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通过投资规避税务 “暗股”投资的税收风险应该怎样规避

作者&投稿:管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总有一项适合你
  即使最严格的税收监管,也会有税收漏洞。许多企业既依法纳税,也在合法避税。在这条地下通道里,我们看到了许多正在鱼贯进出的企业的背影……本文纪录下他们合法避税的足迹,是财务经理不得不读的经验之作。用足国家政策,享受各类优惠,愚昧者偷税,糊涂者漏税,野蛮者抗税,精明者避税!
  据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反避税工作处处长苏晓鲁在回答当前反外企避税的情况时说,目前,我国已批准成立了40多万家外企,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避税手段转移利润,造成从账面上看,外企大面积亏损,亏损面达60%以上,年亏损金额达1200多亿元。按照税法的规定,以后的赢利是可以弥补前年度的亏损。因此,我国每年要少征外企所得税约300亿元。
  很显然,在资本的舞台上,并非外企才有避税的任务或需要,中小企业的财务经理也大都背负着"如何合理纳税"的沉重使命在艰难地舞蹈。对于资金和实力并不强大的企业家们,以下问题时常困扰长袖善舞的精英企业决策人士:如何利用相关税收政策,合理减轻企业经营压力?如何合法地规避税收监管,利用企业自留资金扩大再生产?
  当前中国的税制饱受争议。由于名义税率高,企业负担沉重;由于征管水平不高,造成企业逃税、逃费倾向严重,一些企业和个人违反税收监管的报道不断见诸各大媒体。
  从国内情况判断,企业对我国的高税率税收政策怨言颇多,一些业内人士也对此争议不断。由此,企业如何尽量地安全、合法"自我减负",已成为企业的共识。
  合法避税是指在尊重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纳税人采取适当的手段对纳税义务的规避,减少税务上的支出。合理避税并不是逃税漏税,它是一种正常合法的活动;合理避税也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还需要市场、商务等各个部门的合作,从合同签订、款项收付等各个方面入手。避税是企业在遵守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以对法律和税收的详尽研究为基础,对现有税法规定的不同税率、不同纳税方式的灵活利用,使企业创造的利润有更多的部分合法留归企业。它如同法庭上的辩护律师,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税是合法的,是企业应有的经济权利。必须强调一点:合法规避税收与偷税、漏税以及弄虚作假钻税法空子有质的区别。
  避税的种类按其特征和内容分为国内避税、国际避税和税负转移三种形式。我们将主要为中小企业家们介绍国内企业一些常用的避税方法。
  从实用角度来看,国内的避税就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和手段避开国内纳税义务。从更现实的条件出发,企业的老总和财务经理需要解决不同难题。

