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苼的药用价值是啥 中医如何养生?

作者&投稿:宰父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药用价值

竹荪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有类似人参的功效,故名“竹参”,自古入药,最早见于唐初盂诜的《食疗本萆》。其后的历代医书、药典、本草等古籍中,多有记述。

《中国药典》记载:

1.竹荪多糖,有防癌治癌之效。并且有防止肿瘤疾病之效果

2.竹荪属生理碱性食品,能调节人体血酸及脂肪酸,对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中老年人常见病有显著疗效。

3.竹荪富含胶质纤维,能刮油,而减少腹壁脂肪的积累,起到减肥作用。同时,有通肠防便秘之功,对细菌性肠道炎、老年人结肠病有特殊功效。

4.竹荪具有补肾壮阳、益胃清肠、抗老防衰、消炎止痛、等多种功能。

竹荪乃食、药兼用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风味之鲜美,冠于诸菌。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

竹荪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cm~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

包被遗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厘米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1.5~2微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竹荪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竹荪之鲜,主要是由于它含有较多的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是味精的主要成份)含量高达1.76%。竹荪有防食物酸败的特殊作用。它还是食疗佳品,能减少腹壁脂肪的积贮,治疗劳伤、虚弱及咳嗽等病症,具有镇痛、补气、降低血压的作用。
竹荪扒凤燕
原料:干竹荪20克,燕窝10克,鸡腿肉150克,水发闽肚350克,水发冬菇100克,火腿丝10克,精盐1.5克,白糖2克,姜汁、料酒各5克,胡椒粉0.5克,湿淀粉15克,鲜汤150毫升,猪油20克。
做法:①用温水洗燕窝,盛入蛊内,加入开水300毫升和碱水浸泡片刻,待胀发后取出,放入白瓷盆内拣净绒毛和杂质,再用滚水泡去碱味,下锅氽透捞出。②鸡肉和闽肚分别切成3厘米的长条,鸡条放入碗内用湿淀粉拌匀。竹荪浸发后修去两头,和冬菇均切成长条。将闽肚、竹荪、冬菇下锅氽透捞出。③锅上火烧热,加入猪油,烹入姜汁、料酒、清水,先将燕窝下锅沸煮片刻,捞出。再下入闽肚、竹荪、冬菇、鸡条煮滚,待鸡条熟后倒出,沥干水分,放入大碗内,上覆燕窝,撒上火腿丝。④净锅上火,加入鲜汤、猪油、白糖、精盐、胡椒粉,待烧滚后用湿淀粉勾芡,淋在碗面上即成。
特点:此菜银白色,鲜、嫩、润、滑。
素扒瓤竹荪
原料:干竹荪30克,冬笋、水发冬菇各100克,细菜心125克,精盐1.5克,酱油10克,香油10克,湿淀粉15克,鲜汤150毫升,生油25克。
做法:①干竹荪用清水浸泡半小时,洗净泥沙,修去两头,切成4厘米长的段。冬菇剪去菇蒂,洗净,与冬笋分别切成4.5厘米长、1厘米宽的条。细菜心切成4.5厘米长的段。随后取冬笋、冬菇、菜心各一条,瓤入竹荪内。②烧热锅放入生油,投入瓤好的竹荪,加入鲜汤、精盐、酱油、香油搅匀,烧10分钟后捞出,排放在盘中,原汤内加入湿淀粉勾芡,浇在竹荪上面即成。
特点:蜡黄色,鲜香,爽滑。

