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鼎盛时期的皇宫建筑描述? 简介一下唐朝皇宫。

作者&投稿:集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http://ghca2008.bokee.com/viewdiary.11361885.html
唐代是中国古代建筑成熟时期,这时期的建筑,在继承两汉以来成就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建筑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这个体系由都市建筑、宫殿建筑、佛教建筑等方面组成。就唐代宫殿建筑而言,大明宫、兴庆宫和华清宫最具代表性,有着鲜明且彼此不同的文化特征。

  唐大明宫地处唐长安城东北的龙首原前沿,地势高旷。从考古发掘可知:大明宫的平面北部呈梯形,南部呈东西长方形。宫城内除了三座正殿———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外,另外还有门下盛中书盛翰林院、御史台、命妇院等近臣、机要官署建筑。同时唐玄宗还置“左右教坊于蓬莱宫侧”。宫城以丹凤门至紫宸殿为中轴线,中轴线上建有三座主殿,在中轴线两侧建有对称的殿阁楼台。宫城的中部有太液池,太液池周围诸殿是皇帝后妃居住之地。而宫城东西又对称地辟有专门供皇族游赏的园林佳区———内苑。这种建筑组群方式,使大明宫有着明显的建筑分区———即皇帝办公议事的办公区,供皇族居住的居住区以及游乐区。办公区内的宫殿庄重典雅,居住区又沿太液池而建,而游乐区又以园林为主。这种既有区域的明确区分,又构成统一整体的布局,主从分明、左右对称的建筑组群方式,反映了盛唐建筑师独具匠心的设计风采,更体现出我国唐代皇宫建筑以正殿为主而又突出皇宫园林特色的文化特征。

  唐大明宫在平面布局上有着显著特点:三座主殿,把用于皇帝会见外国使节,举行国家庆典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含元殿建在最前面,其后是日朝宣政殿和常朝紫宸殿,这种排列方式既符合实际需要又能体现封建等级观念;把举行国宴和游乐活动的主殿———麟德殿置于太液池西岸的高旷之地,距左银台门和翰林院仅90多米,这样,既便于参加饮宴的文武百官、皇族贵戚出入,又能突出皇族权威,同时也使饮宴的喧闹之声不影响办公和居祝由此可见大明宫在平面设计上,既体现出封闭性的“空间”艺术布局,也反映出统治者高高在上的统治思想。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也是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从构图布局分析,这座殿利用龙首原做殿基,突出了殿基的高大。阁基又高于殿基,犹如鼓风欲翔的两翼,加上上殿的坡道所谓龙尾道的设置,更增加了该殿的凌空感和宏大气势。整个含元殿建筑群面对一个开阔的广场,似巨鹰从天而降,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宫殿建筑所呈现出的壮丽、雄浑、大气的风格。此外,从考古发掘出土的建筑遗物可知:含元殿的墙面是白色的,殿顶的覆瓦是黑色的,屋脊是绿色的,柱子是红色的,斗拱是赭黄色的,这种色彩配合使建筑物显得庄严而素净,突出了中国建筑以“厚”见长的民族文化传统。

  麟德殿由前、中、后三殿组成,殿西建有西亭和结邻楼,东建东亭和郁仪楼。三殿相连,翼以两楼二亭,并周绕严密,构思精巧。这种用楼亭衬托中央大殿的组合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在庭院与组群建筑的布局上,采用左右均衡对称借以突出中央大殿的建筑特色。这在甘肃敦煌唐代壁画上也有所反映。同时,麟德殿的建筑,还开创了三殿相连的建筑形式。

  总之,大明宫在建筑艺术方面多有创新,体现出我国中古时代宫殿建筑艺术追求雄浑大气、和谐统一之美的文化特色,堪称中国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建筑。

