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趋势?

作者&投稿:幸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的兴起·50~8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趋势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二次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重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这些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及技术基础、美国的大力扶植、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等多种原因促成的。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西欧国家、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是重点。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是前一个重点的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前一个重点知识。美国霸主地位的衰落说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并且是由于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显,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代表的综合国力上。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古为今用,理解、认识今天的世界。

2.难点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和作用是难点。二次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观原因是各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的紧密结合,虽然,它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作用进行讨论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50年代初工业生产即已恢复到战前水平,其原因同学们概括出了两点。第一是西欧国家技术基础好;第二是有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西欧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工业化的摇篮。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的两次工业革命都发生在这里,所以技术经验丰富。厂房、机器等物质设备可以被战争摧毁,而技术是毁灭不了的。比如德国工业技术和科学都非常发达,二次大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有20多人。雄厚的技术经验积累,只要有资金注入,就能恢复生产。那么,西欧恢复生产的资金从何而来呢?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为西欧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资金,按今天的美元值计算就是2000多亿。其中90%以上属无偿赠款。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可见,西欧经济的恢复并不是白手起家。概括起来,也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第二个是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结果。我们先看第一个原因。谁能告诉大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表现在原子能工业、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等方面。这些技术的应用,是生产的发展一日千里,突飞猛进。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前两次科技革命。这一点,大家不难想象。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关于第二个原因,谁能告诉大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的紧密结合,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它的主要措施在我们教材第89页的第一个小字段里。大家看这些措施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部分内容相类似?为什么说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早在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就已产生。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各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以美国罗斯福新政最为典型。二次大战当中,各国都要对工业部门进行集中管理以应战争之需,这就为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而且,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国家投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这样,二次大战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英、法、意等国在采煤、电力、煤气、铁路、邮政、电讯业中,国有化企业占绝对优势。联邦德国国有化较低,但国有企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达到了12%。欧洲许多大公司,如大家熟悉的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都是国有企业。但大家刚才也谈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是一种完美的体制,它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不能保证资本主义经济永远不出问题。我们马上要学习的 1973年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阶段就说明了这点。50至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是联邦德国和日本,请同学们找一找他们经济起飞有哪些相同因素?

2.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日、德两国都是二次大战的战败国。它们发动的侵略战争害了别人也苦了自己,给本国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到了70年代末,两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竟仅次于美国。其原因根据刚才大家所讲的,概括起来应该有这么几点:首先,战后国民经济实行非军事化,政府得以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第二点,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第三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这一点尤以日本更为突出。最后一点,两国经济的迅速恢复离不开美国的援助和扶植。大家想一想,美国是怎样扶植德、日两国的?美国又为什么要扶植它们?

美国扶植日本主要是军事订货、贷款,还帮它进行社会改革,废除了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扶植德国是靠马歇尔计划。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它们变成反共的桥头堡。德、日两国都处在东西方对峙的前沿地带。所以在以上因素的作用下,两国经济发展很快。

3.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美国的战后经济虽然得到稳定发展,但面对西欧、日本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美国的霸主地位也受到了挑战。

二、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1.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成立的背景教材上讲到一部分。300多年来,欧洲一直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中心地位丧失,西欧以外的两个国家主宰了世界。西欧人大梦初醒般地发现战争使他们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使它们更强大,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力量。于是,欧共体粉墨登场了。(指导学生看教材第92页地图及插图)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壮大了他们的力量,加上亚洲日本经济的崛起,这就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

2.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美国的霸主地位从经济、政治两方面受到了挑战。经济上,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从1944年这个体系确立以来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也就是用1美元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里都可以兑换出0.9克黄金,所以当时的美元被称为美金。而现在这一体系早已崩溃,再把美元称为美金就很不妥了。政治上,资本主义世界由美国一家独霸开始逐渐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当然,时至今日,日、欧在政治上追随美国还是比较紧的,但也时常说两声“NO”,而不像二次大战刚结束时那样一味地点头哈腰了。1969年上台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对此深有感触。(指导学生阅读第93页史料,思考二次大战后美国同日本及西欧关系的演变)

