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 生态文明

作者&投稿:营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先,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大自然
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
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
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
“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
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
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借自然资源。
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目前我国面临的日
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
中的一员。
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是人类的家园,珍惜自然就是珍爱人
类自己,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第三,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我们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
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
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
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一些人更一针见血的指
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
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
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
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第四,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
证。而日前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构成制约我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
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在
生态方面,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在环境方面,随着我
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三废”问题十分突出。现实向人们
提出:是该转变“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为“资源有限,
环境有价”的观念的时候了;是该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
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