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故事,抓住这五个要素就够了

作者&投稿:拔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时候,我总会跟人抱怨,说故事太难写了,很多文友都回复我, 说他们也会因此而感到困惑。

不过,最近读了美国作家杰里·克利弗写的《小说写作教程》,我发现要想写好小说(故事),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你只需要抓住五个关键的要素即可。

这五个关键的要素包括:冲突、行动、结局、情感和展示。

而 冲突又分为渴望和障碍 这两个部分。

所以, 渴望、障碍、行动、结局 ,这些故事元素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 故事的形式 。

作者反复强调:渴望、障碍、行动,是写作者的第一道防线,屡试不爽的工具,是故事的三驾马车。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并在这些上面反复下功夫。

当我们写作顺利的时候,不用去考虑规划的事情,只管去写就是了;但是,当我们遇到麻烦的时候,就必须马上回归到规划上来。

那么该规划些什么内容?又该如何规划呢?

其实,作者还是 要 让你回到渴望、障碍、行动上来,并且永远都是如此。

其实,正如作者说讲,要想写好故事就需要对上面这些要素进行规划,甚至在你的整个写作生涯中,始终都要用到这种规划。

一、渴望是什么?

渴望就是:首先要问自己,“什么人需要得到什么东西?”。没有这一点,任何故事情节都无法展开。

不过这个‘’渴望“”并不是那种普通的渴望,而应该是“具有戏剧性的渴望”。

要想人物的渴望要具有戏剧性,人物必须感觉到这个渴望的满足与否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这并不是说它必须是一件生存或死亡的事情,只是需要人物对此必须抱着强烈的感情,他内心必须深信不疑:除非这个局面有所改观,不然人物就无法继续容忍目前的生活。即使在最低程度上,它们也要有一种危机,有一种直面的对峙,另外还要有一个结局。

二、障碍是什么?

你要先把人物的渴望建立起来,然后再来问自己“障碍是什么”。

假如没有任何障碍,故事就没有冲突,也就没有任何戏剧性的张力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演变。当然这里的障碍也是指戏剧性的障碍。

那么新的问题也来了 : 我怎么知道这个障碍是否足够强大到可以算做一个戏剧性的障碍呢?

第一,这个障碍必须有同样强大的决心,同样强劲的动力,它拼死也要抵挡或者打消这种渴望,正如这个渴望试图征服这个障碍的动力一样强劲。

第二,衡量这个渴望/障碍的最好办法就是想一想,假如故事里的人物根本不理睬这个障碍将会发生什么情况?你设置了一个障碍,假如人物既不理会它,也不采取行动,以致他在情感方面、身体方面、社会方面、经济方面就要遭受严重危害或者遭遇灭顶之灾,那么这个障碍就是一个戏剧性障碍。假如这个人物可以无所作为而且毫发无损,那么这个冲突就是个冒牌货,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性,也就没有故事可言了。

三、如何去行动?

在你制造出一个具有威胁性的障碍之后,你要问自己,“人物要做什么事情(行动)才能克服这个障碍和实现他的渴望”。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不等于行动,更加并非戏剧性的行动。有时思考问题也可以等于行动。假如人物针对难题展开激烈的思想斗争,或者精心谋划针对难题展开直接进攻或者积极防御,这些思想活动都属于行动。伟大的故事全都涉及了人物内心的思想变化,还有人物内心世界的种种冲突。

行动要想具有戏剧性,它要么必须针对难题展开直接进攻,要么必须针对难题展开积极防御。

渴望、障碍、行动这三大因素正是让故事波澜起伏,曲折生动的关键所在。

你手中最强大的武器是了解故事的形式和诸项要素,拥有了这一武器你就掌握了全盘规划。

四、情感该如何表达?

情感是打造终极关联所必需的材料,由此读者和人物之间产生认同,融为一体,从而我们能够体验人物的感觉。假如我们不知道人物有什么感觉,我们就没有办法和人物形成一种内在关联。

为了精确定位人物眼下有什么感觉,我们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问以下几个问题:他担心什么?他害怕什么?他希望什么?

