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中蕴含的新闻价值观 社会学基本概念

作者&投稿:鄢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美国《纽约太阳报》19世纪70年代的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把新闻解释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种说法被西方资产阶级报人作为选择新闻的标准一直延续至今。

人们都知道,狗具有狂吠、咬人的天性。当人们听到狗咬人的事,大都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人是有别于狗的,如果人真的会咬狗,那就令人瞠目结舌了。这种“狗咬人人咬狗”理论,核心问题就是“奇”,一言以蔽之:“奇”就是新闻。

扩展资料

新鲜性是新闻报道最新事实的特性,是新闻的内在因素,也是新闻价值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一般说来,新闻内容越新鲜,为受众提供的信息越新,信息量越大,新闻价值越大。因此,新闻报道应当尽力提供新近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想。



狗咬人,新闻乎?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自大洋彼岸引进国内后,以其贴切的感召力和形象性成了许多新闻从业者业务上的座右铭,说他猎奇也好,媚俗也罢,存在就是合理,眼球胜过一切,所以许多报纸的社会版是大行“狗”道,所以新闻的定义也就成了:对新近发生的诸如“人咬狗”之类事件客观真实的报道。

狗咬人,新闻乎?读者诸君看看下面几条“咬人”的“狗事件”。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公布了一项数据,最近广州市天气变暖,各种动物也进入活跃期,狗咬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比平日骤增三成﹔江蘇省卫生防疫站最近也公布,去年该省有上百人死于狂犬病,狂犬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在福州,开学第一天某小学生在放学途中,突然遭到一家铸造厂的两条狗的追咬,并摔断右胳膊﹔在安徽某地,一条疯了的狼狗,咬伤别的狗,被咬的狗又发狂咬人,搞得该地人心惶惶闻狗色变﹔

在北京,某烟草专卖局稽查所的院子里竟然养了一条咬人的凶狗,一对前去该局交罚款的夫妇进门后就遭到恶狗的撕咬,被咬者下肢被鲜血染红,场面甚是恐怖﹔

兰州一牛奶厂狗凶人更凶,面对前来讨工钱的民工,蛇蝎老板竟然放狗伤人,该民工两个胳膊和腿被狗咬得鲜血淋淋,裤子和毛衣全部被狗咬得破烂不堪。

狗咬人,新闻乎?恶狗横行,这些被撕咬得血淋淋的事实够不够“格”成其为新闻呢?

广州市媒体曾经讨论过市民养狗的问题,有人问该市市长林树森:“你爱养宠物吗?”林市长答:“我首先要考虑人的问题。”是啊,许多琐小的“狗咬人事件”单列起来确实很难入媒体报道和公民评论的“法眼”,但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就不只是恶狗的问题,而关涉到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了,不只是“狗患”,而是十足的“人祸”了。

其实,“狗”的存在与人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在过去,普通人家养狗是为了防盗,兵荒马乱的,养条狗确实是为了人身和财产安全,这属于消极的利益维持﹔而富豪财主养狗是为了什么呢?出门牵条狗,狗仗人势叫嚣乎东西,人仗狗势横行于南北,人狗辉映,凌强欺弱,鱼肉百姓,狗也是为富不仁者“安全”作恶的“胆”,这属于积极的利益追求。而如今呢,许多人家养狗似乎与“利益”无关,而是为了“宠”之,是“兴趣爱好”,其实“兴趣”也是一种“私利”,一种关于自己心理满足的“利益”。也正是这些自私的“利益”,酿成了许多惨不忍睹的“人祸”,危害著“不相关者”的安全。

“人的问题”应该是一切公共事务本质中最关键的问题,而恶狗为患的根源恰恰是“人”出了问题,所以导致了许多“人的问题”。这些恶狗存在并伤人咬人的事件并非偶然,实质是我们社会中流行著一种“把自己的意志和喜好强加于他人身上,把自己的私利放在首位”的价值观,“恶狗横行”是这种价值观物化的最好表征。反思一下那几则“狗咬人”事件,不都是人的“私利”意识在起作用:养狗者的“兴趣”得到了满足,许多人安全的“公益”受到了损害﹔让狗咬伤前来讨钱的民工后,看谁还敢过来讨钱,蛇蝎老板霸道的“利益”得到了横行和张扬。

这些“私益”的张扬无疑衍生了许多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自己养条狗表达一下“兴趣”是小事,咬了一个人影响也不会太大,传染了两个人估计也就两个人的事,传染开去就不是小问题了,传染开去的“狂犬病”也许有药可治了,但是,传染开去关于安全的预期与狗的恐惧就是大问题了﹔一个恶毒的老板放了一条狗咬伤了一个民工,这个问题也不是太大,如果欠薪的老板都养条狗,都以此恐吓想讨工钱的民工,这就不是小问题了。

