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的繁殖与养殖 草鱼,青鱼它们在自然环境下能自己繁殖吗?我看每年鱼苗都是人工...

作者&投稿:滑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青鱼是(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之一,也属于肉食行鱼类,生长快,他能适应一些溶氧差的水塘。青鱼生一般长到5、6公斤以上才能产卵繁殖,青鱼在人工繁殖条件下进行,但是有点难度要在产卵期单独养护,增氧、人工注射催情、因为鱼类都是体外受精 还要在一定时间观察受精卵的变化、胚胎发育等等过程.你可以去买些资料看看,我就不说那么多了祝你成功!

如果对蟾蜍养殖感兴趣,可以详细交流一下

外形特征  体长,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端位,呈弧形。上颌稍长于下颌。无须。下咽齿1行,呈臼齿状,咀嚼面光滑,无槽纹。背鳍和臀鳍无硬刺,背鳍与腹鳍相对。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均呈灰黑色。
  体圆筒形。腹部平圆,无腹棱。尾部稍侧扁。吻钝,但较草鱼尖突。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前缘下方。眼间隔约为眼径的3.5倍。鳃耙15~21个,短小,乳突状。咽齿一行,4(5)/5(4),左右一般不对称,齿面宽大,臼状。鳞大,圆形。侧线鳞39~45。体青黑色,背部更深;各鳍灰黑色,偶鳍尤深。 分布范围  青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由于青鱼易于饲养,近年来被引种至美国南方。但是,据称青鱼在美国的繁殖已经越出了特定的养鱼场,在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俄亥俄河和雷德河中均有发现。已成为美国渔业大害,当地政府甚至出价100美元一条悬赏捕捉青鱼。 生活环境  青鱼习性不活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食物以螺蛳、蚌、蚬、蛤等为主,亦捕食虾和昆虫幼虫。,在鱼苗阶段,则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青鱼生长迅速,个体较大,成鱼最大的最大个体可达70千克。
  青鱼栖息的水层很低,一般不游近水面。多集中在食物丰富的江河弯道和沿江湖泊中摄食肥育,在深水处越冬。行动有力,不易捕捉。耗氧状况与草鱼接近,水中溶氧量低于1.6毫克/升时呼吸受到抑制,低至0.6毫克/升时开始窒息死亡。在0.5~40℃水温范围内都能存活。繁殖与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28℃。喜微碱性清瘦水质。主要摄食螺、蚬、幼蚌等贝类,兼食少量水生昆虫和节肢动物。日摄食量通常为体重的40%左右,环境条件适宜时可达60~70%。仔鱼体长7~9毫米时进入混合性营养期,此时一面继续利用自身的卵黄,一面开始摄食轮虫和无节幼虫;10~12毫米时,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体长达30毫米左右时食性渐渐分化,开始摄食小螺类。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生长快,2-3冬龄可达3-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70公斤,长江中常见的个体重约15-20公斤。性成熟为4-5龄。4-7月在江河干流流速较高的场所繁殖,生殖后常集中于江河湾道及通江湖泊中肥育,冬季在深水处越冬。 
