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些情况下诈骗罪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诈骗罪什么情况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作者&投稿:之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第三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扩展资料:

案例:北京一中院宣判一起特大合同诈骗案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14日对一起涉及“网络关键词”的特大合同诈骗案作出一审宣判,分别判处石淑荣等51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2年到2年,另对贺某等11人免于刑事处罚。

经法院审理查明,2013年至2014年6月,中网互赢公司总经理刘晓强(另案处理)指使被告人石淑荣等62人,在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等地,以公司名义在签订、履行关键词网络服务合同的过程中,谎称该公司系工信部下属单位。

虚构有他人抢注或有买家高价收购等事实,诱骗王某等259名被害人在该公司完善关键词网络资源、购买付费业务,骗取钱款共计人民币8440多万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参考资料: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参考资料:新华网-北京一中院宣判一起特大合同诈骗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未成年人涉嫌诈骗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下列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一)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
(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对于依法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1.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被害人谅解的轻微刑事案件。
刑法
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七十九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只有与被骗方协商解决即可。

双方私了

合同诈骗罪在什么情形下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诈骗罪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相关条例如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第三条 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等等。

诈骗案如何争取检察院不起诉
答:诈骗案争取检察院不起诉的情节有:(1)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2)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3)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4)被害人谅解的;(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

保险诈骗罪不起诉的情况是怎样的
答:保险诈骗罪不起诉的情况是: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或者是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等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

合同诈骗罪在什么情形下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答:诈骗罪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相关条例如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

诈骗罪怎么争取不起诉
答:诈骗罪争取不起诉的条件如下:行为人认罪、悔罪同时具有下列情形:1、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2、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3、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4、被害人谅解的;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

诈骗罪取保候审后争取不起诉
答:在此特别提醒大家,为了达到上述效果,需要特别重视并争取获得取保候审,然后再继续为嫌疑人辩护,争取上述两种情况下的“不起诉”的结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诈骗罪可以不判刑吗
答: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一)具有...

诈骗案有不判刑得吗
答:有可能。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或者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标准。达到以下标准之一的:1、法定能够减轻刑罚的;2、全部退赃、退赔的;3、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4、被害人谅解;5、危害不大的。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能够根据相关规定不起诉或...

诈骗案件检察院不起诉的可能
答:诈骗案件检察院不可能不起诉的。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对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追究被告人的经济赔偿责任。起诉必须是有起诉权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在中国,刑事案件的...

诈骗案取得谅解能撤诉吗
答:别的情况也应当从轻、减轻处罚。但是不能撤诉。诈骗罪如果属于数额较大的情况,并且犯罪分子已经还款了,也得到了受害者的谅解的时候是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即使不能不起诉也可以减轻处罚或者从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诈骗罪什么情况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答:涉嫌诈骗罪,在以下两个方面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一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二是被害人谅解的轻微刑事案件。《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