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分别有哪些? 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分别是哪里

作者&投稿:黎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吉林、内蒙古、江西、湖南省、四川、河南、湖北省、江苏、安徽、黑龙江等十三个省份。
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75.4%。
1、辽宁省
2011年,辽宁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754.7万亩,较上年增加20万亩。其中,玉米3163.2万亩,增加47.2万亩,水稻964.7万亩,增加14.7万亩,玉米、水稻是辽宁省两大主栽高产粮食作物,2011年辽宁省种植面积总计增加61.9万亩,为辽宁省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粮食总产突破400亿斤,达到407.1亿斤,实现连续八年丰收,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2、河北省
河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河北省粮食播种面积9429.17万亩,比2010年增加5.87万亩;平均亩产672.94斤,比上年增加41.34斤,增长6.54%,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粮食总产634.52亿斤,比上年增加39.34亿斤,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
3、山东省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11年,山东省粮食生产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秋冬春三季连旱,克服了病虫害多发重发和台风、洪涝灾害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全省粮食生产继续稳步增长,总产达到885.26亿斤,比2010年增加18.12亿斤,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续九年增产。其中,夏粮总产420.9亿斤,增加8.9亿斤。
4、吉林省
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2011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达到634.2亿斤,比2010年增加65.7亿斤。
5、内蒙古
2011年,内蒙古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内蒙古粮食生产历史性的8连丰。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477.5亿斤,较上年增产45.9亿斤,增长10.6%;单产达到576斤/亩,增长10.1%,单产增长贡献率达到95.3%。粮食总产较2003年增产205.3亿斤,短短8年时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增200亿斤,相当于8年为国家打造了一个200亿斤商品粮基地。
6、江西省
江西是全国产粮大省和粮源净调出省,近年来年均外调商品粮100亿斤左右。2011年江西省粮食生产获得全面丰收。江西省粮食播种面积5475.1万亩,比2010年增加16.4万亩,增长0.3%;单产374.9公斤/亩,增产16.8公斤/亩,增长4.7%;粮食总产410.6亿斤,增产19.6亿斤,增长5.0%。
7、湖南省
湖南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有责任、有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2011年,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保持在600亿斤以上,为全国粮食总产“八连增”作出了新的贡献。
8、四川省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西部唯一主产省,保持四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四川是粮食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常年粮食消费及转化量约780多亿斤,确保粮食自求平衡既是中央对四川的基本要求,也是四川对全国粮食安全肩负的重大责任。2011年四川省粮食总产达到734亿斤,连续5年增产,时隔12年再创历史新高。
9、河南省
河南是人口大省、粮食生产大省,2011年河南全省粮食总产量1108.5亿斤,比上年增产21.1亿斤,连续8年实现增产,连续6年超过1000亿斤。粮食生产的长足发展和巨大进步,不仅有效解决了河南省1亿人的吃饭问题,还每年调出400亿斤以上的食用原粮和制成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宏观经济又好又快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提供了保障,为河南省农民增收、稳定物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0、湖北省
“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开始,湖北就一直是粮食主产区之一,在中国粮食生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湖北粮食总产达到477.7亿斤,实现建国以来首次“八年丰”,亩产突破386.3公斤,再创历史新高,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11、江苏省
江苏2011年粮食总产657亿斤,比上年增产10亿斤,实现建国以来首次“八连增”,八年累计增产163亿斤,粮食总产由全国第五位上升为第四位,粮食单产由全国第五位上升为第二位。
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新的发展阶段,粮食的持续增产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亮点之一。
12、安徽省
安徽是全国粮食主产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前列。多年来,安徽省牢固树立国家粮食主产区的责任意识,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
2011年安徽粮食产量620亿斤以上,连续4年超过600亿斤,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安徽省每年有150多亿斤粮食外调,5年累计销往省外粮食超过843亿斤。
13、黑龙江省
黑龙江在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92.6亿斤的基础上,连续越过800、900、1000、1100亿斤四个台阶,到2011年的1114.1亿斤,比2007年增长60.9%,年均增长12.6%。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1年我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9.8%,这个比重继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上升了0.6个百分点,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内蒙古、山东、四川、安徽等13个粮食主产区

