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关于神舟七号的资料。 神舟七号的资料

作者&投稿:衅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神舟七号飞船(以下简称神七)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另外两人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其中,翟志刚完全出舱。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飞船结构
神七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1],飞船重达12吨。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2],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3]。三个舱段可满足生活、返航、动力三大基本功能,可分别独立工作[3]。

轨道舱——作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舱,以及出舱时的气闸舱。无留轨功能,配有泄复压控制、舱外航天服支持、出舱活动通信、舱外活动照明及舱外摄像等功能[2]。在轨道舱的顶部装配有一颗伴飞小卫星和5个复压气瓶。内部还提供了睡袋、食品加热、个人生活用品和个人卫生装置等生活设施[4]。
返回舱——唯一返回地球的舱段,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通过舱门与轨道舱相连。还装有用以降落的两具降落伞[2]和反推力火箭。当返回舱距地面一米时启动反推力火箭,施行软着陆。返回舱直径2.5米[5]。
推进舱——安装有推进系统,以及一部分的电源、环境控制和通讯系统,外部装有一对太阳能板[2]。

神舟七号宇航员
翟志刚(指令长)
刘伯明
景海鹏

侯补梯队航天员
费俊龙(指令长)
陈全
聂海胜

主要任务
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各系统负责人
航天员系统
航天员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科研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 陈善广
空间应用系统
科研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
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高铭
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
载人飞船系统。
飞船: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科研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载人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
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
运载火箭系统
火箭:“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
科研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
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
发射场系统
发射中心: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场: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 崔吉俊
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 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
相关单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所属测控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测控站、“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队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主任 董德义
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 钱卫平
神七任务飞控组组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 朱民才
着陆场系统
着陆场:内蒙古中部地区主着陆场
相关单位:某着陆场站、搜救部队、地面搜救分队、搜救直升机分队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主任 隋起胜
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 吴斌
空间试验室系统
相关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空间试验室系统总指挥:尚志
空间试验室系统部设计师:杨宏

发射
火箭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4秒988毫秒(UTC+8,下同)发射升空;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第200秒整流罩分离;第500秒三级火箭关机;第583秒飞船与火箭分离;随后飞船正常进入预定轨道,成功发射。

下面是神七几个总指挥和工程师的具体介绍。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航天员训练水平高,执行能力强

任务:选拔、训练航天员,并对航天员实施医学监督和保障。出舱活动期间,1名航天员位于飞船返回舱值守,2名航天员穿舱外航天服位于飞船轨道舱,其中1名航天员出舱进行舱外活动。

创新:研制了舱外航天服、船载医监医保设备、个人救生等船载设备,以及航天员地面训练模拟器、模拟失重水槽、舱外航天服试验舱等大型试验和训练设备。

舱外航天服总质量120千克,可为航天员舱外活动提供至少4小时生命安全和工效保障,重复使用次数不低于5次。

我国的航天员训练水槽为世界第三大水槽;舱外航天服试验舱能够在地面上模拟再现宇宙空间环境的真空、冷黑和太阳辐照等3项基本参数;出舱活动程序训练模拟器能够模拟太空中程序,还能进行工效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和完善装船产品和出舱程序。

解读:我国航天员训练设施日益完善,航天员训练水平较高,14名航天员均具备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我国不仅能够培训本国航天员,还具备了为国外培训航天员的能力。

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两项试验均为我国首次

任务:结合航天员出舱开展固体润滑材料外太空暴露试验;航天员出舱活动结束后释放一颗伴随卫星;整个飞行期间发布空间环境预报和异常空间环境事件预警和警报。

创新:我国首次开展航天器平台在轨释放伴星,以及卫星的伴随飞行试验。小卫星在40公斤的重量范围内,具有彩色视频拍摄、彩色图片拍摄、大容量压缩存储、机动变轨、伴随飞行、自主导航、多模式指向、测控数传等多种功能。

由航天员出舱取回试验样品,这样的空间科学试验我国还是首次开展。4大类15种固体润滑材料和太阳帆板基层材料,经外太空暴露后,可获得太空环境对材料性能、寿命影响的基准数字,不仅能够提高在这项材料上的研制水平,还能指导地面试验。

