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这则论语什么意思? 阅读《论语》片段,回答问题。 (5分)子曰:“礼云礼云,玉帛...

作者&投稿:山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意思是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出处:《论语》中的阳货篇。

孔子动辄教人学礼乐,这个礼并不是普通的礼貌,所以我们强调说它就是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哲学。孔子这里说,礼,并不只是送火腿,这是情礼的一点表达而已,主要在文化的精神,乐也并不只是唱歌跳舞,是把人的精神,升华到永远乐观的境界。

有礼物有音乐,就有了形式。而有了形式,就容易走样,内外脱离。玉与帛本身并不是礼物,恭心敬献才成为了礼物。钟鼓本身也不是音乐,虔诚地进行演奏才能成为音乐。

礼需合乎仁,才叫礼,并非只是送火腿,主要在于文化的精神。乐需合乎仁,才叫乐,不只是唱歌跳舞,是把人的精神升华到乐观的境界。“礼”和“乐”有一种勃勃生气和内在力量,是道德的精神感召与唤醒,是追求适度和谐与最大福祉,也是礼乐人文教化的最高境界。

扩展资料

礼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人区别于动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礼。礼是人类稳定的自觉形式,是人类对自身野蛮性的自觉矫正。礼是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有外显行为,也有标志物。

比如九鼎是天子地位的礼器,玉帛、钟鼓都是礼的标识物。玉,在孔子时代是君子人格的礼器,我字“子玉”,源于君子人格的追求,是人格自觉,也是自我期待和约束。

礼之内涵,却服务服从于仁、义、信、道等。现代人阅读《论语》,传承儒家文化,不是传承标识物,不是传承程序,而是传承精神,并使之现代化,这就是儒学现代化的路径和追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阳货篇



孔子问道:“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乐云读作yue(四声)yun(二声),这里的乐指的是乐器,所以念做yue(四声)。

含义是,告诫人们注重礼乐不是说要注重演奏他的器物,而是要注重礼乐的精神和内涵。当时所谓礼乐,是重于物而简于敬,敲击钟鼓而不合雅颂。

“云乎”代表这一类;“玉帛”代表玉器丝绸,古代典礼所用,泛指礼器,也指诸侯朝会时的礼物;“钟鼓”代表钟和鼓,是古代礼乐器。

这一句出自《论语》中的阳货篇。

扩展资料:

《论语》阳货篇共26章,选自《论语》第十七章。

论语中的每句话都可以从不听的角度去解析,这句话还有一种解读的方法是:凡事都有个讲究,那怕是桌上摆放碗筷,也自有一个摆法,否则就让人觉得不和顺。这个摆法就相当于礼,也就是制度,这个和顺就好比乐,也是制度的一部分。

制度的呈现,当然要借助器物与形式,就如礼需要玉帛,乐需要钟鼓。但是,器物与形式都是为了表达人的精神,而不在器物与形式本身。只是器物与形式一旦形成,它们也会获得自身的意义,并很容易引人关注而忽略隐于其中的人的精神;最终流于形式,更使形式变得无意义,甚至很有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阳货篇



意思是孔子说:“礼的意义,难道只在玉帛这些礼品吗?乐的意义,难道只在钟鼓这些乐器吗?”

乐云读作yue(四声)yun(二声),这里的乐指的是乐器,所以念做yue(四声)。

含义是,告诫人们注重礼乐不是说要注重演奏他的器物,而是要注重礼乐的精神和内涵。当时所谓礼乐,是重于物而简于敬,敲击钟鼓而不合雅颂。

这一句出自《论语》中的阳货篇。

“礼”是外在的表现,透过玉帛等礼器,将内在的感情表达出来。如果只重视看得见的形式,缺乏看不见的仁心,也就是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岂不是舍本逐末?

“乐”的本质,在和。透过钟鼓等悦耳的乐器,来表达无私染、不迷妄的纯净感情,促使我们与天地自然合一。乐的真正价值,不在抒发我们的情绪,而在提升我们的精神。如果只是用来刺激人的感官,获得生理上的满足,并不是真正的乐。

扩展资料

1、南师说

孔子动辄教人学礼乐,这个礼并不是普通的礼貌,所以我们强调说它就是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哲学。孔子这里说,礼,并不只是送火腿,这是情礼的一点表达而已,主要在文化的精神,乐也并不只是唱歌跳舞,是把人的精神,升华到永远乐观的境界。

这几段连起来,就归到人生出处。第一步站出来要慎重考虑,并不是说有机会就抓。既不随便站出来,则自己立身,作人总要作的,事业可以不做,官可以不做,人总要作的。所以刚才说要知道六言六蔽,要学诗,以及如何才是礼乐,都是教人晓得立身,如何站得住,知道自己如何作人,这些基本修养要做到的。

2、傅佩荣说

“礼”由三层含义演变出来:

第一个是宗教的含义;

第二个是政治的含义;

第三个是伦理上的含义。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思想里面非常关键的一些想法,就是礼乐是一个社会,文明教化非有不可。但是任何文明教化都要以人类真诚的情感做基础,否则的话受的教化越多,离开真诚的情感越远,人格就会分裂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阳货篇



此句出自论语--阳货篇。其 用反问语气说明,礼不仅指玉帛而言,乐不仅指钟鼓而言。玉帛是礼物,钟鼓是乐器,赠礼物,鸣钟鼓,不是礼乐之本。礼乐的本义在敬在和。那时的君主唯知崇尚玉帛,而不能安上治民,故孔子加重其辞的感叹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表明礼之所云不在玉帛。奏乐必假钟鼓,当时君主惟知崇尚钟鼓,而不能移风易俗,故孔子又加重其辞的说:“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表示乐之所云不在钟鼓。  大意是说,礼以敬为重,玉帛是礼的文饰,只用来表达敬意而已。乐主于和,钟鼓只是乐器而已。当时所谓礼乐,是重于物而简于敬,敲击钟鼓而不合雅颂。 乐云乐云(yueyunyuryun)

