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中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应都是怎么计算啊? 经济学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计算题

作者&投稿:司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先了解斯勒茨基方程,总效应等于收入效应加替代效应。替代效应符号为负,收入效应符号不确定,根据商品的性质来确定,总效应符号不确定。
为计算替代效应,首先计算出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后(价格下降),使购买力保持不变时的货币量,根据新的货币量和新的价格带入需求函数,可求得价格下降的那个商品的新的量,用这个新的量减原来的量就得到替代效应。
下面计算收入效应,先计算出按照新的价格他的需求量,再用新的价格和新的货币量计算出他的需求量,这两个需求量之差即为收入效应。
有什么疑问再问我喔~

替代效应就是:效用U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Q的变化量。还有: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常为负的。
ps:效用一般为题目所给,比如效用U=X1X2。效应是一个概念,有点像物理学里面的△,纯粹是一个变化量。举例子时间的变化量△t。而替代效应就是U不变下的△Q。有时候这个Q写成X。看题目咯。希望对你有帮助。我是华灯下的故事。



微观经济学。怎么计算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效应是总效应吗?~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是对总效应的分解,其目的研究产生总效应的原因,分析总效应中有多少是由“收入效应”产生,多少是由“替代效应”产生。
当购买20单位的X和10单位的Y在新价格下需要的收入:
Px=1, Py=1,MUx=Y,MUy=X
所以MUx/P= MUy/P ,即 Y=X 该消费者的预算结束方程为X+Y=30
由以上得:X=15,Y=15 所以Y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他买更多的Y,多购买15-10=5单位
举例说,你将苹果、香梨两种水果卖给我,我的预算不变,你把苹果的价格降低后,我买的苹果多了,这是总效应。
那么,我为什么会多买苹果呢?我们可以这么分析:
一方面,苹果价格降低,我手里的钱升值了,相当于我的收入增加了,我可以买更多的苹果,这就是收入效应;
另一方面,相对于香梨而言,苹果更便宜了,买苹果更加划算了,于是我把一部分买香梨的钱挪过来买苹果,这就是替代效应。以上供参考。

收入效应,Q(m1.p2)-Q(m2.p2) 替代效应,Q(m2.p2)-Q(m1.p1)。Q是消费量,m1是原来的收入,m2是因价格改变导致的收入变化,p1是原来价格,p2是变化后的价格。
(1)预算约束为 4X+4Y=144
将Y=36-X代入效用函数得:U=X(36-X)
效用极大化条件为dU/dX=-2X+36=0, 故X=18
代入预算约束得Y=18, 代入效用函数的U=324
(2)X的价格变化后的预算约束为9X+4Y=144
简化后, 得Y=36-2.25X, 代入效用函数得
U=X(36-2.25X)
效用极大化条件为dU/dX=-4.5X+36=0, X=8
分别代入预算约束 和效用函数, 得 Y=18, U=144

总效应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之间的关系
x商品降价前,x与y两商品的价格比率由预算线aj表示,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在E0点,在该点预算线aj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与该切点相对应的x商品的购买量为q0,x商品降价后,预算线由aj变为aj2这条新的预算线表示x、y两商品的新的价格比率。
新预算线与较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切点为E2点。E2点是降价后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与该点相对应的x商品的购买量为q2。可见,x商品降价后,其需求量由q0变到q2。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替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