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有哪些妖怪? 山海经里有哪些妖怪?

作者&投稿:贯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滑鱼:鱼,其状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2、 水马:兽,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3、 雚疏:兽,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可以辟火。

4、 囗鱼: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5、 何罗之鱼: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6、 孟槐:兽,其状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7、 耳鼠:兽,其状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飞,食之不采,又可以御百毒。

扩展资料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参考资料:山海经-百度百科



  1. 【招摇山·狌狌】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山海经》第一章为《南山经》,《南山经》第一条山脉鹊山,大约位于今日湖南境内的衡山或九党荆山。招摇山即今日的罗霄山,“罗霄”与“招摇”的含义和发音颇为相近。丽水即洣水,西海即今日的衡阳盆地,当时或为湖泊;在古人的眼里,湖泊亦可称为海。

榖树又名构树,属落叶乔木,开淡绿色花,结红色果实。迷榖树可能与榖树类似,佩戴它的花果,则不会迷路、迷糊。禺为猿猴类总称,狌狌即猩猩,或者是白耳猕猴;所谓吃了它的肉“善走”,与今天人们所说的吃什么补什么、食什么像什么,是一脉相承的。育沛应当是一种蚌类,佩戴它的壳做成的首饰可以避免患腹部疾病。

2.【堂庭山·白猿】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山海经》中的距离单位“里”,大约相当于今日的100米到300米之间。棪木的果实与苹果一样,红色可食,此山多白猿可能与这里盛产花果有关。水玉即水晶,多为六角柱状结晶,常簇生成晶群,光洁鲜亮,格外引人注目。《列仙传》:“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不)烧。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当时的国土资源调查记录有水玉,表明那个时代人们已经使用水玉这种矿产资源了。

3.【猨翼山·怪兽】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猨翼山,清代学者郝懿行注引《初学记》称又名稷翼山,神话学前辈袁珂先生注引《一切经音义》称又名即翼山。本书所用《山海经》原文主要依据袁珂先生的《山海经校注》,其底本则出自郝懿行所著《山海经笺疏》。

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版本的《山海经》,可能都源出自晋代学者郭璞所注释的《山海经》,而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最早整理校定《山海经》的学者则是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秀)父子。蝮虫即蝮蛇,灰黑色,有黑褐色斑纹,头三角形,颈细,鼻反钩,尾部短小,有毒,喜栖湿地,捕食鼠、蛙。

所谓此山多怪兽、怪鱼、怪蛇、怪树,从记述的口气可知,这是一名外来的实地考察者,在忠实地描述所看到的情况。事实上,《山海经》的文字,绝大多数使用的都是陈述句,有什么说什么。

4.【杻阳山·鹿蜀·旋龟】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鹿蜀样子像是斑马或马鹿,古人称其为虎文马,据说明朝末年还曾出现在中国闽南一带,今早已灭绝。鹿蜀的叫声像是母亲在轻轻地吟唱催眠的歌谣,因此用它身体的什么部位制作的装饰物就具有“佩之宜子孙”的功效。旋龟发出的叫声仿佛劈木头一样,佩戴用它的龟壳制成的吉祥物,能够保护耳朵的听力;“可以为底”是说可以治疗足部的鸡眼之类的毛病。

5.【柢山·鯥】

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一般来说“多水”的地方应当多草木,此处却说“无草木”,如果不是经文有错字,那么就表明这里的水为咸水盐泽,因此不适于草木生长。鯥鱼是一种两栖类冬眠动物,可以生活在陆地上,它有着蛇一样的尾部,肋下还长着羽翼(可能是一种比较发达的鱼鳍),发出“留牛”(谐声字)的声音,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肿疾。从形象看,它像是一种腿比较长的鳄或巨蜥,也有人说它是穿山甲。在《山海经》中,凡是说“食之”如何的动物、植物,无论它们怎么样的奇形怪状,通常都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生物。

6.【亶爰山·类】

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类,袁珂注引明代学者杨慎的观点称“今云南蒙化府有此兽,土人谓之香髦,具两体”。“自为牝牡”,是说类这种动物同时长着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可以自行交配。产生这种误解,可能是因为人们不了解这种动物的雌雄两性的外形差异。有趣的是,当时的人们为了克服“性嫉妒”,已经找到治疗这种毛病的药物。

这就充分说明,自从人类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实行一夫一妻制以来,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成员都失去了相当多的性自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需要寻找“食者不妒”的药方。在《五藏山经》中,所有的药物都是单方,这是该书非常古老的证据之一。

7.【青丘山·九尾狐】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雘是彩色之石,有青色者,有赤色者。

青丘山的九尾狐“能食人,食者不蛊”,通常都理解为九尾狐能吃人,人吃了九尾狐的肉不患蛊病(避开妖邪之气)。但是《五藏山经》记述其他食人兽时都说“是食人”,唯独这里用“能食人”;或许可以理解为九尾狐能够给人送来珍异的食物,人吃了这种食物就能够不中邪。事实上,在古代文化中,九尾狐是一种祯祥之物,它的出现意味着天下太平、子孙昌盛;在汉代石刻画像砖上,九尾狐常与白兔、蟾蜍、三足乌并列于西王母座旁,属于四瑞之一。灌灌即白鹳。赤鱬或谓是哺乳动物儒艮,俗称美人鱼。

