日期 Date=2008-6-20
设计时间 Time=8:57:53

二、设计参数
传递功率 P=7.50(kW)
传递转矩 T=99.47(N·m)
齿轮1转速 n1=720(r/min)
齿轮2转速 n2=90(r/min)
传动比 i=8.00
原动机载荷特性 SF=均匀平稳
工作机载荷特性 WF=轻微振动
预定寿命 H=58000(小时)

三、布置与结构
结构形式 闭式
齿轮1布置形式 对称布置
齿轮2布置形式 对称布置

四、材料及热处理
齿面啮合类型 硬齿面
热处理质量级别 MQ

齿轮1材料及热处理 40Cr<表面淬火>
齿轮1硬度取值范围 HBS=48~55
齿轮1硬度 HBS1=52

齿轮2材料及热处理 45<表面淬火>
齿轮2硬度取值范围 HBS=45~50
齿轮2硬度 HB=48

五、齿轮精度 7级

六、齿轮基本参数
模数(法面模数) Mn=3
端面模数 Mt=3.00
螺旋角 β=0(度)
基圆柱螺旋角 βb=0(度)

齿轮1齿数 Z1=19
齿轮1变位系数 X1=0.00
齿轮1齿宽 B1=23(mm)

齿轮2齿数 Z2=152
齿轮2变位系数 X2=0.00
齿轮2齿宽 B2=23(mm)

标准中心距 A0=256.500(mm)
实际中心距 A=256.500(mm)
齿数比 U=8.0

齿轮1分度圆直径 d1=57.00(mm)
齿轮1齿顶圆直径 da1=63.00(mm)
齿轮1齿根圆直径 df1=49.50(mm)
齿轮1齿顶高 ha1=3.00(mm)
齿轮1齿根高 hf1=3.75(mm)
齿轮1全齿高 h1=6.75(mm)
齿轮1齿顶压力角 αat1=31.766780(度)

齿轮2分度圆直径 d2=456.00(mm)
齿轮2齿顶圆直径 da2=462.00(mm)
齿轮2齿根圆直径 df2=448.50(mm)
齿轮2齿顶高 ha2=3.00(mm)
齿轮2齿根高 hf2=3.75(mm)
齿轮2全齿高 h2=6.75(mm)
齿轮2齿顶压力角 αat2=21.953309(度)

齿轮1公法线跨齿数 K1=3
齿轮1公法线长度 Wk1=22.93930(mm)

齿轮2公法线跨齿数 K2=17
齿轮2公法线长度 Wk2=152.51703(mm)

齿顶高系数 ha*=1.00
顶隙系数 c*=0.25
压力角 α*=20(度)
端面齿顶高系数 ha*t=1.00
端面顶隙系数 c*t=0.25
端面压力角 α*t=20(度)

七、检查项目参数
齿轮1齿距累积公差 Fp1=0.04259
齿轮1齿圈径向跳动公差 Fr1=0.03600
齿轮1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 Fw1=0.02861
齿轮1齿距极限偏差 fpt(±)1=0.01560
齿轮1齿形公差 ff1=0.01171
齿轮1一齿切向综合公差 fi'1=0.01639
齿轮1一齿径向综合公差 fi''1=0
齿轮1齿向公差 Fβ1=0.01229
齿轮1切向综合公差 Fi'1=0.05430
齿轮1径向综合公差 Fi''1=0.05040
齿轮1基节极限偏差 fpb(±)1=0.01466
齿轮1螺旋线波度公差 ffβ1=0.01639
齿轮1轴向齿距极限偏差 Fpx(±)1=0.01229
齿轮1齿向公差 Fb1=0.01229
齿轮1x方向轴向平行度公差 fx1=0.01229
齿轮1y方向轴向平行度公差 fy1=0.00615
齿轮1齿厚上偏差 Eup1=-0.06239
齿轮1齿厚下偏差 Edn1=-0.24958

