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写什么写出诗人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

作者&投稿:闫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被贬边地的惋惜与同情之意。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恋恋不舍之情。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一、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三、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写出了南国暮春萧条的景象,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两句抒情做铺垫。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紧承上文,寄情于景,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点出诗歌主旨。“随风”字一作“随君”。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内容的,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的。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真切而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使人回味无穷。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以想象的驰骋和构思的别致在同类诗篇中独具一格,感情的分量相当沉重。诗人匠心独运和技巧之娴熟,于此也可窥见一斑。



通过对杨花、子规、明月等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
原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描绘了哪些景象?
答:这首诗描绘的景物有杨花、子规、五溪、明月。 出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所有解释、赏析、说明什么的
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作者〗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描绘了哪些景象
答:这首诗描绘的景物有杨花、子规、五溪、明月。出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主旨是什么?
答:主旨: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好友“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同情、思念和关切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出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的意思
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者简介〗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原文及翻译
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和译文如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描写了风景,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的意思
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白话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主旨是什么?
答: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主要写了什么?
答:这首诗描绘的景物有杨花、子规、五溪、明月。出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

《闻王昌龄左迀龙标遥有此寄》整首诗
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注释⑴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