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题

作者&投稿:并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应该选择A
敦煌莫高窟所在时区为东六区,北京是东八区
因为甲地的白昼时间比敦煌短约半个小时
所以敦煌的日落时间约为北京时间的20:35左右
所以敦煌日落时为东八区的20:35也就是东六区的18:35
所以敦煌日落的地方时大约为18:35
又因为12:00平分白昼所以白昼时间大约为(18:35-12:00)*2=13:10
所以敦煌日出的地方时大约为18:35-13:10=5:25
所以敦煌日出时的北京时间大约为7:25左右
所以选项中A最符合答案

额,不知道对不对,3个月没做题了有点生疏了,凭感觉做的,错了别怪俺咯
嘻嘻

选A
日落是敦煌的地方时为 20:20-4′*(120-95)=18:40
该地昼长为 (18:40-12:00)*2=13时20分
该地日出地方时 为12:00-13:20/2=5:20
日出北京时间即 5:20+4′*(120-95)=7:00

该题出的不巧妙,可以由其他的思维路径去解答
北京每年中的日出时间大多在5:30左右,最早也是5点左右。
敦煌的时差比北京晚1小时45分钟(120-95=25度,相当于时差1小时45分钟)

所以敦煌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绝对在6:45之后,BCD是不可能的,只能是A

选C
根据经纬度北京时间20点20 的时候 可以算出东经95度的此时的时间应该是18点40,所以可以得出敦煌的日落时间是地方时的18点40,那么可以知道敦煌的下午的时长应该是从18点40向前推到12点即为6小时40分钟,那么就可以知道它的上午的时长也是这么多,所以呢,它的日出时间啊应该是12-6小时40分=5点20 ,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

选择B
因为题中说的是,敦煌日落时间是北京时间20:20分,由该地日落时间是20:20分,则可得知,此地白昼时间为16小时40分钟,再由20时20分钟—16小时40分钟,便可得出,敦煌当地日出时间是3点40分。

“ ”高中地理题~

题设中的条件是在冬季
在我国的华北及东北 冬季降水很少 不易形成 酸雨
而d位于日本 四周环海 水汽较丰富
冬季受西北风的影响从日本海带来了充沛的水汽 又加上工业发达 一形成酸雨

2.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其
A.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
B.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
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是
A.重力势能 B.太阳活动 C.太阳辐射 D.风能
6.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A.内部圈层不包括地壳
B.内部圈层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C.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D.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14.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A.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B.使水呈三态变化
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D.使海平面上升
1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①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② 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③ 利于海洋污染物扩散,加快海水净化速度
④ 暖流流经的地区多形成渔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向西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
17.气候的变化会导致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说明地理环境具有
A.差异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单一性
18.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引起
A.气象灾害频发 B.酸雨出现频率增多
C.臭氧空洞扩大 D.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
21.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文化因素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经济因素
22.人口合理容量
A.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B.与环境承载力无关
C.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D.等同于环境承载力
23.北京的望京小区、王府井大街、亦庄经济开发区分别属于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6.在北京城市建设中,前门—天桥地区以传统商业、民俗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旅游和商业,主要考虑了
A.改善居住条件 B.缓解交通拥堵
C.发挥地域文化优势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拉开帷幕,位于上海市区的世博园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据此完成27~28题。
27.世博会的信息迅速传向世界各地,依赖的最主要的地域联系方式是
A.交通运输 B.商业贸易
C.邮政通信 D.电信通信
28.世博会后,上海将利用世博园区改善后的交通网络优势条件,打造现代化服务业功能区。这一规划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B.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C.世博会促进了上海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
D.世博会使上海城市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小麦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我国小麦的种植高度已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区。据此完成29~30题。
29.小麦种植范围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改良耕作制度 B.提高收购价格
C.改造自然条件 D.科学培育良种
30.从小麦种植范围的扩大可以看出
A.人口向高海拔地区迁移
B.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是单一的
C.影响农业区位的条件是在变化的
D.自然条件的改变是导致农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31.影响北京市燕京啤酒厂和上地信息产业园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市场、科技 B.水源、交通
C.政策、地价 D.能源、科技
34.“人定胜天”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时期
B.农业社会时期
C.工业社会时期
D.信息社会时期
35.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行政区 B.自然带
C.温度带 D.干湿地区

