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作为我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其起源与谁有关? 你知道哪些世界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写下来

作者&投稿:宣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今安阳市区小屯村),安阳遂为殷商国都。殷商王朝,在此历8代12王。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率诸侯之师,与商纣王战于牧野(今淇县西南),纣王兵败自焚,殷亡。周灭殷后,分畿内地为邶、?、卫3国,安阳隶属卫。魏文侯七年(前440年),建都于邺,以西门豹为邺令,安阳为都畿之地。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称东阳。战国时,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秦将王克"宁新中邑",改"宁新中邑"为安阳,安阳之名始见史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行郡县制,始置安阳县,隶属邯郸郡。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建都于邺,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辅政,相州总管尉迟迥不服,发兵讨杨坚兵败自杀,杨坚下令焚毁邺城,并徙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及邺民于邺南40里之安阳城,安阳城遂为相州、魏郡、邺县治所。隋大业元年(605年),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领11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魏郡为相州,领8县。宋初,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节度。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彰德升为府,领5县。明、清亦称彰德府,领6县1州(磁州)。民初,沿清制。1932年10月,国民政府在省下设区,安阳为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领11县,直到1949年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为止。
1949年8月1日,成立平原省,安阳为省辖市。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安阳市划为河南省,仍为省辖市。

1949年10月20日,奉华北人民政府电令,漳南县制撤销。其所辖区域分别划归河北省临漳县、魏县和平原省邺县、内黄县。1950年4月20日,经平原省人民政府批准,从邺县划出霍家村、安阳桥等16个村庄;从安阳县划出高楼庄、任家庄等8个村庄,共24个村庄归安阳市;安阳市区总面积为22平方千米。

1952年10月24日,经平原省人民政府批准,从安阳县划出三家庄、小屯等13个村;从邺县划出冯家庙等37个村,共50个村归安阳市区。全市总面积扩大到55平方千米。12月1日,平原省人民政府239号命令: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关于调整省区建制的决议”,撤销平原省建制。安阳市归河南省辖。1953年5月19日,河南省政府根据政务院26号令,明确安阳市为省辖市。6月30日24时,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为103465人。

1954年3月20日,安阳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建立市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指示》。依据《河南省城市居民委员会试行组织办法》,经过居民代表民主选举,一、二、三区共建17个居民委员会。原街政府即街公所撤销。8月5日,安阳市人民政府决定,调整市区区划:撤销第三区建制,原第四区改称郊区;全市设一区、二区、郊区3个区。9月10日,河南省政府发布《关于撤销濮阳专区建制及原属该专所辖各县分别划归安阳、新乡两专区的命令》:濮阳、南乐、清丰、内黄、滑县5县并入安阳专区;长垣、封丘2县并入新乡专区。9月24日,撤销淇县建制并入汤阴县。9月25日,撤销邺县建制并入安阳县;安阳县政府由水冶迁至安阳县二道街。

1955年12月26日,安阳市人民委员会民政字6号令,撤销一、二区建制,设立市区,下设7个街道办事处;原郊区改称郊区办事处。1956年11月21日,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恢复安阳市属三个区建制:原一区改称车站区,二区改称文峰区,保留郊区。

1958年4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阳专区,其所辖区域划归新乡专署领导;20日,中共安阳市委机关由东冠带巷迁至北关原安阳地委机关驻址。安阳市人民委员会由东大街迁至甜水井街原安阳专署驻址。12月8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第37次会议决定,报经国务院批准,新乡、安阳、焦作、鹤壁4市,划归新乡专员公署领导。

1959年2月7日,经省人委批准,安阳县所属娘娘庙、徐家口、柴库等55个村划归安阳市郊区。新成立东风 人民公社。全市总面积达127.5平方千米。10月1日,安阳县划归安阳市管辖。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安阳县建制,将原安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安阳市。市、县合并后,全市总面积达2200平方千米。共有26个人民公社(城市5个,农村21个)人口92.85人,其中城市人口27.8人,农村人口65.05万人。

1961年8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安阳县建制。安阳县仍为特等县,受地、市双重领导。9月1日,市、县正式分署办公。9月5日,经新乡地委批准,原安阳县龙泉公社及曲沟公社和洪河屯公社各一部分共44个大队82个自然村划归安阳市郊区。12月19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安阳专员公署:安阳、鹤壁2市和安阳、濮阳、林县、滑县、清丰、南乐、汤阴、内黄、浚县、长垣10个县划归安阳专区。

1963年6月7日,经省人委批准,东关公社和龙泉公社改为区的建制。原东风区改名西郊区。1964年6月30日24时,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共有61718户,311420人。

1968年3月18日,安阳地、市革命委员会同时成立。1969年1月4日,安阳市革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将安阳桥区所属豆腐营、解放路、红旗路和东关区所属东关、南关、铁西路6个街道居民革命委员会,划归文峰区管辖。1972年8月9日,市区区划调整:原文峰区划分为文峰、北关、铁西3个区。1973年11月13日,安阳市革委发出通知,将近郊土地过少的农业大队划归市区管辖:西郊公社的铁佛寺、北辛庄、孝民屯、柴库、段邵村、梁邵村、集邵村7个大队划归铁西区;北郊公社的北关、豆腐营、郭家湾和东郊公社的霍家村大队划归北关区;东郊公社的郭家街大队划归文峰区。

1978年1月11日,中共河南省委、省革委决定,将新乡、安阳两市分别划归新乡、安阳专区领导。1981年市辖文峰、北关、铁西、郊区四个区,相继建立起区人民政府。1982年7月1日零时,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市区共计11.8545万户,52.37万人。