假如人物没有担心和顾虑,那么,故事就没有冲突。冲突的意思是说人物可能会丧失某种价值异常高昂的东西。

所以,你需要在心里,问问这些问题,然后用最好的方式把它们写下来。

五、展示

展示是基本的武器,它是把经验捕捉到纸面上来的基本方法,其手段几乎总是包括场景和对话。

展示迈着现实生活的步伐,分分秒秒地前行,逐字逐句地展开。展示(经验)的对立面是讲述(观念)。

展示就是让事情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眼前,作者不必使用抽象的词语来讲述事实给读者听。

一定要记住:在整个教程中,我们都是在使用展示的办法讲授创作知识。比如:你要描写一个疯子,你就不能直接说他是个疯子,而是要把他的语言、行动甚至是心理活动用文字的形式描述出来,让读者一读就能感觉到他是个疯子。这就是成功的展示。

需要注意的是,身份认同和塑造人物是一个成功故事的全部效果。它们就是故事要达成的效果内容,不过,它们并非故事取得效果的方法。

故事的目的、认同的目的都是让我们持续不断地跟自己保持接触。你必须首先产生身份认同感,然后你才能喜欢某个人,建立友谊或者坠入爱河。它是把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的力量。没有它,文明就无法持续。

其实,跟别人产生联系也是跟我们自身产生联系。故事的目的就是要构筑这种联系,创造这种认同。身份认同就是:我们怎样才能体验人物的生活?我们如何体会他们的感觉?我们如何变成他们的化身?此外,在这种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我们能体验到更加丰富多彩的自我。但是,除非故事把人物塑造出来,否则我们就无法产生认同。人物塑造是一个新的阶段,它是通向身份认同的一个铺垫。

人物性格只有通过他的行动才能得以揭示。行动就是性格。除非人物采取某种行动,否则即便是全世界最美妙的性格也不会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

而冲突又是我们用来强迫人物采取行动的元素,人物因此必须使尽浑身解数来展现自身。揭示人物性格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身份认同才能出现。

假如你对人物身上的灾难敷衍了事,人物采取的行动将缺乏强大的说服力,故事就会松散拖沓,读者也会离你而去。所以,你必须对自己的人物狠心一点儿,这是你唯一的出路。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给人物那么多痛苦,制造那么多麻烦(冲突)?是不是太残忍了?

事实上,就如同上面所说,这是唯一的出路。因为作者把他们推到极限状态正是把握他们灵魂最深处的最佳手段,也是触动读者内心世界的最佳手段。

这种做法既能揭示人物性格,又能制造出认同感。因此,作为作者,你是故事中一切麻烦的最终制造者,也是让人物遭受种种痛苦的最终原因。你只能下此狠心不可。

我们把这个情况称为 戏剧的悖论。

现实生活中的坏东西到了文学作品里就成了香饽饽。

你越是让小说人物困窘不堪,读者就越能享受其中的妙处。

为什么呢?因为它迫使人物最大限度地使出浑身解数,而一旦人物将自身发挥到了极限,我们就最大限度地体验到了他们的生活。

一个精彩的故事必须具备两股势力,它们须旗鼓相当,奋力对垒,竭尽全力,最终精疲力竭。

六、结局

用行话来说,除非你拥有一个戏剧性的冲突(渴望+障碍),除非人物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克服障碍,不然,你的故事就压根儿没有真正开局,更不用谈结局了。

一般的规律是:结尾就埋伏在开局之中。这意味着,假如你拥有两股旗鼓相当的势力,它们都全力战斗想要征服对方,那么你的故事就算开始了。经过一场全面对决之后,一方胜出,此时故事也就结束了。

现实生活并没有为我们预备现成的俗套,所以结尾也不必拘于一格,千篇一律。结局也可以是胜败参半、互有妥协、吃点儿小亏的情况,因为现实生活中同样也有这种情况。

综上所述,你的基本功就是冲突、行动、结局、情感和展示。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功就足以让你取得成功。 每次它们都能帮你达到目的,因为它们提炼出了你内心世界那些激动人心而且富有戏剧性的东西。记住,你知道的东西比你意识到的东西要多得多。故事里的你要比任何一刻你内心想到的自己丰富多彩得多。探索和发现你自己成了故事创作过程中的一大惊喜。

最后,我们应该如何检查呢?

首先要问自己:“什么人渴望什么?”然后,在稿子上找到它。

再问自己:“障碍是什么?”它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几页上?它能出现得更早一些吗?它能更强烈些吗?人物是否能够不理睬这个障碍,却毫发无损呢?(记住,障碍可以出现在渴望的前面。)

下一个问题是:“行动是什么?”人物通过做什么事情来克服这个障碍?它出现在稿纸的什么地方?它能够更早一些出现吗?人物能不能采取更多的行动或者更加坚定不移地主张自身利益,能不能表现得更加强烈或者更加直接?

