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去世时发生了哪些事情?他的谥号为什么是"仁宗"呢? 史上,最无愧于谥号的帝王是谁,百姓竟为其披麻戴孝,邻国帝王悲...

作者&投稿:策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54岁的宋仁宗赵祯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仁宗驾崩的消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在哀悼皇帝的驾崩,整个北宋国内子民无比哀痛!

岂止是国内,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史载辽道宗“惊肃再拜,谓左右曰:‘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一个国家的皇帝死了,让本国黎民百姓哭得涕泪横流的事,屡见不鲜,但让邻国敌国的百姓和皇帝痛哭,并且表达出由衷的尊敬与哀悼。这样的君主,历史上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事实上,赵祯既没有太祖赵匡胤的雄才大略,也不像宋徽宗那样多才多艺,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论能力,他不如宋太祖雄才大略,论学问,他不如宋徽宗多才多艺;但论生前死后的名声,他却是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一位皇帝。

其实宋朝的皇帝普遍都不错,大多对官员宰相很客气,这也让宋朝的各项政策能落实,于国于民很有好处,曾经一位皇帝想办一件事,硬是让大臣驳斥的脸红脖子粗,只好作罢。

给大家说一件有意思的历史事件。

想当年在澶州,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话说某日,辽军很牛的统帅萧挞凛带人在澶州城外视察地形, 宋军大将张环向来有射贼先射头儿的思想,一看对方最高军事统帅来了,心想:你来嘚瑟我就射你!一声令下床弩齐射,几十名随从与统帅萧挞凛做梦也没想到宋军有这样的利器!纷纷中箭身亡,萧挞凛本人头部也中箭坠马,城中宋军欢呼,城外辽军大惊,入夜,辽营果然传出统帅萧挞凛不治身亡的消息,中箭的随从也一同西去了。说是随从,统帅的随从地位能低的了嘛?这次伏杀,基本上把辽军的半个指挥系统搞残了。萧太后等人听闻亲爱的“达令”死了,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此时宋真宗赵恒一行抵澶州,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宋辽双方,一个士气高涨,一个士气低落,宋军有人对真宗建言,“我们应该棒打落水狗!”真宗反对曰:“不可,落水的狗也会咬人,不如和了吧。”

辽国因为主将死了无心恋战,想求和又放不下面子,宋朝也不想打,双方于是通过特使互探口风,结果发现大家都不想打了。

既然双方都有心和解,剩下的事情也就好办了,无非就是讨价还价的事。赵恒贪图苟安,财大气粗,也不在乎钱,起先契丹派人说要宋朝归还被周世宗夺走的瓦桥关南之地,赵恒生怕失去合议机会,也怕割地求和,会遭后人唾骂,于是立即派曹利用去议和,并对他说:“只要不割地,能讲和,契丹就是索取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总之原则就是:要地没有,要钱随便!曹利用就问底线到底是多少呢?赵恒不假思索地道:“如事不得已,百万亦可。”

寇准听到之后,又暗中把曹利用叫了过去,说道:“赵老大虽有百万之约,但要是超过三十万,我就砍了你的脑袋。”曹利用内心一凌摸了摸脖子,一股寒意冒了出来,双腿打颤的领命去了辽营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1.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2.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3.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4.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在岁币的问题上,契丹求和心切,也不敢狮子大开口,几经讨价还价,双方达成了宋朝每年给契丹三十万银绢的数字。曹利用自觉很光荣地完成了任务,兴冲冲地回去交旨。请见之时,赵恒正在睡觉,侍者就问曹利用许给契丹多少银两。曹利用没敢说话怕打扰皇帝睡觉,只是伸出三个手指放在额头上,意思是三十万两。侍者误以为是三百万两,等赵恒睡醒后得知消息,大惊:“太多了,太多了。”便召见他亲自盘问。曹利用战战兢兢地答道:“三十万两。”赵恒听完嘀咕一声:“才三十万?这么少?你很会办事,很会办事!”随后重重地奖赏了曹利用。

此后宋、辽之间一百二十余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心疼弟弟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哥哥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后人对此事件颇多不齿,但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却是最好的结果了。宋朝虽说耻辱性的每年给辽国三十万“赞助费”,但会做生意的宋人又会在互市贸易的榷场把钱赚回来。你辽国不是拿了我们不少钱财么?总不能埋在土里浪费吧!钱,只有用来花掉,才有意义。于是宋人把一些看着好看但基本没什么用场的奢侈品拿到榷场兜售,辽人逐渐养成了奢侈生活的习惯,你让一个穿惯绫罗绸缎,吃惯好酒好肉的人再回到身披粗布麻衣,就着咸菜啃着窝头的那种苦日子中去,总归是不太适应的。反正到了最后,每年,辽人不仅会花光拿到手的三十万“赞助费”,还会倒贴不少家底进去。

宋朝虽然不重视武力,但宋朝是除夏商周以外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唯一超过三百年的朝代,达320年,诗词歌赋商业发达,人民幸福指数高,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一个朝代。



为什么宋仁宗没有儿子?~

宋仁宗在孩子这个问题上,非常不幸。他一生中有十几个女儿,但儿子只有三个。而且都是在他中晚年先后夭折的,对他打击很大。戳视频,了解详情~

是宋仁宗赵祯。宋朝有这么一位神奇的皇帝,他在位时政治清明,朝中出现了很多流芳百世的臣子,他去世后百姓痛哭不止,甚至自发停止一切活动来哀悼他。民间烧纸祭奠他,烧的纸的灰甚至可以达到遮天蔽日的程度,就连偏远的乡村都有自发祭奠他的百姓。


