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咏梅的诗词,还要有解释。一定要全 关于咏梅的诗

作者&投稿:郝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咏梅》 瞿秋白
寂寞此人间, 且喜身无主。 眼底云烟过尽时, 正我逍遥处。
花落知春残, 一任风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来, 应有香如故。

  
   卜算子 宋朝 朱敦儒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卜算子•咏梅 郭沫若
晨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 本有东风孕满怀,春伴梅花到。
风雨任疯狂,冰雪随骄傲。 万紫千红结队来,遍地吹军号。

卜算子 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姜夔的八首卜算子,全部与梅花有关。
卜算子(吏部梅花八咏,次韵。)
江左咏梅人,梦绕青青路。因向凌风台下看,心事还将与。
忆别庾郎时,又过林逋处。万古西湖寂寞春,惆怅谁能赋。
卜算子
月上海云沈,鸥去吴波迥。行过西冷有一枝,竹暗人家静。
又见水沈亭,举目悲风景。花下铺毡把一杯,缓饮春风影。//西冷桥在孤山之西,水沈亭在孤山北,亭废。
卜算子
藓干石斜妨,玉蕊松低覆。日暮冥冥一见来,略比年时瘦。
凉观酒初醒,竹阁吟才就。犹恨幽香作许悭,小迟春心透。//凉观在孤山之麓,南北梅最奇。竹阁在凉观西,今废。
卜算子
家在马城西,今赋梅屏雪。梅雪相兼不见花,月影玲珑彻。
前度带愁看,一饷和愁折。若使逋仙及见之,定自成愁绝。//马城在都城西北,梅屏甚见珍爱。
卜算子
摘蕊暝禽飞,倚树悬冰落。下竺桥边浅立时,香已漂流却。
空径晚烟平,古寺春寒恶。老子那花第一番,常恐吴儿觉。
卜算子
绿萼更横枝,多少梅花样。惆怅西村一坞春,开遍无人赏。
细草藉金舆,岁岁长吟想。枝上么禽一两声,犹似宫娥唱。|<绿萼、横枝,皆梅别种,凡二十许名。西村在孤山后,梅皆阜陵时所种>|
卜算子
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杨柳娇痴未觉愁,花管人离别。
路出古昌源,石瘦冰霜洁。折得青_碧藓花,持向人间说。|<越之昌源古梅妙天下>|
卜算子
御苑接湖波,松下春风细。云绿峨峨玉万枝,别有仙风味。
长信昨来看,忆共东皇醉。此树婆娑一惘然,苔藓生春意。//聚景官梅,皆植之高松之下,芘荫岁久,萼尽绿。夔昨岁观梅于彼,所闻于园官者如此,未章及之。

北宋末年豪放词派的干将张元干的芦川词中共收录卜算子四首,其中三首都是在写梅花,只有一首是在写离觞。

卜算子(梅)
的皪数枝斜,冰雪萦余态。烛外尊前满眼春,风味年年在。
老去惜花深,醉里愁多日煞。冷蕊孤芳底处愁,少个人人戴。
卜算子
凉气入熏笼,暗影欹花砌。紫玉谁人三弄寒,细吹断、江梅意。
花底湿春衣,隔坐风轻递。却笑笙箫缑岭人,明月偷垂泪。
卜算子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卜算子
芳信着寒梢,影入花光画。玉立风前万里春,雪艳江天夜。
谁折暗香来,故把新篘泻。记得偎人并照时,鬓乱斜枝惹。

陆游笔下的卜算子,我也似乎只见到咏梅的一首而已。
豪放词派另一员主将二张三刘之张孝祥,全宋词共辑录卜算子三首,其中之一,也是最出色的一首,就是在写梅花,看得出这首词是从卢梅坡的梅雪争春之中生发而来,写得婉转而精神,让人久久难忘。

卜算子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比例较小的是豪放派的教主辛弃疾,他的名下大概十首左右卜算子中,只有一首是写梅花的:

卜算子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幽迳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刘克庄的这一首虽然没有写明是写什么花,只有周密的《绝妙好词》中记载是写海棠,但其中的意象,却与梅花极为相似,不过可惜的是,他一共七首卜算子,这只占七分之一

卜算子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有宋一代被江西诗派和黄庭坚,陈与义奉为一祖三宗之一的陈师道名下也有好几首卜算子是写梅花的。

