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时的蔬菜栽培技术有哪些? 古代的蔬菜及其栽培技术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苍梧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南北朝及其以前时期,蔬菜的栽培技术已十分丰富而细致。南北朝以后,我国的蔬菜栽培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比如育苗移栽技术,元代时栽培瓜类、茄子、芋、莴苣、芥菜等都采用育苗移栽。元代已注意到瓜类和茄子是喜温蔬菜,种子萌发要求较高的温度,在气温尚低的农历正月,必须设法创造一个温度较高的环境进行催芽,才能使其萌芽。

当时系采用瓦盆或桶盛粪秽,待其发热,将瓜类、茄子的种子插入,经常浇水,白天置于向阳处,夜里置于灶边等种子发芽后,种于肥沃的苗床中。适时用稀薄的粪土浇灌,并搭矮棚遮护。待瓜茄苗长到适当大小时,带土移栽至本田。

这种方法相当于现在的冷床育苗,而利用粪秽发热催芽,与现在利用温床育苗的道理是一致的。可见当时已知道粪秽发酵能产生相当高的热量,必须等发酵高峰过去后,才能用来给喜温的蔬菜催芽。

清代后期,已把育苗移栽视为栽培某些蔬菜的必要措施。如:栽培结球甘蓝,就必须进行育苗移栽才能确保包心。这时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专营培养菜苗出售的菜农。

清代文献中出现“苗地”这一名称。当时对早春培育辣椒的苗地有严格的要求:苗地要选择高燥肥沃之地,预先施以基肥,并精细整治。播种之后,苗地上要搭矮棚遮护雨雪,防寒保暖。幼苗出土后,遇天气晴朗,白天应揭去棚顶,使幼苗见日光。

到惊蛰后,将瓜类或茄果类蔬菜的种子用水泡涨后密播于最先挖的堂子中,覆以谷壳,再盖以草荐。草荐是用干枯的谷秆编织成的床垫。发芽后,天气晴朗时,白天揭去草荐,夜晚用草荐盖好。

待子叶展开后,按一定的株距行距每两株相并,移至第二次挖的堂子中。经十余日长出两片真叶后,按1寸左右的株行距移至第三次挖的堂子中。如此经数次移栽,到天气转暖时,定植至本田。其时堂子中的甘薯藤、稻草、牛粪等已腐熟,可用来做肥料。

软化栽培技术也是我国古代的一项蔬菜园艺。比如韭黄的生产,北宋时已出现,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首次记载了培养韭黄的方法:冬季,将韭根移至地窖中,用马粪壅培,即可使其长1尺多高。并且正确地指出,由于不见风日,所以长出来的叶子黄嫩,因此名之为“韭黄”。

我国农业素有集约栽培的传统。早在西汉时,就有在甜瓜地里间作空心菜和小豆的做法。发展到清代,间套作更加细致,已经将蔬菜与大田作物及经济作物间套种,达到在一块地两年可以收获13次。



古代种植蔬菜有哪些栽培技术?~

古代针对不同蔬菜的生物学特性而创造的栽培技术十分丰富。如
南北朝时适应甜瓜在侧蔓上结果的习性,采取高留前茬,使瓜蔓攀援在谷茬上,以多结瓜的特殊种瓜法。
到了清代,由于掌握了各种不同瓜类的结果习性,分别采用葫芦摘心而瓠子不摘心,甜瓜打顶而黄瓜不打顶的整蔓方法。
蔬菜的采种在古代很早即受到重视。《齐民要术》在叙述每种蔬菜的栽培法时,都一一说明其留种方法。如甜瓜应选留“瓜生数叶便结子”的“本母子瓜”,使种出的瓜果早熟;葵虽四季都可播种,但采种者必须在农历五月播种等。
古代蔬菜除本土培育的品种外,还有很多从国外传进来的品种。在每个朝代,从国外传进来的蔬菜品种各不相同。这些蔬菜品种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改变了人们的口味,对生活有深远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蔬菜种类最多的国家,总数大约160多种。常见的蔬菜有100种左右,其中原产我国的和引入的各占一半。此外,我国栽培技术的精湛,以精耕细作著称于世。
上古时的菜蔬为今天人们所熟悉的是韭,而一些古代大名鼎鼎的菜蔬随着时代变迁,很多品种已退出蔬菜领域,成为野生植物,如荇、苕、苞之类。
汉元帝时期,有一个叫召信臣的少府卿官,曾经在京师长安附近的皇家苑囿上林苑的太官园中,于隆冬季节,在温室中种育出葱、韭、菜等作物。
召信臣的方法是,先修造一座环形房屋,上面覆盖着天棚,只能透光不透风,播下种。待开始出苗时,则在室内昼夜不停地生火,务使室内气温升高。
虽外面大雪飘飘,而室内春暖融融。不久终于培育出严冬季节十分罕见的时鲜蔬菜,为皇家所赞赏。
故事中召信臣的方法,可说是后来温室栽培的雏形。其实,我国蔬菜历代都有发展,品种逐渐丰富。汉代以前利用的蔬菜种类颇多,但属于栽培的蔬菜,当时只有韭、瓠、笋、蒲等我国原产的少数种类。