而他驾崩的消息传到邻国辽国时,辽国君主也嚎哭不止,甚至要给他立一个衣冠冢,且往后的辽国皇帝都“奉其御容如祖宗”。这位神奇的皇帝就是宋仁宗,赵祯。说到赵祯这个人,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提到包拯,大家一定会恍然大悟。赵祯就是传说中狸猫换太子案的主角,也因为这个让包拯名声大噪。戏曲中的赵祯仁德,处处提包拯铺路。

而历史上的赵祯更加仁德、贤明,他善于纳谏,知人善用,所以仁宗朝出现了很多好官,例如铁面无私的包拯,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和文采斐然的欧阳修。他倡导改革,任用大批能人进行改革,虽然最后因为触及了大家族的利益而被迫停止,但是他的这次改革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他待人宽厚,包拯劝谏时,多次将唾沫喷到赵祯的脸上,赵祯并没有怪罪他,只是默默地将唾沫擦去,继续听包拯的谏言。宋仁宗赵祯是一位温和善良、仁慈清明的守成之君,他在位年间,百姓也算安居乐业,只可惜他没有后人,最终过继了赵允让的第十三个儿子赵宗实为嗣,改名赵曙,是为宋英宗。

清平乐:赵祯病逝与张贵妃合葬同一墓穴,是什么原因让皇后泪崩了?
答:但是即便是这样也不不影响两人之后无数次的争吵,曹皇后是一个十分守规矩的人,所以每次在赵祯一些没有原则的退让之后,曹皇后都会对赵祯说出自己的意见,两人总是闹得不欢而散,于是才有了赵祯宠爱张贵妃的事情,而张贵妃也是真的很有本事,会撒娇,会说话,每次都将赵祯哄的团团转,甚至在赵祯死后还...

宋仁宗赵真大事记赵真简介的生活
答:1043年,在朱仁宗的支持下,实行新政。公元1047年,宋军周贝宣益军发生王泽领导的起义,持续约三个月,被宋军镇压,公元1048年,北宋朝廷禁卫军发动起义,冲入皇宫,随即失败。1063年,宋仁宗的赵真因病去世,享年54岁。宋真宗曾经有五个儿子,但他们都相继死去。因此,当赵真出生时,他举行了宫廷庆祝...

开封府仁宗皇帝的历史故事
答:早年经历:天禧二年,赵受益进封升王。同年八月(《宋史·本纪》作九月),赵受益被册封为皇太子,赐名赵祯。由参知政事李迪兼太子宾客,以辅导赵祯。登基即位:乾兴元年二月十九日,赵恒逝世。年仅十三岁的赵祯即皇帝位,由皇太后刘氏(章献明肃皇后)代行处理军国事务,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刘...

宋仁宗去世后,后辈人是怎么对待曹皇后和公主的呢?
答:1079年,63岁的曹太后病逝,英宗赵顼为此辍朝七日。在为祖母殡殓时,赵顼看到祖母生前用过的物品,睹物思人,悲痛不止。曹太后一生举止谨慎,品行端庄,却并没有得丈夫仁宗赵祯的宠爱。抚养英宗赵曙,助其登上皇位,又因临朝理政,赵曙与其反目成仇。所幸赵曙的儿子赵顼与祖母曹太后其乐融融,这也是这位...

宋仁宗一生都有过哪些善举?为何他死后百姓会那么伤心?
答:在封建时期,皇帝是一个非常高贵的存在,可以说是把别人的生死都握在了手里,所以在古时候老百姓一个非常大的愿望,就是可以碰到一个好皇帝,这样的话自己的日子就会过得比较好一点,宋仁宗在他当皇帝的时候他做了42年的皇帝,而且他的谥号也是非常好听的叫仁宗,这个仁字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在当皇帝...

怕做皇帝的宋英宗赵曙,在位仅五年的他做了哪些事?
答:当时,仁宗赵祯深夜突然去世,曹皇后和宰相韩琦等人秘不发丧,连夜将已被立为皇子的赵曙召入宫,宣布他即位。没想到赵曙一听神色大变,连声说“我不敢做,我不敢做”,转身就要走。韩琦等人赶紧将他抱住,七手八脚给他穿上黄袍。到了黎明时分,他们簇拥着赵曙上了早朝,宣读了刚刚写好的仁宗遗诏,...

宋仁宗简介 宋仁宗是怎么死的
答:宋仁宗是病死的。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

宋仁宗去世后,耶律洪基为什么会嚎啕大哭?
答:而且和少数民族之间也很和平,许多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少数民族也是这样的,对于他们来说,既不用打仗,又能从宋朝捞到不少油水,这当然是求之不得好事,毕竟能不打仗就不打仗,打仗无非就是为了更多的土地和资源。所以辽国皇帝在得知宋仁宗病逝时,很是伤心。

宋朝时期的宋仁宗赵祯简介宋仁宗赵祯怎么死的?
答:这么繁荣的朝代肯定少不了当时的皇帝。宋朝第一位开国皇帝是宋太祖,宋太祖上位后,积极的引导南北朝,自己驾崩后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到弟弟,并没有沿用嫡长子继承制,宋太宗上位也是大肆的拉拢关系,结束了当时南北朝的分类割据局面,那么。我今天要和大家说的是宋朝时期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宋...

赵匡胤制定了一个什么家法,宋朝的这种家畜差点被吃到灭绝?
答:宋朝制定了的法律,皇室禁止将熊掌,鹿茸,娃娃鱼等等带入皇家餐桌。而且比较常见的羊肉代替,宋朝特别喜欢吃羊肉,吃肉只用羊肉,这是宋朝皇家的规矩。而且把吃羊肉上升到祖宗家法。造成当时的皇家特别喜欢吃羊肉,宋仁宗赵祯时,宫中一日,宰羊80只,一年需要10万只,宋仁宗去世时,为了给他办丧事,把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