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作者&投稿:空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教学目标: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欣赏小说精妙的构思。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时运用的主要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教学重难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情节出人意料而有在情理之中的精妙的构思美。
3、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作者莫泊桑是19 世纪后半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4、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准备复述故事情节。要求:按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复述,抓住精彩情节。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着哪一个字展开?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怎么说?
5、讨论后归纳:小说叙述我一家人对于勒叔叔的态度变化。小说围绕一个“钱”字展开。于勒有钱时,大家都盼他,没钱时,大家都躲他、骂他。正因为于勒对钱的占有的多少,才引出他的亲属对他态度的变化。
6、研讨课文内容:我们明确了本文的故事是围绕一个“钱”字展开,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于勒在有钱时和没钱时菲利普夫妇的态度有何不同?通过这些表现,能否看到他们是怎样想的。例如:课文第3、4段:“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的到海边的栈桥上散步。”父亲总是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嗨!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从“衣冠整齐”可以看出菲利普一家对有钱的于勒的敬仰,从父亲的话可以看出全家对有钱的于勒的归来的渴望。
7、第16段写一家人对于勒回国拟定了上千种计划,因此非常想念他,希望他赶紧回来。第25 段写父亲看到没钱的于勒时,脸色苍白,这体现了父亲的紧张,因为于勒一穷,全家的希望全化为泡影了。开头写于勒没钱时,菲利普夫妇将于勒打发到美洲去。后来于勒在美洲发财后给他们写了一封信,被他们称为“福音书”,在船上看到于勒沦为一个穷水手后,菲利普夫妇骂于勒没出息、是贼、讨饭的人。可见他们心里想的不是弟弟,而是弟弟兜里的钱。这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菲利普夫妇只认钱不认人,十分自私。
8、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大家想想怎样用最简洁的字概括。讨论后归纳:可以分别用“赶、骂”、“盼、赞”。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是什么样的人呢?讨论明确: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见利忘义、自私冷酷。对联作结,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老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并在黑板上交流。上联:十年思盼兄弟如同摇钱树下联参考:一朝相逢同胞好比陌路人。横批:情不如钱。继续朗读课文,完成对联练习。

~

语文课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还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可以这样设疑:“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反映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自学预习后围绕这个问题就理清了这篇小说的结构: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即分别为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同时也会明白菲利普夫妇对同一个人前后几种不同的变化,...

如何落实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
答: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要通过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内容,引导学生具有同情心和爱心,具有批判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建立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意识。 2.教学实践中你是如何处理过程与结论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我是教语文的,现就我在实践中一点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语文教学 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是...

《莫泊桑拜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答:b、向年级学生借《我的叔叔于勒》 c、向年级学生借《项链》 上面三部作品都可上网搜索到。 2、观察马路上来往的行人和车辆,抓住特点写一段话。(书后5) 《莫泊桑拜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3 一、回顾课文,概括内容。 (一)上节课,我们一同走近了莫泊桑和福楼拜两位著名作家,你能用四字词来概括吗?(循循善...

行之路远只为寻光——人航高碑店联合教研心得
答:《故乡》中聚焦人物、环境的对比,来探究作品的主题;《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分析情节安排的技巧、视角的妙处来探究小说丰富的意蕴;《孤独之旅》则通过人物的心理、环境描写来品味杜小康的孤独。这些设计都紧扣阅读教学的要素,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巧妙设计作业,提升学生能力 最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人航教师的...

关于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的感悟
答:二、板书设计也有一定的规律。1.内容规范化,包含重难点,书写时要与相应的教学标准同步。2.要体现空间布局的要求3.要进行艺术化的加工。他向我们呈现了某语文老师3节课优秀的板书设计,她在讲《一滴水的故事》、《昆明的雨》、《我的叔叔于勒》时,均在最后对板书进行了艺术加工,加工成一滴水的形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进行倾心导学
答:”课堂的教学中,不宜提“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学生不需深入思考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轻易答对的问题,而应设计一些有思考余地的提问,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让他们各抒已见。我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爱虚荣的心理特点,抓住课文里的关键语句这样...

教学研读的创新
答:课文研读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从常规的视角去分析课文,从一般备课的角度去理解课文,都不大会有比较精致的结果。教师的课文研读必须是个性化的、有创意的,否则发现不了“真金”课文研读要深究一个“内”字,即着力于课文的内容去进行研读。读《我的叔叔于勒》,你可以用课文内容印证非常多...

如何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兴趣与能力的教学设计
答:以续写为例,学了《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就续写《于勒叔叔回来了》等,续文做到自然而巧妙,则是源于对原文主题、情节、语言风格等是悉心揣摩和定位,因此,续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原文的阅读理解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因此写的进一步提高,自然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而阅读能力的...

《故乡》说课稿
答: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故乡》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课文,文中用对比手法来揭示主题的写法,是开启本单元的《我的叔叔于勒》和第五单元《范进中举》教学的一把钥匙,也是开启第六册第三单元《变色龙》教学的一把钥匙,可见其地位尤其重要! (三)教学...

九年级《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答:这篇文章运用了多种手法成功的刻画了范进、胡屠户等形象,是学生学习如何描写人物的好范文。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三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自己搜集资料并借助资料自学一些课文内容。但作文水平低。三.教法分析 《范进中举》之前有教读课《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安琪的礼物》,学生学完这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