从总的方面来讲,美国同西欧、日本的关系经历了从战后初期的主从关系到六七十年代的伙伴关系再到今日之竞争关系的过程。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在欧洲通过马歇尔计划为其输血,帮助欧、日恢复经济。美苏对峙格局形成后,美国大力扶植西欧、日本,为它们提供安全保障,提供贷款,使它们成为自己反共的帮手。这时的欧、日基本上唯美国之命是从,北约就是明证。随着它们经济的高速发展,(指导学生看教材第93页表)它们不愿再受制于美国,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到70年代这一局面形成。美国由一家独霸变成一家独大,所以尼克松总统才说:“美国同二次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遇到了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时至今日,西欧、日本在经济上同美国竞争激烈,虽然美国力图重振“雄”风,但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国力的强弱,也就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高低。所以一定要把经济建设摆在首位,发展是硬道理。50至70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这一高速度并没能维持多久,1973年一场经济危机就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滞胀”时期。

三、经济“滞胀”

1.1973年底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就是这一矛盾。这次危机过后,资本主义进入“滞胀”阶段。

2.资本主义经济“滞胀”
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阶段,也正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失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正日益削弱

~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虽然并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调控目的,可也大大减弱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降低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频率和爆发强度,这种比之前更稳定的经济金融环境也为资本主义国家高速发展创造了条件。5、战后重建是一个次要因素,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百废待兴,较低的基数使得经济增长率普遍较高。

(11分)阅读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材料:材料一 1938~1999年英国政...
答:滞胀”现象(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图表中柱状图信息来分阶段回答,1938~1973年的趋势明显上升,原因从战后英国对经济干预的角度思考作答;1973~1999有一点下降趋势,原因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滞涨”角度思考作答。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即战后初期。这一期间,除了美国较战前更为强大以外,但就总体而言,一般的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了战争的严重破坏,它们分别用了三到五年时间恢复经济,到五十年代初,即已达到或超过了战前的生产水平。第二时期,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这一时期...

如何正确认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答:这些因素的综合,有力地促进了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趋势,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造成了资本的国际大循环。从而,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传统的以生产过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矛盾。 这就造就了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强劲的发展。以下将进行...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如何
答:第五,掠夺第三世界廉价的原材料和燃料,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连西方国家自己也认为,战后第一个20年的经济繁荣是以廉价能源为前提的。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政策的调整 在当代,科技进步,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在发达国家,在不动摇资本主义私有制的...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哪些共同问题
答:(1)基本矛盾对抗性质继续深化。(2)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在克服市场弊端的同时,又以新的方式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新的矛盾与障碍。(3)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它在资本主义的应用又导致科学技术与劳动力的对立,带来了结构性失业,加速了社会分化。(4)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扩张中...

战后年代西方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原因(50-70年代)
答:这些因素的综合,有力地促进了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趋势,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造成了资本的国际大循环。从而,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传统的以生产过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矛盾。 这就造就了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强劲的发展。以下将进行...

为什么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要是行国有化改革
答:面对“滞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再次进行调整,实行了不同程度上改革经济政策,开始减少政府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国家干预,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二、建立“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出现是战后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又一表现,也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形式之一。1...

战后资本主义危机的新特点?
答:由非同期性向同期性转变,这就是战后经济危机发展的历史趋势。这一转变,反映了经济危机严重程度的加深。在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中,未发生危机的国家还可以吸收那些陷于危机中的国家的过剩商品和过剩资本,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而在同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时,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陷于危机之中,谁也救不了谁,而且还互相转嫁...

二战后到二十世纪末欧美的经济变化及原因
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成为最强有力的推动因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采用多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国家调整内外政策,扩大国内和国际贸易;资本主义国家广大民众积极的劳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2.战后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