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谏有风险,有哪些关于古代君王善于纳谏和不纳谏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 古代君王善于纳谏和不纳谏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有哪些?

作者&投稿:扈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纳谏:魏征和唐太宗

魏徵向太宗进谏,前后200多条。魏徵不仅在唐朝以休养生息、注重教化的基本国策的辩论上,在废除分封制度、完善郡县制度的政治方针的施行上,提出正确的见解,而且在许多生活细节上,也给太宗以很好的规谏。

特别要提到的是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这十条几乎条条都是针对人性的弱点,告诫太宗在方方面面要约束自己。

魏徵总是言人之所难言,即使太宗不能一下子全部接受,事后总能做出妥协,克制自己的脾气与欲望,从而成就了求谏纳谏的佳话。

魏徵是历史上有名的敢谏之臣,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太宗的行动及政策措施给以极有益的影响。

不纳谏:

周厉王不纳谏

周厉王暴虐成性,奢侈专横,百姓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召穆公劝谏说:“百姓不能忍受暴虐的政令!”周厉王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巫师告谁议论,周厉王就杀掉谁。这样一来,议论的人逐渐减少,但同时诸侯也不来朝拜。

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3年),百姓不约而同起来反叛,袭击周厉王,周厉王于是逃到彘地(今山西霍县东北)。

当时周厉王的太子姬静躲藏在召公家里,百姓知道后,就把召公家包围起来,召公说:“先前,我多次劝谏君王,但君王不听,所以才造成这次的灾难。

扩展资料

谏太宗十思疏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

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

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

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

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

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

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

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

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

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是什么成就了唐太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姬胡



1、有个典故叫一鸣惊人,就是讲纳谏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

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没有一个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

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长达三十六年。

2、贞观初年,唐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在宴会上交谈,当时有个美人在旁边侍候。她本是庐江王李瑗的爱姬,李瑗败事后,被籍没入宫。太宗指着她对王珪说:“庐江王荒淫无道,杀害了她原先的丈夫而把她占为己有。暴虐到极点,怎会不灭亡呢?”

王离座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夺取她是对了呢,还是不对?”太宗说:“哪有杀人而夺取其妻的道理,你却问我对不对,这是什么意思?”王回答说:“我见到《管子》书里说:齐桓公到了郭国,问那里的父老:‘郭国为什么会灭亡?’

父老说:‘因为郭君喜欢好人而厌恶坏人。’齐桓公说:‘照你所说,他是个贤君啊,怎会灭亡呢?’父老说:‘不是这样,郭君喜欢好人却不能任用,厌恶坏人却不能摒弃,所以灭亡。

如今这个妇人还在陛下左右,所以我猜测陛下的心意认为这样做是对的,陛下如果认为不对,那就是所谓知道邪恶而不能摒弃了。”太宗听罢大为欣喜,夸他讲得好极了,马上命令把这个美人送还给她的亲族。



3、唐朝的魏征敢于直谏,他多次上书劝谏唐太宗,特别是贞观十一年,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谏太宗十思疏》。在这篇奏疏中,他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治国之道,要求唐太宗牢记“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魏征这些话没有胆量是说不出来的.唐太宗对于魏征之言,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对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可见唐太宗对魏征的信任。

4、西周厉王,暴虐无道,残酷地压迫人民,激起人民强烈的不满。他的大臣召公劝谏周厉王说,为政必须注意老百姓的意见,“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周厉王不听召公的劝告,终于激起民愤,被人民流放到边远地区。

5、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



1、善于纳谏:

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

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没有一个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

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抵御敌人,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长达三十六年。

2、不善于纳谏:

西周厉王,贪图财利,暴虐无道,残酷地压迫人民,激起人民强烈的不满。

大夫芮良夫劝谏周厉王说,王室恐怕将要衰微!那荣夷公喜欢独占财利,却不知大祸临头。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而有人想独占它,那么祸患就多。

天地间生成的一切事物,人人都可以分享,怎么能一人独占呢?一人独占必然招致天怒人怨,却不知防备大祸患。荣夷公用财利来引诱您,君王您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吗?

