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是什么? 什么是浅表性胃炎?

作者&投稿:能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该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与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到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的肠上皮化生,不伴固有腺体的减少。病变部位常以胃窦明显,多为弥漫性,胃镜检查为胃粘膜充血、水肿及点状出血与糜烂或伴有黄白色粘液性渗出物。
浅表性胃炎饮食要有规律,多吃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微量元素要合理搭配,加强体育锻炼,多和同龄朋友交流,保持身心愉快都是非常重要的。
浅表性胃炎尚无特异性药物治疗,一般主张无症状者勿需治疗,有症状者可根据有关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给予合理用药。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病因治疗

祛除致病因素是治疗和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上策。故应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适量限制饮酒,尽量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积极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副鼻窦炎、龋齿及咽喉部感染灶。
饮食疗法

山楂:山楂、鸡内金、炒麦芽各20克,鲜山药块丁、小米各60克,饴糖适量。前3味水煎取汁,人小米煮化,加入山药和匀煮成粥,加饴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导滞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饮食减少、脘腹饱胀、肠鸣腹泻或消化不良等。
山楂20克,炒谷芽、炒神曲、莱菔子各10克,萝卜片克,葱花、姜末、食盐、味精各适量。前4昧水煎取汁,入其余各味和匀煮至萝卜酥熟人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具有消食和胃、理气消胀等作用。适用于饮食停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作胀、食后尤甚,有时暖气、胃纳不香等。
薏苡仁:薏苡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薏苡仁方介绍如下,可酌情选用。
薏苡仁、大米各60克,冬瓜皮30克,太子参、云茯苓、焦神曲各15克,白术、炙甘草、陈皮、法半夏、木香各10克,饴糖适量。
后9味水煎取汁,入前2味煮成粥,加饴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等作用。适用于脾虚湿滞、食积郁热之慢性浅表性胃炎。
薏苡仁、芡实、绿豆、大米各30克,茯苓、白术、黄柏、枳壳各10克,白糖适量。茯苓、白术、黄柏、枳壳水煎取汁,人前4味煮成粥,加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等作用。适用于脾虚湿热性慢性浅表性胃炎。
鸡内金:鸡内金、黄芪各20克,胡萝卜块、白萝卜块各100克,葱花、姜丝、食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前2味水煎取汁,入其余各味煮至萝卜酥熟人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具有健脾消食、理气导滞等作用。适用于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等。
鸡内金、白术各20克,枳实10克,熟猪肚丝、大米各克,料酒、葱花、姜丝、食盐、味精各适量。前3味水煎取汁,人大米煮化,加入其余各味和匀煮成粥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
具有健脾消食、理气导滞等作用。适用于脾胃不调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等。
分型治疗
肝郁气滞证
【症候】胃脘不舒,两胁满闷,多因情志因素而加重,心烦易怒,恶心暖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爽,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病机】肝脾不和,气机郁滞。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方药】越鞠丸加减:香附12克,川芎15克,苍术12克,神曲10克,栀子10克,枳实6克,厚朴10克,木香3克,茯苓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暖气明显者,加旋复花(包煎)10克,代赭石(后下)10克;胃脘痛明显者,加乌药10克,延胡索10克,炒川楝子克;胃酸过多,反酸明显者,加黄连3克,吴茱萸1.5克,煅瓦楞子克,乌贼骨10克。[3]
药物治疗

