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特点 是什么?存在问题和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良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翻开中国公路交通地图,横贯中国东西南北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如条条巨龙,舞动在中国大地上。到2007年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36万公里。迅猛发展的高速公路是古老的东方大国快速走向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的标志性丰碑。

  建设速度世界罕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高速公路还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标记。在当时出版的中国公路交通图中,高速公路一直是空白。

  1988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此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增长幅度之大世界罕见:1995年,我国高速公路达到2141公里;1998年末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六位;1999年10月,突破了1万公里,跃居世界第四位;2000年末,达到1.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三位;2001年末,达到1.9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2004年8月底突破了3万公里,比世界第三位的加拿大多出近一倍。近3年多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继续突飞猛进地发展,2007年新修通高速公路8300公里,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这组跳跃增长的数据,不仅反映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成就,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交通建设大发展的呼唤。

  许多人对20年前的“出行难”仍记忆犹新,我国铁路、民航、公路运输全面告急,全国公路汽车平均时速只有30多公里。“让中国的汽车车轮快速跑起来!”“赶快修建中国的高速公路!”有识之士发出了呼声。

  1988年10月,长度为18.5公里的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中国内地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酝酿了十年的京津塘高速公路终于在1987年开工,1993年建成;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国家把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十多年便走过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历程。到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已覆盖了所有省份,贯通祖国东西南北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网去年建成,成为人流物流的主动脉。

  综合国力的体现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的骄子,不仅仅是速度和效率的代表,而且已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成为衡量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大、技术标准高,造价高,一般每公里耗资1000万元至3000万元。以京沪高速公路为例:累计投资393亿元,平均每公里投资3000多万元,由沿线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六省市分段组织建设。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公路建设几乎没有“计划内”投资,其建设资金主要靠挤占用于公路养护的养路费。1984年年底,国务院决定对所有新增车辆征收车辆购置附加费,提高养路费标准,贷款修建的公路可以收取通行费。随着交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建设资金从主要依靠交通规费发展到向银行贷款,向社会发行债券、股票和有偿转让收费公路经营权及利用外资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了“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在国家几乎没有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实现了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用经济手段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投入。1997年的投入水平是1200亿元,到1999年超过了2157亿元,2004年以来,每年都突破了4000亿元。

  国运兴,交通兴。高速公路大发展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

  为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跑道

  北京大钟寺蔬菜批发市场一大早就熙熙攘攘,来自我国蔬菜基地山东寿光的一辆运菜车正在卸菜。司机说:“从寿光到北京一路高速,我昨晚从菜地里摘的菜,现在鲜着呢。”

  在2008年出版的中国公路交通图上,北京至沈阳、北京至上海、成都至贵阳至南宁至北海,同江至三亚、北京至珠海、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上海至成都等,已经形成了高速公路大通道。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从沈阳驱车至北京从17个小时缩短为6个小时;驾车走京沪高速公路从北京直达上海,只需要十几个小时;古丝绸之路连云港至霍尔果斯,2004年10月8日全线贯通高速公路,全长4395公里,西行只要50多个小时。

  条条高速公路的建成联网,有利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充分竞争,为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经济总量翻两番提供了先决条件。

  交通运输部公路司运输管理处提供的数字显示,全国每天有900万辆货运汽车跑运输,有69.1万辆客运班车,每天运送旅客近4000万人次。

  从高速公路上流过的不仅仅是人流物流,而且是商业流、金融流、信息流、文化流。据测算,我国每亿元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能直接带动社会总产出近3亿元。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段已形成9个上档次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京沈高速公路靠路兴起近千个市场。在“新丝绸之路”沿线,昔日许多难卖的农产品,如今正踏着 “新丝绸之路”走向兄弟省份,走出国门。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国高速公路仍在快速建设中。到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网将要达到8.2万公里,可以覆盖10多亿人口,接近高速公路世界第一的美国8.8万公里的规模,将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腾飞跑道。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于发展战略?~

随着星罗棋布的各种高等级公路开通,人们深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四通八达,什么叫交通便捷。这是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带来的必然结果,而这一切自然要归功于高速公路旁设立的收费站,投入多少,必定能通过对过往车辆收费回收回来,对此,公众从来没有产生过疑虑。

  有一个问题让我好生纳闷,经常可以听到看到某地高速公路剪彩开通了,人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惟独没有听说某路段投资全部回收了而关闭收费站。事实上,许多路段开通了若干年,却从来不对外公布收支情况,车辆呢到此停车交费成了惯例,收费站人员只管埋头数票子,谁也没觉得不妥,老百姓的知情权早已被某些部门抛到了脑后。京石高速北京段就是其中的一个,如果不是北京市人大代表李淑媛敢于直言,人们还不知道,这个收费站早该“寿终正寝”了。

  国家对高速公路收费站有明文规定,以“贷款修路、收费还贷”为原则,一旦还贷结束,必须停止收费。由于无法知道京石高速北京段具体收费情况,早在1992年的人代会上,李淑媛等十几名代表就提交了关于停止京石高速收费的建议。或许是李淑媛持之以恒的信念感动了苍天,也许是她人大代表的身份发挥了作用,直到2005年,北京市审计局才回复了李淑媛的建议,审计显示,京石高速自1987年11月至2004年12月收取通行费共17.92亿元,偿还贷、借款本息以及养路费支出并返还北京经济发展投资公司分成后,剩余约5.85亿元。

  有了审计报告,本以为关闭收费站的建议会得到重视,哪知相关部门变本加厉,非但没有停止收费,相反还将该路段的经营权授予首发公司,并允许其经营到2029年。赢利了5亿多,竟然无人过问,如此一审了之的做法,是行政不作为还是践踏民意?究竟是谁纵容了这种无视法规的行为?

  令人不解的是,迄今有关部门仍然执迷不悟,且看北京市交通委的回应吧,“首发公司担负着500多公里已建成高速公路的管养任务和规划新建300多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设任务,建设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新建高速公路也处于培育期……通过依法收取通行费偿还贷款,还贷压力很大,同时还要保证必要的投入以维持高速公路正常的运营、养护需求……”快刀斩乱麻的事情,北京市交通委却不正面回答问题,含糊其词,答非所问,莫非有啥难言之隐?

  对于这份回复,不要说李淑媛非常不满意,相信每个人看了都感到惊诧、愤怒,收费站不是摇钱树,既然早已收回了投资,就该按制度办事,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谁来取缔京石高速北京段收费站?我们拭目以待。

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扩展资料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就是要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使党和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