  兴庆宫乃盛唐时期所建,占地面积2016亩,它是唐代园林与宫廷建筑相结合的典范,宫内的主要建筑如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等多呈楼阁式。这些楼阁式建筑所显示出的艺术形象,是高台基,大屋顶,大屋顶的垂脊呈弧形,屋檐也微微翘起,整个坡面呈“旋轮线”形。“旋轮线”是最速降线,如遇大雨,屋顶上的积水可以最快速度流走。同时“旋轮线”形,不仅屋面形象很美,还起到一个重要的平衡作用,加强了柱子的稳定性,对房屋结构有利。这是艺术与科学的巧妙结合,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屋脊的两端饰有“鸱尾”,使整个建筑更加壮观,更富有神采。兴庆宫的建筑还采用硕大的斗拱,挺拔的柱子,绚丽的彩绘,高高的台基,有机地结合为统一体,显示出尊贵、豪华、富丽、典雅的建筑文化特色来。

  华清宫是唐代帝王游乐的离宫,因此选在京城长安近郊的骊山建筑。这座离宫依山临水自然风景优美。在平面布局上,许多殿阁分布在山上山下,掩映在花丛树林中,突出了自然风光的美韵,给人以宽松清新之感,以满足皇族贵戚来此休憩的需要。这座离宫,主要是为皇族贵戚来此沐浴温泉而建。因此宫内建有浴殿汤池多处,正如晚唐诗人陆龟蒙所写:“暖殿流汤数十间,玉渠香细浪回环。”为了突出山林野趣,这些浴殿建筑所呈现的外观形象精巧秀美,规模也小,而浴池外观装饰则极尽豪华。

  由此可以看出,唐代皇宫和离宫在建筑上的不同:皇宫突出宏大的气势,庄重雄伟的风格;而离宫突出园林风光,建筑分散,多呈小巧秀美的特色。但都达到了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统一,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我们今天研究唐代宫殿建筑的文化特征,既希望人们对古城西安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也是为给今日西安建筑突出古城风貌提供资料,使古城西安能更显示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与风采来。 唐代宫苑和游乐地

唐朝国力强盛,长安城宫苑壮丽。大明宫北有太液池,池中蓬莱山独踞,池周建回廊四百多间。兴庆宫以龙池为中心,围有多组院落。大内三苑以西苑为最优美。苑中有假山,有湖池,渠流连环。长安城东南隅有芙蓉园、曲江池,一定时间内向公众开放,实为古代一种公共游乐地。

唐代的离宫别苑,比较著名的有麟游县天台山的九成宫,是避暑的夏宫;临潼县骊山之麓的华清宫,是避寒的冬宫。

大明宫

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北龙首原上。唐代贞观八年(634),太宗李世民为供其父李渊避暑,于长安宫城东北角禁苑内修建永安宫,次年改名大明宫。龙朔二年(662)高宗李治加以扩建,一度改名蓬莱宫,后成为唐代帝王在长安居住和听政的主要场所。唐末毁于战乱。1961年其遗址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明宫高踞龙首原上,遥对终南山,俯瞰长安城,规模宏大,气势壮阔。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宽北窄。北墙长1135米,南墙(即长安城北垣的一段)长1674米,西墙与南北墙垂直,长2256米,东墙倾斜有曲折。宫城内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所有宫墙均为夯土墙,仅在同城门相接处和城墙转角处内外表面砌砖。城基宽13米余,深1米余,城墙底宽10米余。宫城北部的东、北、西三面城墙之外平行筑有夹城。西、东两面的夹城距宫城均为55米,北夹城距宫城160米。宫城南墙正中的丹凤门为正门,东有延政、望仙二门,西有建福、兴安二门;西墙中部有右银台门,其北有九仙门;东墙有左银台门;北墙正中为玄武门,其东有银汉门,西有青霄门,玄武门正北夹墙有重玄门。北门一带是当时北衙禁军的驻地,关系到宫廷的安危,所以在不到200米距离内设了三道门(包括玄武门内的重门),门的基址尚存。

