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的后代有哪些人?

作者&投稿:刀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子女

长女:荣寿固伦公主(1854年-1924年)

长子:载澄(1858—1885),郡王衔多罗果敏贝勒,享年二十八岁。嗣子溥伟,载滢长子。

次子:载滢(1861—1909),1868年出继钟郡王奕詥为嗣,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享年四十九岁。

三子:载浚,早殇。

四子:载潢,早殇。

2、孙子

长孙:溥伟(1880—1936),恭亲王,载澄嗣子。

次孙:溥儒(1896—1963),著名书画家,清亡后改名溥心畲,其诗、书、画与张大千齐名,故后人将两人并称为“南张北溥”。

三孙:溥僡(1906—1963),著名书画家。

爱新觉罗·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

咸丰年间,奕欣于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欣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欣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欣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光绪十年(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

一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谥号为“忠”。

扩展资料:

恭亲王的其他亲属:

1、兄弟

长兄:爱新觉罗·奕纬,隐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

次兄:爱新觉罗·奕纲,顺和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三兄:爱新觉罗·奕继,慧质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四兄:爱新觉罗·奕詝,即咸丰帝,母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

五兄:爱新觉罗·奕誴,惇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

七弟:爱新觉罗·奕譞,醇贤亲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八弟:爱新觉罗·奕詥,钟端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九弟:爱新觉罗·奕譓,孚敬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2、姐妹

皇长女:端悯固伦公主(1813—1819),葬许家峪园寝。嘉庆二十五年(1820)九月追封为端悯固伦公主。

皇次女:生于道光五年(1825)正月十三日,母为祥嫔钮祜禄氏,无封。

皇三女:端顺固伦公主(1825—1835),母孝全成皇后,追封为端顺固伦公主。葬陈家门园寝。

皇四女:寿安固伦公主(1826一1860),母为孝全成皇后,封寿安固伦公主。

皇五女:寿臧和硕公主(1829—1856),母祥妃钮祜禄氏,封寿臧和硕公主。

皇六女:寿恩固伦公主(1830—1859),母孝静成皇后,封寿恩固伦公主,指配景寿。 

皇七女(1840—1844),母彤贵妃舒穆鲁氏,未命名,无封。

皇八女:寿禧和硕公主(1841—1866),母彤贵妃舒穆鲁氏,封寿禧和硕公主,指配札拉丰阿。

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1842—1884),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封为寿庄和硕公主,指配德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奕欣



载澄、载滢、载浚(早殇)、载潢(早殇)、溥伟、溥儒、溥僡、毓嶦等。

1、载澄

爱新觉罗·载澄(1858—1885),人称“澄贝勒”,恭亲王奕欣第一子。受封为郡王衔贝勒,曾任内大臣和正红旗蒙古都统。载澄去世时,年仅28岁。

2、载滢

爱新觉罗载滢(1861—1909),恭亲王奕䜣次子,1868年出继道光帝第八子钟郡王奕詥为嗣,袭贝勒,光绪十五年(1889)加郡王衔,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义和团事变以罪革爵,仍归本支。

宣统元年薨,享年49岁。1868年,道光帝八子钟端郡王奕詥去世,因无香烟可传,东西两宫太后就将载滢过继承袭贝勒爵。1889年,光绪帝亲政后加封郡王衔。

载滢父子都是诗人,著《补题邸园二十景》诗集和集陶渊明的《有一山房集词》二卷。他的嫡福晋生长子溥伟,大侧福晋项太夫人生溥儒(心畲)、溥佑和溥僡(叔明)。

恭忠亲王病逝於1898年,溥佑出生於1899年,按照清代制度,在守孝三年内出生者无法呈报宗人府备案。所以溥佑於十岁时过继清太祖哲嗣饶余敏亲王,故将溥僡排行改为第三。

3、溥伟

爱新觉罗·溥伟(1880年12月30日—1936年10月10日),别称锡晋斋主,清末宗室,道光帝旻宁曾孙,恭亲王奕欣之孙,贝勒载滢之子。

溥伟于1880年(光绪六年)12月13日出生于北京,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承袭王爵。历任官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要职。

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东山再起,遭到溥伟和良弼的坚决反对,并组织宗社党,企图阻止南北和谈。