8.【箕尾山·南次一经之神】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蹲于东海,多沙、石。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璧,稻米、白菅为席。

箕尾山是南次一经最后一座山,它伸入到东海之中。不过,这里的东海并非指今日我国东部的东海,而是指今日的鄱阳湖。南次一经的西海、东海乃是就此一小地区的方位而言,并非对华夏大地的整体大方位而言,当然也可能有错简。

在这个区域里的居民,供奉祭祀的山神或祖先神是鸟身龙首之神,表明此地人的祖先是由鸟图腾和龙图腾的部落结合而成的;该神或者是塑像,或者是由巫师装扮。祭神要用有毛的动物,与玉璋一起埋入地下。此外,还要把精美的糯稻米和一枚玉璧,陈列在白菅草编织成的席子上,供神享用。璋状如半圭,璧为薄片状圆环,它们分别象征天和地,以及男性祖先和女性祖先,属于中国古代最常见的礼器。

扩展资料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四神
【朱雀】
凤凰在中国来说,是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种。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凤凰神话中说的凤凰是有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有五色纹。又请凤是有五种品种,以颜色来分的:红是凤、青是鸾鸟、白是天鹅、另有黄和紫的凤凰又可说是朱雀或玄鸟。朱雀是四灵之一,也和其它三种一样,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玄武】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祖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以后,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白虎】
在中国,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从五行中说的了。
【青龙】
青龙,亦作“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而比较明确的定形是在汉代,从大汉朝开始,龙就被确定为皇帝的象征与代表。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话里,龙更像是长翅膀的蜥蜴。
四灵
【麒麟】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 被称为圣兽王。且是神的坐骑。
【凤凰】
大家很熟悉的神鸟了,头像鸡,颔像燕,颈像蛇,胸象鸿,尾像鱼。五德之鸟。
据《尔雅�6�1释鸟》郭璞注,凤凰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6�1图赞》说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龟】(4灵之一)
【龙】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四凶
【梼杌】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相传是北方天帝颛顼的儿子,它还有名字叫做傲狠,难训,由这几个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为了。和穷奇一样,梼杌后来也成了四凶之一。

【穷奇】
据《山海经?海内北经》所载,指穷奇外貌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喜欢吃人,更会从人的头部开始进食,是一头凶恶的异兽。可是,同样在《山海经》中,〈西山经〉一篇却提到穷奇的另一种形象,该篇中的穷奇,外貌像牛,长著刺猬的毛发,与〈海内北经〉所述者有很大的差别。不过二者都是喜欢食人的凶兽,这方面则没有分别。

【混沌】
。《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

【饕餮】
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吕氏春秋�6�1先识》:“ 周 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神异经�6�1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强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六:“ 绍圣 初,先人官 长安府 ,於西城 汉高祖 庙前卖汤饼民家,得一白玉奁,高尺馀,遍刻云气龙凤,盖为海中神山,足为饕餮,实 三代 宝器。”

除了古代神兽外,游离与古书之外的上古神兽也为人所称道
【水麒麟】
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王者的神兽。
【赤焰兽】
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本是神农氏后裔,

【白泽】
昆仑山上的神兽,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 (另一说法是白色的马)
【重明鸟】
尧在位七十年,有积支之国,献明鸟,一名双晴言在目。
【毕方】
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
龙生九子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
版本一:
好重者:赑屃(音毕喜),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背上驮一块石碑.
好望者:鸱吻(音吃吻),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参见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的装饰小兽
飸餮(音滔帖),最贪吃,能吃能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因它能喝水,也有装饰在桥栏板的,防止大水将桥淹没。
生性好杀者:睚眦(音牙自),嗜杀喜斗,常饰于兵器刀环,剑柄.
狴犴(音毕岸),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
好烟火者:狻猊(音酸泥),性好烟火,常饰于香炉盖子的盖钮上.
好水者:趴蝮(音八夏)位于桥边的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在后门桥的四个角上趴蝮,造型非常优美。
性情温顺者:椒图,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常饰于大门口。
好鸣者:蒲牢,最喜欢音乐和吼叫,常饰于大钟的钟纽上。

版本二:
1、赑屃(bi,xi):形似龟,好负重。一冲在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其背负石碑的样子。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赑屃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
2、螭吻(chi,wen):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
3、蒲牢(pu,lao):有摇滚气质,爱好音乐,也爱吼叫。古代乐器编钟顶上就用它来装饰,寺庙大钟上的钟钮上也可见到他的身影。
4、狴犴(bi,an):掌管刑狱。常被装饰在死囚牢的门楣上,因其形状似虎,所以民间又有虎头牢的说法。
5、狻猊(suan,ni):身有佛性,喜好香火,于香炉盖上可见。而且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座骑,在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中均可见到。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因狻猊为龙的五子,所以庙名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一冲曾游过此庙,香火极为旺盛。
6、饕餮(hao,tie):美食主义者,性贪吃。夏商时期出土的青铜器上经常可见饕餮纹,为有首无身的狰狞怪兽。
7、睚眦(ya,zi):性情凶残易怒,喜欢争杀。民间成语"睚眦必报"所讲即为此物。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环上上面可以见其雕像,以加强杀气。
8、淑图(shu,tu):形似螺蚌,性情温顺,有点自闭症。所以将他安排在门上衔着门环,免得宵小光顾。
9、貔貅(pi,xiu):在南方及东南亚一带都称其为龙的第九子,大嘴无肛,只进不出,深为赌徒所喜。澳门赌场便摆了一只玉貔貅,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挣不赔。