据记载:大明宫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沿袭唐太极宫的三朝制度,沿着南北向轴线纵列了大朝含元殿、日朝宣政殿、常朝紫宸殿。三殿东西两侧建有若干殿阁楼台。外朝部分还附有若干官署,如中书省、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内廷部分以太液池为中心。池中建蓬莱山,池周布置曲廊。周围殿宇厅堂、楼台亭阁罗布,寝殿在池南。这是帝王后妃起居游憩的场所。各殿具体位置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确定。

含元殿,大明宫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宫殿。是举行重要典礼仪式的场所。含元殿利用龙首原高地为殿基。现残存遗址高出南面地坪10余米。殿东、北、西三面为夯筑土墙,白灰抹面。殿宽11间,每间面阔5米余,进深4间,北墙距北内槽柱中心5米,内槽柱南北跨距9.8米,殿四周为副阶围廊。殿址上现存方形柱础一座,下面方形部分长宽各1.4米,高0.52米,上凸覆盆高10厘米,上径84厘米。仅从这一构件的尺寸,可见含元殿的尺度规模。殿前龙尾道长75米,道面平段铺素面方砖,坡面铺莲花方砖,两边为有石柱和螭首的青石勾阑。含元殿东西两侧前方有翔鸾、栖凤两阁,以曲尺形廊庑与含元殿相连。这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体现了唐代建筑的雄浑风格,成为后世宫殿的范例。

麟德殿,是皇帝举行宴会、观看杂技舞乐和作佛事的场所,位于太液池正西高地上,距宫城西墙90米。宫殿遗迹的台基夯土筑成,周围砌有砖壁,呈长方形,南北长130余米,东西宽约77米,上下二层,殿堂、廊庑建在上层台基之上,麟德殿由前殿、中殿、后殿组成,中殿为主殿,东西宽9间(两山墙各占一间除外),南北进深5间,殿内有两道隔墙,将殿分成东、中、西三部分,中部5间,两侧各2间,地面铺0.2米厚石板。前殿东西宽亦为9间,两山与中殿齐,前后无墙,两端两间进深4间,当中7间进深3间,地面也铺石板。后殿与中殿仅一墙之隔,两山与中殿两山对齐,进深3间,地面铺方砖,殿周环以回廊。殿后侧东面为郁仪楼,西面为结邻楼,两楼前为东亭、西亭。楼、亭均建于夯土高台上,楼亭廊庑衬托着三殿,构成一组具有唐代特色的大型建筑组合。

兴庆宫

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为唐长安三座皇宫之一,其他两座为大明宫、太极宫。开元二年(714)就唐玄宗旧居五王子宅所在的兴庆坊建成。宫殿为非对称布局,南部有较大的园林区,具有离宫性质。唐天佑元年(904)毁。

据记载,兴庆宫以一道东西横墙隔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殿区,正门兴庆门在西墙;南部为园林区。东面通过夹城与大明宫连通。正殿为兴庆殿,主要建筑还有大同殿、南薰殿、新射殿等。龙首渠横贯宫殿区,在瀛洲门东侧穿越东西横墙注入园林区的龙池。园林区以龙池为中心,东北角有沉香亭。宫的西南方有勤政务本楼和花萼相辉楼,是唐玄宗宣布大赦、改元、受降、受贺、接见、宴饮的地方。整座宫殿没有一条全局的中轴线,这在古代宫殿建筑中是罕见的。遗址南北1250米,东西1080米。1958年在遗址范围内进行过发掘,其中有一座门址,面阔五间,长26.5米,进深三间,宽19米,进深的中间一间除明间处开门道外,西侧为夯土台,土台外侧接南面宫墙。这遗址曾被认为是勤政务本楼遗址。但也有人认为,与文献所载的位置、规模都不相合。