清朝灭亡后,溥伟勾结日本人,意图恢复清朝统治,并在东北发起满蒙独立运动。不久又移居大连。

九一八事变之后,为诱使溥仪与日本人合作,日本人别有用心的安排溥伟在沈阳祭陵。溥仪见状决定和日本人合作。

从此,溥仪对溥伟心存戒虑,未给溥伟一官半职,连零钱也不肯接济,1936年,溥伟卒于新华旅社,时年五十六岁。

4、溥儒

溥心畲(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欣之孙。

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5、毓嶦

爱新觉罗·毓嶦,号君固,1923年10月10日生于大连。他的父亲溥伟于清光绪年间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

毓嶦在清皇室辈分的排列中属于乾隆皇帝钦定的“永、绵、奕、载、溥、毓、恒、启”中的“毓”字辈。1939年,毓嶦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欣



恭亲王奕欣,又被称为老恭亲王。老恭亲王一生养育了4个儿子1个女儿,即长女荣寿固伦公主,长子载澄、次子载滢、三子载浚、四子载潢。其中,三子载浚和四子载潢很早就夭折了。

一、恭亲王奕欣的子女

1、长女:荣寿固伦公主(1854年-1924年)

2、长子:载澄(1858—1885),郡王衔多罗果敏贝勒,享年二十八岁。嗣子溥伟,载滢长子。

3、次子:载滢(1861—1909),1868年出继钟郡王奕詥为嗣,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享年四十九岁。

4、三子:载浚,早殇。

5、四子载潢,早殇。 

二、孙子

1、长孙溥伟(1880—1936),恭亲王,载澄嗣子。

2、次孙溥儒(1896—1963),著名书画家,清亡后改名溥心畲,其诗、书、画与张大千齐名,故后人将两人并称为“南张北溥”。

3、三孙溥僡(1906—1963),著名书画家。

扩展资料:

荣寿固伦公主从小就被慈禧太后召进宫养育,长大后由慈禧太后指婚于固伦额驸景寿的儿子志端。然而,由于志端早逝,荣寿固伦公主守了一辈子活寡。

长子载澄生于1858年。他继承了老恭亲王聪明伶俐的遗传因子,还写得一手漂亮的诗文,但却不像他父亲那样踏实做事,是一名典型的八旗公子哥。他放荡顽劣,天天过着声色犬马的日子,让老恭亲王气得吐血。载澄与咸丰皇帝的长子载淳差不多大,又曾经在上书房一起读过书,臭味相投,经常一起出去鬼混。后来,载澄还染了一身恶疮,虽然治好了,可病根还在,终于在1885年病逝,时年27岁。

次子载滢生于1861年。1868年,因道光皇帝第八子钟郡王奕詥没有子嗣,老恭亲王将7岁的载滢过继给奕詥。载滢跟哥哥一样,花天酒地。更要命的是,他没有毫无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却插手宫廷政治。“戊戌变法”之后,载滢拼命抱端王载漪父子的大腿(载漪之子溥儁被慈禧太后立为大阿哥,与继位称帝只有一步之遥)。结果,八国联军侵华后,载漪父子被慈禧太后当作罪魁祸首,流放新疆。载滢也被革除爵位,回归奕欣本宗。1909年,载滢病逝,时年48岁。

1885年,老恭亲王长子载澄死后,没有了继承人。慈禧太后下令,把载滢的长子溥伟过继给载澄。当老恭亲王死后,溥伟就承袭了亲王爵位,成为第二代恭亲王。与载澄、载滢不同,溥伟比较洁身自好,没有沾惹寻花问柳的坏习惯。他本人也长得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不过,溥伟的野心就更大了。

1908年,光绪皇帝病危,眼看不治。光绪皇帝没有子嗣,继承人是一个大问题。在皇族近支中溥字辈中,溥伟年龄最大。他以为慈禧太后一定会选择自己做继承人。没想到,慈禧太后最终选择了年仅3岁的溥仪。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溥伟坚决反对清帝逊位,叫嚷道:“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1912年,随着清帝逊位,大清王朝寿终正寝。溥伟很郁闷,跑到青岛,先后在德国人和日本人的庇护下苟延残喘。1936年,溥伟在贫困交加中,病逝于长春一家旅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欣



载澄、载滢、载浚(早殇)、载潢(早殇)、溥伟、溥儒、溥僡、毓嶦等。

1、载澄

爱新觉罗·载澄(1858—1885),人称“澄贝勒”,恭亲王奕欣第一子。生于咸丰八年八月初六日生。咸丰十年正月封为辅国公。同治元年正月演员戴三眼花翎;七月,晋封多罗贝勒。