卜算子(送梅花与赵使君)
梅岭数枝春,疏影斜临水。不借芳华只自香,娇面长如洗。
还把最繁枝,过与偏怜底。试傍鸾台仔细看,何似丹青里。

卜算子
宋•陈师道

摇风影似凝,带雪香如抱。开尽南枝到北枝,不道春将老。
飘颻姑射仙,谁识冰肌好。会有青绫梦觉人,可爱池塘草。

卜算子
宋•陈师道

绣幕罩梅花,莫放清香透。鉴里朱颜岁岁移,只道花依旧。
把酒问梅花,知我离情否。若使梅花知我时,料得花须瘦。

卜算子
宋•陈师道

雪暗岭头云,竹冷溪边树。还似潇湘缥缈人,玉骨笼香雾。
月下幽香度。梦里香魂驻。回首南枝酒半醺,寂寞无寻处。

范成大大概是除了林甫和姜夔之外,宋朝诗人中最爱梅之隐逸的诗人。

卜算子 范成大
云压小桥深,月到重门静。冷蕊疏枝半不禁,更著横窗影。
回首故园春,往事难重省。半夜清香入梦来,从此熏炉冷。

与李清照齐名的宋朝才女朱淑贞遇人不淑,含恨而逝,身后也留下了一首咏梅的卜算子。

卜算子•(朱淑真)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剩。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山园小梅 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1961年12月    毛泽东手书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译诗
  文/偶尔使用   几番风雨刚把春光送走,   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到。   悬崖峭壁只见冰流如柱,   却仍然有花枝怒放竞俏。   凌寒俏丽也不争春光美,   只是把春天气息来报告。   待到满山遍野鲜花盛开,   她就欣慰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只见悬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然而就在如此寒冷恶劣的环境中,梅花一枝独秀,傲然绽放。�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中国人民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创作契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的不同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边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诗人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词人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当时正值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共和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当时政治环境的象征。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人民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人民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花枝”。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最后,词人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将词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此时,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详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毛泽东此词的结尾,突出梅花“丛中笑”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zhuó)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意思:驿站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却无人作主。每当黄昏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炫耀,一心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卜算子 咏梅   宋· 陆游
驿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郭沫若的:
晨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
本有东风孕满怀,春伴梅花到。
风雨任疯狂,冰雪随骄傲。
万紫千红结队来,遍地吹军号。

谁有咏梅的诗词并带有全文解释~

林逋《山园小梅》赏析

●原文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背景简介
林逋(967~1028),钱塘人。北宋诗人。他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正是他对梅花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才能写出这首流传久远的咏梅绝调来。
此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因而用侧面烘托的笔法,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这种神韵其实就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此诗一出,后人奉为咏梅的绝唱。

●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点评
【主持人】林逋在中国诗歌历史上是一个很特别的人,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程郁缀】《山园小梅》这首诗它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一首名诗。林逋是北宋初期的一个诗人,他的字叫做“和靖”,人们称他林和靖。他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一生也没有娶妻子,但他又非常喜欢梅花,以梅为妻,加之他非常喜欢白鹤,他养了很多白鹤,以鹤为子,所以有“梅妻鹤子”之称。他写了很多歌颂梅花的诗歌,其中《山园小梅》是非常突出的一首。
【主持人】请您给我们评析一下这首诗吧!
【程郁缀】“众芳摇落独暄妍”,梅花它是开在冬天和春天相临的时候。“众芳摇落”梅花暄妍,“暄妍”就是风景非常美好。“占尽风情向小园”,把整个小园里的风情都占有了,一开始就把梅花写得很不一般。下面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是写这个梅枝稀稀疏疏的,在这个清清的水倒映之下映入清清的水上。“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写的梅香,在这个朦胧的月色之下阵阵的梅香飘浮过来。所以他一句写梅的姿态,一句写梅的幽香,这两句是非常有名的句子。后来南宋词人姜白石,他就以“疏影”和“暗香”作为词牌的名称写了两首歌颂梅花的词。那么下面他接着写的“霜禽欲下先偷眼”,这个“霜禽”有两种说法:一个就是它是冬春时候霜有冷的意思,一种说霜是白的意思。“霜禽”有人联系到林和靖他特别喜欢白鹤,所以可能是指的白鹤,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霜禽欲下先偷眼”“先偷眼”写得非常形象,特别是这个“偷眼”偷偷地窥看一下。说这个“粉蝶如知合断魂”,蝴蝶如果知道如此美好的梅花的话,它一定快活地要晕了。“断魂”就是销魂,销魂就是一个人的感情极端的快乐,或者极端的悲伤,这里是指极端的快乐。因为春天的蝴蝶它是不能看到初春时候的梅花的,如果粉蝶看到如此好的梅花的话,可能是要快活极了、高兴极了。最后诗人说“幸有微吟可相狎”,有这种在这个梅花前面,在淡淡的月色下面,诗人非常高兴地吟诗。“不需檀板共金樽”,不需檀板啊金樽啊那些华丽的高贵的东西,在这种非常美好的梅花和非常幽香的梅香下面诗人自我沉醉、自我欣赏、自我吟诗,这是最佳的境界。所以在咏梅的诗歌当中,这首诗是非常突出的一首诗歌。特别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欧阳修是特别推崇,认为这句诗歌在咏梅诗中是最杰出的。所以林和靖的这首《山园小梅》,在我们整个中国的咏梅诗歌当中也是一枝独秀的。
【主持人】林逋其人、其诗对我们今天的意义何在?
【程郁缀】这个林和靖的一生是非常特殊的,他一生隐居在西湖孤山,20多年都没有到杭州城市里去窥一窥,这也是他非常难得的。他这首诗歌体现了他追求高洁、一尘不染的这样一种情怀。他不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当然他这个完全的离开社会、离开人世隐居到孤山这一点我想我们现在生活中是做不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他追求那种高洁的情怀,追求那种在梅花的描写当中所寄托的那种人生的追求,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的。

