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出中国历史上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两位英雄人物。 中国历史上具有梅花品质的人物

作者&投稿:步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上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两位英雄人物有:

1、苏武。

苏武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期间,李陵到北海,对苏武说:“区脱地区捕得云中的活口,说太守以下的吏民都穿着白衣,说皇帝驾崩了。”苏武听了向南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数月之久。

2、文天祥。

文天祥被俘以后,元军把他送到潮阳去见张弘范,强迫他向张弘范下跪。文天祥坚决不答应。张弘范强迫他不过,只得以接待客人的礼节和他相见。

1279年,张弘范押着文天祥由海道到崖山,准备破灭赵昺的小朝廷,把南宋完全灭亡,自己的伶仃,不由百感交集,便写了一首诗,表达了他高度的爱国思想。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英雄人物的故事-苏武牧羊:

苏武去了匈奴,匈奴人对苏武很粗鲁,别扣留,并要求其投降,苏武不从就被带到北海(现在的贝加尔湖),在那里放羊。苏武去了北海,匈奴没有给他口粮,他挖野菜,抓田鼠吃。他不在乎自己是死是活。他最难忘的是他是汉朝的使者。

他带着使者去放羊,和他一起睡觉,心想总有一天他会把使者带回来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代表朝廷的使者身上所有的流苏都从苏武手中掉了下来。但他把灯杆的使者当作自己的命脉。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汉朝赵王年仅8岁。在公元前85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天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武



中国历史上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两位英雄人物有:
1、苏武。
苏武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期间,李陵到北海,对苏武说:“区脱地区捕得云中的活口,说太守以下的吏民都穿着白衣,说皇帝驾崩了。”苏武听了向南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数月之久。
2、文天祥。
文天祥被俘以后,元军把他送到潮阳去见张弘范,强迫他向张弘范下跪。文天祥坚决不答应。张弘范强迫他不过,只得以接待客人的礼节和他相见。
1279年,张弘范押着文天祥由海道到崖山,准备破灭赵昺的小朝廷,把南宋完全灭亡,自己的伶仃,不由百感交集,便写了一首诗,表达了他高度的爱国思想。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英雄人物的故事-苏武牧羊:
苏武去了匈奴,匈奴人对苏武很粗鲁,别扣留,并要求其投降,苏武不从就被带到北海(现在的贝加尔湖),在那里放羊。苏武去了北海,匈奴没有给他口粮,他挖野菜,抓田鼠吃。他不在乎自己是死是活。他最难忘的是他是汉朝的使者。
他带着使者去放羊,和他一起睡觉,心想总有一天他会把使者带回来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代表朝廷的使者身上所有的流苏都从苏武手中掉了下来。但他把灯杆的使者当作自己的命脉。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汉朝赵王年仅8岁。在公元前85年。

梅花花语为坚强、高雅和忠贞。 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有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因其凌寒不惧、孤清高洁与隐士高人崇尚的“遗世独立”相吻合,又因凌寒报春与仁人志士相同。所以我提宗泽、袁崇焕二人
宗泽抗金,以69岁高龄任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招聚义兵近200万,分署京郊16县,与金兵隔黄河对峙。此时是他一手提拔了岳飞。因其屡败金人,金人畏惮宗泽,都称“宗爷爷”。曾一年上疏24次,力劝宋高宗还京,以图恢复北方失地,均为奸佞所阻。泽忧愤成疾,疽发于背。临终前,念诵杜甫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直至断气,无一语及家事,惟连呼“渡河!渡河!渡河”而逝。
袁崇焕抗后金,先后挫败后金,曾有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北京保卫战大捷,而战方胜,旋入狱。蒙冤碟刑处死于西市,行刑那天,袁崇焕在行刑前,念出了自己的遗言: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特别能吃苦的那些人应该算吧~
第一个,苏轼,多次被贬,还是很乐观。看他的诗文那些就晓得咯。比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第二个,岳飞,坚韧不拔,一心抗金收复河山,不争权夺利,不贪财好色,极似梅花坚韧挺拔,不争春斗艳的品格。
诸如此类的人物还有很多。

中国历史上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两位英雄人物有:

1、苏武。

苏武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期间,李陵到北海,对苏武说:“区脱地区捕得云中的活口,说太守以下的吏民都穿着白衣,说皇帝驾崩了。”苏武听了向南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数月之久。

2、文天祥。

文天祥被俘以后,元军把他送到潮阳去见张弘范,强迫他向张弘范下跪。文天祥坚决不答应。张弘范强迫他不过,只得以接待客人的礼节和他相见。

1279年,张弘范押着文天祥由海道到崖山,准备破灭赵昺的小朝廷,把南宋完全灭亡,自己的伶仃,不由百感交集,便写了一首诗,表达了他高度的爱国思想。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英雄人物的故事-苏武牧羊:

