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的饮食文化..在线等.急!!!!! 山东人的饮食习惯、文化及形成原因,并详细分类列举

作者&投稿:暨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餐桌文化

  山东人素善饮,天下皆知。但本人作为一个山东人,浪迹酒桌十余年,发现山东人其实论酒量比不上蒙古人,论饮酒的猛烈程度比不上东北人。但是,山东人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多,喝法也多。这些东西好坏搀杂,有些增进气氛,而有些则让人不喜欢,这里给各位说个一二。

  先说入座。山东自古是礼仪之帮,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酒桌上,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就是买单请客的人),酒桌上有时戏称为“庄主”;

  在他的对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主陪”。这两个位置各地叫法有点差异,但意思差不多。

  外地的朋友若是弄不清除其中的原委,告诉你个简单的方法:只要看桌子上杯中餐巾的叠法就可以分辨出来。这两个位置的餐巾的叠法是与众不同的。主人的餐巾一般是折叠成圆筒形状,插在杯子里面的。而主陪的餐巾则是叠成扇面状的。其位置的餐巾则是一般的三折呈花瓣状。整个餐巾的布局有点象是展翅的凤凰。定好了这两个位子,别的位置就好确定了。坐在主人右面的是“主宾”,左面的是“次宾”;主陪两侧,右为上,也比较重要,一起吃饭时最好不要错了。其余的位置宾主可以随便坐,酒桌上戏称这些人是“不三不四”,原因是酒桌上没有”三宾”、“四陪”的叫法。

  宾主落座,开始倒酒。山东人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大碗喝酒。这似乎有梁山好汉之遗风。如今虽然不用大碗了,但小杯是不用的。你若是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看到山东人用那种三钱的小酒盅喝酒,那纯粹是在扯淡。山东时下的标准杯是三两三的高脚玻璃杯(究竟是什么人最先时兴起来的这种杯子无从考证,但一瓶白酒正好能倒三杯)。酒一般是白酒,度数一般是38度左右(山东人并不太喜欢喝高度酒)。当然也可以喝啤酒,但一般按照白酒、啤酒1:6的比例折算。 入席后每位先满上这样的一杯,叫门前杯。意思是让各位自扫门前雪。这杯酒是每位到场的人必喝的,不喝是对主人或者东家的不尊重。这第一杯酒当然要由主人带领大家喝。主人一般要有一个开场白,客套一番,然后定个标准。就是说这杯酒要分几次喝完。一般是6次,叫“六起”。“起”的意思包含有“发达”的意思,图个吉利。这样大家在主人的带领下,边喝、边吃、边说话。这个酒一般不碰杯,山东人叫“碰杯喝了不算”。但是在举杯的时候可以在桌子上点一下,叫“过电”。经常可以在饭店里面听到这样酒杯磕碰桌子的乒乓声。酒桌戏称“丐帮开会”。

  等主人带领大家满饮此杯,该轮到主陪发言了。同样是客套一番,也带领大家喝一杯酒。一般情况下,两杯酒下肚就在半斤以上,主客面红耳赤、脚下升云。这个时候,主人宣布礼毕,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注意了,这个自由活动可不是真的让你出去活动一下醒醒酒,而是可以和任何人单独喝酒了,而且喝多喝少可以不加限制。一般这个时候,客人要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一下谢意,一般第一轮是主宾与主人,次宾与主陪,依此类推。在这期间,是酒桌上气氛最活跃的时候,宾主的关系一下子能拉近许多。但这个时候往往是比较头疼的时候。因为此时已经有半斤白酒下肚,期间劝酒的花样有多,特别容易喝醉。

  比如有一种在酒席间斗酒的捉瓶子游戏本人就深恶痛绝。就是比赛双方一人一捆啤酒(10瓶),桌子中间放一瓶。比赛的人没喝完自己的那一捆啤酒以前,不能碰桌子中间的那瓶。等自己的啤酒喝完了,先抓取中间的啤酒喝的算胜利。这种玩法老狐狸只玩过3次,2胜1负。第二天别提有多难受了。还有喝日子的,就是一年12个月,必须说出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否则要喝酒,说的出别人喝。往往是还没说到10月份,人就开始胡说八道了。

