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施工综合管理的措施?

作者&投稿:莘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大量人口拥入城市,各住宅小区纷纷拔地而起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需求。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筑行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升自身技术与施工管理水平是未来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方向。本文以此为背景,阐述民用建筑施工综合管理现状,并相应地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建筑便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从遮风避雨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的民用建筑到满足人类工业生产需求的工业建筑,建筑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日趋成熟的过程。而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具体到建筑行业领域,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也推动了建筑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民用建筑,顾名思义是“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包括住宅、公寓、宿舍等建筑物。民用建筑的基本形式大致可以分为: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
而随着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之后,框筒结构、框剪结构、筒中筒结构等复杂结构开始大量应用。民用建筑的基本构件主要由地基基础、墙体和梁柱、屋面、楼地面、楼梯和门窗以及阳台、室外台阶、雨篷等附属配件所组成。而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效应在竞争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知名的建筑企业开发的工程往往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先进的技术设备水准与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是这些金字招牌坚实的后盾。因此,加强民用建筑施工综合管理是建筑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现状
民用建筑施工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七项,分别为: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与施工有关的组织与协调。现阶段,随着施工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与施工作业人员素质的加强,各种施工现场规章制度的认真落实。并且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多种手段严把质量关,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民用建筑施工管理质量有了明显地改善。但需要指出,由于施工过程衔接工序多、中间交接多、隐蔽工程多,并且投入资金庞大、人员流动大且各类关系复杂等多重因素,使得施工管理难免出现纰漏。而现阶段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几类问题[1]。
(1)缺乏安全意识。随着国家各部委以及施工企业加强对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整治力度,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明显地改善。2016年2月建设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安全事故442起,死亡554人,同比2014年的事故发生次数与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5.29%与14.49%。安全问题可以说是整个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施工现场采取的很多措施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然而即使施工现场安全保障设备逐渐地完善,但许多施工作业人员与部分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却没有相应地提高。他们安全意识淡薄,不认真学习并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抱着侥幸心理而疏于管理,以至于没有及时发现与排除安全隐患,最终造成重大的人员与财产损失。
(2)质量管理有待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中又一个重要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先后颁布了多项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各建筑企业也建立了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来全面地保障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了全面地提高。但由于一些施工作业人员自身素质低,监理工程师与技术主管人员质量检查程序把控不严,缺乏技术管理人员,对工程材料进场检验不严、以次充好,这些都为施工质量埋下了重大隐患,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2]。
(3)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民用建筑施工的开放性,其产生的粉尘、污水、噪音污染势必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近些年,随着有关部门加大监督安全文明施工建设力度,而施工企业也采取各项防护措施减少施工中产生的污染,施工中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某些施工企业在不采取相关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向周边自然环境排放废水、废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或者为了赶施工进度,在无环保部门允许的情况下夜间施工产生巨大的噪音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的休息。
(4)缺乏成本控制意识。由于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筑行业面临资源的整合。这势必会淘汰一些竞争力小的建筑企业。各类建筑企业也加大了自身成本控制的力度。然而建筑行业造价管理法制还不健全,缺乏科学完善的报价决策机制[3]。此外建筑行业无法像标准化生产工厂那样严格控制各个生产环节。再加上施工管理与作业人员重视技术轻成本控制意识根深蒂固,生产资源浪费或者利用率低的问题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5)施工信息管理不到位。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施工管理除了需要对人员、技术、材料、施工等组织管理外,还需要注意施工资料的存档管理。而现在许多建筑施工单位没有切实做好施工信息资料管理工作,技术工作与资料完善割裂开来,等到施工接近尾声时才完善资料内容,这就使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大打折扣,也为日后因出现事故或者结算工程款产生纠纷时缺乏有力证据而埋下了隐患。
2民用建筑施工综合管理若干措施
(1)施工安全方面。施工项目经理应该起到施工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作用,组织人员完善并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实施,并不定期组织管理人员检查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发现生产有重大安全隐患,不责令施工人员强行冒险作业;定期组织安全教育会议,以讲解案例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加强培养施工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2)施工质量问题。应从施工技术与工程材料两方面来严把质量关。①施工技术方面。将工程项目按照单位、分部、分项与检验批进行划分;施工前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包括进行详细的设计交底与图纸审核,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对质量控制点的重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在开工前、工序交接、隐蔽工程、停工后复工、分项分部完工后的检查、成品保护等情况采取现场检验的方式。②工程材料方面。按照我国有关质量验收规定,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与建筑构配件均应该进行现场验收。涉及工程安全及使用功能的有关材料,应按照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检;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关。
(3)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多种环境污染防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①粉尘污染。土方工程运输车加盖;减少现场搅拌混凝土,施工现场定期浇水,施工路面硬化;现场围挡不低于1.8m。②水污染。污水泥浆要二次处理,食堂设隔油池。③空气污染。严禁施工现场焚烧沥青,食堂减少使用煤做燃料。④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定点存放,定时清理。⑤噪音污染。严控夜间施工;现场采取隔音降噪措施。⑥光污染。施工现场照明控制亮度并采用遮光措施;电气焊作业应设电屏障。
(4)成本控制问题。项目经理应会同工程造价人员制定严格的成本控制计划,将成本控制责任落实到人。并采取经济奖励的措施对成本控制到位的人员予以表彰,鼓励施工人员在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进行成本控制。
(5)施工信息管理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程信息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其次完善工程信息管理制度,选拔高素质的人员任专门的资料管理人员负责施工信息资料的管理,如果有条件可以建立工程信息网络系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施工信息管理的效率。
3结语
随着近些年我国市场经济的调节以及建筑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筑行业不再像2010年前后那样如火如荼了。建筑行业面临资源的整合,这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提升自身技术与加强施工综合管理水平,是未来建筑施工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努力方向。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