苏武去了匈奴,匈奴人对苏武很粗鲁,别扣留,并要求其投降,苏武不从就被带到北海(现在的贝加尔湖),在那里放羊。苏武去了北海,匈奴没有给他口粮,他挖野菜,抓田鼠吃。他不在乎自己是死是活。他最难忘的是他是汉朝的使者。

他带着使者去放羊,和他一起睡觉,心想总有一天他会把使者带回来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代表朝廷的使者身上所有的流苏都从苏武手中掉了下来。但他把灯杆的使者当作自己的命脉。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汉朝赵王年仅8岁。在公元前85年。

举出几个中国历史上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

1、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2、文天祥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
在孩提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谥号都为“忠”,即为此高兴,羡慕不已。说:“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
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时元军攻鄂州(今武汉武昌),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避兵。文天祥尚未就职,即上书宋廷,建策建方镇分地防守,从民兵中选精兵,破格选用将帅。并请除杀动摇民心的董宋臣,未被采纳,辞官回乡。
后起任刑部郎官、知瑞州、尚书左司郎官等职。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宋守将多降。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今杭州)。
上书力陈分全国为四镇,集中财力、军力抗元。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今属江苏),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今杭州西)。德祐二年(1276年)力请同浙西制置副使兼知平江府张世杰率京师军民20余万,与元军背城一战,宋廷不许。
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泛海至温州(今属浙江)。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任枢密使、同都督诸路军马。
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十一月,进军江西失败。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在各地抗元义军和人民支持下,再攻江西,于雩都(今于都)击败元军,收复兴国(今属江西)及赣州、吉州的属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蒙古、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3、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4、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李白
百度百科-司马迁
百度百科-岳飞
百度百科-文天祥
百度百科-屈原

1、岳飞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绍兴十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
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2、项羽
乌江自刎:项羽自忖不能脱身,就部下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
今日是要决死战了,我要为诸君痛快地一战,必定要胜利三次,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砍旗,让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于是,他分骑兵为四队,此时,汉军围困数重,项羽对他的骑兵们说:“我为你们杀掉对方一将!”于是,他命令骑兵们分四面向山下冲,约在山东面会合。
项羽大呼驰下,斩杀一汉将。赤泉侯杨喜追项羽,项羽大喝一声,杨喜的人马俱惊,退后数里!项羽与骑兵分为三队,汉军不知项羽在哪队,就也分三队包围。项羽飞驰而出,又斩杀一汉将,同时杀近百人,再会合骑兵,仅损失两骑,项羽问:“怎么样?”骑兵们钦佩地回答:“和大王说的一样” 。
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于是,项羽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
3、文天祥
宝祐四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
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
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
祥兴元年十二月,在五坡岭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二次阻敌,虽无回天之力,坚拒北元荣华,只求速死,一身傲骨化为传世美谈.。

4、苏武
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5、鲁迅
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天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有梅花精神的人有哪几个人?
答: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梅花的特点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

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气节的人,有哪些
答:1.项羽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2.于谦 明朝名将 民族英雄 多次击败外族入侵 后被人诬陷致死“社稷为重 君为轻”“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3.文天祥 南宋大臣 面对元朝威逼利诱毫不动摇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气节典范 4 朱自清 宁肯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最后终于被活活...

历史上有哪些和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物?
答:具有梅花的秉性,如屈原,杜甫,岳飞,李清照,文天祥,李大钊,徐悲鸿,朱自清,江姐等。

从古至今有哪些像梅花一样有骨气有气节的人物和事迹
答:古代的有气节的人物和故事很多 比如:文天祥宁死不屈,不投蒙元,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再如苏武,张骞,朱自清宁饿死不吃洋米等等可歌可泣的故事。更有,傲骨是嵇康——嵇康不喜为官,平时以打铁为乐(一说以此谋生).大将军司马昭曾想聘他为自己的掾吏,嵇康坚守志向不愿...

梅花一样气节的中国人,有哪些?
答:大学,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 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 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在被军阀张作霖捕后,坚 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于1927年4月28...

举出几个中国历史上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
答: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

哪些人有梅花的精神品质 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有哪些
答: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2、辛弃疾: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3、岳飞: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4、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5、钱学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你知道古往今来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物有谁吗?
答:古往今来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屈原,岳飞,文天祥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

和梅花一样的品格的人
答:王冕 齐已 张臬 李公明 王琪 王安石 贡性之 庚信 陆游 王维 刘禹锡 白居易 范大成

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有哪些 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有哪些呢
答:4、鲁迅:崇高的品格正像梅花那样冰清玉洁。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