  一般山东人请客,酒桌上必定要有鱼。鱼在山东算“大菜”,酒桌上叫“大件”。别看什么山珍海味,和鱼相比也只能叫“小菜”。不是山东人稀罕鱼,主要是图个吉利,“年年有余”嘛。一般上鱼的时候,鱼头冲客人,表示对客人尊重。这个时候,客人要喝鱼头酒,尾巴方向的人要喝鱼尾酒,一般是“头三尾四”,然后大家一起吃鱼。剩下的鱼骨头一般不撤,等主人叫端走再用剩下的鱼骨头做个汤的时候,其实是在说:酒席进行的差不多了,该结束了。鱼骨头作的汤叫“杂鱼汤”,就是把鱼骨头和碎鱼肉加汤,加胡椒、醋再炖,味道很鲜美。没喝过的朋友可以自己做来尝尝,既好吃又不浪费。等汤上来了,大家喝掉个子的杯中酒,吃饭,然后筵席结束。

  山东人喝酒时间一般比较长,除了一些礼仪性的筵席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外,一般酒席时间要超过3小时,而一些挚友之间的聚会则时间更长。所以在山东除了酒量小的,一般人一场酒要喝个半斤八两吧?等酒席结束,大部分肯定是舌头大了、步子歪了。

  特色小吃
  http://www.2china8.net/xiaoChiClass.php?province=%C9%BD%B6%AB

  山东饮食习俗
  山东饮食风俗,整体说来属于北方类型,地近京津,受京津影响和影响京津都较深刻。沿海和海岛渔区、山区、平原、湖区、城市、古镇又因自然环境不同,生产情况不同,传统文化不同,个个呈现出自己的饮食习惯,从而使山东饮食风俗深深地烙上了地域的印痕。
  山东食俗有其鲜明的个性,其独具特色的饮食方式和烹调技艺,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菜肴风味被誉为中国四大风味菜系之一。山东日常饮食、节时习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山东饮食的地理资源
  山东是中国的一个沿海省份,地处黄河下游,胶东半岛东伸入海。山东地貌千姿百态,境内有广茅的、逶迤起伏的丘陵和山地,以及浩渺的湖泊和肥沃的黄河三角州。这里膏壤沃野,资源丰富,为山东食俗的独特个性的形成,准备了丰厚的先天基础。
  山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开发较早、较好的农业地区,特别是山东平原大部分地区,农田开发已很普遍,水利设施也较齐全,就使得山东大部分地区的种植业非常发达,成为本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和食物来源。相反,随着开发的逐渐发达和普遍,自然采集越来越少,山珍几乎在人们的食物资源中消失了。就是山菇、木耳这些依靠自然生存的菌类,也有了人工培育的相类品种,因此,从粮食和蔬菜瓜果、菌类等食物资源来看,山东地区的食物资源主要是农业产品和人工培育产品。季节以外的蔬菜瓜果,多为蔬菜大棚人工培育养殖的产品。其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大米、玉米、大豆、谷子、地瓜、高粱等;作物有棉花、芝麻、花生等。其蔬菜瓜果更为丰富,几乎一年四季皆有生产。菜类以大白菜、萝卜、土豆、苔菜、莴苣、圆葱、香椿、芹菜、小白菜、蔓青、腊菜、小茴香、扁豆、金针、芋头、碗豆、姜、地环、根达菜、苤蓝等;瓜类大体分为鲜食和菜用两种。鲜食者有西瓜、打瓜、甜瓜、脆瓜、面瓜、肘瓜、香瓜等:菜用者有黄瓜、稍瓜、西葫芦、冬瓜、南瓜、菜瓜、饭瓜、吊瓜、搅瓜、丝瓜、方瓜、鼎足瓜、葫芦、瓠子等:食用菌类有野生和家养两大类。野生的有鸡腿蘑、伞盖蘑、茅寓寓、枣蛾、木耳等;家养的有平菇、香菇、黑木耳、银耳、猴头菇、鸡腿菇、金针菇、口蘑等。
  肉类食物资源,主要来自家庭饲养和农场集体饲养的禽畜产品。一般是猪肉为第一大宗,牛、羊肉为次;禽类中鸡肉为主,其次为鸭、鹅、鹌鹑、珍珠鸡等仅有少量供应。因为农田的极度开垦,农业种植的·发达,使得可以放牧的土地越来越少,平原地区几乎没有了自由放牧的可能,仅在部分山区和滩区还保留了很少的自然生存的草地。因此,家庭饲养就成为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猪和鸡在家庭中宜饲养,故其为主,牛、羊需要部分放牧,就少一点;鸭、鹅需有部分水源,也受到饲养条件的限制,故为其次。禽畜主要有猪、牛、羊、驴、马、骡、兔、貂貉、鸡、鸭、鹅、鸽、鹌鹑、鸟等。