曲江池

中国唐代著名的风景区,在唐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这里在秦代称恺洲,并修建有离宫称“宜春苑”,汉代在这里开渠,修“宜春后苑”和“乐游苑”。隋营京城(大兴城)时,宇文恺凿其地为池。隋文帝称池为“芙蓉池”,称苑为“芙蓉园”。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而苑仍名“芙蓉园”。据记载,唐玄宗时引产水,经黄渠自城外南来注入曲江,且为芙蓉园增建楼阁。芙蓉园占据城东南角一坊的地段,并突出城外,周围有围墙,园内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曲江池位于园的西部,水面约0.7平方公里。全园以水景为主体,一片自然风光,岸线曲折,可以荡舟。池中种植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亭楼殿阁隐现于花木之间。唐代曲江池作为长安名胜,定期开放,都人均可游玩,以中和(农历二月初一)、上巳(三月初三)最盛;中元(七月十五日)、重阳(九月九日)和每月晦日(月末一天)也很热闹。现在池址仍在,园林设施均已湮没

唐朝皇宫的特点?~

唐朝大明宫代表着我国古代建筑的鼎盛,大明宫位于隋朝皇宫大兴宫(唐称太极宫)之东,始建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唐太宗建造初衷是为给太上皇李渊居住,以尽孝道。但大明宫未建成,李渊就离开了人世,大明宫的修建于是停止。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大明宫成为了大唐帝国新的政治中心。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毁于兵乱。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当于三个凡尔赛宫,十二个克里姆林宫,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白金汉宫,五百个足球场。共11个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唐大明宫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大明宫选址在唐长安城宫城东北侧的龙首原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城墙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5公里,周长7.6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城墙南段与长安城的北墙东段相重合,其北另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把宫殿分为三个区域。所有墙体均以夯土板筑,底宽10.5米左右,城角、城门处包砖并向外加宽,上筑城楼、角楼等。
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南面正中为丹凤门,东西分别为望仙门和建福门;北面正中为玄武门,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东面为左银台门;西面南北分别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除正门丹凤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在宫城的东西北三面筑有与城墙平行的夹城,在北面正中设重玄门,正对着玄武门。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
丹凤门
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以南,有宽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轴线分布。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条纵街,是在三道横向宫墙上开边门贯通形成的。


建筑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时代生产力和人们审美情趣结合的产物。

  唐代是中国古代建筑成熟时期,这时期的建筑,在继承两汉以来成就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建筑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这个体系由都市建筑、宫殿建筑、佛教建筑等方面组成。就唐代宫殿建筑而言,大明宫、兴庆宫和华清宫最具代表性,有着鲜明且彼此不同的文化特征。

  唐大明宫地处唐长安城东北的龙首原前沿,地势高旷。从考古发掘可知:大明宫的平面北部呈梯形,南部呈东西长方形。宫城内除了三座正殿———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外,另外还有门下省、中书省、翰林院、御史台、命妇院等近臣、机要官署建筑。同时唐玄宗还置“左右教坊于蓬莱宫侧”。宫城以丹凤门至紫宸殿为中轴线,中轴线上建有三座主殿,在中轴线两侧建有对称的殿阁楼台。宫城的中部有太液池,太液池周围诸殿是皇帝后妃居住之地。而宫城东西又对称地辟有专门供皇族游赏的园林佳区———内苑。这种建筑组群方式,使大明宫有着明显的建筑分区———即皇帝办公议事的办公区,供皇族居住的居住区以及游乐区。办公区内的宫殿庄重典雅,居住区又沿太液池而建,而游乐区又以园林为主。这种既有区域的明确区分,又构成统一整体的布局,主从分明、左右对称的建筑组群方式,反映了盛唐建筑师独具匠心的设计风采,更体现出我国唐代皇宫建筑以正殿为主而又突出皇宫园林特色的文化特征。