建设项目总承包体系管理措施?
答:现场组织机构将建立完善的进度计划分级管理体系,按照合理的工序和施工流水段划分,制定包含各专业的综合进度计划,安排好劳动力、作业面、施工机具等相关因素。应用先进、成熟的计划管理软件,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作即时比较分析,及时纠正偏差,控制整体进度计划的实施。1.11成本控制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和其他目标要求的...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什么措施
答:3、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声、震动度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的措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筑活动,实施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所称建筑...

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和管理措施
答: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管理措施 建筑质量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就会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而在当前情况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 提高施工参与者的综合素质 如果想真正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就需要建立一支完善的管理队伍,从而确保施工管理工...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对策?
答:建筑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它具有长期性、独特性以及多变性。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需要面对各个方面的综合协调,包括人员、材料以及机械、环境等等各个方面,综合兼顾到建筑的成本、工期以及质量、安全。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下面是中达咨询带来的关于...

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答:事前质量预控要求针对质量控制对象的控制目标、活动条件、影响因素进行周密分析,找出薄落环节,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对策。人员:对工程各项参与者进行审查:监理工程师应该是懂经济、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并且还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的综合性技术人才。因此在资格审查时必须严格,做到持证上岗。施工队伍...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有哪些
答: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在安全生产管理领域,著名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同样如果能够减少事故隐患、不安全行为和轻微事故,也就能在总体上减少发生重大事故的机率,就能够减少、降低或消除人的不安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答:通过将项目管理人员、临时聘用人员、执法监督人员纳入实名制管理,江苏省旨在以实名制管理信息为基础,动态监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施工现场劳务用工情况,并实现出勤记录、劳动时间有据可查、疑惑追溯。2、加强实名制管理数据体系建设 在丰富实名制信息采集维度的基础上,《通知》也致力于加强建筑工人...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答:施工质量与安全意识、管理体系、人员的构成、素质及配备、设备配置及使用等方面因素都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主要因素。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综合实力不足, 质量意识淡薄, 质量监管体系不全, 监管力量及力度不足;二是价值取向偏差, 从质管人员配备和素质提高、质量措施的采取、先进设备...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强化措施?
答:为了在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建筑企业就要有效的增强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如果要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就一定要科学的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只有切实提高...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综合的)
答:安全检查是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为了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使作业环境达到最佳状态。从而采取有效对策,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安全检查制度如下: 一、安全检查的内容:按照建筑部颁发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对照检查执行情况;基槽临边的防护;施工用电、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