齿轮2齿距累积公差 Fp2=0.10401
齿轮2齿圈径向跳动公差 Fr2=0.06305
齿轮2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 Fw2=0.04545
齿轮2齿距极限偏差 fpt(±)2=0.01870
齿轮2齿形公差 ff2=0.01670
齿轮2一齿切向综合公差 fi'2=0.02124
齿轮2一齿径向综合公差 fi''2=0
齿轮2齿向公差 Fβ2=0.00630
齿轮2切向综合公差 Fi'2=0.12071
齿轮2径向综合公差 Fi''2=0.08828
齿轮2基节极限偏差 fpb(±)2=0.01758
齿轮2螺旋线波度公差 ffβ2=0.02124
齿轮2轴向齿距极限偏差 Fpx(±)2=0.00630
齿轮2齿向公差 Fb2=0.00630
齿轮2x方向轴向平行度公差 fx2=0.00630
齿轮2y方向轴向平行度公差 fy2=0.00315
齿轮2齿厚上偏差 Eup2=-0.07482
齿轮2齿厚下偏差 Edn2=-0.29927

中心距极限偏差 fa(±)=0.03645

八、强度校核数据
齿轮1接触强度极限应力 σHlim1=1186.4(MPa)
齿轮1抗弯疲劳基本值 σFE1=672.0(MPa)
齿轮1接触疲劳强度许用值 [σH]1=1496.1(MPa)
齿轮1弯曲疲劳强度许用值 [σF]1=834.8(MPa)
齿轮2接触强度极限应力 σHlim2=1150.0(MPa)
齿轮2抗弯疲劳基本值 σFE2=640.0(MPa)
齿轮2接触疲劳强度许用值 [σH]2=1450.2(MPa)
齿轮2弯曲疲劳强度许用值 [σF]2=795.1(MPa)
接触强度用安全系数 SHmin=1.00
弯曲强度用安全系数 SFmin=1.40
接触强度计算应力 σH=864.8(MPa)
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σH≤[σH]=满足
齿轮1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应力 σF1=225.2(MPa)
齿轮2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应力 σF2=197.4(MPa)
齿轮1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σF1≤[σF]1=满足
齿轮2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σF2≤[σF]2=满足

九、强度校核相关系数
齿形做特殊处理 Zps=特殊处理
齿面经表面硬化 Zas=表面硬化
齿形 Zp=一般
润滑油粘度 V50=120(mm^2/s)
有一定量点馈 Us=允许
小齿轮齿面粗糙度 Z1R=Rz>6μm(Ra≤1μm)
载荷类型 Wtype=静强度
齿根表面粗糙度 ZFR=Rz≤16μm (Ra≤2.6μm)
刀具基本轮廓尺寸

圆周力 Ft=3490.175(N)
齿轮线速度 V=2.149(m/s)

使用系数 Ka=1.250
动载系数 Kv=1.065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KHβ=1.000
综合变形对载荷分布的影响 Kβs=1.000
安装精度对载荷分布的影响 Kβm=0.000
齿间载荷分布系数 KHα=1.100
节点区域系数 Zh=2.495
材料的弹性系数 ZE=189.800
接触强度重合度系数 Zε=0.872
接触强度螺旋角系数 Zβ=1.000
重合、螺旋角系数 Zεβ=0.872
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Zn=1.30000
润滑油膜影响系数 Zlvr=0.97000
工作硬化系数 Zw=1.00000
接触强度尺寸系数 Zx=1.00000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KFβ=1.000
齿间载荷分布系数 KFα=1.100
抗弯强度重合度系数 Yε=0.687
抗弯强度螺旋角系数 Yβ=1.000
抗弯强度重合、螺旋角系数 Yεβ=0.687
寿命系数 Yn=1.73925
齿根圆角敏感系数 Ydr=1.00000
齿根表面状况系数 Yrr=1.00000
尺寸系数 Yx=1.00000
齿轮1复合齿形系数 Yfs1=4.42487
齿轮1应力校正系数 Ysa1=1.53717
齿轮2复合齿形系数 Yfs2=3.87834
齿轮2应力校正系数 Ysa2=1.78561