版本三:
龙生九子古时民间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传说。但九子是什么,说法也不同。《中国吉祥图说》谓:
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老二叫睚眦(ya zi),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老三叫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五子狻猊(suan ni),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
六子霸下,又名XX(bi xi),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
七子狴犴(bi ga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
八子负质,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老九螭(chi)吻,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龙子之赑屃
龙子之嘲风
龙子之螭吻
龙子之负屃
龙子之蒲牢
龙子之囚牛
龙子之狻猊

龙子之睚眦

其它
【獬豸】
古代神裁制度下产生的著名神兽,又被称为“法兽”。根据《论衡》和《淮南子?修务篇》的说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样貌大致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有一只独角,据传角断者即死,有被见到长有双翼,但多数没有翅膀。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后世常将普通羊饲养在神庙,用来代替獬豸

【鬼车】
别名九头鸟。色赤,似鸭,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爱入人家烁人魂气。亦有说法称九首曾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此疑为个例)
《三国典略》、《岭表录异》、《正字通》、《古风》有载。
【凿齿】
人形兽,齿长三尺,其状如凿,下彻颔下,而持戈盾(应有一定智能)。曾为羿于寿华之野射杀。
《山海经(海外南经)(大荒南经)》、《淮南子(本经训)》有载。
【横公鱼】
生于石湖,此湖恒冰。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
《神异经(北方荒经)》有载。
【狴犴】
又叫xian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yu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yu门上。虎是威猛之兽,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yu的威严,让罪fan们望而生畏。
【九尾狐 】
省称“九尾”,亦称“九尾禽”。传说中的异兽。居青丘之山,食人。其说始见于先秦,至汉传为瑞祥之兽,象征王者兴。又,天下太平则现,象征王者子孙繁息。
《南山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耳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白虎通》:“德至鸟兽则九尾狐见。”
【吼】
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 《偃曝馀谈》有载。
【三足乌】
中国古代的太阳精灵、也被看作太阳运行的使者。中国古代传说太阳中居住着三足乌,人们敬仰太阳,三足乌也被作为祥瑞的象征来崇拜。据说由于三足乌一共有十只,不停地在天空中运转,导致地上遭受旱灾和灼热的煎熬。尧帝命令后羿将所有三足乌射杀,结果后羿射落九只、留下一只,从此太阳只有一个并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说法称三足乌是服侍西王母的精灵。
【夔】(kui)
《山海经�6�1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据说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骇。
夔与天地同生 世上只有三只 以上是第一只 第二只乃秦始皇所杀 但秦始皇没有黄帝的功业 所以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没那么神奇了。
【化蛇】
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英招】
人面马身,有虎纹,生鸟翼,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当康】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可以预见丰年。《山海经(东次四经)》有载。
【飞廉】
鹿身,头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说其为风伯。但我觉得应该是操纵风力大气的神兽更合理。《楚辞(离骚)》有载。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几种龙

【应龙】1.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2.古代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
《辞源》说“应龙”是有翅膀的千年龙,五百年的被称为角龙。龙是不凡之物,寿命奇长,应龙更是龙中之贵(当然,也有人认为应龙可指远古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国——应龙氏和应国)。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对应龙如何帮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划出一条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
【螭龙】天成轩
关于螭龙有两种说法:一说中国传说中的龙的来源之一。也称蚩尾,是一种海兽,汉武帝时有人进言,说螭龙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二说是龙九子中的二子,古书中云:“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形体似兽,习性好张望或好险,成为今日庙宇殿顶、堂塔楼阁等高处的龙或屋上的兽顶、殿角的走兽,也可压火灾。)根据以上的说法,螭龙的原形应该是我们生活中的壁虎。
这种龙的特点是无鳞有鳍
【蛟龙】
又如:蛟虬(蛟与虬。虬:古代传说中一种有角的小龙。亦泛指水族);蛟螭(蛟龙。螭:传说为蛟龙之属的一种动物);蛟兕(蛟龙与兕牛)
又有古书说是无角龙
蛟,龙属。无角曰蛟。――《韵会》
主流看法是无角龙
【虬龙】
拼音 qiú lóng
解释 1.古代传说中的有角无须的小龙。屈原《天问》:“虬龙负熊”。宋《瑞应图》:“龙马神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长颈骼,上有翼,修垂毛,鸣声九音。有明王则见。”虬龙则是传说中的瑞兽,“神马”,“马八尺以上为龙”,“两角者虬”。
【烛龙】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又名烛阴,也写作逴龙。人面龙身,口中衔烛,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他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认为,烛龙为北方龙图腾族的神话,其本来面目应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蜕变而来。其产生晚于女阴崇拜时代。
《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又《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参阅龚维英《原始崇拜纲要》。
《楚辞.天问》:“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逴龙赦只。”
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淮南子�6�1地形训》)
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郭璞注《大荒北经》烛龙引《诗含神雾》①)
《万形经》曰:太阳顺四方之气。古圣曰:烛龙行东时肃清,行西时 ,行南时大 ,行北时严杀。(《易纬乾坤凿度�6�1卷上》)
《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诸说大同小异,显系本自《海外经》和《大荒经》。
蟠龙(注意,它无云)