同治七年三月加恩在上书房读书。同治十一年九月赏食贝勒全俸。同治十二年正月在内廷行走,赏加郡王衔。同治十三年二月赏穿黄马褂;七月,革去贝勒、郡王衔;八月,赏还贝勒、郡王衔。

光绪四年三月,补授内大臣。光绪五年三月,赏食贝勒双俸;十二月,补授正红旗蒙古都统。光绪六年正月,派任专操大臣;九月,派任备查坛庙大臣。

光绪七年正月,管理右翼近支第二族族长事务;四月,管理正白旗觉罗学事务。光绪九年十二月,补授管宴大臣、管理值年旗大臣。光绪十一年六月初十卒,年二十八岁。

2、载滢

爱新觉罗载滢(1861—1909),恭亲王奕䜣次子,1868年出继道光帝第八子钟郡王奕詥为嗣,袭贝勒,1889年,加郡王衔,1900年,因义和团事变以罪革爵,仍归本支。宣统元年薨,享年49岁。

长子恭亲王溥伟(1880—1936),出继奕长子载澄,1898年袭恭亲王。次子溥儒(1896—1963),著名书画家。

清亡后改名溥心畲,其诗、书、画与张大千齐名。故后人将两人并称为“南张北溥”。三子溥僡(1906—1963),著名书画家。

3、溥伟

爱新觉罗·溥伟(1880年12月30日-1936年10月10日),清末政治人物,道光帝旻宁曾孙,恭亲王奕欣之孙,宣统帝溥仪的堂兄弟,满族爱新觉罗氏,号锡晋斋主。

光绪六年12月13日出生于北京,系老恭王奕欣嫡孙。1898(即光绪24年)年承袭王爵。历任官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要职。

在辛亥革命时期,与肃亲王善耆等人组织“宗社党”,妄图复辟清室,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主张整兵一战,是清皇族中的复辟派。其代表作品有《春日》、《登崂山赋》等。

1936年初,溥伟安排妻室携子女及私房细软分别回原籍。溥伟死后侧室周佳氏出于生计又携一双子女改嫁满洲章姓正蓝旗,并隐居长白山山区。

溥伟猝死新华旅社里,死因不明,终年五十六岁。死后,时任满洲国的皇帝溥仪受清皇室众亲贵谏劝,追谥溥伟为恭贤亲王,由其子承爵。

4、溥儒

溥心畲(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欣之孙。

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1949年10月18日,新中国成立不久,溥心畲藏在一艘小船里,从上海冒险偷渡至舟山群岛(当时舟山仍为蒋军所据),又从舟山辗转赴台,并于台湾师范大学执教,为贴补家用。

亦曾在自宅开班授徒、至亚洲各国讲学,并以愧对前清先祖为由,拒绝了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拜师习艺邀约。在其自传中,溥心畲提及居台期间。

曾为堂弟溥杰夫人回大陆夫妻相聚之事与寻找战后失落的末代皇后婉容之下落,数度赴日;由于溥杰之妻乃日本昭和天皇舅妈之女,故他赴日时曾住居日本皇宫。

还与天皇聊聚旧事;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昭和天皇曾问他:“身为亡国的贵族有何感想?”1959年,台湾历史博物馆特地为他举办个展,展出作品多达三百八十幅。

1963年11月溥心畲患鼻咽癌在台北病故,年仅68岁,葬于阳明山。1991年溥心畲长子溥孝华病危,家宅遭歹徒入侵并杀害其妻,由于溥孝华早已将其父遗作藏于壁内。

致歹徒遍寻无所获;溥孝华去世后,遗物处理小组乃将溥氏遗作一分为三,分别交由文化大学华冈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历史博物馆托管。

5、毓嶦

爱新觉罗·毓嶦,字“君固”,书法家,恭亲王溥伟的第七个儿子,1923年10月10日出生于大连。他的父亲溥伟于清光绪年间承袭了恭亲王爵。

毓嶦在清皇室辈分的排列中属于乾隆皇帝钦定的“永、绵、奕、载、溥、毓、恒、启”中的“毓”字辈。1939年,毓嶦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位。

1979年获得平反返京,在中国艺苑专职从事书法创作。毓老前后三次应邀到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在谈到近期日本人篡改历史教科书和强占中国钓鱼岛等事件时。

