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重文言文

作者&投稿:裴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想要提高文言文水平看古文需要注重哪些方面

其实很简单。

一是多读。只要有空,选读一些自己感到有兴趣的文言文,如文言小说、史记传记类的。必须保持一种“津津有味”的阅读状态,不要选择太过艰涩的。读多了,熟能生巧。

第二,读一篇新的文言文时,先要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清零”。也就是说,不要按照平常的知识结构望文生义。找一本合适的字典,把每一个字都查一遍,结合字义理解文章。这样读一篇的效果比囫囵吞枣读一百篇还好。

第三,文言文大多数是单音节词,这个尤其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将“妻子”理解为老婆。甚至像“所以”这样的双音节连词,在文言文中,也很可能是“所”和“以”两个词。

第四,不要过分在意什么“实词”、“虚词”的分类,读懂、理解准确就好。

2. 该不该重视文言文辩论赛

如果不重视文言文,我们怎么可能了解并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呢?

如果全国十三亿人,竟然没有人能读懂《十三经》《二十四史》,那么当我们的某些邻国告诉你,钓鱼岛是他们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土地是他们的,南海的岛屿也是他们的,甚至连中国的很多历史人物和人文传统也是他们的,任何人、任何国家都可以随意曲解和篡改中国的历史,而我们竟然没有人能够加以指斥和辩驳,请问这将是何等严重的事情?(这个问题还可以拆分为文化和国土两部分,尤其是国土的部分,还可以反驳“文言无用”“古文化落后”之类的论调)

请问夏朝是不是存在?商朝的历史都有些什么?这个问题哪位同学能够认真回答?数千年来,夏商两朝几乎只是在简单的历史和神话小说中存在的朝代,为什么?因为夏朝没有丰富的文献记载,商朝虽然留下了大量的甲骨文资料,却长期湮没在安阳的殷墟里。如果我们现在不认真学习文言文,读懂近三千年来的文献典籍,那么不难想象,总有一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都会变成神话传说一样的人物,没有人记得,没有人了解。

我们景仰《诗经》《楚辞》的华美辞章,景仰唐诗宋词的优美意境,可是我们有几个人能认真理解《诗经》《楚辞》的文辞意蕴?有几个人能体会每首诗文各自的精妙之处?同样是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有什么不同?同样是婉约派词人,李煜、柳永、李清照和姜夔是不是全无区别?请问,如果没有精湛过硬的文言文功底,我们怎么可能与古代的诗人词人血脉相连,神理相通?

今天的中国人穿的是西装牛仔,吊带长裙;吃的是鸡翅汉堡,牛排批萨;出行靠的是汽车火车,飞机轮船;联络亲朋靠的是电话手机,传真伊妹儿。再加上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学说hellow、OK,一直到大学还在四六专八、雅思托福。春节、中秋我们给长辈拜年嫌麻烦,却哭着喊着要过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请问,从衣食住行到言谈举止,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证明自己是一个中国人?除了一颗被西方文明和现代快餐文化日益蚕食的脆弱灵魂之外,我们中国人还拥有什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为自己保留一点真正属于自己的独有风格呢?

有人说文言和传统文化太落后、太陈腐,请问相对我们来说更重视文言阅读的香港台湾有没有比极力将语文课本里仅存的一点点文言课文都要铲除干净的大陆地区更加陈腐落后?我们那个至今仍然穿和服、过旧节、听能乐、看相扑的邻国日本,有没有比我们中国更加陈腐落后?自己跑不动,不要怪路不好,请先看看自己的鞋带系好了没有!

就么这么些吧,这些问答都是有利于正方的,希望能用得上。

3. 小学语文为什么重视文言文

古人作古,文言成昨,现在我们还要不要学习文言文了呢?有学者考察台湾及新加坡等重视文言文教学的地区或东南亚国家,感叹我们语文教育淡化、弱化文言文付出的代价有多大!若干年前中学语文界在经过了先后几次“文白之争”的讨论之后,中学语文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识:文言文仍然需要学,而且要加强。

加强文言文教学与时代潮流并不相悖,反而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从表面看,它们似乎是逆向运动,其实是相向而行。

这是由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决定的。文言文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价值 认识功能——文化价值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的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文化成就,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文言。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正是许多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陶冶功能——教育价值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个工具非“文言文”莫属。

从短期效应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从长期效应看,有助于加强其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发展功能——艺术价值古今汉语一脉相承,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习汉语不能无视古今汉语的血缘关系,文言文的教学可以收到探本溯源之效,察古知今,从而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现代汉语。另一方面,学习文言文还有助于克服“语言断层现象”。

现代汉语要发展,就需要继续从古代汉语中去提取养料,吸纳其中仍然鲜活的因子。 二、小学文言文的教学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语文界加强文言文教学、加大教科书文言文所占比重的呼声日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付诸行动。

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也有了文言文的一席之地,注意了第三、四学段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又适应了儿童认知螺旋上升的需求,这是令人可喜的现象。 2001年颁布的语文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小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提出文言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显然这一目标是针对7—9年级而提,因为在阶段性目标中,只在7—9年的目标中对应这一要求,作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表述。