  长江青鱼首次成熟的年龄为3~6龄,一般为4~5龄,雄鱼提早1~2龄。雌鱼成熟个体一般长约1米,重约15千克。雄鱼成熟个体一般长约900毫米,重约11千克。繁殖季节为5~7月。江河水的一般性上涨即能刺激其产卵。产卵活动较分散,延续时间较长。产卵场分布于长江重庆至道士袱江段,支流汉水、湘江中也有,但规模不大。绝对怀卵量每千克体重平均为10万粒(成熟系数14%左右);经人工催产每千克体重约可获卵 5万粒。卵漂流性,卵膜透明,卵径1.5~1.7毫米,吸水膨胀后可达5.0~7.0毫米。精子排入淡水后一般只在1分钟内具有受精能力。胚胎发育适温18~30℃,最适温度26℃±1℃,低于17℃或高于30℃就会引起发育停滞或畸形。在水温为21~24℃时约35小时孵出仔鱼。初孵仔鱼淡黄色,长6.4~7.4毫米,略弯曲。青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和鳔出现后,其头、背呈现“垲”状黑色花纹。生殖期间,雄鱼的胸鳍内侧、鳃盖及头部出现珠星,雌鱼的胸鳍则光滑无珠星。
  青鱼在“四大家鱼”中生长最快。江西湖口青鱼生长以1~4龄最快,5~6龄时平均每年增重3.7千克以上。雄鱼年增重比雌鱼平均少1千克左右。 [编辑本段]垂钓方法  青鱼是近底层鱼类,与鲤鱼接近同层偏上。大多生活在中下层极少上浮到水面。为肉食性鱼类主食螺蛳、蚬子也食藻类、水生植物。人工饲养大都以豆饼、豆渣、各种糟为主。
  野环境中的青鱼,大都生活在江湖河泊和水库中,北京水域比较少。大多为人工饲养。
  钓具的选择:青鱼为大型鱼类,因此野钓青鱼时最好再置备一付钓竿备用,以防钓到大青鱼时,以备在鱼线即将被拉完时,换上另一付海竿。
  为此垂钓青鱼时,应选用3.6米以上硬调海竿,钓轮也应选用大型轮,储线应在200米以上,线径应在0.45--0.5毫米。如使用二用竿,竿长在5米以上为好。
  钓钩,可用单钩、双钩选用大型短柄钩如伊势尼11--12号或鲤17--18号钩。若用组钩则可选伊势尼516和丸袖形。而在池溏垂钓,则选用5--6米中硬手竿,线0.3--0.35,钩丸袖形716号足可应对。
  钓饲选择:青鱼最喜食田螺、蚬、幼蚌、小虾、蚯蚓,但最喜食田螺。也吃玉米面制品和煮熟山芋。以田螺肉为最佳钓饵,p1.将田螺去皮一个个穿在钩上,装满为止。p2.将田螺砸碎装钩。
  钓点选择:青鱼大都生活在中底层,喜有泥底水域觅食。因此在螺蛳多的水域都可作为钓点。在挺水植物附近水底有砾石,都是不错位置。每当夏秋二季也常到浅水处觅食,尤其在清晨和傍晚、常可看到觅食泛起的泡沫,也是不错的钓点。
  钓法:
  p1.手竿,二用竿浮漂底钓。其钓法同钓鲤鱼一样,可用单钩也可用双钩,荤饵、素饵皆可。装钩时将钩整个钩埋入食内,又不同于鲤鱼,青鱼为吞食性鱼类,会整个将钩饵吞入。因此漂的动作,形同黑鱼漂突然直入水中。
  p2.海竿不装浮漂底钓。与钓鲤鱼相同、可用组钩或一饵双钩,采用坠下钩的组合。以组钩垂钓以玉米面和山竽为主,用田螺最好采用双钩。青鱼吃钩时,竿尖不会猛然下弯速度很慢,又不同于鲤鱼。无论是组钩还是双钩,大都被同时被吞入。钓到大青鱼时最明显特征,仿佛是钩挂底以后再开始向深水游动。速度也很慢非常难以控制,如前所述近300米、0.4毫米线只能放完为止,因此必须强调另用备用竿按:接线法遛鱼。 [编辑本段]养殖技术  中国历来将青鱼与鲢、鳙和草鱼等混养,成为中国池塘养鱼的主要方式。由于主要摄食螺类,有限的饵料资源影响了青鱼养殖的发展。现采用人工配合饵料已获初步成效。饵料中蛋白质应含28~41%,视生长的不同阶段增减。当年青鱼易患出血症,2龄鱼多发肠炎,孢子虫病和烂鳃病也很常见。自然生长的青鱼在长江中下游一些地区也有较重要经济价值。
  青鱼池塘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通风向阳,交通便利为好。水质良好,透明度30-40cm。
  鱼池要求:
  鱼池类别 面积m2 水 深m 底 质 淤泥厚度 清 塘
  鱼苗池 667-2500 1-1.5 平坦土壤 <20cm 15天前清塘
  1龄池 2000-4000 1.5-2 <30cm
  2龄池 3500-5000 1.8-2.2 <40cm
  成鱼池 5000-10000 2-2.5 <40cm