  合理避税:老总能做什么
  规避税收,现在早就不是一个只适合于私下交流的话题。现在许多企业老板都在交流怎样规避税收,成功的经验大家"群起而效仿"。不久前的十届人大会议上,税收政策、税收监管和税率水平等问题被各位代表多次提及。
  以下策略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分析的。而从企业的发展战略角度来看,作为管理决策层,这样的操作更适合于您。
  换成"洋"企业
  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税收倾斜政策,因此由内资企业向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等经营模式过渡,不失为一种获取享受更多减税、免税或缓税的好办法。
  注册到"避税绿洲"
  凡是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以及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设立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企业,都可享受较大程度的税收优惠。中小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以上特定区域从事投资和生产经营,从而享有更多的税收优惠。
  进入特殊行业
  比如对服务业的免税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养育服务,免缴营业税。
  婚姻介绍、殡葬服务,免缴营业税。
  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缴营业税。
  安置"四残人员"
  占企业生产人员35%以上的民政福利企业,其经营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范围内(广告业除外)的业务,免缴营业税。
  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免缴营业税。
  做"管理费用"的文章
  企业可提高坏帐准备的提取比率,坏帐准备金是要进管理费用的,这样就减少了当年的利润,就可以少交所得税。
  企业可以尽量缩短折旧年限,这样折旧金额增加,利润减少,所得税少交。另外,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计提的折旧额相差很大,最终也会影响到所得税额。
  用而不"费"
  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应考虑到如何对经营中所耗水、电、燃料费等进行分摊,家人生活费用、交通费用及各类杂支是否列入产品成本。
  当今的企业界,这一项被频繁运用。他们将自己买房子、车子的支出,甚至子女入托上学的费用都列支在公司经营项目。这样处理并不为国家政策所允许,虽然此方法在时下的企业界并不鲜见,但我们在此并不提倡。
  合理提高职工福利
  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考虑在不超过计税工资的范畴内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建立职工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职工教育基金等统筹基金,进行企业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等等。这些费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同时也能够帮助私营业主调动员工积极性,减少税负,降低经营风险和福利负担。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支出赢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做足"销售结算"的文章
  选择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推迟收入确认的时间。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延迟收入确认的时 间。例如某电器销售公司,当月卖掉10000台各类空调,总计收入2500万左右,按17%的销项税,要交425多万的税款,但该企业马上将下月进货税票提至本月抵扣。由于货币的时间价值,延迟纳税会给企业的节税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合理避税:财务总监能做什么
  常用的避税方法有很多,但一般不外乎: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转移定价法、成本计算法、融资法和租赁法。
  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新法的颁布实施将减免税的权力收归国务院,避免了减免税过多过乱的现象。同时,税法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利用"三废"作为主要原料的企业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以及与其有关的咨询、服务、培训等,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所得税等等。企业应该加强这方面优惠政策的研究,力争经过收入调整使企业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最大限度避税,壮大企业实力。
  同时,现在全国各地经济开发区如雨后春笋,他们开出的招商引资条件十分诱人,大多均以减免若干年的企业所得税、减免各种费用等等条件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如果您的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或受鼓励产业,如此优惠的条件当然成为企业规避税收的优先考虑因素之一。
  定价转移
  转移定价法是企业避税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有关联的企业双方为了分摊利润或转移利润而在产品交换和买卖过程中,不是按照市场公平价格,而是根据企业间的共同利益而进行产品定价的方法。采用这种定价方法产品的转让 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市场公平价格,以达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
  转移定价的避税原则,一般适用于税率有差异的相关联企业。通过转移定价,使税率高的企业部分利润转移到税率低的企业,最终减少两家企业的纳税总额。
  出于为企业保密的原因,对我们接触到的部分企业和公司的规避税收行为均予严格保密,以匿名方式处理。某公司 A将总部设在了沿海经济特区,享受15%的所得税率优惠。他们的产品生产是由A公司设在中国地区的 B公司完成, B公司适用33%的比例税率。 A公司每年从 B公司购进产品100万件对国外销售,进价每件6.8元,售价每件8.3元。显然,这种产品的生产成本5.2元/件,那么这两家公司的利润与应缴税款就已经十分明显了:
  A公司年利润额=(8.3-6.8)×100=150(万元)
  A公司应纳所得税=150×15%=22.5(万元)
  B公司年利润额=(6.8-5.2)×100=160(万元)
  B公司应纳所得税=160×33%=52.8(万元)
  A、 B两公司总共缴纳所得税=22.5+52.8=75.3(万元)
  出于避税的目的,可以将税率高的 B公司的部分利润转移到 A公司。我们已经知道,A公司从B公司购进产品单价为6元,仍以8.3元售出,则:
  A公司年利润额=(8.3-6.0)×100=230(万元)
  A公司应纳所得税=230×15%=34.5(万元)
  B公司年利润额=(6.0-5.2)×100=80(万元)
  B公司应纳所得税=80×33%=26.4(万元)
  A、B两公司一共缴纳所得税=34.5+26.4=60.9(万元)
  这两家公司A、B利润转移前后,两公司年利润总和为:150+160=310万元;而利润转移后的总利润为:230+80=310(万元)。在利润转移前后,两家公司的总利润还是相等的,只是在采用转移定价后,两家公司他们应该缴纳的所得税减少了75.3-60.9=14.4万元。只要企业能找到两个税率相差更大的地区,在这两家企业间进行贸易和合作,贸易的额度越大,所能节省的税收就会越多。
  分摊费用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要按一定的方法摊入成本。费用分摊就是指企业在保证费用必要支出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从账目找到平衡,使费用摊入成本时尽可能地最大摊入,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避税。
  常用的费用分摊原则一般包括实际费用分摊、平均摊销和不规则摊销等。只要仔细分析一下折旧计算法,我们就可总结出普遍的规律:无论采用哪一种分摊,只要让费用尽早地摊入成本,使早期摊入成本的费用越大,那么就越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避税的目的。至于哪一种分摊方法最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限度地避税目的,需要根据预期费用发生的时间及数额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并最后确定。
  通过名义筹资避税
  这一原则就是利用一定的筹资技术,使得企业达到最高的利润水平和最轻低的税负水平。一般说来,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主要有三个渠道:1、自我积累:2、借贷(金融机构贷款或发行债券);3、发行股票。自我积累的奖金是企业税后分配的利润,而股票发行应该支付的股利也是作为税后利润分配的一种方式,二者都不能抵减当期应交纳的所得税,因而达不到避税的目的。
  借贷的利息支出从税前利润中扣减,可以冲减利润而最终避税。
  资产租赁
  租赁是指出租人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资产租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经济行为。从承租人来说,租赁可以避免企业购买机器设备的负担和免遭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由于租金从税前利润中扣减,可冲减利润而达到避税。
  以上方法,只是我们接触企业财务人员所了解到的部分方法与技巧。我们相信,在企业界一定还有更多高明的规避税收的方法。但不论如何,都必须提醒大家:避税必须合法和合理,否则就背离了这篇文章的初衷与本意!
  自始至终,我们都在强调规避税收的"合法性"。党的十六大和十届人大胜利召开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当前,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容乐观。中小企业如何实现自身强大的创新能力,充分激活自身经济活力,合法避税或许可算一条可行之道