作为君王,应该是开发各种财物分发给上下群臣百姓。使天神、民众和万事万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还要每日小心警惕,恐怕招来怨恨。周厉王不听的劝告,终于激起民愤,被人民流放到边远地区。

扩展资料:

1、周厉王的执政理念

周厉王暴虐成性,奢侈专横,他的执政手段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暴政。因为周厉王的残忍手段,百姓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

最终周厉王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巫师告谁议论,周厉王就杀掉谁。这样一来,议论的人逐渐减少,但同时诸侯也不来朝拜。

2、齐威王的执政理念

齐威王在执政上高度重视人才,将人才提到国宝的高度来认识。齐威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33年),齐威王在与魏惠王“比宝”的谈话中,把大臣檀子、田朌、黔夫、种首比作“国宝”。

他一面选宗室中有作为的人为官,如田忌做将军;一面又选拔大批门第寒微的人士委以重任,比如出身赘婿、受过髡刑且相貌丑陋的淳于髡、平民出身的邹忌、残疾人孙膑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威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厉王



唐太宗李世民因为善于纳谏,才有了”贞观之治“,而他与魏征这对君臣之间的事迹,也传为了千古佳话。
项羽不纳谏,没有在鸿门宴上面杀死刘邦,所以造成后来刘邦坐大,直到被刘邦灭掉,让人唏嘘。
纳谏
臣民规劝或批评君王,叫作“谏”。君王接受规劝或批评,叫作“纳谏”。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627—649在位)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迫使李渊退位,从而当了皇帝,年号贞观。
唐太宗即位时,唐朝虽已建立十年,但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严重战乱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不堪。然而,在唐太宗即位后的不长时间内,社会经济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国家逐步强盛的局面,使贞观时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盛世”。唐太宗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政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贞观前期和中期善于纳谏。
唐太宗曾说过。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后来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懂得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务,我怎么能都懂得?这说明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承认自己并非一切都懂,无所不能。据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臣下对自己隐恶扬善,一味顺从、奉承,“则国之危亡,可立而待也”。
为了稳固他的统治,唐太宗告诫下属:“君有违失,臣须直言。”并且也确实采纳了不少正确的劝谏。
比如,630年(贞观四年)唐太宗打算大兴土木,兴建洛阳乾阳殿。给事中张玄素说,在国家还未恢复元气的时候,您这样做的过失比隋炀帝还大,甚至会得到同桀、纣一样的下场。对如此尖锐的言辞,唐太宗非但没有动怒,而且接受了意见,下令缓建,还重赏了他。
又有一次,唐太宗一气之下要判处一名伪造资历的人死刑,大理寺少卿戴胄坚决反对,认为依法应判处流放。唐太宗受到顶撞,十分生气,戴胄仍然据理力争,说:法令是国家取信于天下的凭借,皇帝不能因一时愤怒而杀人。争辩的结果,唐太宗折服了,并且称赞戴胄秉公执法。
至于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更是常常与唐太宗面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引起唐太宗的盛怒,他也毫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不过事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批评规劝,还把他比作可以纠正自已过失的一面镜子。
魏征病死时,唐太宗非常悲伤,痛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而且愿意纳谏,所以当时的朝臣一般都直言敢谏。大臣裴矩,原是隋炀帝的宠臣,由于隋炀帝残暴拒谏,他便处处阿谀逢迎,还为隋炀帝出过远征高丽等一些祸国殃民的主意。但在贞观时期,同样是这个裴矩,却能够勇于谏争,他由隋朝的佞(ning泞)臣成为唐朝的净臣,前后判若两人。裴矩能有这样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唐太宗善干纳谏。
唐太宗李世民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出发,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臣下的意见能够认真听取,择善而从,甚至有时抑制住皇帝的虚骄心,不计较言辞的冒犯而纳谏,这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皇帝中是无人可比的。
0