我也很感兴趣,占个沙发,留下标记,坐等强人回答。

山海经里那些真正出现的动物(南山经篇)



山海经中的所有怪兽~

《山海经》怪物、神兽名称、简介一览表

注:“囗”指写不出来的字
南山经卷一:
1。 狌々:兽,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食之善走
2。 鹿蜀:兽,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佩之宜子孙
3。 旋龟:兽,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
4。 鲑:鱼,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5。 类:兽,其状如狸而有髦,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6。 猼訑:兽,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佩之不畏
7。 尚付:鸟,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无
8。 九尾狐:兽,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9。 灌灌:鸟,其状如鸠,其音若呵,佩之不惑。
10。赤鱬:鱼,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
11。狸力:兽,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见则其县多土功
12。鴸鸟:鸟,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土
13。长右:兽,其状如禺而四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14。猾囗:兽,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15。彘:兽,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是食人
16。 患:兽,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
17。蛊雕:兽,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18。瞿如:鸟,其状如 而白首,三足、人面,其鸣自号也
19。虎蛟:鱼,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20。凤凰:鸟,其状如鸡,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21。鲭鱼: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22。颙:鸟,其状职枭,人而四目而有耳,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南山三次经过依次所见之神:鸟首龙身、龙首鸟身、人面龙身
西山经卷二
1。羬羊:兽,其状如羊而马尾,其脂可以已腊
2。 虫渠:鸟,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暴
3。 肥囗:蛇,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4。 赤鷩:鸟,可以御火
5。 葱聋:兽,其状如羊而赤鬣
6。 鴖:鸟,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7。 鳢鱼:鱼,其状如鳖,其音如羊
8。 肥遗:鸟,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食之已疠
9。 豪彘:兽,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
10。嚣:兽,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
11。橐[上非下巴]:鸟,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
12。溪边:兽,其状如狗,席其皮者不蛊
13。栎:鸟,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食之已瘿
14。犭婴如:兽,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足人手而四角
15。数斯:鸟,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
16。[上敏下牛]:兽,其状如牛,而苍黑大目
17。鹦鹉:鸟,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
18。鸓:鸟,其状如鹊,赤黑而两四足,可以御火
19。鸾鸟:鸟,其状如翟而五采文,见则天下安宁
20。朱厌:兽,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见则大兵
21。白豪: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兽
22。多罗罗:鸟,是食人
23。蛮蛮:兽,其状鼠身而鳖首,其音如吠犬,其状如凫,而一翼一日,相得乃飞,见则天下大水
24。钦丕:鸟,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墨文曰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
25。鼓:神,兽后变鸟,其状如人面而龙身,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
26。文鳐鱼:鱼,状如鲤里,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27。招司:神,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
28。天神一:神,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29。陆吾:神,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
30。土蝼:兽,其状如羊而四角,是食人
31。钦原:鸟,其状如蜂,大如鸳鸯,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
32。鹑鸟:鸟,是司帝之百服
33。[左鱼右骨]鱼:鱼,其状如蛇而四足,是食鱼
34。天神二:其神状如人而豹尾
35。西王母:神,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36。狡:兽,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
37。胜遇:鸟,其状如翟而赤,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
38。白帝少昊:神
39。狰:兽,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
40。毕文:鸟,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譌火
41。天狗:兽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42。彳敖彳因:兽,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是食有
43。鸱:鸟,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
44。耆童:神,其音常如钟磬
45。帝江:神,基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是识歌舞
46。红光:神
47。讙:兽,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其音如{大集}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
48。鵸余:鸟,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三首六尾而善笑,服之使人不厌,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又可以御凶
