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记谱快? 怎样快速背乐谱???

作者&投稿:寿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习一切高难乐理知识的基础(因为它使一切成为可能!)就是:

一定要把12345671大调自然音阶唱的非常准确!非常熟练!无论去练习唱什么调的音阶都是可以的!

只要这个做到了!其他的乐理知识就自然而然的可以理解了!甚至可以不用去学就能够水到渠成的!

唱准音阶12345671,这个是最最基础,最最简单!但却是最最重要的!必须掌握的东西!一定要做到!

如果这个做不到!那么,其他的一切将成为空想!

相信大家都应该很喜欢唱歌!也非常喜欢听歌!有的人唱歌很好!但是不会记谱!也不知道如何去记谱!现在我简单说一说如何培养记谱的能力!

1.首先,不光要能唱准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而且你们要有意识的去改为唱歌曲的旋律!

也就是12345671这些音符!而不是唱歌词!这一点你们无论如何必须首先尝试着去做到!

马上就去找到你们手上现有的最喜欢的两首歌的谱子吧!

我想,对你们来说,背会两首歌曲的旋律,对你们来说,应该是不难的!

要相信自己!现在就这样去做!每天都这样训练自己!

实际上,如果你们的乐感真的很好的话,熟练并准确的背下两首歌的旋律,其他的歌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这是真的!

熟练了之后,你们就可以很轻易的做到,听到一首新歌,就可以马上准确无误的唱出它的旋律了!这是你们第一步必须做到的!切记!

2. 还有就是,你们可以借助乐器!用吉他!

你们要熟练的掌握最最基础的右手伴奏的指法!

例如: 5323 1323 (数字表示的是第几弦!),或者是:X321, 其中X表示根音所在的弦,适用于2/4拍,4/4拍!

还有就是: X32123,适用于3/4拍,6/8拍,9/4拍,12/8拍! 第一下拨弦X,要根据根音的不同的情况,适当在6.5.4弦中调整!

当然也可以用最简单的一下一上的均匀的扫弦节奏来确定旋律中各个音符出现的位置以及它们的时值!

因为,这些伴奏指法非常简单,容易掌握!节奏非常容易控制!你们完全可以把每一下都很轻易的就能够弹奏的非常均匀!

所以,一首歌,你们只需要感觉出来它的节奏,你就可以套用这些伴奏指法!

第一步你们能够做到熟练自如的准确唱出一首新歌的旋律了!你们要先把这些旋律都写到纸上!可以暂时不去理会时值!只要把所有的音符记录下来就可以了!

然后,就重点的去听每一个节奏循环处的第一个音!做下标记!也就是根据节拍,为所有的旋律分出若干个小节来!

接着,在每一个小节内部,就可以听这些音是落在你们所弹奏的指法中的每一下动作的前面,还是后面,还是正好和你的指法同时相对应的!

这样就可以很轻易的就把时值写出来了!

3. 最后一步,要做最后的修改的!反复听!看看是不是有哪些地方自己记录的不对!改正过来!就大功告成了!

这里要多看已经现有的谱子!看这些音符,通常都是怎么样去记录的!记谱的时候,都有哪些常用的符号!比如说:反复和跳跃等符号!

记谱的时候,要注意装饰音是如何记录的!看看手上现有的谱子!现学现用吧!

当然,还要提到的一点就是,你们要熟练的掌握各种节奏的规律!听到任意一首歌曲(或乐曲)的时候,都能够分辨出来!

以下是各种常用节拍的辨别方法!

2/4拍,其实是所有的2拍子节奏的规律都是:强,弱; 强, 弱,......如此循环的!

3/4拍,其实是所有的3拍子节奏的规律都是:强,弱,弱; 强,弱,弱;......

4/4拍,其实是所有的4拍子节奏的规律都是:强,弱,次强,弱;强,弱,次强,弱;......

复合拍子,是上面的节拍互相相加得到的!

如:7/4拍=3/4拍+4/4拍,或者是: 7/4拍=4/4拍+3/4拍

9/4=3/4+3/4+3/4, 12/4=3/4+3/4+3/4+3/4

5/4=2/4+3/4 or 5/4=3/4+2/4

其它的都可以类推的!

那么,什么是节拍呢?

我给大家简单通俗的讲一讲!

在表现音乐的时候,音乐进行中会出现较强的节奏和较弱的节奏交替的现象,强弱交替形成规律,就构成了节拍!

节拍可以体现一个音乐的速度!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说吧:

把你的心跳一下当作是一拍,那么两下就是两拍!

一分钟,你的心跳动了78-90次!

那么,你就可以以你心跳的速度来唱一首歌!

而当你跑完步了之后,你的心跳加速,达到每分钟120-130下!