所以呢,狗仗人势,狗再狠,没有人的“利益诉求”灌输其中,“狗咬人”是不会成为社会问题,不会成为“人的问题”的。

那么,“狗咬人”是不是新闻呢,当关涉到“人的问题”,引发不可小视的“社会问题”时,当然是新闻了

这种新闻就是理解为了新出现的事情,狗咬人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不被看成新闻,而人咬狗,这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事情,那么就被看成新闻。这就是这里对新闻的理解,只有新发生的,以前没有遇到过的事情才有报道的价值,平时司空见惯的基本没有报道价值,这就是新闻价值观

社会学的特征包括什么四个~

社会学的核心是什么?
知乎 · 58 个回答
我觉得间接的讨论这个问题会比较有价值,因为怎么定义“核心”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行为。所以我更想谈一谈相比于其他社会科学,社会学有哪些特点是其独有的,以及我个人看来它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首先说明,下面的内容可能有非常多关于其他社会科学的刻板印象,因为我也是在不断学习不断了解,而学社会学的人应该都知道用简单的几点来概括复杂事物存在着非常大的风险。但是这确实便于理解,易于讨论,并且帮助我们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但是如果有一些不对的地方,还请友邻多多指正。

就我的理解,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是社会学所独有的:

1、社会学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学科。这体现在几个方面上,首先是研究的范围上,比起其他的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的议题更为广泛,不同时空内,所有人与人之间,不同组织之间,各种意义上的社会的联结,关系都在社会学考查的范围之内。看美国社会学学会的分支学会就知道,社会学有着比其他学科都更为丰富的分支学科,也有更多的跨学科研究;其次是研究方法或者是研究范式上,社会学家从来不认为一套似乎自明的前提假设来完整的研究社会,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学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论来解释不同的现象,他们之间有联系,但并不是那么系统。量化研究,田野调查或者历史分析都可以有一席之地,他们往往回答着不同的社会学问题,并且研究也更加倾向于“真实问题导向”而不是“研究范式导向”(尽管这一点有消失的趋向),但是我觉得这是社会学一种独有的精神气质。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些学科发展问题,比如社会学各个研究之间凝聚力不强,比较琐碎,但的确给了学者更多的创造空间。

相比而言,尽管经济学也考虑社会的结构与社会的运作机制,但是经济学往往从一个单一的假设出发,建立一套非常系统化的理论,并且用量化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而心理学则采用非常严格的个人主义与本质主义视角,并且实验法成为研究的主流。历史学则比较侧重于情景叙事,并且缺乏结构性的视角。这些研究范式并不是说不好,相反,他们可以发展的非常成熟,但正如后面我会讲到的,问题在于“统一范式”实际上对我们真实的社会都有一些看起来非常“粗暴”的预设,而社会学的多元化可以说在此基础上(注意并不是推翻)提供了更多反思的角度。

2、社会学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者说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世界。这里就要说到研究范式的预设问题。比如经济学家往往认为经济体系是独立于社会而运转的,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但实际上现实的生活并不是这样,尽管经济学家也在不断的改善自己的模型,但是他们似乎更在乎这种修正是否能纳入之前已经建立好的理论体系当中。而心理学家则往往将某种特质或者效应看作是个体所固有的,并且会在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保持稳定,这也是导致心理学面临可重复危机的一个原因。

但社会学家不一样,一开始他们就会承认现实的复杂性,尽管他们可能无法对这些复杂的现象做出非常自洽与逻辑完备的解释。比如大部分社会学家都会认为经济(市场)只是社会的一部分,理性不是所有(甚至大部分)人类行为的最终原因,或者说我们需要重新反思“理性”的含义,考虑它如何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等复杂因素的调节与重构;而在性别研究中,我们会使用不同学科的理论来回答有关性别的问题,有经济学的,有心理学的,也有社会学的,但是这种综合性的分析正是社会学分析的一部分,因为现实世界可能就是多个机制在共同起作用。

3、社会学具有很强的批判性与反思性。社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距离太近了,但是我们往往会局限在自己的社会中而忘记了其他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学过社会学,很少会有人反思那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观念,制度,或者权力安排。正如彼得伯格所言:日常生活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对他的反思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社会学将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置于不同时间与空间的无数社会之中,因而我们会与其保持距离,从而更好的理解它。