让朋友帮一下您吧!
我很愿意帮助您,
但无能为力!
谢谢!
祝好,再见!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只要自己修改一下就好,
五. 设计任务
1. 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
2. 齿轮、轴零件图各一张
3. 设计说明书一份

六. 设计进度
1、 第一阶段:总体计算和传动件参数计算
2、 第二阶段:轴与轴系零件的设计
3、 第三阶段:轴、轴承、联轴器、键的校核及草图绘制
4、 第四阶段: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及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传动件设计计算
1. 选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 材料及热处理;
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40HBS。
2) 精度等级选用7级精度;
3) 试选小齿轮齿数z1=20,大齿轮齿数z2=100的;
4) 选取螺旋角。初选螺旋角β=14°
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因为低速级的载荷大于高速级的载荷,所以通过低速级的数据进行计算
按式(10—21)试算,即
dt≥
传动设计算:

由已知设计条件:P'=7.35KW,N'=90 r/min。
圆柱齿轮的传动效率为0.97~0.98,取0.98,则齿轮减速器的输入功率为
P=P'/0.98=7.5 kw
查表,选择电动机,型号Y160L-8,额定功率7.5kw,额定转速720r/min
传动比i=720/90=8
减速器设计为单级圆柱直齿轮传动。

一、设计信息
设计者 VIP
设计单位 VIP
设计日期 Date=2008-6-20
设计时间 Time=8:57:53

二、设计参数
传递功率 P=7.50(kW)
传递转矩 T=99.47(N·m)
齿轮1转速 n1=720(r/min)
齿轮2转速 n2=90(r/min)
传动比 i=8.00
原动机载荷特性 SF=均匀平稳
工作机载荷特性 WF=轻微振动
预定寿命 H=58000(小时)

三、布置与结构
结构形式 闭式
齿轮1布置形式 对称布置
齿轮2布置形式 对称布置

四、材料及热处理
齿面啮合类型 硬齿面
热处理质量级别 MQ

齿轮1材料及热处理 40Cr<表面淬火>
齿轮1硬度取值范围 HBS=48~55
齿轮1硬度 HBS1=52

齿轮2材料及热处理 45<表面淬火>
齿轮2硬度取值范围 HBS=45~50
齿轮2硬度 HB=48

五、齿轮精度 7级

六、齿轮基本参数
模数(法面模数) Mn=3
端面模数 Mt=3.00
螺旋角 β=0(度)
基圆柱螺旋角 βb=0(度)

齿轮1齿数 Z1=19
齿轮1变位系数 X1=0.00
齿轮1齿宽 B1=23(mm)

齿轮2齿数 Z2=152
齿轮2变位系数 X2=0.00
齿轮2齿宽 B2=23(mm)

标准中心距 A0=256.500(mm)
实际中心距 A=256.500(mm)
齿数比 U=8.0

齿轮1分度圆直径 d1=57.00(mm)
齿轮1齿顶圆直径 da1=63.00(mm)
齿轮1齿根圆直径 df1=49.50(mm)
齿轮1齿顶高 ha1=3.00(mm)
齿轮1齿根高 hf1=3.75(mm)
齿轮1全齿高 h1=6.75(mm)
齿轮1齿顶压力角 αat1=31.766780(度)

齿轮2分度圆直径 d2=456.00(mm)
齿轮2齿顶圆直径 da2=462.00(mm)
齿轮2齿根圆直径 df2=448.50(mm)
齿轮2齿顶高 ha2=3.00(mm)
齿轮2齿根高 hf2=3.75(mm)
齿轮2全齿高 h2=6.75(mm)
齿轮2齿顶压力角 αat2=21.953309(度)

齿轮1公法线跨齿数 K1=3
齿轮1公法线长度 Wk1=22.93930(mm)