很典型的,刘邦善于纳谏获得了天下,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纳谏失了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善于纳谏成就了“开元盛世”,后期排挤忠良,听信佞臣,不听逆耳言,结果“安史之乱”直接把自己从皇位上挤了下去,成了毫无权利的太上皇。此类事很多,不胜枚举,LZ可以去读读二十四史,很有意思。

古代君王善于纳谏和不纳谏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

1、善于纳谏:
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
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没有一个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
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抵御敌人,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长达三十六年。
2、不善于纳谏:
西周厉王,贪图财利,暴虐无道,残酷地压迫人民,激起人民强烈的不满。
大夫芮良夫劝谏周厉王说,王室恐怕将要衰微!那荣夷公喜欢独占财利,却不知大祸临头。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而有人想独占它,那么祸患就多。
天地间生成的一切事物,人人都可以分享,怎么能一人独占呢?一人独占必然招致天怒人怨,却不知防备大祸患。荣夷公用财利来引诱您,君王您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吗?
作为君王,应该是开发各种财物分发给上下群臣百姓。使天神、民众和万事万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还要每日小心警惕,恐怕招来怨恨。周厉王不听的劝告,终于激起民愤,被人民流放到边远地区。

扩展资料:
1、周厉王的执政理念
周厉王暴虐成性,奢侈专横,他的执政手段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暴政。因为周厉王的残忍手段,百姓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
最终周厉王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巫师告谁议论,周厉王就杀掉谁。这样一来,议论的人逐渐减少,但同时诸侯也不来朝拜。
2、齐威王的执政理念
齐威王在执政上高度重视人才,将人才提到国宝的高度来认识。齐威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33年),齐威王在与魏惠王“比宝”的谈话中,把大臣檀子、田朌、黔夫、种首比作“国宝”。
他一面选宗室中有作为的人为官,如田忌做将军;一面又选拔大批门第寒微的人士委以重任,比如出身赘婿、受过髡刑且相貌丑陋的淳于髡、平民出身的邹忌、残疾人孙膑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威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厉王

唐太宗李世民因为善于纳谏,才有了”贞观之治“,而他与魏征这对君臣之间的事迹,也传为了千古佳话。
项羽不纳谏,没有在鸿门宴上面杀死刘邦,所以造成后来刘邦坐大,直到被刘邦灭掉,让人唏嘘。
纳谏
臣民规劝或批评君王,叫作“谏”。君王接受规劝或批评,叫作“纳谏”。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627—649在位)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迫使李渊退位,从而当了皇帝,年号贞观。
唐太宗即位时,唐朝虽已建立十年,但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严重战乱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不堪。然而,在唐太宗即位后的不长时间内,社会经济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国家逐步强盛的局面,使贞观时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盛世”。唐太宗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政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贞观前期和中期善于纳谏。
唐太宗曾说过。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后来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懂得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务,我怎么能都懂得?这说明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承认自己并非一切都懂,无所不能。据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臣下对自己隐恶扬善,一味顺从、奉承,“则国之危亡,可立而待也”。
为了稳固他的统治,唐太宗告诫下属:“君有违失,臣须直言。”并且也确实采纳了不少正确的劝谏。
比如,630年(贞观四年)唐太宗打算大兴土木,兴建洛阳乾阳殿。给事中张玄素说,在国家还未恢复元气的时候,您这样做的过失比隋炀帝还大,甚至会得到同桀、纣一样的下场。对如此尖锐的言辞,唐太宗非但没有动怒,而且接受了意见,下令缓建,还重赏了他。
又有一次,唐太宗一气之下要判处一名伪造资历的人死刑,大理寺少卿戴胄坚决反对,认为依法应判处流放。唐太宗受到顶撞,十分生气,戴胄仍然据理力争,说:法令是国家取信于天下的凭借,皇帝不能因一时愤怒而杀人。争辩的结果,唐太宗折服了,并且称赞戴胄秉公执法。
至于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更是常常与唐太宗面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引起唐太宗的盛怒,他也毫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不过事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批评规劝,还把他比作可以纠正自已过失的一面镜子。
魏征病死时,唐太宗非常悲伤,痛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而且愿意纳谏,所以当时的朝臣一般都直言敢谏。大臣裴矩,原是隋炀帝的宠臣,由于隋炀帝残暴拒谏,他便处处阿谀逢迎,还为隋炀帝出过远征高丽等一些祸国殃民的主意。但在贞观时期,同样是这个裴矩,却能够勇于谏争,他由隋朝的佞(ning泞)臣成为唐朝的净臣,前后判若两人。裴矩能有这样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唐太宗善干纳谏。
唐太宗李世民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出发,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臣下的意见能够认真听取,择善而从,甚至有时抑制住皇帝的虚骄心,不计较言辞的冒犯而纳谏,这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皇帝中是无人可比的。