1983年10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阳地区行政公署,实行市带县的体制。安阳县、林县、汤阴县、浚县、淇县划归安阳市管辖。1984年5月,国务院批准,安阳市列为全国甲级开放城市。

1987年7月16日,经省政府批准,安阳市属县有16个乡改为镇的建制。即:滑县城关乡、白道口乡、留固乡、上官村乡、牛屯乡;汤阴县宜沟乡、菜园乡、五陵乡、任固乡;内黄县楚旺乡、井店乡、东庄乡;安阳县水冶乡、铜冶乡、白壁乡、善应乡。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人;安阳市 5161106 文峰区 150360 北关区 185724 铁西区 183614 郊区 249294 安阳县 1116162 汤阴县 432806 滑县 1182162 内黄县 678730 林州市 982254

2002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123号):(1)撤销安阳市铁西区、郊区,设立安阳市殷都区、龙安区;调整安阳市北关区、文峰区和安阳县的行政区域。(2)殷都区辖原铁西区铁西路、梅园庄、电厂路、水冶、李珍、纱厂路6个街道,原郊区的西郊乡、北郊乡的三家庄、大司空、西大姓、前皇甫、后皇甫、皇甫屯、杜小屯、大碾屯、郭王度、武官、侯庄、小营、秋口、双塔、东大姓、西司空、枯河17个村,东郊乡的任家庄村。区人民政府驻梅东路。(3)龙安区辖原郊区文明大道、太行小区2个街道,东风乡、龙泉镇,东郊乡的侯七里、苏七里、李七里、肖七里、宗村、四府坟、余家庄、侯家庄、烧盆窑9个村,原安阳县的马投涧乡、善应镇的中龙山、张家庄2个村,曲沟镇的西高平村,水冶镇的北彰武村,宝莲寺镇的丁家庄、郜家庄、杨家庄、北田村、南田村5个村。区人民政府驻文峰大道西段。(4)北关区辖红旗路、豆腐营、洹北、解放路、灯塔路5个街道,原安阳县柏庄镇的东石桃、西石桃、桃村口、田桃村、李桃村5个村,韩陵乡的西良贡、养鱼屯、六寺、唐庄、羊毛屯、黄家营、西见山、西于曹8个村,白壁镇的前崇义、中崇义、后崇义、西六村4个村,原郊区北郊乡的屈王度、方北营、周家营、安阳桥、西漳涧、东漳涧、董王度、冯家庙、宋家庙、十里铺、马家垒、张贺垒、程寸营、韩王度、缑家垒15个村,原东郊乡的小营、李家庄、杏花村、苏家村、南漳涧5个村。区人民政府驻洹滨南路。(5)文峰区辖南关、东关、西关、甜水井、头二三道街、东大街、西大街、唐子巷、北大街9个街道,原安阳县的高庄乡、宝莲寺镇的郭村集、西郭村、杨家井、马束庄、皇甫庄、三十里铺、黎庄、梁家庄、崇召、何官屯、任庄、南马庄、袁薛庄、孙薛庄、张薛庄、刘薛庄、张村、黎官屯、赵官屯、东风、刘王坡、马官屯、二十里铺、小营、魏家营、牛房26个村,白壁镇的郑家村、晁家村、盖津店、三府村、任家庄、西瓦亭、东瓦亭7个村,原郊区东郊乡的汪家店、大营、三官庙、石家沟、王村、郭家街、东关、南关、聂村、后张村、郭家庄11个村。区人民政府驻文明大道。 2003年2月17日,市召开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动员大会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安阳市市辖区和安阳县行政区划的通知》,对市铁西区、郊区、北关区、文峰区和安阳县的行政区划做了一些调整,撤销铁西区、郊区,设立殷都区、龙安区;调整北关区、文峰区和安阳县的行政区域;撤销原郊区的东郊乡、北郊乡。调整前,北关区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19万;文峰区面积9平方千米,人口15万;铁西区面积22平方千米,人口18万;郊区面积204平方千米,人口21万;安阳县面积1496平方千米,人口113万。(面积、人口数据根据简册2002版)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安阳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40个街道、42个镇、50个乡。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楼上说的太详细了,还让楼下的活吗

呵呵 我是汤阴的 安阳老帝都了

盘庚迁殷

世界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世界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
1、北京:
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2、杭州:
杭州古称临安、钱塘,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3、镇江:
镇江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位于江苏南部、长江下游南岸、长江三角洲西段,古称润州。
民国时曾为江苏省省会。镇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和国家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及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4、拉萨市: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
5、湖南省:
湖南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沙。位于中国中部,界于北纬24°38′-30°08′,东经108°47′-114°15′之间,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湖南省总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杭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镇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拉萨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南省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87.12 文化遗产

2、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遗产

3、山东泰山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4、长城 1987.12 文化遗产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文化遗产

6、北京故宫 1987.12 文化遗产

7、安徽黄山 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10、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14、西藏布达拉宫 1994.12 文化遗产

17、苏州古典园林 1997.12 文化遗产

18、山西平遥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19、云南丽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20、北京天坛 1998.11 文化遗产

21、北京颐和园 1998.11 文化遗产

22、福建省武夷山 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3、重庆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遗产

25、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 2000.11 文化遗产

26、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000.11 文化遗产

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遗产

29、“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2003.7 自然遗产

3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006.7.12 自然遗产

33、中国安阳殷墟 2006.7.13 文化遗产

34、中国南方喀斯特 2007.6.27 自然遗产

3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2007.6.28 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