  唐大明宫在平面布局上有着显著特点:三座主殿,把用于皇帝会见外国使节,举行国家庆典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含元殿建在最前面,其后是日朝宣政殿和常朝紫宸殿,这种排列方式既符合实际需要又能体现封建等级观念;把举行国宴和游乐活动的主殿———麟德殿置于太液池西岸的高旷之地,距左银台门和翰林院仅90多米,这样,既便于参加饮宴的文武百官、皇族贵戚出入,又能突出皇族权威,同时也使饮宴的喧闹之声不影响办公和居住。由此可见大明宫在平面设计上,既体现出封闭性的“空间”艺术布局,也反映出统治者高高在上的统治思想。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也是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从构图布局分析,这座殿利用龙首原做殿基,突出了殿基的高大。阁基又高于殿基,犹如鼓风欲翔的两翼,加上上殿的坡道所谓龙尾道的设置,更增加了该殿的凌空感和宏大气势。整个含元殿建筑群面对一个开阔的广场,似巨鹰从天而降,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宫殿建筑所呈现出的壮丽、雄浑、大气的风格。此外,从考古发掘出土的建筑遗物可知:含元殿的墙面是白色的,殿顶的覆瓦是黑色的,屋脊是绿色的,柱子是红色的,斗拱是赭黄色的,这种色彩配合使建筑物显得庄严而素净,突出了中国建筑以“厚”见长的民族文化传统。

  麟德殿由前、中、后三殿组成,殿西建有西亭和结邻楼,东建东亭和郁仪楼。三殿相连,翼以两楼二亭,并周绕严密,构思精巧。这种用楼亭衬托中央大殿的组合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在庭院与组群建筑的布局上,采用左右均衡对称借以突出中央大殿的建筑特色。这在甘肃敦煌唐代壁画上也有所反映。同时,麟德殿的建筑,还开创了三殿相连的建筑形式。

  总之,大明宫在建筑艺术方面多有创新,体现出我国中古时代宫殿建筑艺术追求雄浑大气、和谐统一之美的文化特色,堪称中国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建筑。

  兴庆宫乃盛唐时期所建,占地面积2016亩,它是唐代园林与宫廷建筑相结合的典范,宫内的主要建筑如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等多呈楼阁式。这些楼阁式建筑所显示出的艺术形象,是高台基,大屋顶,大屋顶的垂脊呈弧形,屋檐也微微翘起,整个坡面呈“旋轮线”形。“旋轮线”是最速降线,如遇大雨,屋顶上的积水可以最快速度流走。同时“旋轮线”形,不仅屋面形象很美,还起到一个重要的平衡作用,加强了柱子的稳定性,对房屋结构有利。这是艺术与科学的巧妙结合,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屋脊的两端饰有“鸱尾”,使整个建筑更加壮观,更富有神采。兴庆宫的建筑还采用硕大的斗拱,挺拔的柱子,绚丽的彩绘,高高的台基,有机地结合为统一体,显示出尊贵、豪华、富丽、典雅的建筑文化特色来。

  华清宫是唐代帝王游乐的离宫,因此选在京城长安近郊的骊山建筑。这座离宫依山临水自然风景优美。在平面布局上,许多殿阁分布在山上山下,掩映在花丛树林中,突出了自然风光的美韵,给人以宽松清新之感,以满足皇族贵戚来此休憩的需要。这座离宫,主要是为皇族贵戚来此沐浴温泉而建。因此宫内建有浴殿汤池多处,正如晚唐诗人陆龟蒙所写:“暖殿流汤数十间,玉渠香细浪回环。”为了突出山林野趣,这些浴殿建筑所呈现的外观形象精巧秀美,规模也小,而浴池外观装饰则极尽豪华。

  由此可以看出,唐代皇宫和离宫在建筑上的不同:皇宫突出宏大的气势,庄重雄伟的风格;而离宫突出园林风光,建筑分散,多呈小巧秀美的特色。但都达到了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统一,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我们今天研究唐代宫殿建筑的文化特征,既希望人们对古城西安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也是为给今日西安建筑突出古城风貌提供资料,使古城西安能更显示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与风采来。

电视剧中皇宫都是富丽堂皇,古代的皇宫到底有多奢华?
答:古代的皇宫是非常奢华的,就拿紫禁城为例来介绍。紫禁城最初于明代永乐18年建成,它是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的皇宫,集成了宫殿建筑的精华,是一部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故宫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前朝和内廷。四周都有城墙围绕,四面各有一个门,故宫的正门是午门...