毓老非常生气地说:“日本人是分派别的,右派势力想搞军国主义复辟,但是我们现在不能搞中日分裂,应该争取建立中日友好关系。”

最后,对于现时有不少人以“爱新觉罗”氏自居,毓老有自己的见解。“现在的确有很多人都打著爱新觉罗家族的名号,想沾光。

我曾经想过要对这些所谓爱新觉罗家族的人进行一次“打假”活动,但是很多人都对我说,这些假冒的爱新觉罗后代都是好样的,他们不会给家族丢脸,才不要打什么假。

我转念一想,也有道理,他们总算给爱新觉罗家族争光,那也是件好事!”忽然他又笑着说:“我有这样的想法不会太自私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欣



额...看了下,发现他(奕欣)的的儿子就一个留下后代,长子爱新觉罗·载澄,嗣子爱新觉罗溥伟,孙爱新觉罗·毓嶦;次子载澄,孙溥伟过继给载澄;三子载滢、四子载濬和五子载潢皆无子嗣。我就只知道毓嶦了,再往下就查不到。

恭亲王的后代有哪些人?~

恭亲王嫡福晋叶赫纳拉硕颜
恭亲王嫡福晋——阿鲁特氏薇薇
恭亲王侧福晋——萨克达氏悦己
恭亲王庶福晋纳喇氏妤嫣
恭亲王四贝勒侧福晋瓜尔佳吟霜

  奕䜣一生,在政治舞台上经历几番大起大落,“曾经沧海难为水”,难免有看破红尘之念,而他在家庭生活中更是让他经历了太多的身心交瘁。最大的不幸是儿女多早殇,侥幸活下来的则难堪造就。他有4个儿子,长子载澄、次子载滢、三子载浚、四子载潢。其中三、四两子俱幼殇。长子载澄袭贝勒,成年后胡作非为。这三个儿子,都死在他前面。另外一个儿子载滢,一度过继给奕䜣的弟弟钟郡王奕詥,袭贝勒爵位。庚子事变(1900)时,因卷入义和团活动又被夺去一切职衔。
  奕䜣对子女很重感情。他的第二女仅活到3岁就夭折了。四个月后,他的第三子载浚出生。适逢清军克复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市),当时奕䜣位极人臣,红得发紫,同治帝下诏恩封其诸子,生仅一月的载浚竟获封辅国公。其获封年龄之幼,在有清一代是空前绝后的。奕䜣信佛,曾臆想载浚是爱女转世,心里稍感慰藉,谁知两年后载浚又夭折了。奕䜣悲痛至极,将第二女和载浚的棺椁一同迁往他选定的一处墓地(在今北京市昌平区东三十里翠华山前麻峪村。顺便提一句,中国当代史上最著名的秦城监狱就建在这片墓地上)安葬。他担心爱女葬处没有标记很快会被后人遗忘,特地撰写了墓志铭。铭文写得真切动人,慈父爱女之心充溢字里行间。大意是说:“你死后四个月,你的弟弟出生。过二年,他又死。难道是你的灵魂不灭,托生他而来?然无端而来,又无端而去,又何必为此一见再见,以重伤我心?难道该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吗?”奕䜣为子女的一再殇逝哀痛不已,深感生命的脆弱,人世的不可测,最终只有归结为不可捉摸的命运了。
  奕䜣死后,也葬在这块墓地上。这是他赋闲时亲自选定的陵址,到现在当地百姓还俗称为“六爷坟地”。园寝中曾专门辟有一处俗称阿哥圈的“小园”,里面除早年入葬的第二女和第三子载浚外,还陆续葬有奕䜣的第三女、第四女和第四子载潢。父子生前相聚无多,死后终于可以永久相依了。
  以恭亲王的显赫地位,当初兴建园寝时,规模一定非常可观。不过随着清朝的覆亡、民国的内忧外患,恭亲王的园寝几次被盗掘,很快破败。上世纪50年代,为修十三陵水库,又从墓地拆走大量石料。据说十三陵水库大坝上那几个醒目的大字,就是用园寝的汉白玉石砸碎后拼成的。园寝遭受了彻底的破坏。如今,麻峪村前的田地里,仍矗立着一座精美的石头牌坊,是恭亲王园寝内唯一的遗物。
  奕䜣后代有影响的人物有三个,一个是他的长女荣寿公主,一个是前面提到的长子载澄贝勒,再有一个是第二代恭亲王溥伟。

现在有没有皇帝的后裔??
答:爱新觉罗·恒钛 195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系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亲王奕宗后代 爱新觉罗·启祥 1931年11月生于满州里,满族正黄旗人,字景辉,号长白卧龙居士,系清圣祖康熙皇帝十六子嗣、世袭和硕庄亲王允禄之九世孙、同治辅国公载勋之四世孙、光绪镇国将军毓愍之孙、...

