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 培养学生四种习惯、三种能力是指什么

作者&投稿:祖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孩子独立前要培养的三大能力
很多家长经常会问我一个问题:孩子多大出国合适?
其实不管是在国内读书还是国外读书,孩子们总是要独立的,都要脱离父母的呵护,靠自己的能力去求学,去成长,去闯世界。孩子多大适合出国,多大能够独立,这不是一个靠年龄多大就能简单判断的问题,而是要看孩子自身是否具备了一些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素养。
那么,孩子需要具备哪些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素养呢?
第一,必须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孩子在独立处理人际关系时需要最起码的判断力,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如果连是非曲直都不能分辨的话,就有可能被一些消极负面的人际因素和环境因素所影响,也有可能被误导和伤害。
第二,必须具备生活管理的能力。独立生活意味着各项开销都要统筹计划,各类生活琐事都要自己完成。如果孩子从小就不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不会做基本的家务,现实的困扰将会让他焦头烂额,也会影响到他的学习生活。
第三,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孩子持续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自主学习能力。如果孩子在国内的学习总是在父母的安排下被动进行的,包括检查作业、请家教补课、布置课外练习等等,出国后没有了家长的安排和监督,他会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吗?他还会有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吗?
二、如何为孩子的独立做好准备
所以,在孩子独立生活之前,我们做家长的是否应该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呢?家长们总以为孩子长大了就成熟了,各方面的能力自然而然就具备了。其实不然,孩子的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不是短时间可以速成的,而是在他成长过程中慢慢的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出来的。
我觉得,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以下这三个方面。
1、家长不要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事情总是大包大揽的,自以为是爱孩子的,其实是在不知不觉的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
比如说孩子的学业方面,不管孩子愿不愿意补课,需不需要补课,总会人云亦云,强制安排孩子去补课。这种情况非常常见。
其实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问题不是因为学习时间不够,也不是因为老师的水平问题,而是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没有调动出来,或者孩子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因此,绑架了孩子的时间用补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是牛头不对马面,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反而让孩子的学习总是处于被动服从的状态,从而影响了他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情绪。
再比如说孩子的爱好方面,有些家长以为孩子的所有时间都用在文化课上,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孩子就是成功快乐的。而孩子的艺术爱好、体育爱好等等这些并不重要,安排在这些方面的时间和机会就会少之又少。但事实上,孩子的幸福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五彩斑斓的,他们需要艺术的滋润和健康的体魄,他们需要与同伴的活动和去看看世界的精彩。
学习是主要的事情,但不是生活的全部。少年儿童时代没有播下健康生活的种子,没有浇灌种子生根发芽,除了读书什么都不感兴趣,这难道是幸福快乐的人生吗?
家长们的包办代替,不是不愿意让孩子去尝试和体验,很大程度上是怕孩子吃亏,怕孩子走弯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怕社会竞争的压力太大。
但是亲身经历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人生体验,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不断的失败中才能积累经验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吃点小亏、走点弯路,都是非常正常的,都是为了将来不吃大亏、少走弯路。
所以,我想家长是不是能够放手的地方都尽量放手,能让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做。
我们做孩子的指导者、沟通者、建议者,把决定权还给孩子。如果我们的指导、沟通、建议是合理的、科学的,他们自然会在要做出决定时具有了正确的判断能力。
如果我们现在不给孩子决定权,他们在人生目标、时间管理、专业选择等等方面又如何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呢?
我们的孩子被家长剥夺了很多积累人生经验的宝贵机会,也剥夺了他们体验生活和尝试实践的机会。很多孩子到了高考(精品课)填报志愿的时候,居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选择怎样的大学专业来规划人生,真的是很可悲啊!
美好的生活一定是立体的、多维的,不仅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去学习钻研,为自己将来的事业打下基础,更需要各种各样的爱好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去健身,一起去看世界,一起来交流人生,一起来玩儿音乐等等,幸福的人生应该是这样的!
2、孩子需要在家长的激励中不断成长
我非常赞同“好孩子是夸赞出来”的这个观点。好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更不是训斥出来,好孩子一定是激励出来的,用激励唤醒孩子的内心需求,用激励调动孩子前进的内在动力,用激励让孩子树立人生理想的目标。
当然,如何去有效的激励孩子也一定要讲究方式和方法。
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也是孩子最在乎的人。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与肯定,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家庭氛围是否民主和谐。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如果是不经过大脑思考的随意的发泄与指责,只会将孩子推向你的对立面,就不可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
比如在逢年过节的家庭聚会中,正是我们激励孩子的好时机,把孩子一学期表现最优秀的方面展示给亲朋好友们,得到长辈们的肯定,得到大家的祝福!
特别是在孩子在乎的人面前要尽量放大他的优点,千万不要当着大家的面总是表扬别人的孩子,贬低自己的孩子:“你看看表哥成绩多好!”“你看表妹多优秀……”
