卬度教是不是佛教

作者&投稿:阿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是
佛教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参考佛诞);东汉明帝时经丝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所以,佛教的特点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

印度教是起源于哈拉帕的转世及灵魂不死之说,在吠陀时代晚期重新出现,并成为印度教更深一层的基本组成部分。凡人一生中产生的业,决定了他的灵魂下次转世重生时,究竟是成为更高等或更低等的人,还是变成一头兽,或甚至一只昆虫。特殊的虔诚、默想、禁欲和对永恒真理的理解,可避免转世的生命轮回;这样境界的灵魂避开了这种轮回而达到超脱,这并非有形的升入天国,而是精神上与神或天地万物重聚的极乐。借助凡人肉体的不死灵魂,凡人的生命可以包含一个具有神的不朽创造力的永生幽灵,而灵魂则能够再生或转世。

印度教是起初的婆罗门教的延伸。根本就不是佛教。

印度教虽然吸收了佛教的一些思想学说,但归根结底不是佛教,因为印度教承认一切的创造者是梵天,而佛教认为万物因缘起而生,因缘起而灭,这是最大的不同点。

印度教怎么会是佛教。
这风马牛不相及啊。

佛教起源于印度。

度母和佛母哪种在佛教中地位高?~

在佛的境界里是无高下的。这个度母,佛母。我们来分析一下两个说法,度母就是能度化你的人,佛母就是能让你成佛的人。
所以在人本位的角度看,前面有位朋友说是,佛母高,这是成立的。佛母包含度母,度母不能包含佛母。但不代表度母不等于佛母哦。度母里也有佛母,但不是都是佛母。

这里再和大家说明一下,不要以为佛母是把佛生出来的那个人,胎生下的叫母。这个不能这么理解,乃至性别上也不一定说是女性。这个观念要清楚。

母是什么概念,就是能生出你的人。之所以叫佛母,就是比如修准提佛母真言的,不是说真的一定是个佛母的形态然后你投胎,她生你了你成佛。这个当然你非这么理解,佛母可能也照顾到你的感受让你如愿。

之所以叫佛母是因为,比如某个因地菩萨依靠佛母的帮助,修这个法门他成佛了,哦另外又有一个也依靠这个法门成佛了。准么!后来发现所有的佛成佛时候都依靠过这个菩萨,这个菩萨不知道帮助过多少人成佛了。这么多菩萨他无量劫,帮助了无量的人成佛这个不得了。那么这是谁呀,用通俗的话说,他(她)成了培养佛的专业户了,超级强悍的菩萨。然后我们说这个就叫他佛母吧,他他们生佛的嘛。不是真生,是依靠她作为助缘都可成佛!

所以要弄清楚的,否则万一到时候看到佛母显男生,显丈夫身,你弄不清楚,说你怎么是男的呢?我一直帮你当女的,你是佛母嘛。不要这么没见识,无论他什么身,哪怕他就是一页书,一句咒,一个物品,或人,或其他风,声,水电一切一切,只要能帮助你成佛的缘分这都是佛母的显现。

祝愿大家早日成佛!见贴之人若成佛后先当度我哦!呵呵!

这里的“五度”是指:布施波罗密,持戒波罗密,安忍波罗密,精进波罗密,禅定波罗密。
佛法有6度,另外一个是:般若波罗密。这6度,共分为2大类:般若是单独一大类,前五度是一大类。著名的金刚经,就是专门讲述:般若波罗密。其他的佛经,有讲述其他五度的。
六度的每一度都可以再具足六度,比如说布施也可以再具足六度:有施舍心就是布施;保持心地清净就是持戒;行持布施过程中遇到各种对境时能忍受就是安忍;以欢喜心布施就是精进;用心、专注地布施就是禅定;以三轮体空做布施就是智慧。
这样布施就具足六度了。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都以此类推,每个波罗蜜多都可以再具足六度。根本的分类有六种,每一种都可以再进一步分为六个。