解读:这两项试验的成果将直接用于我国航天事业后续发展过程中,伴飞小卫星技术可为空间站建设提供宝贵的监视和环境预警功能,广泛用于各类航天器的固体润滑材料如能有新突破,将延长航天器寿命。

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贯穿全过程

任务: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在轨正常飞行3天,具备最长5天飞行能力。

创新:飞船轨道舱为全新研制,首次在神舟飞船轨道舱增加“气闸舱”功能,增添了舱内气压泄除和恢复系统,舱内有线和舱外无线的出舱活动通信系统,出舱活动操作显示界面、照明和摄像装置,舱外航天服接口支持系统等。

安装了“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终端,具有图像和伴音下传功能。

解读: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贯穿设计、研制、生产全过程,神舟七号在人机工效学上处处体现了人与飞船的完美结合。神七航天员反映,这是历史上最漂亮最舒服的一艘船。

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新型火箭呼之欲出

任务:起飞推力604吨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飞船运载能力为8.1吨,飞行583秒后将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创新:以往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火箭起飞126秒后出现了逐渐增大的纵向单频振动,频率约为8Hz,给航天员带来了不适。本发火箭使用变能量蓄压器来抑制振动,使振动大大降低。

解决了“415秒”异常问题。神六发射时,火箭飞行至415秒时产生过载和加速度跳动的异常现象。这次发射神七的火箭重新设计了二级火箭增压管路铝改钢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

解读:长征二号F型火箭神七之后将迎来大规模改进,下一次载人航天发射时,新型火箭将有可能执行任务。

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陆晋荣:变化不大,可靠性安全性提高

任务:组织指挥火箭的组装、测试、加注及发射,提供舱外服、伴星、飞船的组装、测试和发射保障,火箭、飞船的跟踪测量和控制。

创新:一方面对火箭燃料推进剂加注系统的流量计进行更新,既确保燃料加注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又提高了加注的速度;

另一方面以模拟化的手段,实现发射场全系统、全流程、全人员的综合训练,有效提高了参加航天发射人员的技术水平。

解读:与前几次任务相比,这次发射场的技术状态变化不是很大,主要是把提高神七发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作为重中之重进行了技术和训练方面的改进。

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以有限测控站点实现关键弧段长时间连续测控

任务:负责火箭、飞船以及伴随卫星的轨道测量、图像及遥测监视、遥控操作、数据注入、话音通信、飞行控制和任务计划的实施与操作管理以及异常情况下的测控通信支持等。

创新: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测控通信系统使用布设在国内外的7个测控站,并通过合理安排3艘测量船的船位,对舱外活动段进行全程监视,连续测控通信时间约47分钟,这些站、船都能利用数传信道接收飞船电视图像并向北京中心传输。

为完成伴星飞行及伴飞试验提供测控通信支持。在伴随卫星接近与绕轨道舱飞行阶段,重点完成伴随卫星对轨道舱的接近变轨、绕飞形成变轨、绕飞观测和绕飞脱离变轨等任务。

解读:我国这种用较少测控站点获得较高效益的测控通信模式,既节约了大量经费,又能保证飞行任务成功完成,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吴斌:空中搜救第一时间救援航天员

任务:跟踪测量返回至主副着陆场的返回舱,进行返回舱落点计算;搜索回收返回舱和有效载荷,救援航天员并将航天员转运至北京。

创新:一是搜索救援模式由“空中为主、地面为辅”改变为“空中搜索救援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空中和地面搜救分队的力量配备和职责分工也相应发生变化;

二是增加了上升段陆上责任区应急搜救任务,还必须兼顾做好某责任区应急搜救任务,任务准备工作急剧增加;

三是新研制了直升机机载搜救指挥平台,航天员搜索救援的组织指挥工作将由地面搬到空中。

解读:经过前六次的探索和总结,空中搜救分队已经具备了独立搜救能力,能够采用空中搜救方式完成航天员的搜救和后送,可以提高搜救处置的效率,在第一时间救援航天员

神七是在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成功发射的!