杨伯峻先生译文:“礼呀礼呀,仅是指玉帛等等礼物而说的吗?乐呀乐呀,仅是指钟鼓等等乐器而说的吗?”李泽厚先生译文:“礼呀,礼呀,就是供玉献帛吗?乐呀,乐呀,就是敲钟打鼓吗?”钱穆先生译文:“尽说礼呀礼呀!难道是说的玉帛吗?尽说乐呀乐呀!难道是说的钟鼓吗?”三位先生的译文都不是直译,都于“礼”“乐”之后加感叹语气词“呀”字,然“云”字并不表示感叹。“玉帛”是古人举行典礼时使用的礼器、礼品;“钟鼓”是演奏乐曲时使用的乐器。“玉帛”“钟鼓”是外在形式,朱熹说:“敬而将之以玉帛,则为礼;和而发之以钟鼓,则为乐。遗其本而专事其末,则岂礼乐之谓哉?”礼主敬,乐主和,“敬”与“和”是“礼”“乐”的实质精神。盖孔子时,礼乐未废,人常称引“礼”如何说,“乐”如何说,但做事已不由“礼”多矣,内心也多不“和”矣。“礼”“乐”只徒具其形式而已,故夫子乃有此叹。我以为文中“云”乃用其基本义,即“说”,犹“诗云”“人云亦云”之“云”。孔子这里复言“礼云”,意思是说人们经常引用《礼》文,做事却又常常违礼,如此,则称引何用?“玉帛云乎哉”者,意思是“说的仅仅是玉器丝帛吗”?“玉帛”是“云”的宾语;“乎哉”,两个语气词连用,加强反问语气。下文“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用法同。孔子的话可作如下直译:“礼说礼说,说的仅是玉器丝帛吗?乐说乐说,说的仅是钟鼓之音吗?”比较三位先生译文,钱先生近之,但似乎都不宜用“呀”字。用了“呀”与原文语气不合。详情参阅:www.7gg.net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里的两个“乐”字怎么读?~


乐,读作:yuè
作者:阳货。字号:名虎,字货,
作者简介:
阳 货:名虎,字货,是春秋时鲁国人。鲁国大夫季平子的家臣,季氏曾几代掌握鲁国朝政,而这时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季平子死后,专权管理鲁国的政事。后来他与公山弗扰共谋杀害季桓子,失败后逃往晋国。
阳货,季氏家臣,名虎。 尝囚季桓子而专国政。季氏是鲁国的权臣,阳货是季氏家的权臣,是当时炙手可热的人物。
所属时代:春秋时鲁国。
【译文】孔子说:"礼啊,礼啊,难道只是纸张在说话吗?乐啊,乐啊,难道只是钟鼓在发音吗?"
作品出处:
《论语·阳货篇》选自《论语》第十七章。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小题1:礼物和乐器小题2:两者是形式和内核的关系。“礼”是外在的形式,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仁”决定和支配着“礼乐”。如果没有“仁”这个内核,“礼”的存在将缺乏意义,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概括的题目,从文中“礼云”“玉帛”“乐云”“钟鼓”可以知道答案。小题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句子主旨的题目,句子的内容是“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又有什么用?”,由此可知“礼”和“仁”是形式和内核的关系。

关于论语的一个问题
答:--- 礼、乐本身,首先需要一个外在的表达形式,也就需要一个具体实在的载体。礼的载体是玉帛,乐的载体则是钟鼓。但是礼乐仅有外在的形式和载体,是不够的。子曾经曰过:“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如果礼乐没有了内在的灵魂,那么,这些载体——玉帛、钟鼓仅仅就是玉帛、...

《论语》中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是意思
答:我们说要讲礼数啊、礼教啊,难道就是说要赠送或使用金玉绢帛这些东西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答: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子曰:“色厉...

孔子关于仁和礼的看法 最好有原文和解析..
答: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 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那么,这个更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呢?《论语·阳货》中的一段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很珍贵的启示: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

汉书·礼乐志的作品原文
答:故孔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此礼乐之本也。故曰:“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

孔子的三乐的由来和内容
答:三乐的乐字,一读耀音,当爱好讲,一读洛音,当喜乐讲。前章指人而言,此章指事而言。益者三乐:有益的乐事有三。损者三乐:有损的乐事,有三。乐节礼乐:以礼乐节制为乐。礼讲秩序,乐讲和谐。行礼作乐皆有一定的节度。一个人以礼来节制自己的言行,以乐来调和自己的七情,以此为乐事,必得...

云乎哉的引证解释云乎哉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答:云乎哉的引证解释是:⒈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反诘。引《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_鼓云乎哉?’”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今风纪之司,耳目所寄,非常之选也;仪服云乎哉?言语云乎哉?”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此等现象,不速制止,势将同归于...

阳货篇第十七
答:>>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1]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2]也与?”>> 【译文】 孔子对伯鱼说:“你研究过《周南》和《召南》这两首诗吗?人如果不研究《周南》和《召南》这两首诗,就好像面对墙壁站着而无法与人交谈呀!”>>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

论语,阳货,翻译,,,
答:【原文】 子谓伯鱼曰:“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译文】孔子对伯鱼说:“你读过《周南》《召南》吗?一个人如果不读《周南》《召南》,就好象面对着墙站着而无法前进。”【原文】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译文】...

论语阳货翻译
答: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原文】 17•12 子曰:“色厉而内荏(1),譬诸小人,其犹穿窬(2)之盗也与?” 【注释】 (1)色厉内荏:厉,威严,荏,虚弱。外表严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