49。当扈:鸟,其状如雉,以其髯飞,食之不眴目
50。白狼、白虎、白鹿:兽
51。白雉、白翟、鸮:鸟
52。光鬼:神,其状人面兽身,一足一手,其音如钦
53。冉遗之鱼: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观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54。交:兽,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
55。穷奇:兽,其状如牛,猬毛,音如獆狗,是食人
56。嬴鱼: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57。鳋鱼:鱼,其状如囗鱼,动则其邑有大兵
58。[上如下鱼]魮之鱼:鱼,其状如覆铫,鸟首而鱼翼,音如磬石之声,是生珠玉
59。孰湖:兽,其状马身而鸟翼,入面蛇尾,是好举人
60。囗:鸟,其状如鸮而人面,蜼身犬尾,其名自号也,见则其邑大旱
经过西山之见神, 人面马身(十神),人面牛身(七神)、人面龙身、羊身人面
1。 滑鱼:鱼,其状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2。 水马:兽,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3。 雚疏:兽,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可以辟火
4。 囗鱼: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5。 何罗之鱼: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6。 孟槐:兽,其状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7。 习々之鱼: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
8。 麢羊:兽
9。 蕃:鸟
10。橐驼:兽
11。窝:鸟,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12。耳鼠:兽,其状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飞,食之不采,又可以御百毒
13。孟极:兽,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是善伏,其鸣自呼
14。幽鴳:兽,其状如禺而文身,善笑,见人则卧,其鸣自呼
15。足訾:兽,其状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马 虒,见人则呼,其鸣自呼
16。 :鸟,群居而朋飞,其毛如雌雉,其鸣自呼,食之已风
17。诸犍:兽,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善吒,行则衔其尾
18。白鵺:鸟,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19。那父:兽,其状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詨
20。竦斯:鸟,其状如雌雉而人面,见人则跃,其鸣自呼也
21。旄牛:兽,基状如牛,而四节生毛
22。长蛇: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23。柝鸠、尸鸠:鸟
24。赤鲑:鱼
25。窥窳:兽,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26。市々之鱼:鱼,食之杀人
27。巢鱼:鱼,其状如鲤而鸡足,食之已疣
28。山魈:兽,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29。诸怀:兽,其状如牛,而四角、人、耳、彘耳,基音如鸣雁,是食人
30。鮨鱼:鱼,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儿,食之已狂
31。肥遗:与某种鸟同名,这次是蛇,一首两身,见则其国大旱
32。狕:兽,其状如豹而文首,
33。闾麋:兽
34。鮆鱼:鱼,其状如囗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骄
35。孛马:兽,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36。狍鸮:兽,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37。独囗:兽,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
38。[左冒右鸟]:鸟,其状如乌,人面,宵飞而昼伏,食之已曷
39。居暨:兽,其状如囗而赤毛,其音如豚
40。嚣:与某种兽同名,这次是鸟,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41。[左马右军]:兽,其状如囗羊而四角,马尾而有距,善还,其名自詨
42。囗:鸟,其状台鹊,白身、赤尾、六足,是善惊,其鸣自詨
43。人鱼:鱼,其状如[左鱼右帝]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
44。天马:兽,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鸣自詨(= =||||||||||||||||||)
45。鶌鶋: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其名自詨,食之不饥,可以已寓
46。飞鼠:兽,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
47。领胡:兽,其状如牛而尾,其颈囗,其状如句瞿,其鸣自詨,食之已狂
48。象蛇:鸟,其状如赤雉,而五采以文,是自为牝牡,其名自詨
49。臽父之鱼:鱼,其状如鲋鱼,鱼首而彘身,食之已呕
50。酸与:鸟,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其鸣自詨,见则其邑有恐
51。鸪[左上羽左下白右鸟]:鸟,其状如乌而白文,食之不灂
52。黄鸟:鸟,其状如枭白首,其鸣自詨,食之不妒
53。精卫:鸟,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54。 东々:兽,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鸣自詨
55。橐囗:兽
56。鹠:鸟
57。师鱼:鱼,食之杀人
58。獂:兽,其状如牛而三足,其鸣自詨
59。罴:兽,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
60。蒲夷之鱼:鱼
61。朋蛇: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三次经过北山依次所见之神:人面蛇身、马身人面(二十神)、彘身人面(十四神)、彘身而八足蛇尾(十神)
1。 鳙鳙之鱼:鱼,其状如梨牛,其音如彘鸣
2。 从从:兽,其状如犬,六足,其鸣自詨
3。 蠪(此虫)鼠:其状如鸡而鼠毛,见则其邑大旱
4。 箴鱼:鱼,其状如囗,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
5。 鳡鱼:鱼
6。 之鱼:鱼
7。 无名兽:兽,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
8。 [左虫右庸]:鱼,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
9。 狪々:兽,其状如豚而有珠,其鸣自詨
10。軨々:兽,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其鸣自詨,见则天下大水
11。珠鳖鱼:鱼,其状如囗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
12。犰狳:兽,其状如菟而鸟类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其鸣自詨,见则螽蝗为败
13。朱獳:兽,其状如狐而鱼翼,其鸣自詨,见则其国有恐
14。囗鹕:鸟,其状如鸳鸯而人足,其鸣自詨,见则其国多土功
15。獙々:兽,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见则天下大旱
16。蠪侄:兽,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17。峳々:兽,其状如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獆狗,见则其国多狡客