浅表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
保护胃粘膜的药物:
①生胃酮:是甘草酸水解后制成的琥珀酸半酯,能增强胃粘膜粘液的分泌,延长胃上皮细胞寿命及轻度抑制胃蛋白酶的活力,故能保护胃粘膜不受胆汁损伤,避免H+反扩散。用法 100mg,日3次,2周后改为50mg,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4~5周为一疗程。副作用有水钠潴留,故宜同时服用氢氯噻嗪和钾盐。
②盖金胃膜素:独含“胃黏膜再生因子”,能快速建立胃黏膜保护层,抵制酸性侵蚀,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当天止痛,15天糜烂、溃疡的胃粘膜开始愈合生长,胃酸分泌功能开始恢复正常。服用方法:口服,一次,3-5粒,一日四次。
③硫糖铝:该药能与胃蛋白酶络合,抑制该酶分解蛋白质,并能与胃粘膜蛋白质络合成保护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和胆汁酸的渗透、侵蚀。此外,该药亦能促进胃粘膜细胞的新陈代谢。用法:1.0g,日3~4次。
④麦滋林-S颗粒:该药含有水溶性B334和L-谷氨酰胺。水溶性B334能直接作用于胃粘膜,使局部炎症消失。L-谷氨酰胺与胃肠粘膜上皮成分已糖胺及葡萄糖胺一起,参与促进组织修复以达到治疗目的。用法:670mg,日3次。
其他:维酶素2~4片,日3次口服;胃膜素2~3g,日3次口服;氢氧化铝胶10mg,日3次口服;盖胃平4片,日3次口服;前列腺素E250~150mg,日3次口服等。均可起到保护和改善胃粘膜的作用。
消除胃粘膜损害因素的药物:
①控制HP感染:HP与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关系密切,杀灭HP的药物有利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体外试验HP对青霉素、氨基甙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呋喃类及铋剂敏感。故临床常选用以下药物:三钾二枸橼酸铋盐(TDB)120mg,日4次,4周为一疗程;羟氨苄青霉素1.5g,日2次,连服8天,改为1.0g,每日2次,再连服28天;呋喃唑酮0.1g,日3次,连续服用2~4周;甲硝唑0.4g,每日3次口服,连服 14天为一疗程;瑞贝克口服每次80mg,每日2次,连服3~4周为一疗程;等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联合用药加强清除HP的效果。
②胃壁细胞受体拮抗剂:组织胺H2受体、胃泌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均能减少胃酸分泌而用于治疗胃炎,尤其对于高胃酸者尤为适宜。临床常用的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丙谷胺、阿托品、普鲁本辛等也可用于该病。哌吡氮平能选择性抑制胃酸分泌而对心率、瞳孔、前列腺素及胃肠蠕动均无明显影响。用法:50mg,日2次。洛赛克为H +-K+-ATP酶阻滞剂,亦可抑制胃酸分泌。
③控制和改善胆汁反流的药物:幽门功能紊乱,胆汁反流破坏胃粘膜屏障致胃炎,故可用胃复安、止呕灵、吗丁啉、西沙比利及消胆胺等治疗,此类药物均有促进胃排空、防止反流的作用。具体用法:胃复安10mg,日3次;止呕灵50~100mg,日3次;吗丁啉10~20mg,日3~4次;西沙比利5~10mg,日2至3次;消胆胺3~4g,每日4次。④抗胃蛋白酶药物:硫化多糖能与胃蛋白酶结合而使之灭活,避免胃粘膜受损,常用者有硫糖铝、硫酸软骨素等。
中药治疗

该方法是临床治疗浅表性胃炎的首选 ,没有西药对胃黏膜的刺激,没有药物依赖性,从五脏六腑同步调理,效果好,绿色安全没有副作用,达到治愈的目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时应该遵医嘱,切不可自行调整药物用量,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特殊治疗方法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就会出现以下情况:
1、胃肠道平滑肌紧张;
2、胃肠道的蠕动受到影响;
3、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过量分泌,使胃肠粘膜受到损伤;
4、胃肠粘膜血管痉挛,血流减少,同时胃肠的粘液分泌减少,削弱了胃肠的屏障功能;
5、唾液量分泌减少,唾液中sIgA降低,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生长。
以上几个方面是导致顽固性胃病的直接原因。只要调顺了支配患者胃的植物神经功能,不管是多么顽固的胃病都可以康复!“安神护胃剂”在治疗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方面有特效作用,一般5天内可以消除失眠、胃痛、胃胀、恶心等症,一个月彻底治愈慢性浅表性胃炎,极少数患者治愈时间稍长。
外治疗法