40.美国为有效控制田纳西河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和完善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修建堤坝,疏通河道 D.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当地人民因地制宜挖土为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植桑,形成特色的“桑基”农业。据此完成41~42题。
41.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势低洼,河网密布 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有肥沃的红壤
42.近年来,该地区形成了农业用地与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错分布的景观,这反映了
A.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B.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C.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D.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陕西省安塞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据此完成43~44题。
43.安塞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旱涝灾害 D.水体污染
44.安塞综合治理和保护环境的合理措施是
A.发展工业 B.发展水田 C.开发水能 D.植树种草
45.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其中发展的炼铝业属于
A. 技术导向型工业 B. 动力导向型工业
C.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工业
46.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A.城市化不利于工业化 B.工业化限制城市化
C.城市化与工业化无关 D.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47.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① 增加就业机会 ② 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③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④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平均海拔4493米)发生7.1级强烈地震。据此完成48~50题。
48.地震发生后,我国迅速对受灾情况进行了监测,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49.玉树地震救援工作难度大,主要由于当地
A.海拔高,地形复杂 B.冻土层深厚
C.生态环境脆弱 D.气候干旱
50.我国科研人员对灾区地质环境、气象、灾情和防疫等进行综合分析,为救灾提供决策,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关于初中地理方面的提问
答:1.提出20个地理问题并给出答案。答案详略都可以。2.举出20个与课本知识联系密切的地理事例以上两题中多于20个不要紧。尽量多点。如果到不了也没关系的... 1.提出20个地理问题并给出答案。答案详略都可以。2.举出20个与课本知识联系密切的地理事例以上两题 中 多于20个不要紧。 尽量多点。如果到不了也没关系...

初中地理问题
答:随着巴西的独立,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过程中巴西建立了完善的工农业体系,成为拉美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第三,“热带雨林的危机”和“城市化问题”,这两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在摆脱殖民统治,大力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巴西所面临的社会与环境问题: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破坏、环境日益恶化;人口向城市高度集中所造成的城市化现象。

3道地理题
答:读图1,完成1~3题。1. 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 )A.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 B. 帕米尔高原 C.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D. 曾母暗沙 2. 就南、北半球而言,我国位于(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北半球 D. 南半球 3. 在地球的“五带”中,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 ...

高中地理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答:地理中的计算题可谓难倒 理性思维 较为差的同学,但是不要认为就挽救不了,有 方法 可循的,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1.经纬度计算: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

问一道初二地理题
答: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

请教一个高中地理的问题 不太懂
答:由常识和地理知识,我国人口分布是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由此城市密集(隐含的提示:人口)显然是错误的。【最后】结论:选择CD 当回答地理题时,请仔细的分析题干,【首先】要从题干中分析出的基本提示【分析地点、分析目的、解题提示】【其次】再从选项和图示分析选项中隐含的提示【分析地点、...

高中地理题目。。
答:一天中逆温层在黎明时最厚。逆温层冬厚夏薄。易出现于中高纬地区,是最常见的逆温类型。· 2、 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少,于是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冷地表面的温差决定。· 3、 锋面逆温,是暖空气...

高中地理题!!
答:2、根据所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其方法和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最冷月与最热月的平均气温指标确定大致的气候类型。操作步骤分解:A型: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的为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中的一种,即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萨瓦那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B型:...

地理知识题
答:笔记本 (写日记用) 18、笔 (写日记用) 19、通讯簿 (或记在手机中,有些电话是很管用的。万一。。。) 20、指南针*21、书(路上解烦用) 22、铝饭盒 .可以盛物、吃饭、做炊具……] 23、水壶 24、高能食物(巧克力、牛肉干、压缩饼干、红牛饮料)25、尼龙绳10米.晾衣、捆绑……用途多多...

地理题目
答:1、中国:139.6; 澳大利亚:2.84 中国最稠密,澳大利亚最稀疏。2、世界的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东部;原因: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早,工业、交通、城市发展迅速。世界的人口稀疏地区:苔原和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