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各国政府反对积极的财政政策,请用宏观经济学的只是回答,谢谢。 《宏观经济学》的复习重点是什么?

作者&投稿:危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个问题比较大。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说:
  (1)学派争执
  新古典学派认为政策对于经济收入的影响在长期中是无效的(其余理性预期理论,及长期AS曲线为垂直)。但是新古典学派中的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是完全无效的,而货币政策应该保持持续的,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西方各国反对财政政策。
  (2)IS—LM—BP曲线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汇率是固定的,资本处于完全流通状态(BP是一条水平线),那么该国将无法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财政政策的效果将被扩大。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完全资本流通下,财政政策将完全无效。西方反对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各国汇率是浮动的,资本流通情况良好。另一方面,是针对中国的固定汇率制度而言,想让中国进一步开放汇率浮动和资本市场。
  (3)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
  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注目的,由于政治形态的不同,在西方国家看来一直是一种威胁,而我国长期的经济繁荣正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允许国家投资的领域很多,从而以政府购买,市政投资为代表的扩张财政政策是促使我国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但是这种方式对私人经济的影响很大,导致我国私人资本的力量较为薄弱。西方在我国转型阶段提出这个声音某种意义上是想往伤口上撒盐。在转型期,我国还是要坚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循序渐进的放开市场。如果该题目不涉及中国的话,这第三点可以省去。
  不知道,这样说您是否满意

楼主好,我来为你庸俗的解答一下吧:欧洲经济体如何反对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原因,我是从贸易层面解读的有可能不够全面!德国贸易顺差大国靠出口创收,第二个就是希腊旅游国家不像德国属于产品制造业顶尖的国家,属于产品进口国(也属于产品消费国)产品是消费必需品而旅游我们可以去全球任意一个国家等等或者希腊去一次就可以了不一定就是希腊,但是商品却可以多次消费因为损耗必需品等等,所以德国人越来越有钱,希腊人资金会越来越少,消费少了人们的经济活动就会冷淡下来!冷淡了逃税漏水现象就会越来越多,再加上希腊对国民保障费用相当高(据说比咱们公务员高很多很多倍)只要是希腊人没工作就有钱发!如此高额的费用碰见冷淡的市场,加上严重的偷税漏税,那么政府就会以政府信誉做担保借贷向欧盟向国民借贷,来维持现状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无可救药的链条!国民不愿意降低自己的收入,什么都不干发那么多的钱,多棒!希腊人游行标语就写着{我们已经习惯了富裕的生活}!有钱人又不愿意交税在希腊逃税现象十分严重听说资产过亿的个位数,百万以上的几百人!开什么玩笑这么大个国家这么点有钱人都没有中国一个市的富裕人口多!
前面说了那么多是准备材料说明两个国家的经济情况,下来才是剖析原因,楼主别着急啊,再加上金融风暴次贷危机的全球效应,像希腊这样的经济薄弱的国家问题很容易就爆楼出来,次贷危机希腊实行货币紧缩政策 ,国民不干了,开始游行好啊,骚乱了更没人去希腊消费了!这下病得重了,德国人开始出来发钱了,因为她不能让他的市场倒下,东西再好没市场还是废物,唇亡齿寒的道理的果实很明白的,所以德国政府游说各国游说本国国民像这些欧盟濒临破产的国家放款!由于次贷危机让整个世界都受到不同的影响,都属于经济萎缩状态,没有多余的钱所以就更不愿意借给向希腊这样的国家,再加上希腊政府还款能力很低!又没人愿意去希腊旅游,政府没收入啊!
我害怕过于专业有的大家不明白就大白话了!希望能明白!如果回答得不够详细可以再问我,如果还可以,就给好评吧,谢谢楼主啦!

我只知道现在大家反对,是因为财政危机。

有时代背景的吧,这题不全

谁反对了??反对谁积极的财政政策了???

用宏观经济学知识,解释这项积极财政政策产生对经济产生作用的机理~

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降税和增加政府支出,4万亿属于增加政府支出情况,根据乘数原理,会是生产增加。同时导致了IS曲线右移,降低利率增加产出刺激消费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
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
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
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
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
在四部门经济中,
[img,293,118]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481.png[/img]

要使平衡预算乘数=1,应当是[img,83,23]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889.png[/img],即是在只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或者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际市场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和进口。
3.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扩张有利,试说明理由?
答: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节约交易成本,劳资双方喜欢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由于这种长期劳动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厂商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而通胀又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使厂商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全社会产量和就业都增加。
4、试说明图中A、B两点的经济涵义。
[img,233,181]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8380.png[/img] r%
A 10%