  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池中,应划定食场(或搭建食台),食场要求平坦,无淤泥,并常年保持清洁卫生。
  二、鱼苗培育
  放苗前5-7天施绿肥6000-7000kg/公顷或粪肥3000-4000kg/公顷,有机肥应发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施肥2-3天后将水加深至0.5米,5天后加深至0.6-0.7米,进水时要用密网过滤。
  三、鱼苗放养
  选择晴好天气的上风处,投放出膜5-7天的水花,放养密度100-150万尾/公顷,注意温差不超过2℃。
  四、饲养管理
  第1-10天豆浆,其中前5天30kg/公顷,后5天40kg/公顷,10天后酌情增加,每天2次,全池泼洒均匀。每隔5-7天加水15-20cm,到夏花出池加至1.3-1.5米水深。根据培育池的水质,适量施用追肥。鱼苗经25天左右的培育而成为夏花鱼种就应稀疏分池,出池前要进行2-3次密集锻炼。
  五、1龄鱼种培育
  放养时间是夏至以前,青鱼8-10万尾/公顷,鳙鱼1.8-2万尾/公顷,鲫鱼0.5万尾/公顷。
  先用少量精料引诱青鱼到食台,然后每天喂豆饼浆2次,2-3kg/次.万尾,5cm后混投菜饼,7cm后改投浸泡的菜饼或豆饼,10cm后混投轧碎的螺蚬,开始30kg/万尾,后逐步增多。
  投饵时实行“四定”。定点:投喂场食台或食场;定时:每天2次,上午8-9时,下午2-3时;定质: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给予优质新鲜的饵料;定量:每次投喂以1.5小时吃完为准,每月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比例:6月4%,7月15%,8月23%,9月25%,10月15%,11月10%,12月4%,1-3月4%。食场经常清扫、消毒,保持卫生。经常注水,控制肥度适度,溶氧充足。每天早晚巡塘2次,仔细观测,根据情况安排生产,发现病害及时治疗。做好生产记录。当温度降至10-5℃时,就应出池、并塘、重新放养。冬放密度25g/m3,定期换水,少量投喂,保持安静,保持水深1.8-2米。
  六、2、3龄鱼种的培育
  2龄青鱼种:1.5-1.8/万尾/公顷,鲢鳙鱼0.3万尾/公顷,草鱼300尾/公顷,鲫鱼3000尾/公顷。
  3龄青鱼种:5800-6200尾/公顷, 鲢鳙鱼0.3万尾/公顷,草鱼300尾/公顷,鲫鱼3000尾/公顷。
  投喂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也可投喂配合饵料,饵料要新鲜。在春、秋高发病季节适当增加易消化食物,食场面积应大些。保持水质清新,常用药物消毒食场或用药饵防治肠炎。
  七、成鱼养殖
  1.养殖方式:青鱼过池1500-1700尾/kg,鲢、鲫、草放养同过池培育。
  2.饲养管理:每10天注水一次,保持水深2m。
  3.其它生产措施参照鱼种培育。
  八、鱼病防治
  鱼种放养前严格消毒,下塘后用1g/m3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一次,后定期用生石灰25ppm、漂白粉1ppm等消毒,定期投喂预防肠炎的药物;饵料新鲜、适口;死鱼及时捞出,深埋土中,所用渔具要浸洗消毒。
  青鱼主要有以下几种病害:
  主要病害是肠炎,用氟哌酸 30-50mg/kg鱼体重/天,大蒜头 5-10 g/kg鱼体重.天,大蒜素 0.5 g/kg鱼体重.天。磺胺胍 第一天50 mg/kg鱼体重.天(首次加倍),连用6天。
  九、术语
  水花 刚出膜至7日龄的稚鱼(仔鱼)。
  夏花 仔鱼经一个月左右的培育长至3cm以上的鱼苗。
  1龄鱼种 夏花鱼苗经3个多月的培育,当年长成的鱼种,规格25-50g/尾。
  2龄鱼种 1龄鱼种经第二年的养殖而成的大规格鱼种,规格250-500g/尾。
  3龄鱼种 2龄鱼种再养一年(即第三年)而成的小青鱼,规格1250-1750g/尾。
  成鱼 过池鱼种鱼再养一年(第四年冬)而成的食用鱼,规格5kg/尾