这是一个大问题,得思考一下

企业合并如何避税?~

企业合并避税方法:
1、采取免税并购。这与企业并购形式密切相关,企业并购活动依据税收效应可以分为两种:应税并购和免税重组。免税重组的显著特点是当并购活动发生时,并购方以自己有投票权的股票支付目标企业的资产或有投票权的股票。如果目标企业的股东不立即出售其获得的并购企业的股票而形成资本利得的话,在整个过程中,目标企业的股东既未收到现金,也未实现资本收益,所以这一过程是免税的。
2、利用亏损递延条款。这种避税方式同企业并购的形式无多大关联,企业主要利用税法中的净经营亏损的弥补条款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当某企业在一年中出现了亏损,该企业不仅可以免付当年的所得税,而且它的亏损可以向前回溯抵免或向后递延抵免。如果一个企业长期经营亏损并且在短期内没有扭亏为盈的可能时,由于其拥有相当数量的累积亏损,往往会被考虑作为并购对象,或者该企业考虑并购其他盈利企业,以利用其在纳税方面的优势。
3、以资本收益代替常规收益。一些国家不同类型的资产所适用的税率是不同的,股息收入与利息收入、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的税率有很大的区别。通常,各国的资本利得税税率要低于一般所得税税率,这就给企业合理避税提供了途径。一家成熟企业通过并购成长型企业,首先可以利用一部分本应该缴纳一般所得税的股利为目标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经历一段时间后,再将目标企业卖出以实现资本利得。
4、使可折旧资产的市场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目标企业资产价值的改变往往也是促使并购发生的强有力的动机。根据会计惯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反映其资产的历史成本,税法也要求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以账面价值所反映的历史成本为依据,即使资产的市场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折旧的计提依据依然不变。
5、并购企业将目标企业的股票转换为可转换债券,一段时间后再将其转换为普通股票。这在税收上至少可以产生以下好处:一是并购方可以通过预先在收入中扣除可转换债券利息少缴所得税,如果利息支付量大的话可造成可观的税收节约;二是并购方可以保留这些债券的资本收益直到这些债券转化为普通股票为止,使公司享受延期支付资本收益税的效益。
6、利用现金流量的分散性。通过并购,在未来期间内,一个公司的利润会因为另一家公司的损失而抵消或有所降低,这将会产生因降低现金流量的变动性的节税。梅耶德和迈尔斯指出这是非对称性征税的结果,政府通过非对称性征税分享营业收入但不分担营业损失。
7、杠杆收购。其具体的方式就是并购方确认净资产的重置价值高于市值的一个目标企业,然后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通过发行垃圾债券迅速筹资,并以此实施对目标公司的并购。并购成功后,利用目标公司资产的经营收入或经过重新包装出售目标公司,用收益赎回垃圾债券。这种方式由于在进行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债务,所以利息的支付可以获得相当数量的税收减免。

