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被父母关注的孩子,是不是都会变得很叛逆?

作者&投稿:却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令很多父母最头疼的就是他们的叛逆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总是爱和父母顶嘴,往往因为一些小事就会和爸妈吵得不可开交。父母们把这个时期的孩子称为“不懂事的叛逆期”。

可是父母是否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叛逆?许多孩子出现叛逆期并不是因为不懂事,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办法获取父母多一些的关注。

诺诺原本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可是自从上了初中之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每天不着家,还有人曾看见他跟“不良青年”蹲在网吧门口,有时候甚至玩到半夜才回家。忙于工作的父母晚上回来,常常看到家里黑着灯,想和诺诺谈一谈他的一些“叛逆”行为,可是孩子却甩下一句“你们不是不管我吗?现在还来装什么‘假好心’,我才不要!”然后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这时候诺诺的父母才意识到,自己对诺诺陪伴的缺失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许多孩子在叛逆期出现一些过分的举动,就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

有一个著名的效应非常适合形容叛逆期想要获得关注的孩子,同时这个效应也给出了合适的解决办法,这个效应就是“霍桑效应”。




1.什么是“霍桑效应”?

在20世纪的美国,有一个著名的工厂叫做霍桑工厂。工厂里的一位管理者发现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给予工人的福利都无法激励工人的积极性,生产效率都无法得到提高,管理者很疑惑,他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心理学专家进行调研的时候发现,那些知道自己正在受到关注或观察的工人,会更卖力工作,表现出自己十分积极的一面,这就是著名的霍桑效应。



想必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此深刻体会。在工作中,如果知道有上司今天要来视察,那么员工一定不敢偷懒,而是摆出一副积极认真工作的样子;而在学校中,如果有教导主任或者校长来听课,那么老师一定会把课上得比以往更丰富、更精彩,学生也不敢开小差、捣乱课堂,而是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

这就是“关注”的积极作用。会改变一个人的态度,继而改变他的行为。青春期的孩子会叛逆,其实是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所以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善用“关注”作用,帮孩子改变叛逆的态度和行为。



2.父母的“关注”对孩子有何影响?
  • 积极性。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当孩子第一次有了喜悦的事情之后会很愿意和父母分享。如果父母这时忙自己的事情,并未注意孩子的喜悦,甚那么很大可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如果父母可以放下自己手头的事情和孩子好好沟通,参与到孩子的喜悦中去,那么就会增加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 自我认同。

许多孩子的自信心都是从父母这里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当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或者突破自我的时候,父母可以对孩子提出表扬或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在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如果父母是抱着抨击或者嘲笑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进步,那么就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感受,甚至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 学会尊重。

世界上最好的尊重是倾听,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应该学习的也是倾听。许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他们的事情并不需要了解甚至倾听。当孩子向父母诉说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时,许多父母可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或许并不将孩子的事情放在心上,甚至会觉得麻烦。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在父母这里无法得到尊重,那么他们也无法学会尊重别人,当然,父母也并不例外。

许多父母总是在孩子叛逆期来临时才开始抱怨孩子是有多么的不听话不懂事,可是父母似乎忘记了,教育孩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孩子从小开始,一件一件的小事造就了孩子的性格。所以当孩子叛逆期来临时,父母不要再抱怨孩子的叛逆,而是应该思考如何“挽回”叛逆的孩子。



3.父母如何利用“关注”作用帮孩子变好
  • 为时未晚。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到了青春期说教已经无法改变了,所以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选择对孩子实行棍棒教育。其实父母们应该知道,这时候对孩子实行棍棒教育才是最不可取的办法。许多孩子叛逆是因为想要获得父母的关注,而父母如果用棍棒教育对待孩子,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

  • 及时挽回。

在父母明白孩子叛逆期也并不是无法改变的时候,就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如果孩子是因为父母的关注度太低,才变得叛逆,那么父母就应该对孩子提高关注度。在父母了解了孩子叛逆的原因之后,就应该及时做出改变。孩子发现父母的变化时,那么他们自然也会改变自己。



  • 改变看法。

父母们应该改变自己认为“孩子不需要关注”的看法,只有从源头上改变了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的给孩子他们需要的关注。当父母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或者思考的问题时,应该及时的和老师或者有经验的父母沟通,这样就可以给孩子及时的回应,也可以避免让孩子继续叛逆。