齿轮2公法线跨齿数 K2=17
齿轮2公法线长度 Wk2=152.51703(mm)

齿顶高系数 ha*=1.00
顶隙系数 c*=0.25
压力角 α*=20(度)
端面齿顶高系数 ha*t=1.00
端面顶隙系数 c*t=0.25
端面压力角 α*t=20(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只要自己修改一下就好,
五. 设计任务
1. 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
2. 齿轮、轴零件图各一张
3. 设计说明书一份

六. 设计进度
1、 第一阶段:总体计算和传动件参数计算
2、 第二阶段:轴与轴系零件的设计
3、 第三阶段:轴、轴承、联轴器、键的校核及草图绘制
4、 第四阶段: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及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传动件设计计算
1. 选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 材料及热处理;
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40HBS。
2) 精度等级选用7级精度;
3) 试选小齿轮齿数z1=20,大齿轮齿数z2=100的;
4) 选取螺旋角。初选螺旋角β=14°
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因为低速级的载荷大于高速级的载荷,所以通过低速级的数据进行计算
按式(10—21)试算,即
dt≥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然而,详细资料,发往哪儿呢????????

MNO整理的1000份机械课设毕设,有图纸有说明书,给个采纳哦P

兄弟,说实话
你这个任务量比较大

要花点钱的。

谁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啊?~

QRS整理的机械1000份课设毕设,你说的这个里面有的,有图纸和说明书T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一、传动方案拟定
第三组: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一级带传动
(1) 工作条件:使用年限8年,工作为二班工作制,载荷平稳,环境清洁。
(2) 原始数据:滚筒圆周力F=1000N;带速V=2.0m/s;
滚筒直径D=500mm;滚筒长度L=500mm。

二、电动机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1)传动装置的总功率:
η总=η带×η2轴承×η齿轮×η联轴器×η滚筒
=0.96×0.982×0.97×0.99×0.96
=0.85
(2)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P工作=FV/1000η总
=1000×2/1000×0.8412
=2.4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计算滚筒工作转速:
n筒=60×1000V/πD
=60×1000×2.0/π×50
=76.43r/min
按手册P7表1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I’a=3~6。取V带传动比I’1=2~4,则总传动比理时范围为I’a=6~24。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d=I’a×
n筒=(6~24)×76.43=459~1834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和1500r/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三种传支比方案:如指导书P15页第一表。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2方案比较适合,则选n=1000r/min 。

4、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S-6。
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3KW,满载转速960r/min,额定转矩2.0。质量63kg。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伟动比
1、总传动比:i总=n电动/n筒=960/76.4=12.57
2、分配各级伟动比
(1) 据指导书P7表1,取齿轮i齿轮=6(单级减速器i=3~6合理)
(2) ∵i总=i齿轮×I带
∴i带=i总/i齿轮=12.57/6=2.095

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计算各轴转速(r/min)
nI=n电机=960r/min
nII=nI/i带=960/2.095=458.2(r/min)
nIII=nII/i齿轮=458.2/6=76.4(r/min)
2、 计算各轴的功率(KW)
PI=P工作=2.4KW
PII=PI×η带=2.4×0.96=2.304KW
PIII=PII×η轴承×η齿轮=2.304×0.98×0.96
=2.168KW


3、 计算各轴扭矩(N•mm)
TI=9.55×106PI/nI=9.55×106×2.4/960
=23875N•mm
TII=9.55×106PII/nII
=9.55×106×2.304/458.2
=48020.9N•mm
TIII=9.55×106PIII/nIII=9.55×106×2.168/76.4
=271000N•mm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 皮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 选择普通V带截型
由课本P83表5-9得:kA=1.2
PC=KAP=1.2×3=3.9KW
由课本P82图5-10得:选用A型V带
(2)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由课本图5-10得,推荐的小带轮基准直径为
75~100mm
则取dd1=100mm>dmin=75
dd2=n1/n2•dd1=960/458.2×100=209.5mm
由课本P74表5-4,取dd2=200mm