养殖青鱼需要什么饲料?~

选用粗蛋白质含量为30%以上的人工配合饲料,饲料颗径为4毫米,长度为颗径的1.5~2倍。可用木、竹板搭建一向池中心延伸3~4米的投饵台,以驯化方式使青鱼集群上浮抢食,逐渐归结到投饵台用投饵机定点投喂。日投饵率可按3月1.5%、4月2.0%、5月3.0%、6月4.5%、7月5.5%、8月6.5%、9月5.0%、10月3.0%、11月2.0%执行,并视水温、水质、鱼病、鱼的吃食活动情况灵活掌握。每天投喂3~4次。
1、青鱼养殖之亲鱼来源,江河流域中的天然苗种或持有国家原种场生产苗种,或者从天然种资源库、或江河、水库、湖荡等未经人工放养的天然水域择优收集的青鱼成体,再经过培育作为了亲鱼。不能使用近亲繁殖后代作为亲鱼的来源。
2、青鱼养殖之亲鱼培育,亲鱼要求6龄以上,体重超过15千克,按雌雄比为1:1.5放养,亩放15~20千克的青鱼10尾左右。亲鱼池池底平坦,以沙壤土为好、保持水质清新,以投喂螺蛳、蚬、蚌肉为主,辅投少量豆饼、麦芽,定期加注新水及冲水,一般冬季每月冲水一次并保持水深2米以上。开春后,降低水位便于提高池水温度,每星期冲水一次,4月中旬开始增加冲水次数,可2~3天冲水一次,以促进性腺成熟。
3、 效应时间的长短随水温的高低而变化,。据观察,水温26~28度时效应时间为6~7小时。亲鱼发情到预定时间并结合实际发情状况,把亲鱼捕起进行人工授精,授精时注意做到动作轻而快,精卵混合时,适当加注0.6%的生理盐水,延长授精时间,同时授精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溅入,提高受精率,正常受精率达 90%以上。
4、 青鱼养殖中,将吸水后的受精卵投入孵化环道或孵化缸中孵化,水的流速以能把受精卵冲起翻滚为度,孵化用水应进排分开,不宜循环使用。鱼苗出膜后,水流应适当加大,以防鱼苗下沉窒息死亡,鱼种孵化24小时后,水流应适当减小,避免水流过大消耗鱼苗体力。

当然可以繁殖了,但是因为人工饲养的都是要产量,要是自己孵化孵化率比较低,所以现在都是清塘之后第二年放小鱼苗

神仙鱼的养殖方法和繁育条件分别是什么?
答:2种鱼产卵前的处理:种鱼在产卵前必须处理体内 体外;否则,不会繁殖出来健康的卵 。(严格按步骤和先后顺序进行)3鱼卵的消毒及除菌:(提罐法)首先将小孵化缸挂在保姆鱼缸内,将小缸里装满碳化水;(最好使用竹碳或椰壳碳制作碳化水)加入8万单位的庆大霉素1支和适量的硫酸铜。在种鱼产卵完毕后确认雄...

蓝星鱼的养殖方法(蓝星鱼繁殖方法)
答:繁殖方法:卵生,当雌雄亲鱼配对入箱后,雄鱼引诱雌鱼游到浮巢下,完成产卵、受精,捞出雌鱼,留下雄鱼守巢护幼。受精卵在浮巢内经24小时孵出仔鱼。繁殖能力:比较容易,每对亲鱼每次可产卵300粒左右。ph:6,5-7.5。硬度:6-8。水温:22-26℃。放养形式:可混养。活动区域:上层水域。特殊要求...