18。絜钅句:鸟,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见则其国多疫
19。囗胡:兽,其状如麋而鱼目,其鸣自詨
20。寐鱼:鱼
21。囗鲔:鱼
22。鮯々之鱼:鱼,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其名自詨
23。精精:兽,其状如牛而马尾,其鸣自詨
24。猲狙: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是食人
25。鬿誉:鸟,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亦食人
26。鱃鱼:鱼,其状如鲤而大首,食者不疣
27。茈鱼:鱼,其状如鲋,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蘪芜食之不费
28。薄鱼:鱼,其状如鳣鱼而一目,其音如欧,见则天下大旱
29。当康:兽,其状如豚而有牙,其鸣自詨,见则天下大穰
30。[左鱼右骨]鱼:鱼,其状如鱼而鸟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鸳鸯,见则天下大旱(已经在西山出现过了)
31。合囗:兽,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音如婴儿,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32。蜚:兽,其状如牜而白首,一目而蛇尾,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
四次经过北山依次所见之神:人身龙首、兽身人面载觡、人身而羊角中山经卷五
1。 [左上革左下夫右能]:兽,其状如囗鼠而文题,食之已瘿
2。 豪鱼:鱼,状如鲔,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癣
3。 飞鱼1:鱼,其状如鲋鱼,食之已痔衕
4。 朏朏:兽,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养之可以已忧
5。 鹖:鸟
6。 鸣蛇: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7。 化蛇:兽,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邑大水
8。 蠪蚔:兽,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食之不眯
9。 马腹:兽,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10。夫诸:兽,其状如白鹿而四角,见则其邑大水
11。驾鸟:鸟
12。鴢:鸟,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
13。飞鱼2:鱼,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
14。[上鹿下言]:兽,其状如貉而人目
15。犀渠:兽,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16。犭颉:兽,其状如獳犬而有鳞,其毛如彘鬣
17。[左鸟右大]:鸟,其状如录,食之已垫
18。麖:兽
19。骄虫:神,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其祠之
20。鸰[左要右鸟]:鸟,状如山鸡而长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其鸣自呼,服之不眯
21。旋龟:龟,其状鸟首而鳖尾,其音如判木
22。修辟之鱼:鱼,状如黾而白喙,其音如鸱,食之已白癣
23。无条/黄棘:兽,黄华而不实,服之不字
24。三足龟:龟,食者无大疾,可以已肿
25。鯩鱼:鱼,黑文,其状如鲋,食得不睡
26。[左月右上关右下鱼]鱼:鱼,状如鳜,居逵,苍文赤尾,食者不痈,可以为瘘
27。[左鱼右帝]鱼:鱼,状如囗蜼而长距,足白而对,食者无蛊疾,可以御兵
28。文鱼:鱼
29。鲛鱼:鱼
30。[上单左下虫右下虫]围:神,其状如人面,羊角虎爪,恒游于睢漳之渊,出入有光
31。白鷮:鸟
32。计蒙:神,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
33。涉[上单左下虫右下虫]:神,其状人身而方面三足
34。[左矛右勺]:兽
35。豕鹿:兽
36。良龟:龟
37。[上鱼下黾]:鱼
38。夔牛:兽
39。[左执右鱼]鱼:鱼,
40。窃脂:鸟,状如鸮而赤身白首,可以御火
41。犭也狼:兽,其状如狐,而白尾长耳,见则国内有兵
42。猨蜼:兽
43。跂踵:鸟,其状如鸮,而一足彘尾,见则其国大疫
44。雍和:兽,其状如蝯,赤目,赤喙,黄身,见则国有大恐
45。耕父:神,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
46。鸩:鸟,其状如雉,恒食蜚
47。婴勺:鸟,其状如鹊,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共鸣自呼
48。青耕:鸟,其状如鹊,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可以御疫,其鸣自叫
49。獜:兽,其状如犬,虎爪有甲,善駚[左分右牛}],食者不风
50。犭戾:兽,其状如囗{音汇,猬的意思},赤如丹火,见则其国大疫
51。狙如:兽,状如鼣鼠,白耳白喙,见则其国有大兵
52。犭多即:兽,其状如膜大,赤喙、赤目、白尾,见则其邑有火
53。梁渠:兽,其状如狸,而白首虎爪,见则其国有大兵
54。[左鸟右只]鵌:鸟,其状如乌而赤足,可以御火
55。闻獜:兽,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见则天下大风
56。于儿:兽,其状人身而身操两蛇,常游于江渊,出入有光
57。蓐:兽,其状如龟,而白身赤首,是可以御火
58。熏池:神
59。[左鬼右申]武罗:神,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鐻,其鸣如鸣玉
60。吉神泰逢:神,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
经过中山依次所见之神:人面而鸟身、人面兽身、豕身而人面、鸟身而人面、马身而龙首、龙身而人面、彘身人首、鸟身而龙首
1。 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省略另一种所在地说法, 以下皆是]
2。 羽民(国):人,在其东南,其为人长,身生羽(看过《镜花缘》的人应该都了解)
3。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
4。 二八神:神,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小人颊赤肩,尽十六人
5。 讙头或讙朱(国):人,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
6。 厌火(国):兽(其实是长得像黑色猴子的人),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
7。 三苗或者三毛(国):人,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
8。 臷(国):人,在其东,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
9。 贯匈(国):人,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
10。交胫(国):人,在其东,其为大交胫
11。不死民:人,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
12。歧舌(国):人,《山海经》中没有过多介绍,《镜花缘》里有介绍
13。三首(国):人,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
14。周饶(国):人,在东,其为人短小,冠带
15。长臂(国):人,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保操一鱼
16。南方祝融:神,兽身人面,乘两龙
17。南山:地方,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
18。结匈(国):人,在其西南,其为人结匈
19。昆仑虚:地方,在其东,虚四方