汉朝皇帝的所有宫殿名称及用处
答:2、长乐宫:太后居所 长乐宫是在秦离宫兴乐宫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西汉第一座正规宫殿,位于西汉长安城内东南隅,始建于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居于此宫、汉高祖之后为太后居所,惠帝以后的汉帝居未央宫。3、桂宫:后妃居所 桂宫是汉武帝时期后妃居住生活的宫殿,建筑十分奢华,其中桂宫二...

请告诉我唐朝皇宫的所有宫殿,每个宫殿的用途!!
答:是唐玄宗时代的中国政治中心所在,也是他与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的地方,号称“南内”,为唐代长安“三内”之一。宫内建有兴庆殿、南熏殿、大同殿、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和沉香亭等建筑物。兴庆殿 会见大臣的地方。南熏殿 退朝后休息的地方。大同殿 是翰林学士的办公之处。参考资料:http://bbs.wen...

世界著名古代宫殿建筑群及所在国家
答:“皇宫鼻”像一小半岛伸入海中,右前方为广阔的 马尔马拉海,左前方是 博斯普鲁斯海峡入口处,景色绮丽。托普卡帕故宫是 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25 位 苏丹寝住过的宫殿,1478 年建成,作为皇宫达 400 年之久,是奥斯曼时期 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将这座王宫改为 博物馆 。其他的...

中国古代不同的朝代的都城和皇宫分别是什么
答:1、秦咸阳宫——阿房宫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的都城位于现在西安市的西北部。咸阳背靠大山,南临渭河。秦始皇的宫殿几乎铺满了整座城市。气吞山河的始皇帝动用了数百万的劳工为他修建宫室,包括为他修建死后的陵墓,耗费了二十多年时间,直到他死在巡游的路上,庞大的建筑工程仍然没有结束。2、...

中国古代宫殿的特点
答:几千年来,历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修建象征帝王权威的皇宫,形成了完整的宫殿建筑体系。本课以明清故宫为代表,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特点及其反映的历史文化内涵。北京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宫,即今北京故宫。明代皇帝朱棣沿用元朝大内宫殿旧址而稍向南移,以南京宫殿为蓝本,驱使百万工役在13年(公元1407...

唐朝都有些什么宫和什么殿?皇上住哪殿?皇后又住哪殿?太子和太子妃住东宫...
答:唐朝的建筑同明清时期不同,唐朝建筑比较多样,更加宏伟,各个主要殿的建筑面积会相当于明清皇宫内的一个宫的面积,多有侧殿,配有楼、亭,廊,馆,院等 另:封王的皇子和成家的公主都在宫外有自己的府邸,不住在皇宫内,会以各自的封号来给府邸命名,比如XX公主府,X王府,XX王府 因为据今时间长,...

故宫各个建筑的详细介绍?
答: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竣工。这片堪称世界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建筑面积有15.5万平方米,内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980间。上等木材、琉璃瓦顶、青白石座与各种金碧辉煌的彩画交相辉映,尽显出故宫的富贵荣华。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分守故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故宫博物院,故宫的前朝和内廷的主要建筑有哪些,他总体呈现出什么样的...
答:前朝建筑主要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体,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称为外朝,是皇帝的办公区。内廷主要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东西六宫,以及西路太后宫殿和外东路太上皇宫殿、太子的南三所等等,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与后妃们居住的地方。主要建筑风格是中间取直,两边对称。故宫的建筑...

世界五大宫殿都是什么?
答:1、北京故宫 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始建于一四一七年,有宫室九千多间,占地面积七十二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层叠式宫殿建筑群。2、凡尔赛宫 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是一座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看起来庄重雄伟、轮廓整齐,理性中带着几许浪漫。一切的一切,都在彰显着它的建造者——“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