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是经济学著作还是哲学著作? 著名经济学著作是什么

作者&投稿:父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个人认为《资本论》根本就是哲学著作,我承认,马克思是个思想家,而且还挺伟大。但是说马克思是经济学家我觉得纯粹胡说八道,他可能很懂经济学知识,但是他说出来的经济学观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攻自破,还没破的也是一层窗户纸,捅一下就破了。他本质的错误就是对价值的定义,他定义价值是无差别劳动的结晶,已经将读者引导到了仅有劳动者创造了价值的误区中了。目的是为了团结“劳动人民”或者说“无产阶级”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既然是以政治为目的,那么这个经济学观点有问题的“经济学家”写的著作怎么可能算作是经济学著作呢?

因为考虑到《资本论》确实指导了一批国家走上了民主、独立、自强、富强、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道路上来,所以我这种没看过《资本论》的人只能认为它是哲学著作,其中的经济学部分只是为阐述哲学观点而举出的“特例”而已。

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著作――马克思毕生的哲学思想、哲学智慧、哲学创新、哲学体系,最为集中地体现在《资本论》哲学之中,而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资本论》是马克思作为“千年思想家”、“最大哲学家”的主要思想见证,一生智慧的结晶;《资本论》哲学才是马克思一生哲学创新的中心点与制高点――19世纪40年代的哲学创新还只是初步完成,只是《资本论》哲学创新的奠基与铺垫;马克思晚年笔记也不是《资本论》创作的中断与放弃,而是《资本论》续篇的准备材料,是《资本论》哲学的续篇与升华。
 《资本论》哲学比较难于把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自身的存在形式,多半分别蕴含在经济学论著之中,不是现成的、系统的、完整的东西,而且不是体现在易于把握的单篇论著中,而是潜藏在四大基石组成的《资本论》文本群中:《资本论》正卷的四卷本、《资本论》六大手稿、作为《资本论》及其续篇准备材料的笔记、《资本论》相关书信。正是这样一个巨大文本群,支撑着体大思精的《资本论》哲学。
 《资本论》哲学是马克思哲学创新在当代最富于活力的主要生长点,是当代哲学思想交锋的聚焦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的首要源头活水。

资本论是经济学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以《资本论》为代表的。

应该是经济学。传承是这样的,过去叫政治经济学,到本世纪马歇尔把它改成经济学,也就成为一门学科。

经济学,只是用到的一些方法是哲学方法

资本论是哲学著作还是经济学著作~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同时也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马克思在这部著作里,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样就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知名的有《国富论》、《资本论》、《经济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经济发展理论》等。
1、《国富论》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
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
2、《资本论》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1867—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
《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第二卷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这一卷讲述的内容达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高度统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资本论》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3、《经济表》
《经济表》是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创作的经济学著作,于1758年首次出版。
《经济表》是魁奈重要的经济著作,他的经济理论的主要原则都概括地体现在这一作品之中。《经济表》不只是一幅单纯的图表,而是一种理论分析的工具,是为了解决当时法国的现实经济问题和振兴国民经济而制定出来的。
它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试图通过描述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商品流通运动,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客观过程,阐明社会总产品的再生产及其在价值和实物形式上如何进行补偿的科学理论。
虽然《经济表》没有能真正揭示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规律,也没有能解决现实的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但这种天才的尝试对以后再生产理论的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
《经济表》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理论研究的,是魁奈对政治经济学做出的贡献。
4、《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817年。
全书结构比较松散。前六章是全书的重点,包罗了李嘉图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余各章则是李嘉图理论原则的运用,或是对其原理的理解和补充。
该书分析了社会中三个阶级,即地主、工人和资本家在社会产品分配方面的规律,发现商品的相对国内价值决定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必要劳动量,利润与工资是互成反比例而变化的,而工资是随必需品成本的变化而变化的,还论述了其他许多问题。
该书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5、《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得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12年。
该书共6章,第1章和第2章论述了从静止状态的“循环流转”到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包括了企业家的特点和功能、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的含义和作用,以及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3章、第4章和第5章则进一步阐述了信贷与资本、企业家利润及资本的利息等问题。第6章运用创新理论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形成和特点。
该书从不同的侧面,概括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现象,在描述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做了开创性的深刻论述,将历史叙述和理论论证融为一体,体现了熊彼特的文体风格。他在这本著作里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

《知本论》是什么著作?
答:《知本论》是当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名著《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的不朽名著,将《资本论》的等价交换发展为增值交换,将劳动量价值发展为劳动租价值,将按劳分配发展为按效分配或按租分配,将剩余价值论发展为协新价值论,作为21世纪最耀眼的经济哲学巨著,在京东商场大力推广和热销的《知本论》完成了惊天...

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故事
答:马克思的光辉著作《 资本论 》 , 是哲学 、 政治经济学 和科学社会 主义的百科全书 。马克思为了撰就这部宏伟著作 , 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废寝忘食 , 呕尽 沥血 , 艰苦卓绝地奋笔疾书了四十 年。在撰写 《 资本论 》 的时候 , 马克思的生活 非常困苦 , 他长年累月地 为一块不可少的...

价值经济学纲要图书目录
答:价值经济学纲要 导言 深入探讨具体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本书旨在揭示社会经济现象背后的深刻逻辑。前论:具体历史唯物主义要点 一、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 探讨哲学发展脉络,揭示思维演变规律在历史中的体现。二、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解析历史进程中哲学理论的演变及其对价值经济学的影响。本论:价值经济学纲要 ...

萨瓦的哲学方面
答:深入研究生产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等社会科学内容,著书《科本论》、《天道人路》。提出社会科学方面的原理等数十项,并科学地解答了诸多社科领域历史遗留的学术问题。

朱熹的主要哲学思想?
答:朱熹的哲学体系以程颢兄弟的理本论为基础,并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

马仁典著作影响
答:他的主要著述涵盖了《公本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政治经济学教程》等多部重要著作,这些著作不仅体现了他的理论深度,也对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此外,他还与华中师范大学钟德涛教授共同编撰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的人生路》、《邓小平理论概论》等著作,这些教材和文集...

什么是附加值?
答:《知本论》虽然比《资本论》要晚一百多年,但真正要研究生产力与市场经济的基因,还得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知本论》,一切对《资本论》的质疑都因为《知本论》的出现而不再是疑问,知本论独创的附加值学说,不愧是当代经济学最激动人心的伟大成就,所以施国宝素有“卧龙”之称。

能帮忙解释张载的气本论吗?
答:张载的著作中,有精华,有糟粕。他提出许多卓越的思想,也有大量的糟粕,这应该分别观之。张载创立的以"气本"、"变化气质"论为核心,以"体用不二"为特点的唯物辨证主义哲学体系,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学...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对张载哲学中的“体”与“本体”范畴的误读与误释,从而正确地把握论定张载哲学的旨趣与...

书籍内容怎么分类
答:这也是它与一本论说性的书不同的地方,一本论说性的书的主要目的在传达知识,其内容只要是由一些观点,理论,假设,推断所组成,并且作者多少表示了这些主张是有根据的,有道理的。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一本论说性的书在指导我们的时候,主要是用了什么方法呢?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对论说性的书进行分类。二.进一步地,...

货币的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答:马克思早期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 )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货币伦理思想。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特别是《资 本论》中这些伦理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货币及其各种 变化形态,特别是虚拟经济中的新货币形态,以及信用机构、股票市场的发达与电子货币的 出现,对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