针灸疗法
临床上常选用内关、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等穴。痞满甚者,加刺膻中、章门;情志抑郁者,加刺期门、太冲;上腹痛甚者,加上脘、梁丘;食滞者加解溪;长期消化不良者,加刺下脘、胃俞、脾俞。亦可采用灸法,选用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等穴,使用艾条灸或隔姜灸,均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水针
穴选:脾俞、胃俞、相应夹脊、中脘、内关、足三里。
方法:选用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阿托品0.5mg或普鲁卡因1.0%注射液,注射于上述穴位,每次1~3穴,每穴1~2ml。
推拿疗法
慢性浅表性胃炎推拿治疗可有摩腹揉穴法、脏腑点穴法、指压配合呼吸法、推颤运点捏脊法等八种手法,尤以摩腹揉穴法为常用。其主要由摩腹、按揉足三里穴、按揉胃俞穴、膏擦足太阳膀胱经四个环节组成,以患者中脘穴为中心,作环形按摩10~15分钟;然后医者按揉双侧足三里穴,得气后继续按揉100次左右;此后再按揉胃俞穴,得气后再按揉100次左右;最后暴露背部,医者在两手小鱼际涂抹少许水杨酸甲酯凡士林油膏,紧贴患者背部自肩胛骨内侧缘至髂嵴,沿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直线来回摩擦1~2分钟,局部有明显的红热反应。每日或隔日1次,30次为一疗程,隔1~2周后可重复。
其他疗法
①吴茱萸1份、食盐2份。用法:将吴茱萸研成细末,加入食盐拌匀,在锅内炒热,布包熨于脐部,持续40分钟,每天热熨2次。主治:寒邪客胃型浅表性胃炎。
②生姜、乌梅各适量。用法:用开水浸软后擦舌,每日5~6次。主治:胃失和降型浅表性胃炎。
③金沸草、代赭石各等份。用法:共研为细末,以醋调后,涂于胃脘部。主治:胃失和降型浅表性胃炎。
④灶心土、葱白、吴茱萸、薄荷各等量。用法:上药共为粗末,用醋炒热,布包熨于胃脘部。主治:脾胃虚寒型浅表性胃炎。
⑤沉香、小茴香、乳香、肉桂、麝香等。用法:制成膏剂,每次1贴,微火化开,贴于胃脘部。主治:脾胃虚寒型浅表性胃炎。
⑥黄芩、黄连、栀子、白芍、甘草各适量。用法:共为细末,以凉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2日换药一次。主治:热邪阻胃型浅表性胃炎。
⑦艾叶适量,黄酒2份,陈醋1份。用法:将艾叶揉烂,加入黄酒,陈醋拌匀,在锅内炒热,分成2份,用布包裹,趁热敷于胃脘部,冷则更换,每次40分钟,每日1至2次。主治:寒邪客胃型浅表性胃炎。
⑧三棱15g,莪术15g,肉桂10g,陈艾45g,木香10g,草果10g,公丁香10g,水仙子15g,红花15g,高良姜12g,砂仁6g。用法:共为细末,布3尺折成双层,内铺棉花,将药末铺在棉花中间,用线缝好,防止药末堆积和漏出,日夜兜在胃脘部,药末每隔一月换一次。主治:浅表性胃炎。
⑨菜油或行气止痛药液。用法:使用铜钱蘸油,自上而下反复捋刮足三里、上巨虚至下巨虚。主治:浅表性胃炎。
药膳疗法