海外西经卷七。

1。 灭蒙:鸟,在结匈国北,为鸟青,赤尾。

2。 夏后启:神,于大乐之野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

3。 三身(国):人,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

4。 一臂(国):人,在其北,一臂、一目、鼻孔。

5。 黄马虎文:兽,一目而一手。

6。 奇肱(之国):人,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

7。 奇肱之鸟:鸟,头,赤黄色,在其旁。

8。 刑天:神,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9。 女祭、女戚(国):人,在其北,居两水间,戚操[左鱼右旦],祭操俎。

10。次鸟:鸟,人面,居山上,一曰维鸟,青鸟、黄鸟所巢,其色青黄,所经国亡。

11。丈夫(国):人,在次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这个国名取得真有意思)。

12。女丑: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终于出现鬼怪了)。

13。巫咸(国):人(多为巫师),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

14。并封:兽,在巫咸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

15。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女儿国又是什么?!)。

16。轩辕(国):人,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17。穷山:地方,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其丘方,四蛇盯绕。

18。此诸夭:地方(非常好的一个地方,人神鸟兽共居不互犯),人,两手操卵食之,两鸟居前导之。

19。龙鱼:鱼,居在其北,状如鲤。

20。白民(国):人,在龙鱼北,白身披发。

21。乘黄:兽,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22。长股(国):人,在雄常北,披发,一曰长脚。

23。西方蓐收:神,左耳有蛇,乘两龙。

海外西出现神明:夏后启、刑天、西方蓐收(海外西地理上似古巴比伦一带)。
海外南经卷六。

1。 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省略另一种所在地说法, 以下皆是(比较熟悉的怪物)。

2。 羽民(国):人,在其东南,其为人长,身生羽(看过《镜花缘》的人应该都了解)。

3。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 。

4。 二八神:神,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小人颊赤肩,尽十六人。

5。 讠雚头或讠雚朱(国):人,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

6。 厌火(国):兽(其实是长得像黑色猴子的人),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又见《镜花缘》, 只要是某国的基本上在《镜》中都有出现)。

7。 三苗或者三毛(国):人,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

8。 [“载”字中的“车”换“至”](国):人,在其东,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

9。 贯匈(国):人,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

10。交胫(国):人,在其东,其为大交胫。

11。不死民:人,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

12。歧舌(国):人,《山海经》中没有过多介绍,《镜花缘》里有介绍。

13。三首(国):人,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

14。周饶(国):人,在东,其为人短小,冠带。

15。长臂(国):人,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保操一鱼。

16。南方祝融:神,兽身人面,乘两龙。

17。南山:地方,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

18。结匈(国):人,在其西南,其为人结匈。

19。昆仑虚:地方,在其东,虚四方(中国古代把昆仑山视为神明居住的山,但也有“古昆仑”即是现在的非洲一说)。

海外南出现神明:二八、羿、凿齿、(帝尧、帝喾、吁咽、文王均葬于狄山又名汤山)、南方祝融(海外南地理上似印度尼西亚或者西非至南非)。
中山经卷五。

1。 [左上革左下夫右能]:兽,其状如囗鼠而文题,食之已瘿。

2。 豪鱼:鱼,状如鲔,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癣。

3。 飞鱼1:鱼,其状如鲋鱼,食之已痔衕。

4。 朏朏:兽,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养之可以已忧。

5。 鹖:鸟。

6。 鸣蛇: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7。 化蛇:兽,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邑大水(比较熟悉的怪物)。

8。 蠪蚔:兽,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食之不眯。

9。 马腹:兽,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比较熟悉的怪物,小时候看《山海经》印象最深的怪物,一直觉得从模样上来说应该叫“马虎”)。

10。夫诸:兽,其状如白鹿而四角,见则其邑大水。

11。驾鸟:鸟。

12。鴢:鸟,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

13。飞鱼2:鱼,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

14。[上鹿下言]:兽,其状如貉而人目。

15。犀渠:兽,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16。犭颉:兽,其状如獳犬而有鳞,其毛如彘鬣。

17。[左鸟右大]:鸟,其状如录,食之已垫。

18。麖:兽。

19。骄虫:神,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其祠之。

20。鸰[左要右鸟]:鸟,状如山鸡而长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其鸣自呼,服之不眯。