  山东的水资源相对来说,越来越少,首先是淡水水源及淡水湖区,河塘逐渐缩小、退化,除了微山湖区、东平湖区、马踏湖区等很少的几个淡水湖区还有部分野生采集以外,山东的淡水产品主要靠淡水饲养和人工培育来获得。其次是海洋及海河滩涂地区,由于近几年的捕捞设备的先进和扩大,使得近海几乎没有了原来的盛产的山东特产海味品种,如大对虾、黄花鱼、鲅鱼等。远洋捕捞和滩涂养殖,就成为海产品的主要来源。淡水湖泊主要水产品有鱼、虾、蟹、蛤。具体说:有鲤鱼、草鱼、鲢鱼、黑鱼、罗非鱼、鲫鱼、甲鱼、鳝鱼、鲶鱼、鳜鱼、虹鳟鱼、青虾、中华蟹、毛蟹、河蚌、河蛤等。东部沿海盛产各种鱼、贝、
  虾、蟹、澡等海味。具体说有:加吉鱼、青鱼、黄花鱼、鲅鱼、鲐鱼、偏口鱼、梭鱼、刀鱼、带鱼、银鱼、
  老板鱼、沙丁鱼、鲳鱼、辫子鱼、鲨鱼、舌头鱼、拨皮狼、鲍鱼、鲜贝、干贝、鱼翅、海参、海螺、海肠子、牡蛎、文蛤、毛蚶、天鹅蛋、蛏子、蚬子、对虾、鹰爪虾、琵琶虾、白虾、梭子蟹、石甲红、乌贼鱼、鱿鱼、海胆、海带、裙带菜、石花菜、海米、虾皮、劳板鱼干、鱼籽干、乌鱼蛋、虾酱、冻粉、海蜇、八带鱼等。
  山东的山区资源本来就不是很丰富,六、七十年代的过度砍伐和盲目地农田开垦,使得能够补充人类食物资源的山珍野味越来越少,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封山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了,因此,山东地区的山珍野味能够提供给人们食用的,也变成了人工养殖如木耳、蘑菇、山鸡、山菇等。山珍野味,几乎全部从山东人的餐桌上消失了。倒是蚂蚱、金蝉、蚕甬、蝎子几乎成了人们餐桌的美食。其它常见的山区野味还有山蝎、野兔、山鸡泰山鹿角菜、山娥子蘑菇、果子狸、獾、石蛙、野山羊、狍子、狐狸、山鼠、山蕨菜、香椿、山葱、山韭菜等,除野菜外,其它山珍现在已不多见,人们也不再食用。
  二、山东食俗的文化背景
  山东古称齐鲁,是中华民族群构时期的策源地之一,史前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齐家文化的沉积,夏、商、周三代的兴盛与文化的纵横积淀,使得北方饮食文化中的齐鲁饮食文化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并因此成为众多区域文化区中影响最大的文化区。这里不仅有陆地所有的五谷蔬果、水陆杂陈,也有内陆极其匮乏的鱼盐及山珍海味。丰富的原料物产、发达的铁器冶炼技术和城市商业及历史文化优势,更兼及通达辐辏的交通往来,使得以齐鲁文化为重心的黄河下游广大地区成为重要的民族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发达地区。以至“邹鲁之风”成为中国各区域民俗的参照物。山东又是孔孟之乡,儒学的发源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几乎支配了整个封建社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深。孔夫子的中庸之道,赋予了山东饮食“和”的最高境界。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天、地、人、食合一。其饮食本身也达到了敦厚平和,大味必淡的至味境界。
  具体说,山东的文化背景又分三个特色较为突出的区域。古运河文化饮食区、齐鲁文化饮食区和海洋文化饮食区。
  古运河文化饮食区,主要是指山东古运河两岸城乡的饮食文化。这个区域穿鲁西而过,横跨了鲁西北、鲁西南、鲁南等地区。北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一北京;南到苏杭二州,自北向南,把燕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如珍珠一般,全部穿在运河这条文化丝带上了。加上黄河东西的流淌,使得运河与之交汇中又溶进了秦晋文化的精灵。这样,燕越文化的粗豪与守信、齐鲁文化的持重与豁达、荆楚文化的机巧和商才、吴越文化的灵活与敢为,还有秦晋文化的温厚善理财等,都汇集溶铸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一一运河文化。具体饮食来说,运河区域诸城乡的广大居民几乎有着共同的节日饮食习俗,且各地的固有的饮食习俗个例,也因运河的南北流动而广泛交融了。旧时,江南的扬州人、江北的济宁居民煮茶皆取运河之水,天津居民饮食亦“皆汲于运河水”。