实际从动轮转速n2’=n1dd1/dd2=960×100/200
=480r/min
转速误差为:n2-n2’/n2=458.2-480/458.2
=-0.048<0.05(允许)
带速V:V=πdd1n1/60×1000
=π×100×960/60×1000
=5.03m/s
在5~25m/s范围内,带速合适。
(3) 确定带长和中心矩
根据课本P84式(5-14)得
0. 7(dd1+dd2)≤a0≤2(dd1+dd2)
0. 7(100+200)≤a0≤2×(100+200)
所以有:210mm≤a0≤600mm
由课本P84式(5-15)得:
L0=2a0+1.57(dd1+dd2)+(dd2-dd1)/4a0
=2×500+1.57(100+200)+(200-100)2/4×500
=1476mm
根据课本P71表(5-2)取Ld=1400mm
根据课本P84式(5-16)得:
a≈a0+Ld-L0/2=500+1400-1476/2
=500-38
=462mm
(4)验算小带轮包角
α1=1800-dd2-dd1/a×57.30
=1800-200-100/462×57.30
=1800-12.40
=167.60>1200(适用)
(5)确定带的根数
根据课本P78表(5-5)P1=0.95KW
根据课本P79表(5-6)△P1=0.11KW
根据课本P81表(5-7)Kα=0.96
根据课本P81表(5-8)KL=0.96
由课本P83式(5-12)得

Z=PC/P’=PC/(P1+△P1)KαKL
=3.9/(0.95+0.11) ×0.96×0.96
=3.99
(6)计算轴上压力
由课本P70表5-1查得q=0.1kg/m,由式(5-18)单根V带的初拉力:
F0=500PC/ZV(2.5/Kα-1)+qV2
=[500×3.9/4×5.03×(2.5/0.96-1)+0.1×5.032]N
=158.01N
则作用在轴承的压力FQ,由课本P87式(5-19)
FQ=2ZF0sinα1/2=2×4×158.01sin167.6/2
=1256.7N