21。旋龟:龟,其状鸟首而鳖尾,其音如判木。

22。修辟之鱼:鱼,状如黾而白喙,其音如鸱,食之已白癣。

23。无条/黄棘:兽,黄华而不实,服之不字。

24。三足龟:龟,食者无大疾,可以已肿。

25。鯩鱼:鱼,黑文,其状如鲋,食得不睡。

26。[左月右上关右下鱼]鱼:鱼,状如鳜,居逵,苍文赤尾,食者不痈,可以为瘘。

27。[左鱼右帝]鱼:鱼,状如囗蜼而长距,足白而对,食者无蛊疾,可以御兵。

28。文鱼:鱼。

29。鲛鱼:鱼。

30。[上单左下虫右下虫]围:神,其状如人面,羊角虎爪,恒游于睢漳之渊,出入有光。

31。白鷮:鸟。

32。计蒙:神,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就是一种龙神)。

33。涉[上单左下虫右下虫]:神,其状人身而方面三足。

34。[左矛右勺]:兽。

35。豕鹿:兽。

36。良龟:龟。

37。[上鱼下黾]:鱼。

38。夔牛:兽。

39。[左执右鱼]鱼:鱼。

40。窃脂:鸟,状如鸮而赤身白首,可以御火。

41。犭也狼:兽,其状如狐,而白尾长耳,见则国内有兵。

42。猨蜼:兽。

43。跂踵:鸟,其状如鸮,而一足彘尾,见则其国大疫(比较熟悉的怪物)。

44。雍和:兽,其状如蝯,赤目,赤喙,黄身,见则国有大恐。

45。耕父:神,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

46。鸩:鸟,其状如雉,恒食蜚。

47。婴勺:鸟,其状如鹊,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共鸣自呼。

48。青耕:鸟,其状如鹊,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可以御疫,其鸣自叫。

49。獜:兽,其状如犬,虎爪有甲,善駚[左分右牛}],食者不风。

50。犭戾:兽,其状如囗{音汇,猬的意思},赤如丹火,见则其国大疫。

51。狙如:兽,状如鼣鼠,白耳白喙,见则其国有大兵。

52。犭多即:兽,其状如膜大,赤喙、赤目、白尾,见则其邑有火。

53。梁渠:兽,其状如狸,而白首虎爪,见则其国有大兵(比较熟悉的怪物)。

54。[左鸟右只]鵌:鸟,其状如乌而赤足,可以御火。

55。闻獜:兽,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见则天下大风。

56。于儿:兽,其状人身而身操两蛇,常游于江渊,出入有光。

57。蓐:兽,其状如龟,而白身赤首,是可以御火。

58。熏池:神。

59。[左鬼右申]武罗:神,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鐻,其鸣如鸣玉。

60。吉神泰逢:神,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

经过中山依次所见之神:人面而鸟身、人面兽身、豕身而人面、鸟身而人面、马身而龙首、龙身而人面、彘身人首、鸟身而龙首 。

中国古代有哪些妖怪?(例如旱魃)做什么的,从何而来?
答:帝流浆 草木、动物必须接受月光的精气,而且必须是每六十年一度的七月十五的月光,才能脱胎换骨,得到思维,继而开始修炼法术。因为这一天的月光中含有“帝流浆”。妖怪们如果吃了它,一夜的修炼相当于吸取日月精华数十年,所以没有任何妖怪会错过这六十年一次的机会。青丘 《南山经》青丘之山……有兽...

请问山海经里的这种妖怪叫什么名字?
答:鳐和柳一声之转,在山海经中出现的相柳和相繇事迹又基本相同,因此可以认同郭璞的说法,相柳就是相繇。《海外北经》:“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大荒北经》:“共工臣名曰相繇,九...

西游记海上有哪些妖怪
答:小白龙、沙僧、鼍龙精、九头虫、金鱼精 恩 选我吧

山海经中最强的妖怪是谁?
答:三海经中的名字 山海经 多少只 山海经里的妖怪 山海经异兽名字 正在求助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苦等14分钟: 女朋友说做朋友吧 30 回答 苦等1小时: 有哪些好用的美容仪器 回答 苦等1小时: 周琦告别发展联盟,NBA季后赛和他有关系吗 回答 苦等1小时: 如何婉拒下面的 20 回答 苦等1小时: 遭...

山海经第八页是什么妖怪
答:龙的起源:在明代,龙还被人们附会出了一个繁盛的家庭。龙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兽形象而演化为龙。然而并非所有的怪异兽像都百川归海,纳入了龙像之中,在与龙形象形成、发展的同时,一些怪异兽象也在发展,并且在某一方面糅合了龙的某一种形象特征。因而有人又把...

山海经第一页是什么妖怪
答:《山海经》的其他妖怪 天狗最早出现在《山海经·西山经》。据记载,原是阴山之中的异兽。性残阴险,身形酷似狸猫,兽头逞白色。吠叫之声与榴榴之音相似。凶兽闻之皆远避。有防凶辟邪的能力。穷奇《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中的邽山之兽。形状如虎,生有一对翅膀,以人为食,性情凶残,在吃人的时候...

山海经里荒淫的神兽叫什么
答:山海经锦鳞蚺 那锦鳞蚦行即生风,非是俗物,在森蚦中,大部分蚦是无毒的,它们虽然凶残,却只能凭筋力绞杀人畜,唯独锦鳞蚦是蚦中另类,其生性最淫,头骨中有分水珠,尾骨有如意钩,合在口中行房可日御十女,黄帝内经称其为至宝,这锦鳞蚦口中所吐毒雾,对女性地危害极大,其毒性与蛇毒相近,...

中国古代妖怪有哪些?
答:[VIVIEN补充:《山海经》中记载的妖怪。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能操纵江水,是一种低等的妖怪。许多以古中国为题材的游戏中都会有化蛇出现,比如大宇的《轩辕剑》系死中,化蛇就是玩家痛宰的倒霉妖怪之一。/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阳山有一种蛇,名为化蛇,身形像豺,而面如人脸,长着鸟的翅膀,行走时则与普通的蛇...

山海经什么妖怪三个鼻孔
答:《山海经》轻浮妖怪有三个鼻孔。根据相关信息查询显示,《山海经》里面的轻浮妖怪有三个鼻孔,一种形似王八却有三个鼻孔的古怪生物,名叫轻浮,据说凡是误食轻浮的人都会在一时三刻内化为一滩血水,要是挖个坑将血水埋入地下,百日之后血水将再次化作一只轻浮出来。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有哪些可爱的怪兽或者鬼怪?
答:《山海经》就是一部记录了中国古代各种神话故事的妖怪的书,其实这本书也是吃货看的书,里面很多妖怪都是可以吃的,听起来好像是妖怪要好好保护自己了,不然就被人们抓着吃了。电影《捉妖记》里面的妖怪非常可爱,让人印象深刻,其实我们古代也有很多可爱的怪兽和鬼怪。据说在在章峨之山,就有一种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