扬州富商宴席上“饵燕窝、进参汤”,山东德州人照样把“燕翅席”作为高档享受,曲阜的孔府宴中招待贵宾宴席为“鱼翅四大件”、“海参三大件”,故海参、鱼翅、燕窝、鱿鱼、火腿等贵重食品原料充斥于运河的城镇码头,如:济宁、台儿庄、阳谷张秋、临清、德州、东昌府(聊城)皆有许多海味行。此外,像通州的雪酒、泰州的枯酒、高邮的木瓜酒、金华地区的金华酒、宝应的乔家白酒及以绍兴老酒等,都能在山东运河码头上见到。随着南北风俗和商业文化的趋同,甚至在行业语言中,也流行着南北各地商人共同熟悉的江湖式的切口,举凡称谓、建筑、起居、饮食、家俱、服饰、姓氏以致天文地理等方面,都广泛地使用暗语或特定的手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日渐趋同,表现在运河地区,就形成了相当繁盛的庙会和古会。这些商业文化活动,每年都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远至上千里外的数以千万计的商旅和游客。运河码头重镇的商人会馆,带去了五彩缤纷的商都区域文化。不但如此,运河上的商业繁荣,还影响和营造着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社会资源环境,创造出一条以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商业文化风景线。
  齐鲁文化饮食区,在这里指的是一狭义上概念。就是济南、泰安、淄博以及鲁北、鲁南等地区的饮食风俗。从大的方面讲,山东地区都可称之为齐鲁文化饮食区,但潍坊以东的半岛地有着明显的海洋饮食文化特征,故从泛齐鲁饮食文化中分出一到;鲁西及鲁西北、鲁西南(包括鲁南部分地区)有运河通过,其地方饮食受运河的食风影响颇甚,前面已经论述,故也将其划分为一支。那么剩余的部分就成为狭义上的齐鲁文化饮食区了。
  其实,从历史上来看,齐和鲁又有不同。鲁地原本是周初周公之封域,周公因留京城辅佐成王,故以周公子伯禽为鲁侯。周公因辅佐成王有功,故周王将《周礼》分一部与鲁国,有学者认为三代文化集中周,周礼尽在鲁,鲁地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地区,成为传统文化亚化的典型。另外,周公与春秋时代生于鲁的孔子,都是后代儒家奉若神明的圣人。因“其民有圣人的教化,故孔子日:‘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言近正也”。鲁文化的守正守固,讲究正统、正宗的思想,也使得其地区的饮食讲“正味”而摈弃“偏味”、“杂味”。形成了做菜讲“正”,吃菜重“和”的饮食风格。
  齐地“负海舄卤",周初姜太公封于齐后,因地制宜,“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并形成“人物辐凑”的局面。就狭义的齐鲁之“齐”来说,主要是指淄博地区。齐重手工业,故手工业的发达也就造成了生活消费的提高与讲究。于是齐地“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故至今其士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从而达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自觉水平。尤其城市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国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不但生前奢侈,死后也要继续享受,单看齐景公殉葬的六百匹马就够令人吃惊的了。但管子却认为这种消费观念有它的合理性:“巨暗痤,所以使贫民也;美陇墓,所以文明也;巨棺椁,所以起木工也;多衣衾,所以起女工也。”(见《管子·侈靡》,齐的奢侈和开放的思想,使其饮食形成了注重内容,讲究味道的独特风格。
  齐鲁之风渐渐融和,形成了齐鲁饮食的重味、讲和、守正的传统风格。
  作为山东的第三区域饮食文化,即海洋饮食文化,主要是指山东半岛地区的饮食文化。本区域从历史上说,当属齐文化的故地,重“鱼盐之利”,就是指的本地区。海洋给予人的恩惠,在这个区域表现得尤为突出。鱼盐之利之下的饮食特征为:重渔、重海味、重自然的鲜味,甚至吃地瓜也用海蜇来佐食,胶东人逐渐形成了具有海洋饮食特点的胶东饮食风俗。
  山东饮食习俗

