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中文化权利和自由有哪些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有哪些

作者&投稿:台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宪法中文化权利和自由: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法律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本条是关于公民享有科学文化活动自由的规定。科学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为促进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广大公民应当享有广泛的科学文化活动的自由和权利,对此,国家也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扩展资料

我国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权利:

《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

1、言论自由:公民通过语言表达意思的自由

2、出版自由:公民以出版物的形式表达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3、结社自由:公民以一定的宗旨,依照法定程序组织或参加具有持续性的社会团体的自由

4、集会:公民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

5、游行: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

6、示威: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



  我国宪法规范体系中的艺术自由
  1982年我国《宪法》第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这里所明确列举的自由通常被人们称为“文化权利”。从该条的规范结构看,“文化权利”显然不是一项单一的权利,而是一项复合权利,艺术自由即属于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宪法上直接的保障依据。立足于我国宪法中的基本权利体系,从文字和体系解释出发,这里首先涉及了一些重要的宪法认知:其一,艺术自由是文化权利的一个组成部分,符合文化权利的本质特征,受制于文化与国家的基本关系;其二,艺术自由“涉及国家对艺术创作和发表领域的保障意义”以及“国家鼓励人们从事创造性的艺术工作的积极意义”,也就是主观防御权利与客观法——以创造性为代表的艺术自治以及国家的艺术促进义务——两个面向。
  除了文化基本权利条款,现行宪法还在序言和总纲部分规定了有关文化主题的内容:第一,序言第7自然段中的文化事业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序言第7自然段中的文化发展目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第三,第22条所确认的文化事业的前提:“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等;第四,第24条第1款所涉及的精神文明建设:“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第五,第24条第2款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1]可见,我国宪法中贯彻的是一种与文化多元性不同的一元化的文化政策,它强调的是核心价值观。在这种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对文化的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文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2]借鉴德国宪法学界的通说,我国宪法中明确设定社会文化政策的宪法规范属于“国家目标条款”(Staatszielbestimmung)。[3]从规范效力而言,“国家目标条款”是以国家任务(Staatsaufgabe)的实质内容而成为规范所有国家行为的方针(Richtlinie)和训令(Direktive),它的位阶高于一般政策目标,在此面向上拘束立法者,限制其政策形成自由,至于手段上如何实现该目标乃立法者的权限与自由。[4]同时,“国家目标条款”基本上归属于“宪法原则”,其拘束力比属于“宪法命令”的“立法委托”强,拘束的对象又并不只限于立法者。[5]因此我国在文化上的国家核心价值观及其目标,以宪法规范所确定的文化的国家目标条款的形式,对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立法也能产生直接的约束力。
  不同于中国宪法,德国基本法对有关社会政策的问题则采取了开放性的预设,比如对经济秩序、社会秩序、文化制度等都没有进行限定,而是交由一般法律来加以确认。当然,基本法在价值观上是中立的(weltanschauliche Neutralitaet),但其并不是价值中立的(wertneutral),宪法的价值秩序表现为对立法者产生直接约束力的基本权利价值决定。其具体的意思是指,立法者只要尊重基本法(尤其是它的基本权利条款),就可以采取任何他认为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
  两相比较,我国虽然也把艺术自由明确纳入了公民基本权利的清单之中,但宪法同时还规定了相应的文化政策条款,这就决定我国无法直接照搬西方的宪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仅从基本权利体系内部去探寻艺术自由的具体内涵,而是要从我国整个宪法体系出发去分析艺术自由真正的规范轮廓。虽然如此,无论釆取哪一种立场与模式,作为宪法基本权利的艺术自由的实质理性始终在于公民自由与国家限制两个面向及其各自正当性理由,因此问题的关键最终还是会聚焦于艺术自由形成与限制交集之处的立法者,而落定在确定国家干预允许的界限之上,这使得两国有关艺术自由的宪法保障之间的比较与借鉴具备了适当的理论框架与平台,并藉此在各国有关艺术自由宪法保障显而易见的差别之上明确是什么更高的价值和判断影响了各国的立法和司法走向。因此,本文主要分成以下三个部分来展开:第一部分是寻找国家与文化的关系模式之下艺术自由的本质;第二部分致力于探讨国家如何在艺术自由的法律形成与实施中保障艺术的本质;第三部分是重点分析国家对艺术自由的合理性限制及其论证。

  宪法中文化权利和自由有: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有哪些?~

供参考: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选举权,是指公民选举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被推荐为代表机关代表或者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两者合称选举权利。

2.我国选举权利也包括对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诉愿权)

1.监督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的权利,是公民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相对方对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权利,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和申诉权。

2.获得赔偿权是指公民的合法权益因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而受到侵害的,公民有要求国家赔偿的权利。

(三)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是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是公民作为国家政治主体而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由,是保障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自由。

(四)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的信仰宗教的自由。法律 教育 网

(五)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身自由,除包括公民的人身活动自由不受非法侵害外,还包括身体权、人格尊严、住宅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1)人身自由,即狭义的人身自由,指公民的肉体和精神不受非法侵犯,即不受非法限制、搜查、拘留和逮捕;

(2)人身自由是公民所应享有的最起码的权利,是其他自由和权利的基础。人身自由,依法可以限制或者剥夺,但必须由法定机关根据法定理由、按照法定程序决定或批准,并由法定机关执行;

(3)生命、健康是人身自由的基础,民法上的生命权、健康权是由宪法上的人身自由权派生而来。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1)人格尊严指公民作为平等的人的资格和权利,应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2)宪法上的人格尊严权主要包括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

3.住宅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是指任何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个人,未经法律许可或未经户主等居住者的同意,不得随意进入、搜查或查封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六)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1.财产权;2.劳动权;3.劳动者的休息权;4.获得物质帮助权;5.受教育的权利;6.文化权利和自由。

(七)特定人的权利

1.保障妇女的权利。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法 律教
育网

2.保障退休人员和军烈属的权利。

3.保护婚姻、家庭、母亲、老人和儿童。

4.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成长。

5.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平等权等基本权利
答:法律分析: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具体是:平等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秘密权、监督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文化活动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答: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和监督权利。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如下:1.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

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有哪些
答:公民的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言论自由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公民的通信秘密与通信自由权利、科研自由、文艺创作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

法律权利有哪些
答:5. 监督权,允许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获得赔偿。6. 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以及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还包括在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7. 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以及进行科研...

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包括哪些
答: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权利是公民依法享有的经济物质利益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它是公民日常生活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它的内容主要有:1. 私有财产权。是指一切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继承权,以及具有财产权性质的公物使用权等公法上的...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答:5. 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6. 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7. 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
答:6、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7、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的保护;8、保护华侨、归侨和侨誉的权利和利益。我国的人格权包括哪些 我国的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5)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6)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

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有哪些
答: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关于宗教信仰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关于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权利有哪些
答: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8、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9、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10、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11、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