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
考虑减速器传递功率不在,所以齿轮采用软齿面。小齿轮选用40Cr调质,齿面硬度为240~260HBS。大齿轮选用45钢,调质,齿面硬度220HBS;根据课本P139表6-12选7级精度。齿面精糙度Ra≤1.6~3.2μm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由d1≥76.43(kT1(u+1)/φdu[σH]2)1/3
由式(6-15)
确定有关参数如下:传动比i齿=6
取小齿轮齿数Z1=20。则大齿轮齿数:
Z2=iZ1=6×20=120
实际传动比I0=120/2=60
传动比误差:i-i0/I=6-6/6=0%<2.5% 可用
齿数比:u=i0=6
由课本P138表6-10取φd=0.9
(3)转矩T1
T1=9.55×106×P/n1=9.55×106×2.4/458.2
=50021.8N•mm
(4)载荷系数k
由课本P128表6-7取k=1
(5)许用接触应力[σH]
[σH]= σHlimZNT/SH由课本P134图6-33查得:
σHlimZ1=570Mpa σHlimZ2=350Mpa
由课本P133式6-52计算应力循环次数NL
NL1=60n1rth=60×458.2×1×(16×365×8)
=1.28×109
NL2=NL1/i=1.28×109/6=2.14×108
由课本P135图6-34查得接触疲劳的寿命系数:
ZNT1=0.92 ZNT2=0.98
通用齿轮和一般工业齿轮,按一般可靠度要求选取安全系数SH=1.0
[σH]1=σHlim1ZNT1/SH=570×0.92/1.0Mpa
=524.4Mpa
[σH]2=σHlim2ZNT2/SH=350×0.98/1.0Mpa
=343Mpa
故得:
d1≥76.43(kT1(u+1)/φdu[σH]2)1/3
=76.43[1×50021.8×(6+1)/0.9×6×3432]1/3mm
=48.97mm
模数:m=d1/Z1=48.97/20=2.45mm
根据课本P107表6-1取标准模数:m=2.5mm
(6)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根据课本P132(6-48)式
σF=(2kT1/bm2Z1)YFaYSa≤[σH]
确定有关参数和系数
分度圆直径:d1=mZ1=2.5×20mm=50mm
d2=mZ2=2.5×120mm=300mm
齿宽:b=φdd1=0.9×50mm=45mm
取b=45mm b1=50mm
(7)齿形系数YFa和应力修正系数YSa
根据齿数Z1=20,Z2=120由表6-9相得
YFa1=2.80 YSa1=1.55
YFa2=2.14 YSa2=1.83
(8)许用弯曲应力[σF]
根据课本P136(6-53)式:
[σF]= σFlim YSTYNT/SF
由课本图6-35C查得:
σFlim1=290Mpa σFlim2 =210Mpa
由图6-36查得:YNT1=0.88 YNT2=0.9
试验齿轮的应力修正系数YST=2
按一般可靠度选取安全系数SF=1.25
计算两轮的许用弯曲应力
[σF]1=σFlim1 YSTYNT1/SF=290×2×0.88/1.25Mpa
=408.32Mpa
[σF]2=σFlim2 YSTYNT2/SF =210×2×0.9/1.25Mpa
=302.4Mpa
将求得的各参数代入式(6-49)
σF1=(2kT1/bm2Z1)YFa1YSa1
=(2×1×50021.8/45×2.52×20) ×2.80×1.55Mpa
=77.2Mpa< [σF]1
σF2=(2kT1/bm2Z2)YFa1YSa1
=(2×1×50021.8/45×2.52×120) ×2.14×1.83Mpa
=11.6Mpa< [σF]2
故轮齿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足够
(9)计算齿轮传动的中心矩a
a=m/2(Z1+Z2)=2.5/2(20+120)=175mm
(10)计算齿轮的圆周速度V
V=πd1n1/60×1000=3.14×50×458.2/60×1000
=1.2m/s

六、轴的设计计算
输入轴的设计计算
1、按扭矩初算轴径
选用45#调质,硬度217~255HBS
根据课本P235(10-2)式,并查表10-2,取c=115
d≥115 (2.304/458.2)1/3mm=19.7mm
考虑有键槽,将直径增大5%,则
d=19.7×(1+5%)mm=20.69
∴选d=22mm

2、轴的结构设计
(1)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和装配
单级减速器中可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相对两轴承对称分布,齿轮左面由轴肩定位,右面用套筒轴向固定,联接以平键作过渡配合固定,两轴承分别以轴肩和大筒定位,则采用过渡配合固定
(2)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工段:d1=22mm 长度取L1=50mm
∵h=2c c=1.5mm
II段:d2=d1+2h=22+2×2×1.5=28mm
∴d2=28mm
初选用7206c型角接触球轴承,其内径为30mm,
宽度为16mm.
考虑齿轮端面和箱体内壁,轴承端面和箱体内壁应有一定距离。取套筒长为20mm,通过密封盖轴段长应根据密封盖的宽度,并考虑联轴器和箱体外壁应有一定矩离而定,为此,取该段长为55mm,安装齿轮段长度应比轮毂宽度小2mm,故II段长:
L2=(2+20+16+55)=93mm
III段直径d3=35mm
L3=L1-L=50-2=48mm
Ⅳ段直径d4=45mm
由手册得:c=1.5 h=2c=2×1.5=3mm
d4=d3+2h=35+2×3=41mm
长度与右面的套筒相同,即L4=20mm
但此段左面的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考虑,应便于轴承的拆卸,应按标准查取由手册得安装尺寸h=3.该段直径应取:(30+3×2)=36mm
因此将Ⅳ段设计成阶梯形,左段直径为36mm
Ⅴ段直径d5=30mm. 长度L5=19mm
由上述轴各段长度可算得轴支承跨距L=100mm
(3)按弯矩复合强度计算
①求分度圆直径:已知d1=50mm
②求转矩:已知T2=50021.8N•mm
③求圆周力:Ft
根据课本P127(6-34)式得
Ft=2T2/d2=50021.8/50=1000.436N
④求径向力Fr
根据课本P127(6-35)式得
Fr=Ft•tanα=1000.436×tan200=364.1N
⑤因为该轴两轴承对称,所以:LA=LB=50mm