在5—6年级的阶段目标中,也有“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但这一要求是把“诗”和“文”放在一块儿讲的,而且不难看出声调、节奏等特点,更多体现在诗中。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致使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与中学教学混为一谈,任意拔高;另一种是以文解文,浮光掠影。遵循课标的要求,在全面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原有经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就显得非常必要。

大体上,我们要坚持三个原则。一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语言文化,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二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播下喜欢阅读的种子,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为初中学习文学文作好过渡。

三要借助注释及教师的点拨,能理解大意,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三、文言文教学“四步教学法” 学习文言文,是语文学习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如何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

根据自己平时的运用,我认为“四步教学法”对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所谓“四步教学法”是指在学习文言文时,通过四步教学完成整篇文章的教学目标。

下面就以《论语十则》为例,谈谈四步教学法的具体做法。 第一步: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大部分的文言文都会有一些生僻字,这就要求学生在开始学习文言文时先看注释、查工具书或听老师读来帮助其正音。

字音读准之后,还要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节奏。如果把握不好,便很难把握文意。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应该读“悦”音,是愉快的意思。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就能准确的理解“说”的意思。

第二步:理解重点词语翻译句子 这一步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结合注释或查找资料弄懂词义、句义。

其中包括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各种句式等文言知识,然后书面译出意思。以达到初步感知课文的目的。

例如:“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的“恕”书上的解释是:儒家的推己及人,人爱待人。

学生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其意思。这时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告诉学生“恕”的意思是宽容、用仁爱之心去对待别人。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三步:深入理解重点品味 在理解了句义、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抓住重点语段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

例如:学习《论语十则》时,学生在理解了课文意思的基础上,教师应让学生思考:在孔子及弟子谈论的学习方法、学。



~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求解答
答:语文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人文学科,自然和历史血肉相连,如果缺乏必要的史学知识,将很难把握文言文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为何要在“乃重修岳阳楼之前”写下“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八个大字,学生没有基本的史学知识将很难理解范仲淹的“苦衷”,所以说积累是文言文教学之核心。 第三、注重文言文阅读...

论语形容重视教育的文言文
答:2. 有关教育中学生的语句,最好是论语或周易等文言文中的 教育学生可以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道德修养】三方面入手。《论语》做了很完整的诠释。具体方法如下: 一【学习方法】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 2子曰:“学而不思则...

高中语文要注重那些方面的学习?学文言文的重点是什么?
答:对于现代文,我们理解它应该没有问题,关键就是它在考试中的应用,现代文的题目一般都是给你一篇文章,叫你分析结构,鉴赏人物和探究主题。翻来倒去也是这几点,因此学会分析进而描述出来成为我们首要的任务,当然这种功夫不是我们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我们需要通过多加练习才能做到。4 文言文:对于文言文...

文言文用什么方法学更直观形象高效
答:3、积累常用的古代汉字和词语,因为文言文中使用了很多古代汉字和词语,熟悉这些词汇的意思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4、了解文言文的常见句式和语法结构,掌握其基本的语法规则,可以更快地理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意义。5、注重语境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常常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

...高中语文应该怎么学?是应该读书?还是做题?文言文应该记些什么?_百 ...
答:第三点,模仿。创新都是以模仿为基础。不管是语文阅读题,还是作文题,都是有迹可循。同样的题型有类似的回答方式。模仿的多了,自然水到渠成。模仿的多了,自然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写出自己的感悟。第四点,文言文。文言文短小精悍,许多考察的字词都是相同的,所以要积累,在这一文章中的含义放到...

对待文言文的态度
答: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并为后世所沿用。唐代优秀的古文家,虽以复古为号召,却富有革新精神。他们既犟调“道”的重要,也很注重“文”的作用,并崇尚创造,主张“惟古於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他们所作的古文,实际上是一种新型散文,从当时口语中提炼而成为一种新的书面...

初中整理文言文的方法步骤
答:2、还有就是要注重每一篇课本上的文言文 课本上的文言文是老师精挑细选的。 ①弄懂其中重要字的解释 ②把特殊用法进行学习(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③还有就是稍微理解一下中心思想和各段主要内容,答题的时候就围绕着这俩东西答就成^ ^ ④最后就是复习啦(其实就是把第二项进行总结,常看看...

文言文的特点是什么
答: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可以说文言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少;二是文言文多省略,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再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严密简洁的...

如何看待文白之争在新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答:随着时光的流逝,文言白话之争变得越来越遥远,以至逐渐被学者和大众所遗忘。可仔细倾听,你依然能够发现不少隐约的回音。只不过这回更多的是梁启超,朱光潜的意见,而不是胡适或者鲁迅的声音。不见得认定白话文写得好者,文言文功夫必深;但中学语文教育之注重文言文,却是不争的事实。除了文革十年,这...

文言文的好处
答:中学生多读文言文,不仅可以增加语言储备,提高作文布局谋篇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具体来说: 学习古文语言,增强运用能力。流传下来的文言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文约意丰,含蓄蕴藉,语言讲究推敲,注重精练,色彩鲜明,譬喻形象。 像“文采若云月”的《左传》,“无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