现在,你就可以以这时候你的心跳的速度来唱刚才你唱的那首歌!

你会发现,你唱的更快了!

这就说明,节拍加快了!

(其实严格的来说,节拍是不变的!只不过是速度加快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歌曲前面标注有120,160的原因了!这个表示的是速度!一般都是用四分音符来表示的!意思是说,这首歌的速度是每分钟有120个,或者有160个四分音符的速度!当然,每一个四分音符有一个它自己的速度!这样你们就可以大概的确定一首歌曲的

天天谱不离口,曲不离手,有良好的乐感,记谱就快,

是乐谱吗?如果是那就应该多听听,找找感觉。这样就能渐渐熟悉了。

如何学会记谱?~

可以按以下步骤训练记谱能力:

如果你还不能看谱视唱你没听过的新歌,先练习看谱视唱。然后才能进行以下训练。

如果你已经能看谱视唱新歌,找几首你有谱并会唱的歌。不看谱试着记谱,遇到不会记的地方看看原谱是怎么记的。
等你自己能够记十首不同风格的歌曲谱时,你可以试着独立记没有谱子的短小缓慢的歌曲了。
待记谱的音乐必须有可反复聆听的录音文件,比如磁带,数码文件等。若想听一遍就记全谱,那是没有人能做到的。

记谱的要点,
1,一句一句的记(四小节为一个乐句)。每句都得反复听,每听一遍记一点,直到记完全句。
应该训练自己的听觉暂留能力。(见下文说明)
2,记谱时可以先只记音高(唱名),反复再听时再填入音值记号。
3,尽量利用同前一(两)小节记号和反复记号。
4,记谱的难点不是音高而是音值。事先应该多做音值训练。
5,若记和声(和弦),必须熟悉和声学,熟悉所有和弦的听觉特征,并已有大量的和声感性积累。好在你只是记单线条的歌曲,把记和声的事留给专业人士去讨论吧。

说明,

听觉暂留。也就是,每听一句,那声音效果会原封不动的在脑海里保留几秒钟。当环境安静时可以保留十几秒钟。人们平时并没留意这能力。
这是人类听觉共有的特性,就像视觉暂留能力一样。但视觉暂留能力仅有零点几秒。动画片看起来是连续的就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能力的实例。而机枪手凭听觉暂留可以准确判断刚才的连发射出的是几发子弹。若想在连发的同时数数是数不过来的。
学会开发利用自己的听觉暂留能力是优秀的记谱手必备的技能。安静的记谱环境也至关重要。

快速背乐谱的方法如下
1、动作惯性记忆法。
这是背奏的根本要求,是演奏者对于作品掌握的熟练程度的直接体现。对于演奏而言,即使能将乐谱默写下来也并不代表能在舞台上准确流畅的演奏。只有通过大量练习,使动作形成连续性,即便以“心不在焉”的状态也能准确、流畅地演奏才算是达到了登台的基本要求。
慢速段落往往由于技术上的轻松而容易被忽略,练习不足会导致动作熟练程度的欠缺,继而引发忘谱。因此,适当增加慢速段落或作品的练习时间是相当必要的。
2、键盘位置记忆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调性比较复杂、调号和临时升降记号繁多、把位变换频繁的作品。出于乐理与和声写作的要求,乐谱中往往会出现较为复杂的音高记录方式,比如重升G,虽然在理论上绝对不能用还原A来代替,但在键盘上确是还原A,因此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音符时无需去记忆它到底是重升G还是还原A,而是直接记忆相应的键盘位置就行了,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乐谱的复杂程度。
3、乐谱视觉记忆法。
顾名思义,通过反复看谱在头脑中形成视觉映像,就像是对于某一图形的记忆一样。这样,当演奏者在背谱演奏的过程中,眼前会浮现出乐谱的内容,演奏者会产生仍然是在照谱弹奏的感觉。
4、无琴无谱记忆法。
在背谱的后期阶段可以尝试完全在头脑中“默弹”的方式来加深印象,如果能够清晰地在想象中弹出每一个具体的音符而非一片音流,则背谱的熟练和牢靠程度已达到可以登台的标准了。
5、无琴无谱记忆法。
在背谱的后期阶段可以尝试完全在头脑中“默弹”的方式来加深印象,如果能够清晰地在想象中弹出每一个具体的音符而非一片音流,则背谱的熟练和牢靠程度已达到可以登台的标准了。

扩展资料
1、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名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教唱宗教歌曲。18世纪中叶,著名的法国思想家J·J·卢梭再加改进,大力倡导,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因此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得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体制,已基本通行于各个国家,在学校里已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
2、五线谱,是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种方法。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和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一线、上加第一间,下加第一线、下加第一间等,各代表一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
谱号有三种: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中音谱号,又称C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五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三种用 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