药膳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天然药物与日常食物,尤其是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按一定配伍规则合理配制,烹制成既美味可口,又有一定疗效和养生作用的特殊膳食。其药性、食性兼而取之,二者相辅相成地发挥着药物和食物综合作用。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上多有食欲不振、纳少等消化不良症状,且该病反复发作,长期服药又极易败伤胃气,因而施用药膳治疗该病尤为适宜,不仅可以祛病疗疾,而且可收“淡食以养胃”之功,一举两得。慢性浅表性胃炎常用药膳疗法有如下几种:
(1)白术猪肚粥(《圣济总录》):白术30g,猪肚1只,粳米60g,生姜少许。
煎服法:将猪肚洗净切成小片,同白术、生姜加水1000ml,煎煮取汁约600ml,再加粳米同煮成粥,早晚2次分服。
适应症: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脘腹作胀、大便滞下等症。
(2)豆蔻馒头(《大众药膳》):白豆蔻15g,面粉1000g,酵母50g。
烹制:将白豆蔻研为细末,待面粉发酵后,一起加入制成馒头。
适应症:脾胃气滞的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或胃脘冷痛,恶心呕吐等。
(3)曲末粥(《多能鄙事》):神曲10~15g,粳米30~60g。
煎服法:先将神曲捣碎,加水2000ml,煎至1000ml取汁,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分早晚2次温服。
适应症: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食积难消、嗳腐吞酸、脘闷腹胀等症。
(4)陈皮鸡(《民间验方》):陈皮20g,香附15g,鸡肉60g,葱白10茎,生姜6g,调味品适量。
烹制:
①择嫩公鸡肉洗净,切小块备用。
②将陈皮洗净,醋炒香附,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 0ml,将生姜切如米粒状,葱白切碎。
③将鸡肉先用热油锅炒。兑入药汁,加适量清水;先以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焖至药汁干涸;放姜粒、葱白、料酒、味精、酱油,炒拌而成。
以佛手酒50ml送服,日一次,连吃3~5日。
适应症: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肠胃气滞证,症见脘胁胀痛、食少不化、嗳气、恶心、舌苔白腻。
(5)甘松粥(《饮食辨录》):甘松5g,粳米50g。
煎服法:先煎甘松取汁,另将粳米煮成稀粥后,入甘松汁,稍煮一、二沸即可。分早晚二次空腹服。
适应症:适用于气闷胸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胃寒呃逆、呕吐诸症。
(6)玉竹粥:鲜玉竹30~60g,粳米60g,冰糖少许。
煎服法:先将鲜玉竹洗净,除去根须、切碎,加水1000ml,煎取浓汁约500ml,再加入粳米煮为稀粥,和入少许冰糖即可,每日分3~4次分服。
适应症:适用于胃火炽盛或阴虚内热消谷善饥之胃炎患者。
(7)石斛花生:鲜石斛30g,花生仁50g。
烹制:先用石斛煎水,再加入花生同煮,至花生熟,水焖干为度,平时嚼服花生。
适应症:胃阴不足的胃脘灼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
(8)玉竹焖鸭(《大众药膳》):玉竹50g,沙参50g,老鸭1只,生姜、大葱、味精、食盐等调味品各适量。
烹制:
①将老鸭宰杀后,除去毛和内脏,洗净,放砂锅内;将沙参,玉竹放入,加清水适量。
②先以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焖煮1小时以上,至鸭肉扒烂为止。
③去药渣,放入调味品,再烧汤。
④温服,吃肉喝汤及佐餐食物。
适应症:慢性胃炎之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
浅表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
(9)椒面饼(《养老奉亲方》):蜀椒6g,白面粉60g,葱白2茎。
烹制:
①将蜀椒去闭口者,去椒目,焙干研末,与面粉拌和,加水揉成小饼状。
②将水烧沸,下椒面饼,煮熟后,放入葱白,并加味精、香油、精盐等调味。吃面饼喝汤。
适应症:适用于寒凝气滞之胃脘冷痛、胀闷不舒、食欲不振等症。
7疾病预防

专家指出部分浅表性胃炎失于治疗或不注意生活调摄,极易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而致胃癌发生,后果严重。胃肠诊疗中心专家称,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常见的肠胃疾病,而且病程周期长,容易反复发作。故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预防应引起重视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预防主要应从生活、饮食上加以注意,积极避免和祛除各种致病因素。
(1)对于急性胃炎,应及早彻底治疗,以防病情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2)忌用或少用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利血平、甲苯磺丁脲、激素等。如果必须应用些药物时,一定要饭后服用,或者同时服用抗酸剂及胃粘膜保护药,以防止对胃粘膜的损害。
(3)积极治疗口腔、鼻腔、咽部慢性感染灶,以防局部感染灶细菌或其毒素长期吞食
,造成胃粘膜炎症。
(4)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规律有节,定时定量,切忌过饥过饱、暴饮暴食。同时避免浓茶、咖啡、香料、粗糙生硬食物摄入,戒烟戒酒,以防损伤胃粘膜。
(5)避免精神紧张、心情忧郁及过度疲劳,宜生活有节、劳逸结合、情绪乐观,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强胃肠运动功能。
(6)积极治疗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全身性疾病,如肝、胆、胰、心、肾疾病及内分泌病变等。
以上就是关于胃病患者应该如何预防的相关常识。希望大家要积极预防,注意饮食。

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祛除致病因素是治疗和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上策。故应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适量限制饮酒,尽量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可以试试胃泰散,这个还是很不错的

可以试试用胃泰散,我当时用这个好的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
如果浅表性胃炎伴有幽门螺旋杆菌,要配合三联或四联治疗,如果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慢性胃炎以及长期胃病老不好,平时可用中药蒂柯舒养胃茶进行调理,注意尽量不要经常生气上火,也要注意不要经常性的熬夜,同时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不能吃任何刺激性的食物,尽量少吃一些油腻性的食物,还是要多吃一些清淡的蔬菜和水果,而且不能吃太凉的和太硬的食物!