其实,孩子很在意长辈对他的评价,当孩子的自尊受到蔑视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拉开与家长的心理距离,更有破罐子破摔的,这与家长的初衷不是适得其反了吗?如果我们家长不希望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就不应该拿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
我们总是说:跟高尚的人在一起可以净化灵魂。父母还应该为孩子展示才华多创造条件,选择正能量的人做朋友,与正能量的朋友们多聚会,让孩子成为聚会的主角,让聚会成为孩子人际交往的平台,让聚会成为孩子展示才华的舞台。
如果朋友聚会能够让孩子的自信心得到提升,让孩子的沟通交往能力能够得到锻炼,这样的朋友聚会才是我们家长和孩子都渴望的。
有人认为这叫“晒娃”,但我觉得如果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的事情,把娃晒晒又何妨?
我们的孩子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我们不应该在外人面前贬低他,不应该去揭他的短。
我们知道孩子身上的优点一定比缺点多,那我们为什么不放大孩子的优点呢?让孩子记住父母的笑容,父母的肯定,他就会更愿意跟我们讲心里话,更愿意跟我们沟通交流。
总是在别人面前充满自信,善于把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展示出来,对他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也一定是有好处的。
3、家长是孩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榜样
人都是具有两重性的,也就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从自然属性的角度看,父母和子女是一种血缘关系。从社会属性的角度看,家长和孩子是一种社会关系。
也就是说,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家长是父母的社会角色。
所以,培养人格健全和身心健康的孩子,既是我们的家庭责任,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既要培养孩子成为家庭的骄傲,更要培养孩子成为社会的栋梁,让孩子成为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应该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生活即教育。我们要传递给孩子积极的正能量的信息,那就是:你要成为对家庭有价值的人,更要成为对集体、对社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传递,最重要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如果我们不希望培养一个爱撒谎的孩子,我们家长就应该诚实守信;如果我们不希望培养一个低级趣味的孩子,我们家长就应该积极进取;如果我们不希望培养一个自私自利的孩子,我们家长就应该乐善好施……
孩子总是会做错事的,情绪控制也是家长的必修课。我们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往往想到什么话就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那之前的很多教育成果就会前功尽弃。
孩子做错了事情是正常的,也一定是有原因的,其实每一次面对犯错误的孩子的时候,也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好时机,更是孩子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途径。当然,如何教育孩子,家长也需要认真的“备备课”,合适的时机、贴切的语言、诚恳的态度、平等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对话的基本条件。我们除了要做孩子正确价值观的榜样,也要在为人处事的态度、情绪的调控、理性的分析问题等等方面成为孩子的榜样。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1)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2)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3)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4)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5)在教学重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6)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您认为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三种能力、四种技能、五种习惯
崔峦老师在“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报告中提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三种能力、四种技能、五种习惯。
一、三种能力
1、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层次不同,应当由简单到复杂,由显性到隐形。低年级注重提取字词句、人物、地点、时间,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中、高年级着重发现隐形信息,抓住信息进行推测。
2、对文本作出解释的能力
由词句到段篇,由浅层到深层,由理解意思到表达效果,再到褒贬色彩等更深的层面。
3、对文本做出评价的能力
阅读应当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插在中间,阻碍学生和文本对话。教师习惯牵引,在思路、结论上进行控制。把自己的理解变成学生的理解,代替学生自己的理解。孩子们失去自我,懒得思考,没有个人见解。高年级应当加强鼓励对文本作出评价。“得意”——从文本内容、表达情意上谈自己的评价。
“得言”——对语言、对写法等方面谈自己的评价。
二、四种技能
1、朗读。通过放声、有感情地读,传达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朗读,能够加深理解。
2、默读。不出声地读,独立思考、沉下心来读。默读有助于从整体上了解内容,读出初步感受,提出不同问题。长期以来,对默读的重视不够。应当加强默读训练,培养提高通过默读,理解文本的能力。中高年级应加强默读的训练,默读是比朗读更重要、更经常用到的技能。
3、略读。用比较快的速度来读、思考。有助于培养整体把握本文的能力。应当从中年级开始培养,通过迁移精读课上的方法,粗知大意,展示、交流。
4、浏览。更快地读,一目十行地读,和与需要无关的不读的读。有利于培养根据自己目的和需要,搜集、加工、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高年级要培养浏览能力。
三、五种习惯
1、自学和预习的习惯。中高年级的先学后教、自学在先。这个习惯应当从一年级培养,自学生字字音,鼓励和伙伴识记汉字。
2、勤查工具书的习惯。由查字典到查词典,再到根据需要,查阅各种资料。
3、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低年级画重点词句,中年级画画、批批(感受)、注注(不懂的问题),高年级做摘记。
4、听课记笔记的习惯。低年级从听写字词句开始训练。主张从读一个写一个跳出来。默写的词语从相关到没有关联。有助于培养注意力、记忆力。主张听完整的话,抓住要点记下来。中高年级要发挥才智,做笔记。同时,需要老师的指导。
5、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首先要调动老师的阅读积极性。儿童阅读是语文教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方面。有助于成就孩子的美好前途、幸福人生。
说得真好,以后的教学得朝这方面发展。(转汪革的文章)