古代劝谏的故事有哪些?
答:褚遂良的差使,前者是向皇帝提意见,后者专门记录皇帝的日常言行,以作为后世的史料。太宗有一次问褚遂良:“你记的那些事情,我能不能看一看?”褚遂良说:“自古以来的史家传统,就是记录下君王的一言一行,或善或恶,作为后世的借鉴。只听说君王努力不犯过失,没有听说过要亲自观史的。”太宗问:...

历史上经典的劝谏故事有哪些?
答:万代之后,谓陛下为如何!愿留三思!臣今忤陛下,罪当死!”因置笏于殿阶,解巾叩头流血曰:“还陛下笏,乞放归田里。”上大怒,命引出。昭仪在帘中大言曰:“何不扑杀此獠!”无忌曰:“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可加刑!”5、谏太宗十思疏: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

古代君王纳谏成功的事例
答:从王珐的评论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但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所长,进而让整个国家繁荣强盛。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止。大臣弦章上谏说:“君王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请您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就请先赐我死了。”另...

关于纳谏的历史题材
答:关龙逢向夏桀进谏说: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因此国家久安长治。如今国王您如此挥霍财物,杀人无度,您若不改变,上天会降下灾祸,那时定会有不测的结果。他恳请国王改变这种情况。说毕,立于朝廷不肯离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杀之。关龙逢因忠谏被杀,在夏王朝内外引起很大不满,很多人都不敢直言进谏,...

开创盛世的一代明君,善于纳谏,导致最后皇位无人继承,他是谁?
答:因此许多人评价宋仁宗,这样贪色的君王,活生生被谏官谏得绝了后。最终太子没有人,国本不稳定,那些人也理应承担责任。说到底,近美色对于古代皇帝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活动,又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政治任务啊。宋仁宗与自己的两个皇后不怎么和。最开始的郭皇后是太后硬塞给宋仁宗的,性格骄横跋扈,在...

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但有更多的进谏难,纳谏...
答:商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 海瑞,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

前秦文学作品选里有哪些是写劝谏君主的???越多越好
答:另外,吕不韦命门人所纂的《吕氏春秋》就是劝谏秦始皇的,而且,应该比较成功;至于单篇,著名的有李斯的《谏逐客书》,是劝谏秦始皇拒绝六国人的,而且相当成功。其余关于各个时期的表文那个不是劝谏的啊!只是没有记录!如《尚书》就有许多关于劝谏君王的名篇,像《嘉禾》、伊尹的《咸有一德》,说明...

历史上经典的劝谏故事有哪些?
答: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

古代关于劝j谏的小故事
答: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原文: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

有关给君王纳谏!!
答:1.《谏太宗十思疏》《邹忌讽齐王纳谏》2.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3.屈原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