最后一个问题是:“问题的最后结局是什么?”是胜利呢,还是失败(或者是局部胜利)?假如它是一个场面的结局,那么,你还有更多的战斗要开打;假如它是一个最终的结局,那么故事也就结束了。

检查你的作品的方法关键在于:事先定下尺度并经过深思熟虑,然后你就能辨别出你的故事是否已经具备这些要素了。

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与我有着同样困惑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

讲故事五个要素是什么?
答:时间,地点,人物,冲突和结局。讲故事要交代清楚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把这五项内容交代清楚了,才算表达清楚:何时的表述要注意开门见山,警示性的引起听众注意;表述何地时不能拖泥带水,要交代清楚。何人的表述最好有名有姓,显得更为真实可信;何事的表述应注意具体化、描述...

故事的五要素十环节是什么啊
答:讲故事,有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每一个故事都应该包括这五项内容,才算表达清楚,何时的表述要注意开门见山,警示性的引起听众注意,何地的表述要尽快的进入场景,这样才会突出你想表达的主题,何人的表述要有名有姓,有名有姓才显得真实,也方便听众理清思路,何事的表述应注意具体...

掌握5线索,讲出一个好故事
答:第三个线索:让你的故事角色拥有内驱力,也就是内在驱动力,被一种不易觉察的动力推动着前进,而且有一个永远挠不到的痒处,那么你的故事角色就会不断成长、发展、变化,衍生出无限的可能。举个例子,《教父》这部电影,讲了黑帮老大的小儿子迈克如何成长为黑帮老大、继承家业的故事。这个角色的内驱力...

共读三:讲好故事的5个关键因素
答:我们先把问题简单化,其实形式最为纯粹的故事仅仅包括三个要素:冲突、行动、结局。有个人遇到了一个难题(冲突),他必须努力奋斗(行动),于是他成功了或者失败了(结局)。下面这些故事要素是你需要经历整个写作生涯才能熟练掌握的东西:「故事就没有渴望,没有冲突,也没有故事了。所以说, 渴望+障碍...

一个好故事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
答:我认为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感情小故事应该具备以下要素:1. 真实和情感共鸣: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应该具有真实性,能够触动读者或听众的情感,让他们能够产生共鸣。故事可以涉及人们普遍经历过的情感,如爱、失去、成长等,引发读者或听众的情感共鸣。2. 独特和令人惊喜的情节:好故事应该有独特的情节设计,...

如何把故事讲得精彩
答:讲故事,有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每一个故事都应该包括这五项内容,才算表达清楚,何时的表述要注意开门见山,警示性的引起听众注意,何地的表述要尽快的进入场景,这样才会突出你想表达的主题,何人的表述要有名有姓,有名有姓才显得真实,也方便听众理清思路,何事的表述应注意具体化.描述细节化,何故...

做到这五点,构思一个好的故事轻而易举!
答:关于这个例子中的这个角色,各位是能够赋予他各种行动力和结局的,我就不多说了。 接下来咱们谈谈最后两条,情感和展示。 这两个因素不是按照之前三个情节顺序,先有冲突,然后行动,接着结局,而是要贯穿整个故事,跟在人物角色身上的,一个人物一个情感、一种展示。 比方说,例子三里的白叶,他想要创业是银行不给他贷...

记叙文的五要素是什么? 如题
答:最后,原因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解释了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动机。原因的分析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故事的发展和结局。例如,在描述一个社会现象时,作者可能会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背景和影响等,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综上所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原因是记叙文的五要素。这五个要素相互关联...

故事的核心要素包括
答:4.环境 故事的环境是指故事发生的场所、时间和历史背景。它是故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行动的背景。环境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好的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情感。5.冲突 冲突是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描述了故事中人物之间的问题或纠纷。冲突的存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故事中最...

故事山包含的五要素
答:这些问题与主人翁有关,且需要被解决。3、疑问:在面对冲突时产生悬念或不确定性。这种悬念能够引起听众兴趣,想要知道答案。4、解决:通过主人翁采取行动来解决故事中出现的问题或障碍。5、结尾:给出整个故事一个合理满意度高的结束方式,在此过程中传达出某种道德观点、智慧启示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