山东人有哪些饮食文化?~

山东人素善饮,天下皆知。但本人作为一个山东人,浪迹酒桌十余年,发现山东人其实论酒量比不上蒙古人,论饮酒的猛烈程度比不上东北人。但是,山东人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多,喝法也多。这些东西好坏搀杂,有些增进气氛,而有些则让人不喜欢,这里给各位说个一二。先说入座。山东自古是礼仪之帮,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酒桌上,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就是买单请客的人),酒桌上有时戏称为“庄主”;

在他的对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主陪”。这两个位置各地叫法有点差异,但意思差不多。外地的朋友若是弄不清除其中的原委,告诉你个简单的方法:只要看桌子上杯中餐巾的叠法就可以分辨出来。这两个位置的餐巾的叠法是与众不同的。主人的餐巾一般是折叠成圆筒形状,插在杯子里面的。而主陪的餐巾则是叠成扇面状的。其位置的餐巾则是一般的三折呈花瓣状。整个餐巾的布局有点象是展翅的凤凰。定好了这两个位子,别的位置就好确定了。坐在主人右面的是“主宾”,左面的是“次宾”;主陪两侧,右为上,也比较重要,一起吃饭时最好不要错了。其余的位置宾主可以随便坐,酒桌上戏称这些人是“不三不四”,原因是酒桌上没有”三宾”、“四陪”的叫法。

宾主落座,开始倒酒。山东人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大碗喝酒。这似乎有梁山好汉之遗风。如今虽然不用大碗了,但小杯是不用的。你若是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看到山东人用那种三钱的小酒盅喝酒,那纯粹是在扯淡。山东时下的标准杯是三两三的高脚玻璃杯(究竟是什么人最先时兴起来的这种杯子无从考证,但一瓶白酒正好能倒三杯)。酒一般是白酒,度数一般是38度左右(山东人并不太喜欢喝高度酒)。当然也可以喝啤酒,但一般按照白酒、啤酒1:6的比例折算。 入席后每位先满上这样的一杯,叫门前杯。意思是让各位自扫门前雪。这杯酒是每位到场的人必喝的,不喝是对主人或者东家的不尊重。这第一杯酒当然要由主人带领大家喝。主人一般要有一个开场白,客套一番,然后定个标准。就是说这杯酒要分几次喝完。一般是6次,叫“六起”。“起”的意思包含有“发达”的意思,图个吉利。这样大家在主人的带领下,边喝、边吃、边说话。这个酒一般不碰杯,山东人叫“碰杯喝了不算”。但是在举杯的时候可以在桌子上点一下,叫“过电”。经常可以在饭店里面听到这样酒杯磕碰桌子的乒乓声。酒桌戏称“丐帮开会”。