什么是当下社会学中最关键的问题呢?我个人认为是要在理论层面更好的回答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把握好微观与宏观的连接,如何考察社会实在与个人能动之间的互动。这不仅是理论上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有助于社会学搞清楚自己在社会科学中的位置,从而有更健康的学科发展前景。

本期短播报跟大家聊聊日本大学的社会学专业~ 社会学到底学什么?日本社会学专业有哪些优势?日本留学咨询微信:Linghe_jp(备注百家号)更有价值799元的日本留学资料包免费索取哦~

关于人文关怀的论文
答: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信奉一条原则: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种夸张的说法无外乎是想强调新闻事件的新奇性。据说真有国外媒体曾报道过人咬狗的事件,且不说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单从事件本身来看,这则报道对当事人来说有何意义呢,难道从中他(她)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而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吗?相反,也许当事...

什么叫做“犬儒精神”?
答:据说他的死与生吃章鱼有关,一个人独自大快朵颐,虽然有违中国人“有饭大家吃”的处世原则,倒也无可厚非,可他偏偏屈尊与狗争食,结果被狗咬死。不知道美国知名报人约翰•布加特的名言“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算新闻”是否是从他那里获得的灵感?但可以肯定的是,“犬儒”之“犬”肯定与此有关。 这里所谓的...

韩寒怒斥“抛弃体”,贩卖焦虑是现在的流量收割机吗?
答:是的。这是个物欲膨胀的时代,制造焦虑不仅很容易,而且能够波及到的人群面特别广。随随便便甩出一个做对比式标题,就能让一大批人怀疑人生。“比你腻害100倍的人还比你努力”、“不要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法可贵”……如果你是小学生,别人家的孩子又考第一名了、又奥赛得奖了、还上电视节目了,...

有关智慧的语录
答:朋友间的戏虐,遭人误解后的无奈,过多的言辞申辩反让人觉得华而不实,莫不如留下一抹微笑,任他人作评,有时一个微笑可让两个宿怨之人冰释前嫌。 我们在客观事物面前,只有好好地叹息一番,只有好好地感慨一番,只有好好地暗自表白一番,生命真的珍贵,不能任由生命从手里流走,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好好地过,好好...

精简搞笑却又富有哲理不失幽默的句子,不要垃圾答案.
答:新闻中有一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就是新闻。”你用一般的、基本的文体来写高考作文,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等,那是“狗咬人”, 是正常的,事情本来就应当如此,这当然没有新闻价值;而你用所谓“另类”的、“创新”的文体来写,那就是“人咬狗”了,是反常的,那就有新闻价值了。所以,新闻报刊特别...

阅读量写作文
答:学新闻的都知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谁他妈有空看你说些陈词滥调啊。如果你的观点不能颠覆常识,你就闭嘴。 比如我看到的一些公号文章:《你不要以为读书多就能长得丑了》《你活得这么失败,大概因为你是个好人》《你这么真诚,一定是骗子!》《你不睡我,就是不尊重我啊》当然,真正的好文章,不...

为何很多年轻人现在觉得婚姻是痛苦的?
答:这个原因直接导致一些年轻人只能对它“望而却步”。现在双方的结合,并不是只要两个人情投意合就可以拿着户口本去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现在社会上的“主流”观点是:男生要有房有车,没有车有房也行,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够结婚。女生结婚要有嫁妆,最好是结婚的双方一人给一套房,或者一家给房子...

《心理健康教育有感》作文
答:新闻中有一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就是新闻。”你用一般的、基本的文体来写高考作文,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等,那是“狗咬人”, 是正常的,事情本来就应当如此,这当然没有新闻价值;而你用所谓“另类”的、“创新”的文体来写,那就是“人咬狗”了,是反常的,那就有新闻价值了。所以,新闻报刊特别...

继续一篇关于第一次旅游经历的日语作文400字左右,谢谢日语大神们...
答:新闻中有一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就是新闻。”你用一般的、基本的文体来写高考作文,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等,那是“狗咬人”, 是正常的,事情本来就应当如此,这当然没有新闻价值;而你用所谓“另类”的、“创新”的文体来写,那就是“人咬狗”了,是反常的,那就有新闻价值了。所以,新闻报刊特别...

该怎么对付自以为是的人?
答:你要记住人咬狗,一嘴毛的道理,最好的就是不要搭理他,人都有个人的活法,他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就喜欢高高在上,就喜欢自以为是,你还能怎么样,再说人都是有优点的,你不要认为它自以为是,很多时候你要看人家说的有没有道理,有道理的就要听,没有道理的你完全可以不用理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