什么是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
如果浅表性胃炎伴有幽门螺旋杆菌,要配合三联或四联治疗,如果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慢性胃炎以及长期胃病老不好,平时可用中药蒂柯舒养胃茶进行调理,注意尽量不要经常生气上火,也要注意不要经常性的熬夜,同时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不能吃任何刺激性的食物,尽量少吃一些油腻性的食物,还是要多吃一些清淡的蔬菜和水果,而且不能吃太凉的和太硬的食物!

问题分析:
你好,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目前没有特效疗法,能找到病因者针对病因治疗,无症状者则不需要治疗.

意见建议:
应避免盲目用药和不合理用药,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而适当选择治疗药物.有消化不良者可给予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腹胀,恶心,呕吐者可给予胃肠支力药,如胃复安或西沙必利.

胃窦检查结果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 HP(+)严重吗?
答:病因病机 西医认识 病因 一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免疫因素为主要因素。饮酒、饮食不节、精神因素、可致胃粘膜损伤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及胆汁反流等为其诱发因素。病理 浅表性胃炎的炎症限于胃小凹和粘膜固有膜的表层,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及固有的膜细胞浸润,引起粘膜充血、水肿、...

浅表性胃炎的症状是什么???
答:对于浅表性胃炎,日常生活中,平时难消化的时候可以喝德浦膓胃堡茶,助消化、调理肠胃、健脾益胃。饮食上调养总原则:无刺激性,含低纤维质,易于消化,具有足够营养的饮食;少食多餐;进餐时要放松,保持心情愉快浅表性胃炎的发病多与饮食因素有关,如长期饮用烈性酒、浓茶、咖啡、过量的辣椒调味品以及...

胃炎的症状有哪些?胃炎能治好吗?
答:胃炎指的是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胃粘膜的炎性反应。通常可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等类型。胃炎的症状表现个体差异比较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通常主要的表现为腹胀、腹痛、嗳气、反酸、恶心、烧心等症状,也有少数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或者仅仅有早饱,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的表现。胃炎的...

浅表性胃炎如何根治,大约需要多久
答:浅表性胃炎怎么治疗 浅表性胃炎主要表现是上腹饱闷感或疼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烧心腹胀等症状。鉴于饮食对浅表性胃炎的致病有关,所以饮食调理对治疗浅表性胃炎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肠胃不好的人可以试试中药调理,常胃宝茶改善肠胃蠕动,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同时保养肠胃的真的很重要:1、消除...

什么是慢性胃炎
答:常见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疾病的症状表现有:(1)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约占85%。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有的患者空腹舒适,饭后不舒),一般为弥慢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这种上腹疼痛用...

胃炎的症状
答:患上胃炎后,身体会有哪些症状?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后者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粉。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a 由于个人体质和病情...

什么是胃炎?
答:急性快速发生的,症状比较剧烈,就是急性胃炎;症状缓慢或隐蔽起病的就是慢性胃炎。胃炎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痛、腹胀、烧心、反酸,少数有黑便,严重时可出现恶性贫血,可有上腹压痛。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大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有此症状;其他常见症状有腹胀、嗳气、反复出血等。有以上症状的患者最好...

浅表性胃炎有什么症状?
答:疼痛性质主诉不一:绞痛、胀痛、剧痛、刺痛、紧缩性痛等皆可有之。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在排气、排便或灌肠之后缓解。某些具有高位而且过长的结肠脾曲患者,其疼痛主要位于右肋缘下腋前线附近,并放射至胸骨下、左上臂等部位。有些食物如浓烈的调味品、酒、粗纤维蔬菜、粗质水果等,可诱发腹痛。4....

...近段时间说吃了饭胃就痛,人也逐渐消瘦,不知是怎么回事?
答:有统计表示,在上消化出血的病例中,有20%是由于急性糜烂性胃炎造成的。急性腐蚀性胃炎,是由于误服或有意吞服强碱或强酸,造成胃壁破坏,特别在幽门前区多见。慢性胃炎是指为黏膜的慢性炎症,最常见的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占慢性胃炎的80%~90%,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发生...

胃病与胆结石的症状很相似,如何区分这两种病症呢?
答:易于与其它消化系统疾病相搞混,在临床上较为必须根据别的辅助检查才可以诊断。第三种是非常典型的肝内胆管结石。症状表现显著,为右上腹剧痛,墨菲氏征呈阳性。经B超检测能够发觉肝内胆管结石,并且胆囊壁上存有炎性水肿,这类是临床医学大部分看到的急性胆囊炎。人们常说的胃病就是指浅表性胃炎,多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