河岔口咸鸭蛋
14586做法:其他
特色:蛋黄呈橘红色,沙瓤溢油,咸香可口。
材料:麻鸭鲜蛋数枚,草木灰、花椒粉、透骨草、精盐等各适量。
水河无铅松花蛋
9114做法:其他
特色:松花蛋层次清楚,花纹清晰,回味浓郁。
材料:麻鸭蛋、食碱、生石灰、草木灰、优质黄泥、茶叶末、小麦糠、精盐等各适量。
糖渍莱芜黄姜
4203做法:其他
特色:鲜嫩脆爽,甜辣清口,可调剂食欲口味,具有祛风寒、益脾胃的功效。
材料:鲜嫩黄姜500克,白糖100克,精盐5克。
泰山大货山植(火靠红果)
6291做法:其他
特色:色泽红润,酸甜适口,营养丰富,有较强的保健功能和治病效果。
材料:大货山楂500克,白糖1500克,山楂糕15克。
临清烧卖
15315做法:蒸法
特色:形似石榴,皮薄馅香。
材料:精面粉500克,净羊肉500克,花椒水300克,葱150克,姜50克,酱油100克,甜面酱50克,精盐30克,绿豆干淀粉500克(约耗100克),芝麻油200克,花生油100克。
山东肉丁馒头
13977做法:蒸法
特色:外观有美丽的花纹,色白,暄软味道香鲜。
材料:面粉1000克,食碱12克,猪五花肉500克,葱300克,姜50克,精盐、味精各话量,酱油200克,芝麻油75克。
山东硬面馒头
16779做法:蒸法
特色:入口筋道,干硬香甜。
材料:面粉2500克,食碱20克,面肥100克。
泰山野菜窝头
5952做法:蒸法
特色:黄绿相间,诱人食欲,软松咸香。
材料:精制黄玉米粉500克,荠菜250克,精盐5克。
黄金玉米窝头
22341做法:蒸法
特色:色泽鲜艳,具有滋补养生的作用;制作精细,适宜做酒席小点。成品软松香甜耐人寻味。
材料:黄玉米粉500克,嫩酵面团100克,水发枸杞子20克。
泰山四粉窝头
3807做法:蒸法
特色:色泽红润,细润光滑,甜香松软,食用方便,又给人以丰富的营养。
材料:泰山栗子粉300克,小米粉200克,高粱粉500克,地瓜粉200克,酵面团100克。
泰山豆渣窝头
7794做法:蒸法
特色:咸香麻爽,口感软松,营养丰富。
材料:去皮地瓜干粉300克,豆腐渣500克,葱10克,花椒粉2克,精盐20克。
曲阜鹅脖银丝卷
2523做法:蒸法
特色:曲阜孔府厨师所创的传统风味小吃。制作精细,洁白发亮,卷内面丝松散香软,皮味甜。
材料:酵面500克,精面粉100克,绵白糖25克,花椒盐15克,猪板油75克,芝麻油25克。
如意金银卷
5262做法:蒸法
特色:黄白相间,色如金银,卷如流云舒畅,让人有悦目称意的联想。成品柔软松香,微甜利齿。
材料:精面粉500克,去皮玉米粉300克,鲜酵母或酵面适量,白糖少许。
枣卷
6873做法:蒸法
特色:香甜松软,洁白光亮,赏心悦目。
材料:精面粉500克,宁阳红枣8O枚,嫩酵面100克。
山东绿豆糕
9903做法:蒸法
特色:色泽碧绿,松软香甜,是历史悠久的山东著名夏令小吃。
材料:绿豆粉750克,白糖500克,蜂蜜100克,桂花酱25克,花生油150克。
枣酿糕
4044做法:蒸法
特色:甜香味美。
材料:红枣1500克,糯米面、芝麻各250克,白糖100克,青红丝、桂花酱各10克。
江米夹沙糕
4998做法:蒸法
特色:软糯香甜,一般是凉吃,又叫夹沙凉糕。
材料:糯米1000克,白糖100克,豆沙500克。
千层发糕
24174做法:蒸法
特色:色泽艳丽,层次松散,甜香清爽,老少皆宜。
材料:面粉1000克(含酵面500克),白糖400克,葡萄干、瓜子仁、核桃仁、水发莲子、青梅、瓜条、橘饼、青红丝、樱桃各10克,食碱5克,熟猪油200克。
黄馍糕
3051做法:蒸法
特色:色泽淡黄,松软香甜,可热吃也可凉吃。
材料:面粉、白糖各525克,鸡蛋1000克,瓜子仁、桂圆肉、青红丝共50克,熟猪油10克。
鲜蔬素蒸包
11919做法:蒸法
特色:白皮中隐透出绿色的馅心,诱人食欲。
材料:鲜荠菜500克,水发粉条100克,鸡蛋100克,虾条20克,植物油15克,葱姜末各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精面粉面团1000克。