常用的几种蔬菜栽培方式
答:此方法栽培的蔬菜、叶绿素少,茎叶柔软,风味独特,如韭黄、蒜黄及芹菜的生产在芽苗菜的栽培技术中即可实现软化型栽培!3、延后栽培即采取人工控制措施,延长蔬菜的生长和供应时间。如秋天栽培的各种蔬菜在早霜来临前进行覆盖,保温防寒,延长生长期。适宜这种种植的蔬菜有茄果类、瓜类、绿叶菜类和白菜类等。

中国古代主要农业成就都有那些?
答:中国古代主要农业成就有“水稻,蚕,桔,茶,温室栽培,水利石碾,嫁接技术,海塘工程”等。1.水稻:中国最早栽培,在湖南澧水河畔澧州城头山发现了宇宙中最早的稻谷,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大概3000多年前传入朝鲜、越南、日本等国。2.蚕:蚕丝是古代丝绸的主要原材料,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培育,2000多...

古时蔬菜地施肥的方法有哪些?
答:《齐民要术》中强调,分畦种菜可以合理地利用土地,菜的产量也高;便于浇水和田间操作,避免人足践踏菜地。菜畦的大小一般是长2米,宽1米。栽培韭菜的畦一定要做得深,因为韭菜每采收一茬都要加粪。蔬菜一般生长期较短,需肥量较大,菜地一定要施用基肥。基肥通常用大粪,或先于菜地播种绿豆,至...

在中国古代,冬天想吃夏天的蔬果怎么办?
答:这项发明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同样也遭到了一些阻碍。在西汉的时候宫里面的能人就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而且因为古代没有现在的这些技术,就直接利用蕴火来提高温室里面的温度,这种蕴火其实就是一种不会引起燃烧的方法,而且在温室里不仅能种植水果,连蔬菜也可以种出来,但是因为这个技术比较创新,所以也...

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答:你想问的是“农业种植技术知识有哪些?”吧。农业种植技术知识如下:1、育种和良种繁育。(1)育种。育种是选育动植物新品种的过程,它的做法是利用原有品种中的自然变异产生,也可以先应用杂交或人工诱变等方法创造出新类型,再通过选择、繁殖、比较试验,选育出符合生产需要的新品种。(2)良种繁育。良...

蕨菜(别名拳菜、龙头菜、如意菜)种植需要哪些技术呀,救助!
答:2)营养体繁殖:将匍匐茎进行分段栽培,也可将直立的根状茎纵向切为2份栽培,每份必须带根带叶才能成活。3,组织培养:蕨类植物的体细胞同样具有再生能力,采用此法只要一小部分营养器官就能繁殖大量蕨苗。三,栽培技术:蕨菜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喜欢湿润,凉爽气候,要求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厚, ...

蔬菜栽培技术有哪些
答:蔬菜栽培技术是指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蔬菜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系列技术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蔬菜栽培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蔬菜栽培技术:1. 种子处理:种子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因此种子处理是蔬菜栽培的第一步。种子处理包括...

无土栽培技术的几种方式
答:1、深液流栽培:营养液层较深,根系伸展在较深的液层中,每株占有的液量较多,因此营养液浓度、溶解氧、酸碱度、温度以及水分存量都不易发生急剧变动,为根系提供了一个较稳定的生长环境。2、营养液膜栽培:是一种将植物种植在浅层流动的营养液中的水培方法。该技术因液层浅,作物根系一部分浸在浅...

历史当中 农业的耕作制度有哪些
答:铁农具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转折点,它能清除大片森林,使之变为耕地、牧场,也使大面积的田野耕作成为可能;甚至使农业生产关系、土地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术等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中国古代的农具按功用可分为下列几类:1、高效的取水设备和机具引水灌溉,最重要的是设法把低处的水引向高处。在这方面,中国古代...

我国古代蔬菜园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的?
答:我国蔬菜栽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几千年来在蔬菜栽培技术方面积累有丰富的经验。大田作物的一套传统的精耕细作方法,有不少是首先在蔬菜栽培中创造出来的。我国古代的蔬菜园艺,在南北朝及其以前,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北魏《齐民要术》中有15篇专门记述蔬菜栽培技术,介绍了6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