关于神舟七号的资料~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编辑本段]飞船简介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
  轨道舱——作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舱,以及用于出舱时的气闸舱。配有泄复压控制、舱外航天服支持等功能。内部有航天员生活设施。轨道舱顶部装配有一颗伴飞小卫星和5个复压气瓶。无留轨功能。
  返回舱——用于航天员返回地球的舱段,与轨道舱相连。装有用以降落的降落伞和反推力火箭,实行软着陆。
  推进舱——装有推进系统,以及一部分的电源、环境控制和通讯系统,装有一对太阳能电池板。
  神舟七号飞船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神舟七号飞船候补梯队航天员分别为陈全(指令长)、费俊龙、聂海胜。主要任务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2008年9月24日下午14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总指挥部宣布:2008年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直接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届时中国的航天员将首次出舱来进行太空行走。

  翟志刚出舱作业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
  从神舟七号开始,中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在这一阶段里,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整个二期工程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由长征2F火箭担任。

  要想具体了解 请登陆 http://baike.baidu.com/view/30612.htm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1时33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已经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
  飞船刚刚入轨,翟志刚迫不及待地放开手中的飞行手册。刘伯明轻轻一碰,手册在空中慢慢地翻转起来。景海鹏随即放开了绑在另一本手册上的笔……这是他们向往了10年之久的太空生活。
  26日13时30分,景海鹏拿着相机到飞船的左舷窗开始了一串连拍。大概是对照片不太满意,他在检查后,再次贴着窗猛按相机按钮。
  26日深夜,在长达10多个小时的准备工作之后,翟志刚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第一次在茫茫太空中的神七轨道舱内亮相。
  从飞行第9圈起,翟志刚和刘伯明就进入轨道舱,开始了穿舱外航天服的准备工作。
  拉线、系绳、取物、拧螺丝……他们头戴耳机和头灯,在飘浮状态中忙碌着。随着工作程序的推进,动作越来越熟练、轻巧。
  从启封、组装到测试,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而真正“穿上”服装只用了几分钟。
  27日16时41分,身着“飞天”服的翟志刚头先脚后飘出飞船。太空传来他的声音: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
  翟志刚抓住出舱扶手,缓缓地转了个身。他的头部贴着船体,身子在太空上下飘浮,好几次呈现出“倒立”姿态。
  接过刘伯明递上来的一面国旗,翟志刚在太空中挥动。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组成的巨大背景下,五星红旗徐徐飘展。随后,翟志刚取下舱壁上的科学试验样品交回舱内。
  17时,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舱门关闭。
  21时45分,神舟七号上的三位航天员与家人进行天地对话。
  9月28日18时23分,航天员成功出舱。

神舟七号的资料
答: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于“神舟六号”着陆后表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计划将拖后到2008年。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闸舱。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

关于神舟七号的资料
答:16时39分许: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 16时58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出指令:“神舟七号,返回到轨道舱”。 16时59分许:翟志刚进入轨道...

神舟七号飞船的资料
答: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

神舟七号 资料
答:王兆耀2008年9月24日下午14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受“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总指挥部的委托宣布: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直接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届时中国的航天员将首次出舱来进行太空行走。当前,气闸舱等核心技术难关已被攻克,整个飞船已进入综合...

神舟七号的资料
答: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神舟七号的资料
答:神舟七号飞船(以下简称神七)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按现在的计划,神舟七号不使用大推力运载火箭,依旧会为长征2F火箭。神七上三个人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因为有人出舱活动时,必须要有三个人...

关于神舟七号的资料
答: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次任务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实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进步的巨大成就。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和太空行走的实现,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神舟七号任务的成功得益于中国航天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他们克服了...

关于神舟七号的资料
答:此外,与俄美两国第一次太空行走不同,此次神舟7号飞船有三位乘员,三位乘员互相分工是很优化的一种做法。作为宇宙飞船,三名乘员也是目前的最大数字。此次为神七准备的长征二号F火箭也有改进。其中重大的突破有三个:针对以往火箭上升震动较大进行了改进设计,改善了航天员乘坐火箭的舒适性;还在火箭...

神舟7号的资料(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答:发射过程 神舟7号的发射过程包括预备阶段、发射阶段、进入轨道阶段和对接阶段。预备阶段主要是对航天器进行检查和准备,确保一切正常。发射阶段是指火箭发射和航天器进入大气层的过程,需要确保火箭的稳定性和航天器的安全。进入轨道阶段是指航天器进入预定轨道并进行调整的过程,需要确保航天器的姿态和速度等...

有没有神舟七号的简短资料(100字以内)?
答:神舟七号飞船(以下简称神七)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另外两人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