1.太湖平原 2.鄱阳湖平原 3.洞庭湖平原 4.江汉平原 5.珠江三角洲 6.江淮地区 7.成都平原 8.松嫩平原 9.三江平原 。。。

13个粮食主产区分别是哪些地方?~

  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分别是以下十三个省:
  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内蒙古、山东、四川、安徽。
  中国有十三个粮食主产省区,根据国家粮食局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75.4%,约95%的全国增产粮食来自13个粮食主产区。

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内蒙古、山东、四川、安徽等粮食主产区

香萑13个粮食主产区区'在我国的哪个地方
答:在我国的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内蒙古、山东、四川、安徽等13个粮食主产区

我国有几个粮食主产区
答:截至2022年,全国粮食主产区共有13个省份。分别是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内蒙古、河北、江苏、四川、湖南、湖北、辽宁、江西,粮食产量年均超过2000万吨,其中,2022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1552.6亿斤,折合7763.1万吨,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是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最多的省份。早在2001年,为了适...

我国主产粮食的地方在哪里
答:1、我国粮食主产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吉林、内蒙古、江西、湖南省、四川、河南、湖北省、江苏、安徽、黑龙江等十三个省份。2、根据国家粮食局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75.4%,约95%的全国增产粮食来自13个粮食主产区。

我国共有多少个粮食主产区
答:全国共13个粮食主产区。分别为黑龙江、河南、山东、四川、江苏、河北、吉林、安徽、湖南、湖北、内蒙古、江西、辽宁等十三个省份。全国粮食主产区包含100个粮食生产大县。早在2001年,为了适应新的粮食生产和流通格局变化,我国划分了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基本平衡区,使粮食优势产区能稳定地...

我国粮食主产区地理分布是怎样的
答:根据国家粮食局2011年的统计数据,中国的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4%,约95%的全国增产粮食来自这些主产区。粮食的主要种类包括:1. 麦类:小麦、大麦、青稞、黑麦、燕麦。2. 豆类:大豆、小豆、绿豆。3. 稻类:粳稻、籼稻、糯稻、陆稻、深水稻。4. 粗粮类:玉米、高粱、荞麦、粟(...

我国共有几个粮食主产区
答: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主产区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石。这些地区生产了全国大部分的粮食,确保了我国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2、维护社会稳定:粮食主产区不仅为国家提供充足的粮食,而且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来源。这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农村...

我国粮食主产区地理分布是怎样的
答:我国粮食主产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吉林、内蒙古、江西、湖南省、四川、河南、湖北省、江苏、安徽、黑龙江等十三个省份。理想的粮食含水量是将粮食干燥至储粮微生物生长的临界点附近,在这一水分条件下,可以保障粮食的储藏安全,最大限度地维持粮食的新鲜度和食用品质,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地维持粮食的发芽...

中国有哪些产粮的大省
答:我国粮食主产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吉林、内蒙古、江西、湖南省、四川、河南、湖北省、江苏、安徽、黑龙江等十三个省份。1.河南省 河南是人口大省、粮食生产大省,2011年河南全省粮食总产量1108.5亿斤,比上年增产21.1亿斤,连续8年实现增产,连续6年超过1000亿斤。粮食生产的长足发展和巨大进步,...

我国有多少个粮食主产区
答:我国共有13个粮食主产区。这些产区包括黑龙江、河南、山东、四川、江苏、河北、吉林、安徽、湖南、湖北、内蒙古、江西和辽宁等省份。全国粮食主产区涵盖100个粮食生产大县。粮食安全被视为国家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更新农田水利设施,并推广精准灌溉技术。我们还致力于发展智慧农业,加快...

哪个省属于我国粮食主产区
答:全国粮食主产区共有13个省份。分别是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内蒙古、河北、江苏、四川、湖南、湖北、辽宁、江西。这些省份的粮食产量年均超过2000万吨。其中,2022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达到1552.6亿斤,折合7763.1万吨,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早在2001年,我国就划定了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