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为孔府题词,极有才华的他为何要故意写错两字? 纪晓岚在给孔府题词的时候为什么要故意写错两个字?

作者&投稿:印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看过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观众都知道纪晓岚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清官,他在历史上也十分有名,当时的清朝皇帝曾命他去负责修订《四库全书》,所以纪晓岚算是一个古代大学霸,在他的领导下浩大的修书工程最终取得完满成功,可是有人觉得纪晓岚虽是一位很有牌面的学者,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因此他给孔子庙写的题词就写错字了。

孔子乃中华史上一位非常厉害的思想家、儒学创始人、作家,他一生写出的作品深深影响了无数汉人,其文化思想遍布全球。当孔子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其家乡修建了一座孔子庙。孔子生前被誉为天下第一大学者,自然成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偶像,关于孔庙的题词工作,很多人都想写,因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不过众人还是请到了清朝大学士纪晓岚给孔庙题词。

当时纪晓岚欣然应之,很快就写出了一副对联,内容为:“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此对联看似工整巧妙,但是颇有学识的人在身临孔庙后,突然发现对联中的两个字有失偏驳,因为那两个字疑是写错了,具体是上联中的富字没有上面的一点,下联中章字的下边部首“早”又“写过了头”。

一个是富字没有点、一个是章子写穿了头,这会不会是工匠在依照原句制造对联的时候不小心造错的呢?这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当时弄错,那么验收的学者们也肯定能看出端倪,改而让工匠们翻工。

按此来看那就说明是纪晓岚故意写错的,身为清朝大学士的他为什么会犯这种文字上的低级错误呢?

想充分了解纪大学士是否真的写错,还得从我国博大精深的汉字中探出究竟,众所周知汉字乃世界上最复杂语境最具内涵的文字,特别是繁体汉字就越加复杂,至今很多古老汉字在日常中不常用导致很多人不了解字的意义也不知道怎么读。

因此为了让汉字更加通俗易懂,人们就把慢慢发明出一种新简单字体,名叫俗体字。

这种字体源于民间,是专为方便普通人所发明,通常都是在原子上修改偏旁部首,以达到更好的辨识。

当时纪晓岚估计也熟悉异体字,所他以就故意把上联里的富字去掉一点,将下联的章字就直接“十字穿一日”以表达他所藏的意思。

经过了解,纪晓岚故意把“富”字弄错,其实想暗喻财富无顶的意思,而“章”字下面穿过头,又大概意喻为出头日的意思。

看来大学士就是大学士写个对联都很不一般,令人看了觉得似错非错,不知不觉就发现了其中内涵。另外有人觉得这两个字就是当时流行的“俗体字”,是为了让百姓能看懂才故意为之,因此又证明了当时很多人都能明白这两个字代表的意思,只是我们现代人鲜少看得懂而已。

据说俗体字在当时确实影响了很多文人墨客,部分有学识的人士也很喜欢写俗体字,可是现在的人由于历史问题,往往就把它们当成了错别字。1955年当国家推行简体字政策的时候,这种俗体字才被依据规定废弃不用,但其中一部分俗体字仍被纳入简体字范围,一直沿用到现今。纪晓岚所采用的富字去头、章字穿日代表一语双关的意思,所以不得不佩服古人确实很聪明,那么简单的字却含着颇多意义,如果是用英语来表达的话估计得写一大串了。



纪晓岚为孔府题词,却故意写错两字,300多年来为何无人能改?~

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纪晓岚为什么要写错,要知道他是一个大才子,不应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后世人一直在猜测是纪晓岚是什么用意,也没有人敢去改,其实从“俗体字“上解释,就可以得到答案。



一、纪晓岚写错2字,无人更改
纪晓岚是有名大才子,就有人请他为孔庙门前写一副对联,对联整体看起来是工整又气势磅礴,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纪晓岚会把其中两个字写错,上联一个富字里面少了一点,下联的章字出了头,要在按照我们现在看法,妥妥的错别字。



最奇怪是后世人都发现这个问题,就是没有人去改正这两个错别字,大家无非就是在猜测纪晓岚为什么要写错,是故意,还是有什么含义在里面,就更加没有人更去更正,就一直流传下来。
在孔子的老家山东曲阜,有着孔林,孔府,孔庙等三孔,而在孔庙门前,就有着一副对联,写对联的人正是纪晓岚,这副对联正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二、从“俗体字“上解释
如果纪晓岚这两个错字从“俗体字“上解释,还是解释得通的,要知道古代汉字笔画是非常多的,越难写的汉字,越给人一种汉字学习太苦了,就有人想用简体字代替,比如有一些字可以省掉一点笔画。或者是去掉一点,要不就是在原来基础上加一个偏旁,形成新的简体字,看起来比较简单大气。

纪晓岚是清代的大学士,博学多才,还编写了一本四库全书,但是他在给孔府题词的时候,却有两个字的写法不对,有人说他是故意写错了,其实写错了只是从我们现代人的写法来说的,在古代的时候,很多时候写的是俗体,而且那两个字也是有特别的意义的。

孔子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不仅我们现在的人很崇拜他,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也都纪念他,在孔子的故乡,有人们为了纪念他而建造的三孔,就是孔林,孔府还有孔庙,孔庙的门口有一副对联,据说是清代的大学士纪晓岚写的,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后来有人发现这副对联里边有两个很明显的错别字,上联里富字的上面少了一点,下联里边章字的最后一竖破日了,而且这两个字也不是繁体字,纪晓岚怎么会写错呢,所以有的人认为他是故意的写错。

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而且纪晓岚是堂堂清代的大学士,他还写过一本四库全书,他不可能会没有发现这两个错别字,之所以富字少了一点,那是因为代表着孔子富贵无顶,下联的章字出头了,代表的是孔子的文章可通天,其实都是很好的寓意。而且在古代,很多时候他们写的是俗体写法,只不过这种俗体写法,在后来的发展中慢慢的被淘汰了。

关于岳母刺字
答:在山东曲阜孔府的大门上。题有这样一副别致的对联,联云:“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上联的“富”字头上少了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下联的“章”字一竖穿过了“日”字。据有关史料记载,此联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李东阳所撰,清代学者、大臣纪昀(字晓岚)...

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的国为什么会少一点
答:据有关史料记载,此联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李东阳所撰,清代学者、大臣纪昀(字晓岚)所书。在封建时代,孔府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第一家”了。这个大家族历来都希望自己的荣华富贵永无止境,因此在书写时有意将“富”字头上的一点不写,取“富贵无顶”之意“章”字一竖穿“日”过。取的是“文章惊日月”之...

关于岳母刺字
答:据有关史料记载,此联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李东阳所撰,清代学者、大臣纪昀(字晓岚)所书。在封建时代,孔府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第一家”了。这个大家族历来都希望自己的荣华富贵永无止境,因此在书写时有意将“富”字头上的一点不写,取“富贵无顶”之意“章”字一竖穿“日”过。取的是“文章惊日月”之...

岳母刺字,为什么“国”字少一点?
答:据有关史料记载,此联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李东阳所撰,清代学者、大臣纪昀(字晓岚)所书。在封建时代,孔府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第一家”了。这个大家族历来都希望自己的荣华富贵永无止境,因此在书写时有意将“富”字头上的一点不写,取“富贵无顶”之意“章”字一竖穿“日”过。取的是“文章惊日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