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

作者&投稿:勤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27自然段)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穷人》简介
《穷人》,短篇小说,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著。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小说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这部小说的一个片断被人民教育出版社收录在了第十一册的语文书内(六年级上学期),供学生们学习。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写作主旨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读者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课文开头描写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海上正起着风暴,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作者展示了一幅西蒙死去的悲惨画面:母亲临死的痛苦与孩子睡眠的甜美,母亲的慈爱与孩子的无知。这一切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地感染着读者。这些描述,包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
2.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小说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种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感染着读者。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的高尚品质。

《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 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穷人》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文章中运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描写法、幻觉描写法、景物衬托法,表现了桑娜崇高的品德。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手指》可分为几段,段意谁有
答:《手指》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段意:概括说明了作者对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的认识——姿态不同,星哥哥一起,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定了基调。第二段【2至5】,段意:作者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第三段【6】,段...

在哪些段落可以分段?
答:一、分段:被捕前:(1~7自然段)被捕时:(8~18自然段)法庭上:(19~29自然段)被害后:(30~33自然段)二、第二十八段:“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是法庭上这一分节的结尾,所以分段时分到29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慈母情深可分为几个自然段?
答: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条评论 热心网友1 太长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品质生活_贴心服务_特惠专场 贴心服务,特惠全场,让品质生活引领消费时尚 广告2021-11-07 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慈母...

划分课文的自然段的方法有哪些?
答:划分课文的自然段具体的方法有:1、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适用于什么种类的文章,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为了写的清楚、明白, 总要交代起因、经过和结果。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段,就是从文章中找出哪儿是起因,哪儿是经过,哪儿是结果,并把每一部分划分一个意义段。这种分段方法适用于写事的记叙文, 能清楚...

藤野先生分段及段意
答:《藤野先生》全文共38个自然段,分段及段意为: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东京见闻,交代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第二部分(第4-35自然段):写在仙台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第三部分(第36-38自然段):离开仙台,叙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藤野先生》的作者回忆了在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

清贫可以分为几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答:《清贫》是革命烈士方志敏于1935年5月26日创作的一篇散文。整篇文章共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方志敏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不奢侈。概述“清贫”,提契全文!第二部分(2到9自然段):通过事例详细记叙方志敏在被捕当天,敌人在他身上搜不到一个铜板的事。第三部分(第...

如何给文章划自然段
答:2、标自然段是分析课文的第一步,每一个自然段前都空两格,所以自第一段起,只要首字符空了两格就是一个自然段。段落的划分一般要考虑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甚至感情的变换。具体怎样划分要看文章,不能一概而定。根据记叙文组织材料的不同,可从以下几种划分方法:(1)按时间空间顺序划分。这类...

狼牙山五壮士可以分为几个大段
答:狼牙山五壮士可以分为几个大段?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五部分。全文共9个自然段,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六班五名战士为了拖住敌人,诱敌上山,勇敢地与敌人进行...

金色的草地一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答:《金色的草地》可分为两段,具体如下: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金色的草地》是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写的一篇文章,收录在...

《雨的四季》一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答:《雨的四季》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第一段:总写我喜欢雨。第二段至第五段:四季的雨。第六段至第七段:抒发对雨的喜爱之情。重点句子有:1.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2.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采棱镜。3.这是,整个大地是美丽,小草似乎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