扩展资料
内容介绍:
布施就是给予他众,真正的布施就是有施舍心。布施分三种: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无论哪种布施,都要具备施舍心,否则不是真正的大乘佛法里讲的布施。
因为大乘佛法是心地法门,一切在于心。如果没有施舍心,心里没有舍下,虽然表面上在做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在戒杀放生,但也不是大乘佛法讲的布施,功德不会圆满。
持戒就是相续没有被染污,心地清净。若心不清净,即使很严谨细致地取舍善恶,功德也不会圆满,更非大乘佛法里讲的持戒。不染污即清净之意,清净即持戒。持戒分三种:持善法戒、断恶行戒、饶益有情戒。
安忍即忍耐苦行。无论遇到何种对境,都能做到心平气和,不是勉强地忍受,是心甘情愿的,在心里真正包容、接受。无论是怨敌的伤害、修行上的对境,还是对高深法要的理解,都能做到忍受、接受、包容,这就是安忍。能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也叫安忍。大乘佛法讲的安忍是心不动,心不随境动摇。
当明白诸法的实相、真相时,自己所有的付出便都是心甘情愿的,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心平气和去面对,这才是安忍。
精进就是以欢喜心行持善法。什么是善法?就是对他人有利益、有帮助的事情,这也不离智慧的摄持。我们帮助他人、利益他人,都要有智慧,这点很重要。如果没有智慧,不够觉悟,结果会是害己害他,是不圆满的。所以要带着欢喜心行持善法,欢喜心是一种智慧、一种觉悟,明了而主动,而非盲目而冲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罗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度

印度人为什么不信佛教
答: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印度人之所以不信佛教了,是因为他们信奉的是印度教。在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以及英国、美国...

道教是佛教吗?
答:道教的佛教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教,道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而佛教产生于印度.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

四大佛教是哪四大佛教
答: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1、山西的五台山:汉唐以来,五台山设佛寺弘法,以宗教利生,一直是世界与中国的多元佛教文化中心之一。2、浙江的普陀山:出自佛教《华严经》等六十八卷,全称为:“补坦...

佛教和道教的关系
答:2.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弟子特别重视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这块料,道家就不会收你做弟子。再说佛教、道教、之同 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

为什么印度人不仅不信佛教,而且还把佛教当成死敌?
答:大家都看过《西游记》,里面所讲的天竺就是今天的印度。在释迦摩尼创建佛教以后,佛教一度在印度非常兴盛。在佛教创立之前,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就已经非常流行。随着佛教的日益兴盛,婆罗门教地位受到了威胁。后来,婆罗门教进行了改革,吸收了佛教的元素,成为了印度教。随着印度教的崛起,慢慢又取代了佛...

缅甸人信仰什么佛教?
答:缅甸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缅甸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原始拜物教和神灵崇拜、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基督教。影响最为广泛并为绝大多数缅甸人信仰的宗教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缅甸佛教属上座部佛教,是缅甸国教。长期以来缅甸佛教与缅甸政治紧密结合。同时,它还对缅甸文化施予极深的影响,无论...

世界有几大宗教,分别是什么?
答:基督信徒: 2,156,350,000 (21亿)天主教徒: 1,128,883,000 (11亿)东正教徒 220,290,000 (2亿)新教徒 380,799,000 (3亿)圣公会信徒 80,922,000 (8千万)犹太教徒 15,351,000 (1千万)穆斯林 1,339,392,000 (13亿)印度教徒 877,552,000 (8亿)佛教徒 382,482,000 ...

佛教道教基督教三教同源吗?
答:不同源哦。佛教 源自 尼泊尔,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出身 王子。基督教 源自 耶路撒冷一代, 创始人 耶稣。 出身 木匠的儿子。道教 源自 中国, 创始人 张道凌 等 各种民间神棍。 出身 农民。PS:道家。一个中国哲学流派。起源于 春秋战国。 创建者 老子,发扬者 庄子,列子,等等。

道教与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答:菩萨来称呼。只有看透俗世,四大皆空,达到望我境界,觉悟了的人才可以成佛。从思想上来讲也是不同的,道教主张的思想就是我们传统的道家思想,佛教主要推崇的是济世度人,胸怀天下万物。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的境界。经文不同,道家有《道德经》,《北斗经》等等,佛教有《金刚经》《楞严经》等经文。

除佛教,还有哪些宗教?
答:天主教与新教(中国人俗称基督教)乃基督敦三大致派中的两大敦派,另一大派是东正教。这三大敖派虽各自独立、自成体系,但仍被视为同属一教。当然,社会上也流行有世界七大宗教或十大宗教之说,但分法不一,大体包括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犹太教、印度教(及其前身婆罗门教)、神道教、摩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