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代表已经是秋天? 日历上说的立秋,是不是就是表示已经是秋季夏季过去了

作者&投稿:银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立秋只是秋天开始的意思,暑热还没有彻底结束,要直到处暑后,暑热才会散去,天气慢慢转凉。汉族民间根据历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广为流传,这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当天如果没有下雨,那么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

立秋后会出现秋老虎天气。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天气。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



不代表已经是秋天。

立秋到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

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扩展资料: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北京地区的白昼也因此缩短到了14小时04分(夏至日是15小时)。天气依然很热,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

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秋季 秋天在英语中为“autumn”  四季之一。
  秋季的时候、自然景观最明显的变化在树木上面,城市社会开始清扫大量的落叶,山区则涌进不少观赏枫红的游客们。
  秋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过度季节。阴历为7至9月立秋到立冬,阳历为9至11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这一段时间。
  气象工作者研究的物候学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 ,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
  从我国秋始日期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是我国东部秋始来得最早的地方。进入秋季,北方冷空气不断侵入,但势力不是很强,常在我国北方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华西常有绵绵秋雨出现。
  秋季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华西秋雨、南方寒露风、霜冻及低温冷害。总体来讲,进入秋季,太阳高度角渐低,温度渐降;秋风送爽、炎暑顿消、硕果满枝、田野金黄。   秋在说话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物候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植物的果实在秋季成熟。在北半球亚热带地区相对于夏季,秋季的气温明显下降。随着气温的下降,许多落叶多年生植物的叶子会渐渐变色、枯萎、飘落,只留下枝干度过冬天。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将会步入它们生命的终结,整个枯萎死去。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节气   立秋 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 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白露 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分 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3-24日交节
  寒露 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 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气象   秋季的气温会逐渐下降,但是一般较冬季缓慢。由于干湿状况的差异,不同地区会出现阴冷多雨,或干燥凉爽的气象状况。在较冷的深秋,由于昼夜温差大,白天蒸腾的水汽会在夜间凝结,或为露,或为霜。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天文   秋季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逐渐南移,秋分之后越过赤道,太阳直射南半球。从北半球看来,太阳的角度渐渐变低,昼夜长短差距变小。在秋分时,昼、夜等长。在秋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由远渐近。从黄道平面看来,太阳位于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的背景上。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节日   农历8月15日:中秋节
  农历9月9日:重阳节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描写秋天的古诗、成语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成语:秋高气爽 秋风萧瑟 秋色宜人、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秋风习习
  春花秋月 秋风过耳、秋雨绵绵、秋意深浓、秋兰飘香、丹枫迎秋 、枫林如火
  古诗: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6�1屈原《九歌�6�1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像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6�1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6�1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6�1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6�1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6�1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6�1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6�1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6�1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6�1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北周�6�1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6�1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鹜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6�1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6�1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6�1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6�1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6�1王维《阙题二首�6�1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6�1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6�1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6�1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6�1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唐�6�1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6�1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6�1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6�1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6�1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6�1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6�1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6�1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6�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6�1杜甫《月》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6�1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6�1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6�1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6�1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6�1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6�1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6�1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秋老虎:

秋老虎在民间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气象学上指处暑节气后连续5天最高温度在35℃以上。

民间老百姓根据历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每年的立秋当天如果没有下雨,那么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就把这二十四天叫做二十四个秋老虎;如果立秋当天下雨了,哪怕是小雨,则称为“顺秋”,顺秋以后天气就会变得越来越凉爽宜人。

立秋“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

当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首选吃肉,“以肉贴膘”。



立秋过后是处暑,即使按照中国传统历法,也要到处暑才停止升温,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所以到了白露才会明显感到降温呢~~按照现代科学来看,各地区进入秋天的标志各不相同,但对气温及其维持的天数都有一定要求。所以立秋过后,天气往往还是比较炎热

立秋过后就是秋天吗~

立秋不是进入秋天。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它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但它不等同于入秋。入秋”是根据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来定义的,是以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才算真正进入秋季,而且每年的气候条件不同,入秋早晚差异较大,时间差可达两三周。

不是的哦!千万别搞混了。来,咱们科普下!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意思就是:24节气的划分,主要是为了农民清楚的知道这个时候该做什么事情!
立秋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的时候,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立秋后,阳光照射的日子更多了,所以是晾晒农作物的好时候。
“立秋”到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所以,楼主,立秋这个节气,是告诉我们的农民伯伯,可以收稻谷了!瓜果可以采摘了!并不是说秋天到了哦!!

立秋过后,代表已经是秋天
答:“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

立秋过后是秋天吗?立秋过后是不是凉快了?
答:并不是的,不少的朋友也都是觉得,在立秋过后也就是属于秋天了。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从节气的角度上来看: 立秋过后确实是进入了秋天,立秋的到来也就是标志着秋天的开始的。 但是因为立秋还是在三伏天内,因此,也是算不上是秋天的。 从温度的角度上来看: 进入立秋后为了区分秋...

立秋过后就属于秋天了吗?“立秋无雨是空秋”什么意思?
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 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 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也表示草木开始结...

立秋后是秋天还是秋分后是秋天
答:立秋是秋天的开始。立秋意味着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节气。立秋又称为交秋,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

立秋之后是不是秋天
答:立秋是一个夏秋过渡节气,从立秋开始,天气会逐渐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虽然立秋之后还有一个秋老虎虎视眈眈的注视着,但是,尽管白天温度很高,晚上的温度却不会很高,常常会让人感觉早晚凉爽,白天炎热。2 立秋之后是不是秋天 立秋后就表示正式进入秋季了,夏天的时候白天炎热,晚上的温度也不...

什么时候才算秋天的开始?
答:立秋后,就代表凉爽秋季的开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根据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为冬季,高于22℃时期为夏季,10~22℃期间分别为春、秋季。相关说明 在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

秋姑娘从什么走过来,秋天过后是什么?
答:9月、10月、11月属于秋天。秋天释义: 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阴历为7月立秋到9月立冬,阳历为9至11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气象工作者研究物候学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秋天节气: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立秋之后就是秋天了吗
答:立秋之后不是秋天。老人们常说的“立秋不是秋,天凉白露后”也是这个意思。虽然立秋节气已到,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秋天,树叶还未凋落。立秋节气我国大多数地区仍处于夏日,只有西北、东北等部分地区,才会在立秋节气期间进行夏秋转换。真正大规模地入秋,则要等到白露、秋分时节。秋分简介:秋分,...

秋分是秋天的开始吗
答:秋分是也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真正秋天的开始,如果是在南方地区的话,秋分节气之后才会真正开始进入秋天,气温逐渐下降到22℃以下。秋分是不是就不热了是的。秋季总共有6个节气,而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位于秋季中间位置,秋分过后就已经属于深秋了,此时温度开始缓步下降,不会再有很...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秋天”?
答:真正意义上的“秋天”,是根据气象学的划分方法,被定义为五天平均气温在10-22度之间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中,气温逐渐下降,降雨和湿度也逐渐减少,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在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景色开始呈现出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