中西饮食文化有什么不同?
答: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饮食方式也即怎么吃的问题,中西方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

中国饮食文化重什么方式
答: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威海有名的美食,哪一个戳中了你的胃?
答:1、鲅鱼水饺 威海人吃鲅鱼水饺,带着胶东特有的豪放劲儿。刚刚捞上岸的鲅鱼去刺剁成泥,加入适量的姜葱均匀调和,沿顺时针方向搅拌成馅儿,包好后,煮熟出锅。用蒜泥配醋或酱油调出小料。夹一只饱满的水饺,蘸上小料入口,辛香的蒜味、酱油的咸味和醋的酸味交错融合,突出鲅鱼肉本身鲜香细腻的口感。...

一些关于英国饮食文化的资料
答:下午茶是餐饮方式之一,用餐时间介乎午餐和晚餐之间,可以追溯到英国17世纪时期,绵延至今,渐变成现代人休闲习惯。由于下午茶并不是每天的正餐,所以不是每天都会有下午茶。近代的下午茶发展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一边吃着西式糕点一边喝茶。其在中国逐渐流行,随着各地餐饮文化的...

英国的饮食文化有什么特点?
答:3. 晚餐正式 一天当中最丰盛的是晚餐,也称正餐,至少三道菜,最常见的主菜是烤炙肉类浇肉汁,以及牛排、火腿、鱼类等,还有土豆泥、蔬菜沙拉等,一般还要喝啤酒或葡萄酒。饭前要先喝汤,饭后上水果。4.饮茶有讲究 英国人对饮茶情有独钟。喝茶在英国人看来是一种乐趣,为西方各国之冠。他们尤其爱喝...

中国饮食南甜北咸,东酸西辣,饮食文化会影响各个地方人性格吗?
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水土影响着人们的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而又造就了这一方人的性格和气质。川人喜麻辣,实是盆地气候驱风湿需要所致,同时也造就了川人的爽快泼辣.湘人嗜辣,人称“辣不怕”,其性格也带辣味,行事果决.江浙蔬食清淡而偏甜,其人性格温和,吴侬软语,一如山川之秀媚。东北地处...

谁知道中国的饮食文化???
答:而实际上,中国饮食文化,实际上也是指中国人的饮食生活方式。而要谈中国饮食文化就必须涉及到中国文化,两者的关联是极其密切的。因而我们有必要先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征作一阐述。 中国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呢?这必须了解一下早期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因为越是在早期,文化受环境的制约越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

亚洲各国家的饮食文化
答:4、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美食天堂。多元的文化和丰富的历史使新加坡拥有了足以骄傲的美食。来自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诸多国家的饮食文化在这个亚洲美食的大熔炉里的火热碰撞、各显所长。5、泰国 泰国美食国际知名。无论是口味辛辣的还是较为清淡的,和谐是每道菜所遵循的指导原则。泰式烹调实质上是由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