2% B Msp=L2(r)
货币投机需求Msp
答:A点:利率处于最高点,未来利率只降不升,债券价格只升不降,人们只愿意持有债券,不愿意持有货币,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0。
B点:利率处于最低点,未来利率只升不降,债券价格只降不升,人们只愿意持有货币,不愿意持有债券,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处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实效。
5.向右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政策含义?
答: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反向变动关系。政策含义是政府在进行失业与通胀治理时,先确立一个“临界点”(即失业率与通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如果失业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扩张性政策,以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如果通胀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以较高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
6.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内在稳定器也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和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是政府“稳定经济的第一道防线 ”。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自动变动的税收(特别累进税制)、政府转移支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7.简述超额准备金产生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市场利率变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
答:超额准备金指“银行实际贷款低于本身贷款能力”,其差额部分就是超额准备金。产生原因在于: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企业预期利润率太低不愿意借款,或银行认为利率太低不愿意贷出等等。对商业银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负债业务,如果不能放贷出去,同样要付出存款利息,增加成本。所以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将刺激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从而超额准备金减少。反之,准备金增加。
8.画图用AD-AS模型简要说明经济滞胀的成因?
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如发生在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主要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提价,石油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进口原油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总供给下降的冲击。
如图:
[img,344,250]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527.png[/img]
在总需求不变情况下,由于总供给刺激,AS1移动到AS2,均衡点发生移动,这时国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业率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现通胀。

预算的作用及缺点
答: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的是单式预算组织形式。当时西方各国信奉的是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人们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缩小政府职能,压缩政府开支,在财政上提倡预算收支平衡,反对财政赤字。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单式预算组织形式对监督政府预算行为和控制收支规模,维持预算收支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单式...

西方福利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背景
答:(一)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随着高福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各国政府普遍感到在社会福利财政支出方面力不从心,政府财政无力供给庞大的福利支出需要,因此,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让更多的私人部门参与到社会福利制度中来,成为近年来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重要趋势。为了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

财政赤字的利弊有哪些?
答:2、财政赤字可能增加政府债务负担,引发财政危机。财政风险指财政不能提供足够的财力致使国家机器的运转遭受严重损害的可能性,当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时,轻者导致财政入不敷出,重者引起财政危机和政府信用的丧失。3、赤字财政政策孕育着通货膨胀的种子,可能诱发通货膨胀。从某种程度上说,赤字财政与价格...

请问我国的赤字财政政策有什么好处和不好之?
答:赤字财政政策曾经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长期推行,依靠发行国债来扩大财政资金来源,维持庞大的政府支出,使战后西方各国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对经济的增长确实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对帮助我国早日...

政府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体现政府什么职能
答: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发展趋势 政府职能逐步扩大 近两个世纪来特别是二战以来,西方国家政府职能迅速膨胀。因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公共事务不断增加,为满足较高的社会发展,政府活动也随之增加。这就是“瓦格纳法则”. 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认为,为满足较高的社会发展,政府活动也必然随之增加。他的这一...

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矛盾吗?2个政策的具体手段是什么...
答: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用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是央行通过抽紧银根,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以提高货币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防止经济过渡膨胀。通常有适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高利率、出售政府债券、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等。在经济出现萧条迹象,失业率有所上升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

政府收入的形式
答:税收收入是政府收入最主要的形式,是政府活动的主要财力支柱。前,税收收入占各国政府收入的比重一般都在90%左右。税收是财政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政府收入范畴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政府收入的主要形式。其原因主要是:1.税收在筹集政府收入方面具有其他收入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取得政府收入的最佳形式。

当今世界各国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是
答:当今世界各国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是举借公债。举借债务是指中央或地方政府财政部门代表中央或地方政府以发行债券等方式举借的债务,其中中央政府财政部门发行的债券为国家公债,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发行的债券为地方公债,其它长期借款。中央政府财政预算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数额举借国内和国外债务,地方政府财政预算...

财政与金融中的 求解
答:谈常新。财政基本理论的演变是围绕着国家财政活动是否干预经济这一争论而进行的,古典和新古典学派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政府的干预有害经济的发展,而凯恩斯主义则支持国家干预经济,认为自由的经济本身不能保持繁荣稳定,国家应利用各种手段,主要是财政手段来扶持经济发展。西方经济自由主义时期,亚当斯密经济...

历史:化解危机需要大智慧清政府财政加重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答:清政府财政加重的原因;主要原因 西方列强对中国市场的入侵,导致清政府税源减少。西方各国与清政府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其中赔款 ,各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导致政府财政萎缩。中国关税由西方国家操纵。清政府的应对的相对措施 1. 放宽了对民间资本,人民自主创业的限制 。2. 清政府开始利用官职进行买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