有些投资者投资后因某种原因不愿意登记为公司股东,也不愿意出现在公司章程中的股东名单之列,这就是所谓的入“暗股”。公司对“暗股”投资的账务处理不同,税收差异很大。

案例
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成立,注册资本(实收资本)1000万元。工商登记的股东和公司章程中明确的股东均为甲一人。2013年3月,税务机关对该公司2012年度进行纳税检查时发现,其“资本公积”账户年末余额达6000万元,经核实为2012年2月甲投入的资金2465万元,乙投入的资金2485万元,丙投入的资金1050万元。该公司财务人员根据甲、乙、丙的收款收据和银行进账单进行如下账务处理(单位:万元,下同):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资本公积 6000。
公司收到上述资金并入账后,既没有增加注册资本和股东数量,又没有改变股权结构和进行工商变更登记。

分析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金账簿印花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25号)规定,记载资金的账簿的印花税计税依据为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合计金额增加的,就增加的部分补贴印花。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的收入总额,包括接受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接受捐赠收入,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

《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60号)第一条第三款第8项规定,如果接受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的捐赠,从经济实质上判断属于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作为权益性交易,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的通知)(财会〔2012〕19号)第六条规定,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经济实质表明属于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将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根据上述规定:
1.该公司“资本公积”增加部分按万分之五贴花,应缴纳印花税3万元,即6000×0.05%=3(万元)。
2.由于甲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因此,甲投入的资金2465万元应作为权益性交易,相关利得计入资本公积。
3.由于乙和丙并不是公司的法定股东,因此,乙和丙投入的资金合计3535万元记入“资本公积”后,从经济实质上判断,属于公司接受了来自其他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应视为接受捐赠收入,并入企业收入总额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该公司财务人员认为,公司“股东”实际投入的资本总额为7000万元,其中,甲出资3465万元,占49.5%;乙出资2485万元,占36.5%;丙出资1050万元,占15%。乙和丙属于公司的股东,其投入的资金记入“资本公积”,符合财务制度规定,也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但是,乙和丙虽然进行了投资,由于没有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也不是公司章程中明确的股东,所以其股东身份不会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公司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建议
上述案例中,乙和丙为典型的“暗股”投资人。对“暗股”投资,之所以需要缴纳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是因为公司将“暗股”投资记入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资本公积”之后,从经济实质上判断属于公司接受了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如果从合理筹划的角度考虑,可以有以下三种方式对“暗股”投资作账务处理。
第一种方式:增加股东2人和注册资本6000万元,将“暗股”转为“明股”,同时根据工商变更登记进行如下账务调整:
借:资本公积 6000
贷:实收资本 6000。
进行上述调整后,对股东投入的资金,公司只需缴纳印花税3万元,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当然,此方法有悖于投资人不愿意成为“明股”股东的初衷。

第二种方式:乙和丙先将所投入的资金3535万元收回,再由甲投入公司,同时进行如下账务调整:
收回时,
借:资本公积——乙投入2485
资本公积——丙投入1050
贷:银行存款3535。

投入时,
借:银行存款 3535
贷:资本公积——甲投入 3535。
进行上述调整后,由于甲为控股股东,投入的资金记入“资本公积”后,公司只需缴纳印花税3万元,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三种方式:将乙和丙所投入的资金3535万元和甲超过注册资本所投入的2465万元转为债权性投资,并进行如下账务调整:
借:资本公积 6000
贷:其他应付款——甲2465
其他应付款———乙2485
其他应付款———丙1050。