鲈鱼怎么养繁殖快些,淡水鲈鱼营养功效与作用
答:想要养出繁殖快的鲈鱼,首先要关注养殖环境的选址。选择水质清澈、活水充足,面积适中的水域,推荐8-10亩,水深2米,同时配置完善的排水系统,营造一个理想的养殖空间。鱼苗培育与管理</ 在养殖季节的冬末春初,选择品质优良的鲈鱼鱼苗。在放入池塘前,要对盐度进行脱盐处理。初始喂养阶段,可使用浮游...

家养金鱼怎样繁殖?
答:控制水温金鱼的最佳繁殖水温是18℃,当水温低于10℃或高于29℃时,金鱼产卵过程会中断。当水温达到28~14℃之间,达到性成熟的亲鱼便陆续进入发情产卵期。为了延长繁殖期,在金鱼繁殖季节,要采取多种措施将水温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同时要防止水温骤升骤降,尤其是在气温发生变化、换水等过程中,更要特别...

黑鱼养殖方法以及繁殖方法
答: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水质变化,有无浮头预兆,有无病鱼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②换水。一般每周换去1/3,半个月换去4/5,具体看水质的变化灵活掌握,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保持微流水养殖,养殖期间水温以不高于30℃为好。③防逃。池埂离水面高度一般应大于50厘米,进排水口要安装结实的防逃网,...

招财鱼容易繁殖吗,怎么繁殖
答:公鱼则会在水面上吐出许多泡沫,然后将受精卵弄到其中进行孵化。雌鱼每年可以产卵的次数比较多,产卵的数量也比较多,繁殖后代还是比较容易成功的。3、养殖小鱼:在孵化成功之后,可以将亲鱼和小鱼分开养殖。刚开始的时候,先将水温调节到22-26度,此时先不要喂食。大概过三四天之后,就可以开始喂食了。

神仙鱼的饲养与繁殖
答:神仙鱼的繁殖 方法 1、繁殖前的准备:准备一个45*45*45厘米的繁殖缸,水位到40厘米(野生的神仙用60*35*50厘米水位到55厘米,因为野生的比家养的体形大一些。),用困过5天以上的水就行,但水温一定要与养缸一样!用一片26*13的毛玻璃或磨沙玻璃(就是普通玻璃用砂轮打一下)也可以,实在没有,...

笋壳鱼养殖方法,笋壳鱼繁殖方法
答:一、笋壳鱼养殖方法 1、场地以及设备:养殖笋壳鱼一般是大面积进行的,需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养殖池,面积一般在4亩左右是比较适宜的。池塘的底部需要设置一些淤泥,因为笋壳鱼喜欢在水底的淤泥附近活动。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的地方,可以设置一些网,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笋壳鱼逃跑。在放入笋壳鱼之前,需要...

鱼怎么配对繁殖
答:1、繁殖准备 想让鱼配对繁殖,养殖的过程中,要准备一个单独的玻璃鱼缸作为繁殖缸,并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对鱼缸反复消毒2-3次,清除其中的细菌和污渍,然后在繁殖缸中安装水温调控装置,便于鱼卵孵化。2、亲鱼配对 配对亲鱼的过程中,要从鱼缸中挑选亲密待在一起、体型健壮、无损伤的鱼作为亲鱼,然后将...

孔雀鱼怎么养之繁殖方法
答:孔雀子鱼常常一生下来就必须逃难躲避成鱼的攻击。繁殖周期 孔雀鱼的繁殖周期在环境适合时,约每个月可以繁殖一次,且一胎的产量约在15到100只小鱼(我个人的经验一胎顶多只有10几只而已-__-"...)。而小鱼在养殖3到5个月之后,又具有生殖能力,可以再繁殖下一代。以单养孔雀鱼且公母鱼同养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