所以,父母和老师作为孩子的“引路人”要更加善于利用关注的作用,在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之后,父母和老师更要学会倾听孩子,只有这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



是的。因为渴望被关注,孩子会做很多父母不喜欢他做的事,在父母看来就是叛逆

大多孩子都是这样的,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就会变得很叛逆,只是为了能让爸爸妈妈能多关心关心自己。

也不是都会叛逆,一些也会变得更沉默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叛逆的孩子呢可能会希望通过他叛逆而更多的跟父母交流,觉得只有做出一些什么事情,才会得到他想要的关心

不一定会变得很叛逆,小孩大多是因为父母工作忙碌而缺乏对自己的关注,从而会变得有些躁动,有些小孩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来引起家长的注意,例如打架斗殴等叛逆行为。有的小孩会选择以其它的方式引起家长的注意,比如说考取好成绩之类的。所以说不是都会变得很叛逆。

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为什么中国的父母总是把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答:既然是你的孩子,你肯定是希望他/她能够少走弯路,而父母作为过来人,自然会想着帮孩子规划前程,普通家庭的父母更是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自己没做到的事情以后让孩子来做,或者干出一番事业来给自己争气,可以靠着孩子来光宗耀祖,这种观念是永远都没有办法改变的,可以说基本上所有的父母都会...

父母过度的关心各方面的情况,会不会让你反感?
答:父母过度的关心各方面的情况,不会让我感觉到反感,而且我也挺喜欢被关心被关注的,可能还是因为自身有点缺爱造成的吧。因为我自己从小就是一个比较懂事的孩子,成熟的也比较早,比较在意别人的内心想法,不管是从家人,朋友,同学来说也算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了,性格也比较温和,所以由于过分懂事,可能...

中国父母为何总是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答:和月色也能相谈甚欢 2023-10-17 关注 展开全部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国的父母总是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其实给孩子制造了很大的压力,常常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充分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和快乐,而个人认为,之所以很多父母总是把期望都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最主要的还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所决定或者是所影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事情是需要妈妈特别关注的?
答:教会孩子要拥有选择权,而不是永远被选择,当然也要让孩子知道,当他自己越优秀的时候选择权就会越多。要做到这点,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就要适当的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这个太需要正能量的社会,积极阳光的孩子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

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期望都挺大的,这是为什么?
答:父母希望孩子衣食无忧,过得比自己好,所以才会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相信在父母的身上,大家听过最多的话就是好好学习,这样的话才能考上好大学,那么以后你才能有一个好工作。而且这种想法已经在大家的心目中成了一个惯性,在这种想法出现之后,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基石。我不否定孩子...

对于父母的“过度关注”,我们该如何应对?
答:父母背地里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对待父母的这种过度关注,还是要有自己一定的策略,当然了我们也不能让父母知道。不能什么事都听父母的吧,我们大了我们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毕竟我们也是有想法的人,我们有双手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是不是?

家长对孩子成绩过分关注会有什么影响?
答:4. 狭隘的定义成功:过分关注成绩可能导致家长将成功仅仅定义为学业成绩的优秀与否。这种观念可能忽视孩子在其他领域的才能和潜力,如艺术、体育、社交技能等。孩子可能感到自己只有在取得好成绩时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和赞赏,而其他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则被忽视。5. 关系紧张:过分关注成绩可能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

为什么现在大部分家长都特别关注孩子的成绩呢?
答:那是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心愿,但是能够做到的又有多少呢,所以父母应该要平常心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我家的孩子成绩不好,但是我没有焦虑,也没有把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如果你对于孩子的成绩不好而感觉到焦虑,那么我觉得家长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我建议家长可以这样做:一、接受...

心理学家,家里最懂事的子女,往往是父母最不喜欢的那一个,这是真的...
答:实际上他们看起来很孝顺,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关注,所以并不是很多。孝顺的孩子越不受青睐,最好说受青睐的孩子越少希望得到关注并表现出孝顺。尽管我尽力证明自己,但为什么我却没有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实际上,对于父母来说,经常在身边的孩子更容易被自己爱着。这是因为他们不断的陪伴减少了父母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