爱新觉罗·奕劻简介 庆亲王奕劻的后人 奕劻的后代
答:二子载(母四侧福晋刘佳氏),有二子溥均,溥铭。 三子载授(早殇)。 四子(早殇)。 五子载抡(母四侧福晋刘佳氏)妻子是山东巡抚孙宝琦的女儿。他与慈禧太后的胞弟承恩公桂祥是儿女亲家,即他的女儿嫁给桂祥的儿子。只有一子溥钰。 六子载镨(早殇)。 女儿 格格12人,其中大格格嫁蒙古亲王那彦...

清朝的皇室后代是现在的谁?
答:虽然他三岁时就搬出了后海的醇亲王府,对王府生活几乎没有什么记忆。但是,皇族的背景,让金毓岚从小便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物质条件上也优于普通百姓,多少沾上了些“贵族出身”的光。然而,他从未因此而看不起别人,相反,对弱势群体始终有一种天生的悲悯之心。经常会有一些自称是爱新觉罗家族后代的...

怡亲王胤祥至今还有没后人了
答:怡亲王胤祥至今没有后人了。第一代:爱新觉罗·弘晓:胤祥第七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卒,谥曰僖。第二代:爱新觉罗·永杭:弘晓第一子,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卒,无子嗣。第二代:爱新觉罗·永琅:弘晓第二子,嘉庆四年(1799年)卒,谥曰恭。第二代:爱新觉罗·永迈:弘晓第八子,嘉庆四年(...

清皇族后裔有哪些?
答:爱新觉罗·恒钛 195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系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亲王奕宗后代。爱新觉罗·启祥 1931年11月生于满州里,满族正黄旗人,字景辉,号长白卧龙居士,系清圣祖康熙皇帝十六子嗣、世袭和硕庄亲王允禄之九世孙、同治辅国公载勋之四世孙、光绪镇国将军毓愍之孙、...

历史上的果亲王有几个儿子
答:历史上的果亲王胤礼有两子一女 第一子,未有名,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十六日戌时生,母为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当年十月初八日申时卒。第一女,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二月二十一日辰时生,母为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于雍正十三年乙卯五月二十九日子时卒,年二岁。第二子(承继子)多罗果恭郡王弘曕,为雍正...

宋朝的亲王是什么,如何区分???皇上的曾孙是不是亲王???
答:就亲王府官属的数量来看,宋代与前代及后代各朝代的差距极大。宋代的亲王府通常是:傅有其官而未尝除授,长史、司马、咨议参军不常设,设翊善1人、王友2人、记室参军1人。其他国公以下几乎没有自己的属官。总的来说,宋代的封爵制度虽然不是很完善,但有其先进性。对封爵的严格控制,从而限制产生...

多尔衮的后代有谁?
答:多尔衮有后代。多尔衮女儿,爱新觉罗·东莪,多尔衮亲生独生女。出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睿忠亲王多尔衮的独生女儿,传说其母为朝鲜宗室李世绪之女。多尔衮养子,爱新觉罗·多尔博,弟多铎第五子,母为多铎继福晋博尔吉济特氏,顺治七年袭爵,顺治八年被革归宗,顺治十四年封多罗贝勒,康熙十一年去世,年30...

清皇室的后人姓什么
答:爱新觉罗氏后代改成了哪些姓氏?1912年溥仪退位清亡以后,爱新觉罗家族被迫改取汉姓,其中多为改姓金,但也不乏改姓王、孙、艾、罗、肇、范、关、鄂、依等。改姓金,是因为爱新在满语中是黄金之意。譬如,金默玉(1918-),原名爱新觉罗 · 显琦,满族,是清末八大亲王之一的和硕肃亲王善耆最小的女儿,...

清朝12位皇帝的子孙谁知道?
答:清朝12位皇帝的子孙谁知道?  我来答 6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 君家浓酎我狂歌 2012-08-01 · TA获得超过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9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5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肇祖原皇帝爱新觉罗孟特穆三子 爱新觉罗充善 爱新觉罗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