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审计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如何确定?

作者&投稿:繁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主要是采用定量的方法来确定,即注册会计师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用的百分比来计算确定。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根据期中会计报表推算出年度会计报表或对上年度会计报表做出修正,以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判断基础:资产总额 、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

不同会计报表之间,应选取最低的重要性水平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扩展资料:

重要性水平是指用金额额度表示的会计信息错报与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者决策。只有在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对会计报表真实性、公允性发表意见”的情况下,才需要确定重要性水平。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cpa应当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cpa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目标、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变动幅度。同时,还应当从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越高,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少,审计风险(AR)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审计风险越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重要性水平



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实际上就是根据被审计单位性质确定基数和比例进行计算的过程,重要性水平是基数和比例的乘积,其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

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数据计算:

(1)对于按收付实现制核算的预算单位和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按收入或支出总额的0.5%--2%确定;

(2)对于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企事业单位,可按资产总额的0.5%--1%确定,或者按流动资产或净资产的1%--2%确定,也可按营业收入的0.5%--1%确定,还可按净利润的5%--10%确定。

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首先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其次要符合审计目的,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再次要区别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业务规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业务风险水平、财政财务收支的性质和金额、收支项目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动趋势等。

拓展资料:

[forms for reporting to the higher organizations] 向上级报告情况的表格。简单的说:报表就是用表格、图表等格式来动态显示数据,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报表 = 多样的格式 + 动态的数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报表



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在实务中,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可以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在选择适当的基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财务报表的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所定义的财务报表指标(如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及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提出的其他具体要求;

2、对某被审计单位而言,是否存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财务报表项目(如特别关注与评价经营成果相关的信息);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及所在行业;

4、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所有权性质以及融资方式。

扩展资料:

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采用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给各交易及账户余额。在分配时,分配的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账户,这是由于在复式记账情况下,一笔影响损益表项目的错误也同时影响到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正确性。

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重要性水平的控制,就可对损益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各账户或各类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当等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具体分配时,应考虑各账户或交易的性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财务报表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 判断基础和计算方法(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 固定比率:实务中的常用比率 (1) 净利润 5%大--10%小 (2) 资产总额 0.5%---1% (3) 净资产 1% (4) 营业收入 0.5%---1%
变动比率:根据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
2、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会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根据期中会计报表推算出年度会计报表或对上年度会计报表做出修正,以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判断基础:资产总额 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
不同会计报表之间,应选取最低的重要性水平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计算方法
固定比率:在选定判断基础后,乘一个固定比率,求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参考数值:资产总额的0.5%—1% 净资产的1% 营业收入0.5%—1% 税前净利润5%—10%
例:某企业税前净利润为200000元,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指标比例为10%,则 计划重要性水平=200000*10%=20000元
变动比率法的基本原理:规模越的大企业,允许的错报或漏报比率就越小,一般是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历年的总收入、总资产、股东权益等指标变动较大,那么基于合理性考虑,可按历年平均数计算重要性水平;对于同一被审计单位,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重要性水平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审计人员可采用几种基本方法混合的方法来计算重要性水平或根据经验进行调整。 帐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可采用分配的方法,既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帐户。 例:CPA初步判断的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资产总额的1% 不分配的方法
假设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00万元,则可根据帐户或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将其确定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20%——50%。 4、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评价内容:存在的审计差异在性质上是否重要,即是否舞弊或违法; 存在的审计差异在金额上是否重要,即是否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

参考资料:http://wenku.baidu.com/link?url=E5LQwsFI285lQYDYVUMP4ywuAp0Pd3r9zmbnvwG9UwhfS8G1IoAe95kL8Q5ppdpRkHb_selyJPA1YfgqNsywNYlI1p2IqWEVqf_5E7Y5enm

答: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主要是采用定量的方法来确定,即注册会计师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用的百分比来计算确定。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如何确定...~

帮考网孙超凡老师讲述注册会计师考试核心考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在实务中,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可以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在选择适当的基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财务报表的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所定义的财务报表指标(如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及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提出的其他具体要求;
2、对某被审计单位而言,是否存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财务报表项目(如特别关注与评价经营成果相关的信息);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及所在行业;
4、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所有权性质以及融资方式。

扩展资料:
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采用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给各交易及账户余额。在分配时,分配的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账户,这是由于在复式记账情况下,一笔影响损益表项目的错误也同时影响到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正确性。
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重要性水平的控制,就可对损益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各账户或各类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当等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具体分配时,应考虑各账户或交易的性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财务报表

计算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答:资产重要性水平=260000*0.5%=1300万元 股权重要性水平=118000*1%=1180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重要性水平=540000*0.5%=2700万元 净利润重要性水平=34120*5%=1706万元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水平应以低者计,为1180万元。

影响报表层次的重要性的因素
答: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作决策,是注册会计师运用...

审计学中如何理解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答:二、方法适用范围 1、净利润法适用于利润水平比较稳定、回报率较合理的企业。2、营业收入法适用于微利企业和商业企业 。3、重要性标准计算基础以当年未审数为主,适当使用前三年平均数。从以上叙述能够看出,这两个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主要标准就是看一下重大错报风险能否影响到具体的认定层次(财务报表...

审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答: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十二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但是,迄今为止,都还没有哪个国家明确规定重要性的量化标准。根据审计实务经验,通常...

审计人员衡量审计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的罂粟有哪些
答:(一)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判断 要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首先我们需要选取一个财务判断基础,以此为基础对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进行衡量,通常用作判断基础的有总收入、总费用、毛利润、流动资产、净营运资产、总资产、所有者权益、经营现金流量、权益报酬率等。(二)各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层次重要性水平...

审计方面的问题: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是如何计算的?
答:如: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可能的报表使用者:主要使用者是财政部门,次要使用者是主要投资者、媒体和社会公众。2、会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重要财务信息或报表项目:使用者 关注的重要信息 主要使用者 财政部门 (1)资金到位及管理情况(2)支出总额(3)实际支出与预算的...

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是啥?
答: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有固定比率法,采用固定比率法的计算公式:判断基础×固定比率=重要性金额。重要性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偏离特定目标的差异或缺陷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的差异或缺陷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管理层的判断或决策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重要性在计划阶段运用的目的主要是编制科学...

注册会计师应确定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什么
答:2011年4月自学考试《审计学》真题单项选择题第8题 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后,确定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水平为200万元,利润表的重要性水平为100万元,则注册会计师应确定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 )。A.100万元 B.150万元 C.200万元 D.300万元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A 校答案解析: 详见...

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有关吗?
答:为了使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对企业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有必要充分运用好审计重要性原则。一、重要性水平合理确定判断的基础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12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判断...

审计问题。为什么认定层次重要性低于整体层次?
答: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应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在判断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时的标杆,会根据不同科目风险的高低来调整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但总体原则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一般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50%-75%,如何理解实际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