竹荪是整个竹荪属(Dictyophora)的总称,又名竹蕈、竹丝蕈、僧笠蕈、竹参、竹菌、竹笙、竹姑娘、仙人笠等。竹荪是世界上名贵的大型食用菌之一,共12个种,我国有:长裙竹荪、短裙竹荪、黄裙竹荪、朱红竹荪、红托竹荪、皱盖竹荪和棘托竹荪7个种〔1〕。食用珍品的竹荪有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2个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河南、河北、上海、黑龙江、吉林等省市。野生竹荪味道鲜美可口,素有“菌中皇后”、“山珍之王”的称号。我国竹荪食用历史悠久〔2〕,早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就有记载,也是最先实现竹荪人工栽培的国家。
1 生物学特性
竹荪适于生长在有大量竹子残体和腐殖质的竹林地里。野生竹荪自然生长季为初夏到中秋,多生于老竹和腐竹的根部以及腐竹叶上,多数单生,也有少量为群生。完整的竹荪子实体由菌盖、菌裙、菌柄、菌托4部分组成,一般高10~20cm,最高的可达30cm以上。菌盖形如吊钟,高3cm左右,下端宽5cm左右,具有明显的网状结构,上面一般生有青褐色的孢体,孢体味道微臭,用手触摸,有粘滑感。菌盖顶端较平,并有穿孔。菌裙大多为黄白色,菌裙的长度是分类学上区别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的重要标志,长裙竹荪的裙长一般为8.0~12cm,短裙竹荪的裙长一般为3~6cm。菌裙为疏松的格孔状网条,格孔呈椭圆形或多边形,格孔长径0.5~1cm,短径0.1~0.5cm,网条偏圆形,直径0.1~0.5cm。菌柄乳白色,中空,纺缍或圆筒状,中部粗约3cm,壁海绵状。菌托呈碗形,包在菌柄的基部,上面带有灰白色或粉红色的斑块,高4.0~5.0cm,直径3.0~5.0cm,由内膜、外膜以及膜间胶状物质组成。
2 营养成分
竹荪是优质的植物蛋白和营养源。菌体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含蛋白20.2%,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21种氨基酸,8种为人体所必需,占氨基酸总量的1/3,其中谷氨酸含量尤其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17.0%以上,为蔬菜和水果所不及〔3〕。且竹荪所含的氨基酸大多以菌体蛋白的形态存在,因此不易丧失。竹荪富含多种维生素〔4〕:如B族维生素中的VBl、VB2、VB6,以及维生素A、D、E、K等。其中VB2(核黄素)含量较高,长裙竹荪干品可达53.6μg/kg,红托竹荪干品可达21.4μg/kg。竹荪所含多糖以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木糖等异多糖为主。竹荪还含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重要的有,锌60.20mg/kg,铁68.7mg/kg,铜7.9mg/kg,硒6.38mg/kg。
3 竹荪的食疗保健功效
竹荪属于生理碱性食品,长期服用能调整中老年人体内血酸和脂肪酸的含量,有降低高血压的作用〔5〕。另外,竹荪还有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腹壁脂肪贮积的作用。云南省的苗族人民还有将竹荪和糯米一同泡水喝,用以治疗伤症、病弱和咳嗽,并有止痛、补气的作用。贵州民间还将竹荪用于治痢疾、细菌性肠炎以及白血症等。
竹荪所含的多糖是具有高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在抗肿瘤、抗凝血、抗炎症、刺激免疫以及降血糖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对艾滋病也有抑制作用〔6〕。短裙竹荪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作用,可抑制人工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其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7〕。
另外,在中性至碱性条件下,竹荪可发挥抑菌作用〔8〕,且抑菌成分对高温、高压稳定,竹荪对食品防腐有奇效,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9〕。因此在煮熟的菜肴中,加入竹荪,便可保存较长时间而不致于腐败变质。
4 开发利用前景
我国是较早认识、食用竹荪,并最先实现人工栽培的国家。在发展竹荪烹饪原料市场供应的同时,针对约占总产量10%的残菇以及菌托、菌盖等副产品进行了深加工系列产品的开发,开发了竹荪酒、饮料、罐头、面条等食品,同时还进行多糖口服液、天然防腐剂〔10〕、化妆品之类产品的深度开发。
竹荪营养丰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阶段,其研究工作中还有许多未明之处,还需要加强其生理活性物质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其功效特性,以此带动竹荪的开发利用多方向发展。在以后的产品开发中应注意搞出特色,满足各方面消费者的品味需求,使竹荪得到全方位的合理开发。

{竹荪的家常做法}
荪角四宝汤
色香味: 鲜咸适口,味道独特
主料:水发刺参25克、珍珠鲍贝25克、鲜鱿25克、虾胶50克、水发竹荪50克、火腿片20克、紫角叶酌量;
辅料:盐、味精、上汤各适量;
制作:
1)紫角叶洗净后镶入虾胶,上笼蒸熟待用;
2)鲍贝、鲜鱿也洗净后分别切片和片片,然后与火腿片一起入火锅焯水;
3)锅内放入不敷出汤,盐、味精调味,随后放进水发刺参、珍珠鲍贝、鲜鱿、水发竹荪、火腿片,煮沸后装入器皿内,放上紫角叶即成。

{香酥竹荪鱼}
主料:干竹荪、鱼肉
辅料:鸡蛋
调料:盐、鸡精、淀粉、面包糠、芝麻、椒盐、食用油
做法:
1、 将干竹荪用水泡开,切成5厘米长的段;
2、 将净鱼肉剁成茸,加入盐、鸡精搅拌均匀,再将鱼茸放入竹荪中间,蘸上鸡蛋液、面包糠、芝麻待用;
3、 坐锅点火倒油,油温6成热时,放入竹荪鱼,炸至金黄色时捞出,食用时蘸椒盐即可。
特点:外酥里嫩。
提示:竹荪脆嫩爽口,香气浓郁,是我国国宴及高级宴席的名贵菜肴。竹荪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具有活血、健脾、益胃助消化之功效并对咳嗽、高血压、高血脂等有预防的作用。

中医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与自我保健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1.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2.天人相应、形神兼具。3.调整阴阳、补偏救弊。4. 动静有常、和谐适度。

在中国,养生分很多流派,比如道家、儒家、佛家、医家等。由于对宇宙自然生命的认识有所差异,各养生流派的理论观点有所不同,方法也各有侧重,但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先贤圣人都从不同角度认识到了精神情志(神)对于躯体脏腑的重要作用,所以各派养生理论有一个共识:重视心神呵护、德行修养。



  养生虽然应该形神俱养兼调,但养神、安神始终是养生第一要务。饮食清淡、进补、服食保健品、运动锻炼等是养“形”,生命借由躯体形态存在。“神”就像生命航船上的舵手,有了舵手,船才能前进。不合格舵手驾驶的船一定是摇摇晃晃的,坐着会不舒服,而只是修理船上的机械零件也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怀揣一颗躁动、功利、急切、迷茫的“聪明心”所进行的一切养形活动,不是真正的养生,基本是瞎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