进行上述调整后,公司既不需缴纳印花税,又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对所投入的资金可以按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并税前扣除。在支付利息并税前扣除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由于甲为控股股东,属公司关联方,其债权性投资2465万元和权益性投资1000万元的“债资比”超过2:1,因此甲的利息扣除必须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的规定。二是必须依法履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义务。

公司如何最有效的合理避税,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有哪些?
答:我国新税法规定企业筹资可采取股票发行,股票所有者权益和分红均可在税后的利润分配,筹资方式不同会直接对企业的效益产生影响,且通过税务负担体现,因此企业进行合理避税时必须确保税前的投资的收益率高于负债成本率,负债比率愈高,企业的避税能力和水平越高。 企业投资要时刻把握行业和企业的组织形式的选择。不同的行业的...

企业合理避税的途径有哪些?
答:避税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将纳税义务减至最低限度的行为。合理避税并不是偷税漏税,它是在合法的范围内减轻税收压力,3种常见的根据政策来避税的方法:1、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如下:① 企业的研发费用可以按175%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② 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少...

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有哪些?
答:其实,要达到上述目的,捐赠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如果将捐赠变投资,合作双方都能降税负,效果更好。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合理避税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企业应对我国现行的有关税收法律法规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有效的合理避税,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企业如何合理避税减少成本?合理的避税应该不违法吧,都有哪几种表现形 ...
答:在国际避税地建立公司,然后通过避税地的公司与其他地方的公司进行商业、财务运作,把利润转移到避税地,靠避税地的免税收或低税收减少税负。在长三角地区,一些外资企业的投资方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方,而实际在岛上,它们可能只有一间办公室。运用避税港进行避税是跨国纳税人减轻税负增加收入的手段之一,...

企业如何合理避税,怎样进行税务筹划?
答:当然,还有很多地区存在着很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就可以通过这种税负的差距,从而有效地控制税务风险,以减轻企业的税收成本,优化企业的经营架构。三、税收筹划的能力 企业在税务筹划的基础上,对自身企业的投资、经营等活动进行安排调整,以达到不缴、或者是少缴纳税款的目的。但是企业的税收筹划并不仅仅只是...

投资如何合理避税
答:税点点,创新型互联网税务筹划服务平台。面向七千万中小微企业提供合理节税服务,减轻企业税务负担。节税效果明显。利用临时免税,积极利用国家给予的时差避税。根据现行税收规定,个人投资者买卖股票或基金所得的差额,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买卖的股票或基金,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收入间接...

新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如何合理避税
答:通过长期调查发现房地产业的纳税人规避税收的手段主要集中在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两个主体税种上。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目前房地产企业规避税收的几种主要方法。 (一)利用成本膨胀法规避税收行为 成本膨胀避税法是指房地产企业在核算成本时,为使成本值最大化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或通过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成本...

有限合伙基金怎样合理的避税
答:以下简介如何“冻结”资产价值,让税收无法吞噬资产的未来增值。 富有夫妇总想把价值可能高达1.5亿美元,持有各种股票并产生收益的合伙投资综合资产留给后代。他们还可能想在去世前的20年内,以当时价值冻结这笔资产,让这笔财产的未来升值远离它,以规避可能产生的高达5000万美元的联邦遗产税。他们可采取以下方法做到这一点...

企业怎样合理避税
答:如:某企业由于职工医疗费和其他福利费支出数额较大,企业有一种潜在的困难,故企业领导者授意财务人员,将出售股票收益20万元,直接记入了“其他应付款”账户,然后“其他应付款”账户转入“应付福利费”账户,而不通过“投资收益”来处理。这样企业既虚减了利润,同时又逃交了应交纳的所得税。 五、截留联营利润,发放职...

在中国合法避税有哪些途径?
答:④、财务收支情况, ⑤、个人资产及其投资情况。 3、搜集和准备有关资料 无论是外部避税筹划人还是内部避税筹划人,都必须准备相关资料,以备参考。这些资料可以: ①、通过税务机关获取免费的税收法规资料, ②、通过图书馆查询政府机关有关政策, ③、通过电子网站搜集和查询相关资料, ④、通过订阅和购买相关机构发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