小学生阶段性发展的培养与教育,有哪些要注意的?
答:一、要注重对于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老师们应该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当中,注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通过开展有趣的课堂活动或者是教学实验,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不应该以成绩来衡量学生 在开展小学生阶段性发展的培养与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观...

良好态度与品德常用的培养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方法包括: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一、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一)呈现证据注意点 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

简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答:如何培养的小学生观察能力及方法/步骤,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学生的观察能作为一种心理品质,是在成长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如何培养的小学生观察能力及方法/步骤 一、如何培养的小学生观察能力?一、加强对观察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观察作为一种物理学习...

如何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答: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这项活动,将这项活动作为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举措。为确保这项活动切实有效地开展,校长召集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研究、讨论开展活动的步骤和方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海原一小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活动实施方案》。为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

养成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答:养成教育包含的内容有:1、 以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礼仪等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深入开展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促进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2、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3、抓好四种习惯的养成,...

怎样做个有教养的学生?
答:第五条由于对实践活动的重视,也积极鼓励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可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多了解社会。第六条也新加了尊敬父母,现在的学生由于父母的宠爱而固执,脾气倔强,在于父母发生争执后还会不尊重长辈,因此加入这一条是非常必要的。第七条的文明上网非常符合社会的发展,许多学生沉湎于网络中...

适合的教育
答:适合的教育是发展个人潜能、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适合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适合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适合的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天赋,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麻烦告诉我
答:要想让孩子拥有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就需要找对方法,主要包括引导其多思考、提升语言理解表达能力、提高其在顺序、时间、空间、大小等方面的思考能力。具体来说:一是要多提问,不要给出孩子标准的完整答案,要不断引发其进行新的思考,充分开动脑筋,给出更多假设,引导其进行发散性思维;二是要多作...

德智体美劳指的是什么
答:德智体美劳指的是:德:德育。是指学生的德行、品德。智:智育。是指学生智力发展,具体到学校,就是指学生学习情况。体:体育。是指学校的体育活动。美: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劳:劳动。在学校里面,知道是学生参加劳动情况。德智体...

小学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答: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矗小学阶段的目标: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