(1)绘制轴受力简图(如图a)
(2)绘制垂直面弯矩图(如图b)
轴承支反力:
FAY=FBY=Fr/2=182.05N
FAZ=FBZ=Ft/2=500.2N
由两边对称,知截面C的弯矩也对称。截面C在垂直面弯矩为
MC1=FAyL/2=182.05×50=9.1N•m
(3)绘制水平面弯矩图(如图c)
截面C在水平面上弯矩为:
MC2=FAZL/2=500.2×50=25N•m
(4)绘制合弯矩图(如图d)
MC=(MC12+MC22)1/2=(9.12+252)1/2=26.6N•m
(5)绘制扭矩图(如图e)
转矩:T=9.55×(P2/n2)×106=48N•m
(6)绘制当量弯矩图(如图f)
转矩产生的扭剪文治武功力按脉动循环变化,取α=1,截面C处的当量弯矩:
Mec=[MC2+(αT)2]1/2
=[26.62+(1×48)2]1/2=54.88N•m
(7)校核危险截面C的强度
由式(6-3)
σe=Mec/0.1d33=99.6/0.1×413
=14.5MPa< [σ-1]b=60MPa
∴该轴强度足够。

输出轴的设计计算
1、按扭矩初算轴径
选用45#调质钢,硬度(217~255HBS)
根据课本P235页式(10-2),表(10-2)取c=115
d≥c(P3/n3)1/3=115(2.168/76.4)1/3=35.08mm
取d=35mm


2、轴的结构设计
(1)轴的零件定位,固定和装配
单级减速器中,可以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相对两轴承对称分布,齿轮左面用轴肩定位,右面用套筒轴向定位,周向定位采用键和过渡配合,两轴承分别以轴承肩和套筒定位,周向定位则用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轴呈阶状,左轴承从左面装入,齿轮套筒,右轴承和皮带轮依次从右面装入。
(2)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初选7207c型角接球轴承,其内径为35mm,宽度为17mm。考虑齿轮端面和箱体内壁,轴承端面与箱体内壁应有一定矩离,则取套筒长为20mm,则该段长41mm,安装齿轮段长度为轮毂宽度为2mm。
(3)按弯扭复合强度计算
①求分度圆直径:已知d2=300mm
②求转矩:已知T3=271N•m
③求圆周力Ft:根据课本P127(6-34)式得
Ft=2T3/d2=2×271×103/300=1806.7N
④求径向力Fr根据课本P127(6-35)式得
Fr=Ft•tanα=1806.7×0.36379=657.2N
⑤∵两轴承对称
∴LA=LB=49mm
(1)求支反力FAX、FBY、FAZ、FBZ
FAX=FBY=Fr/2=657.2/2=328.6N
FAZ=FBZ=Ft/2=1806.7/2=903.35N
(2)由两边对称,书籍截C的弯矩也对称
截面C在垂直面弯矩为
MC1=FAYL/2=328.6×49=16.1N•m
(3)截面C在水平面弯矩为
MC2=FAZL/2=903.35×49=44.26N•m
(4)计算合成弯矩
MC=(MC12+MC22)1/2
=(16.12+44.262)1/2
=47.1N•m
(5)计算当量弯矩:根据课本P235得α=1
Mec=[MC2+(αT)2]1/2=[47.12+(1×271)2]1/2
=275.06N•m
(6)校核危险截面C的强度
由式(10-3)
σe=Mec/(0.1d)=275.06/(0.1×453)
=1.36Mpa<[σ-1]b=60Mpa
∴此轴强度足够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根据根据条件,轴承预计寿命
16×365×8=48720小时
1、计算输入轴承
(1)已知nⅡ=458.2r/min
两轴承径向反力:FR1=FR2=500.2N
初先两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7206AC型
根据课本P265(11-12)得轴承内部轴向力
FS=0.63FR 则FS1=FS2=0.63FR1=315.1N
(2) ∵FS1+Fa=FS2 Fa=0
故任意取一端为压紧端,现取1端为压紧端
FA1=FS1=315.1N FA2=FS2=315.1N
(3)求系数x、y
FA1/FR1=315.1N/500.2N=0.63
FA2/FR2=315.1N/500.2N=0.63
根据课本P263表(11-8)得e=0.68
FA1/FR1<e x1=1 FA2/FR2<e x2=1
y1=0 y2=0
(4)计算当量载荷P1、P2
根据课本P263表(11-9)取f P=1.5
根据课本P262(11-6)式得
P1=fP(x1FR1+y1FA1)=1.5×(1×500.2+0)=750.3N
P2=fp(x2FR1+y2FA2)=1.5×(1×500.2+0)=750.3N
(5)轴承寿命计算
∵P1=P2 故取P=750.3N
∵角接触球轴承ε=3
根据手册得7206AC型的Cr=23000N
由课本P264(11-10c)式得
LH=16670/n(ftCr/P)ε
=16670/458.2×(1×23000/750.3)3
=1047500h>48720h
∴预期寿命足够