更多语文经典试卷、教学图片(朗读)、精彩课件、教学实录(教案)、文学欣赏尽在语文轩网站:www.yuwen888.com(语文发发发)

又一赏析文章:

首联作者就直接抒发对梅花的赞赏:“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百花凋谢后只有梅花明媚鲜艳,在小园中占尽风情韵致。一个“独"字展现出梅的不同凡响的性格和孤傲的神韵。
颔联对梅花作具体描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更是曲尽其妙,为历代传诵名句。即疏长的枝条横斜在浅浅的、清澈见底的水面上,幽幽的香气飘散在朦胧的月色里。作者从视觉角度写梅、影、月、水,又从嗅觉角度写梅香,二者结合如此巧妙,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溪边月下梅花图。
颈联则是着意作环境的渲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冬天的鸟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先偷眼”三字写得传神,极写冬鸟爱梅之甚。再写粉蝶,它们如知梅的风姿一定会喜欢得要命,乃至失魂落魄,把粉蝶对梅的喜爱夸张到了极点。这一联进一步烘托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及幽居之乐。
尾联作者被梅陶醉,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如在赏梅时低声吟诵,那么,在恬静的山村里尽可自得其乐,那种敲动檀板,启动歌喉,并用金樽对饮助兴的热闹场面又有何用呢?这就把诗人的情操趣味和盘托出,使咏物与抒怀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

一、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二、卜算子·咏梅
【作者】陆游 【朝代】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三、墨梅
【作者】王冕 【朝代】元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四、梅花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五、梅花
【作者】崔道融 【朝代】唐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译文
梅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花香中别有韵致,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潇洒的北风啊,请你放慢脚步,精心的呵护她吧!你忍心在如此严寒之中再摧残她吗?

古诗《咏梅》
答:译文: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出自《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

古诗《陆游》 咏梅的全文是什么?
答:不仅如此,黄昏又是阴阳交替,气温转冷而易生风雨的时辰,所以;除了心灵的痛苦之外,还要有肢体上的折磨,“更著风和雨”。这内外交困、身心俱损的情形将梅花之不幸推到了极处,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已往人生的写照,倾注了诗人的心血! “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

谁有咏梅的诗词并带有全文解释
答:谁有咏梅的诗词并带有全文解释,小弟我谢谢大家了除了卜算子咏梅和墨梅和王安石的咏梅!!!俺谢谢了,希望答案是嘎嘎的!!!... 谁有咏梅的诗词并带有全文解释,小弟我谢谢大家了除了卜算子咏梅和墨梅和王安石的咏梅!!!俺谢谢了,希望答案是嘎嘎的!!! 展开  我来答 4个回答...

陆游写的卜算子.咏梅的诗句意思
答: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8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31.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1. 关于陆游的咏梅的诗句 2. 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诗句 关于陆游的咏梅的诗句 1.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全诗 卜算子·咏梅① 陆游(南宋) 陆游《卜算子·咏梅》扇面书法驿外断桥边,来②⑦ 寂寞开无主。 ③...

咏梅最出名的古诗
答:咏梅最出名的古诗如下:1、《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译文: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在某个夜里花儿盛开,清香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主题: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

卜算子《咏梅》的诗句
答:全文解释 驿站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无人过问的孤单寂寞开与落。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无意争夺春意却惹来百花嫉妒。凋谢的花瓣掉在地上化成泥土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的咏怀之作。...

毛主席 咏梅 解释
答:《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961年12月 【译诗】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诗句解释
答:“更著”是“更加”的意思。全诗注解如下:驿站外的断桥边,寂寞地开放。已是黄昏时刻,她独自愁思,更加还有风雨摧残。她花开在百花之先,并非有意苦苦地争夺春光,听凭着群芳心生嫉妒。即使零落成泥,清香却如故。赏析: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

毛泽东诗词《咏梅》
答:这也是毛主席读南宋词人陆游的一首咏梅词有感而发的,陆游的词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

咏梅九首译文 | 注释 | 赏析
答:梅花 其一赏析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琼姿,这是古诗词中的常用词了,谓瑰丽的姿容,通常只用于梅花。不过,诗的首联,却一点也不因这措辞的常见而显得平凡:神话中的昆仑山,上有瑶台十二座,皆以五色彩玉筑成;梅花既有瑰丽的风姿,那么就本该(合,应该)充任瑶台上的琼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