2、计算输出轴承
(1)已知nⅢ=76.4r/min
Fa=0 FR=FAZ=903.35N
试选7207AC型角接触球轴承
根据课本P265表(11-12)得FS=0.063FR,则
FS1=FS2=0.63FR=0.63×903.35=569.1N
(2)计算轴向载荷FA1、FA2
∵FS1+Fa=FS2 Fa=0
∴任意用一端为压紧端,1为压紧端,2为放松端
两轴承轴向载荷:FA1=FA2=FS1=569.1N
(3)求系数x、y
FA1/FR1=569.1/903.35=0.63
FA2/FR2=569.1/930.35=0.63
根据课本P263表(11-8)得:e=0.68
∵FA1/FR1<e ∴x1=1
y1=0
∵FA2/FR2<e ∴x2=1
y2=0
(4)计算当量动载荷P1、P2
根据表(11-9)取fP=1.5
根据式(11-6)得
P1=fP(x1FR1+y1FA1)=1.5×(1×903.35)=1355N
P2=fP(x2FR2+y2FA2)=1.5×(1×903.35)=1355N
(5)计算轴承寿命LH
∵P1=P2 故P=1355 ε=3
根据手册P71 7207AC型轴承Cr=30500N
根据课本P264 表(11-10)得:ft=1
根据课本P264 (11-10c)式得
Lh=16670/n(ftCr/P) ε
=16670/76.4×(1×30500/1355)3
=2488378.6h>48720h
∴此轴承合格
八、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轴径d1=22mm,L1=50mm
查手册得,选用C型平键,得:
键A 8×7 GB1096-79 l=L1-b=50-8=42mm
T2=48N•m h=7mm
根据课本P243(10-5)式得
σp=4T2/dhl=4×48000/22×7×42
=29.68Mpa<[σR](110Mpa)

2、输入轴与齿轮联接采用平键联接
轴径d3=35mm L3=48mm T=271N•m
查手册P51 选A型平键
键10×8 GB1096-79
l=L3-b=48-10=38mm h=8mm
σp=4T/dhl=4×271000/35×8×38
=101.87Mpa<[σp](110Mpa)

3、输出轴与齿轮2联接用平键联接
轴径d2=51mm L2=50mm T=61.5Nm
查手册P51 选用A型平键
键16×10 GB1096-79
l=L2-b=50-16=34mm h=10mm
据课本P243式(10-5)得
σp=4T/dhl=4×6100/51×10×34=60.3Mpa<[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