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六国是分别是什么国家,多少年被秦国灭亡??? 春秋战国,七国分别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作者&投稿:勾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六国是分别是: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2年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

秦国前后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的统一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为中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扩展资料

秦国地处西陲,原为关中地区的一个小国,春秋时期远较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落后,春秋各国称霸中原盟会争雄时,秦常被摈斥于外。但自秦孝公起励精图治,任用商鞅变法革新,废除旧奴隶主贵族特权和世卿世禄制度,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政权。

对内实行“奖军功、教耕战”,对外则连横而战诸侯国。司马错又南并汉中、巴蜀,北灭义渠、陇西,巴蜀广大地区先后为秦所有。后白起率军攻拔楚都郢,又击溃赵魏联军于华阳,歼灭赵军于长平,中原地区的大片河山几乎都在秦国的控制之下。

经过春秋和战国长期的兼并战乱,中国社会逐渐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发展。到公元前246年,也即秦王政即位的初年,随着秦灭六国统一战争的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国,即将在刀光剑影中诞生。六国日渐没落、秦国蒸蒸日上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



齐、楚、魏、燕、韩、赵
六国先后灭亡的顺序如下:

1、挥师灭韩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俘虏了韩王安,在韩国故地设置了颖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县),韩国宣告灭亡。韩国的灭亡是秦统一战争全面展开的标志。

2、破赵逼燕。秦灭韩之后,第二个目标就是赵国。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杨端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王翦施行反间之计,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大肆诽谤李牧等人,说他们要谋反,促使赵王将李牧杀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攻克邯郸,俘获赵王迁,占领赵国本土。接着挥师北上,屯于中山(河北定县),逼近燕国。

3、攻破燕国。秦军逼近燕国,引起燕、代一片恐慌。燕国的太子丹收容秦国叛将樊于期,并通过燕国勇士田光结识了刺客荆轲,企图刺杀秦始皇,但荆轲未能杀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对燕国的愤怒。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都蓟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

4、占领魏地。秦军攻克燕都蓟城后,把打击的矛头指向了魏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去攻打魏国。王贲看到大梁城地势较为低下,又离黄河、鸿沟不远,遂令秦军开渠,将黄河、鸿沟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个月后,城垣崩塌,秦军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杀,魏国灭亡。

5、大举伐楚。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军攻楚。李信轻敌冒进,先胜后败。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亲请老将王翦,令率60万大军伐楚。大破楚军于蕲南,杀楚将项燕,占领楚国大片领土。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合攻楚都寿春,俘获楚王负刍。次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百越之君。楚国宣告灭亡。

6、吞灭齐国。楚国灭亡后,秦始皇派王贲率军深入东北,扫除燕、赵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王贲攻占辽东,俘虏了燕王喜。接着攻下代城,俘虏了代王嘉。燕、赵两国彻底灭亡。至此,东方六国中就只剩下齐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秦军从燕国边界南下进攻齐国。王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猝然攻入齐都临淄(山东淄博)。齐王建入秦投降,齐国也被纳入秦国的版图。

春秋战国时期的七国是:

齐国,楚国,赵国,燕国,韩国,魏国,秦国

它是春秋战国的强国,却是最早被灭的一个,这是哪一个国家?~

这个最早被秦国消灭的国家就是韩国,在春秋战国的后期,七雄争霸,其中就有韩国。可是在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候这个当初的强国却最早被灭亡了。

韩国的土地虽然少,面积小,但是地理位置却是极佳的。韩国处于中原的腹地,也就导致韩国的土地非常的肥沃,自然也就导致了国家强盛。军队常年都有着二十万以上的兵力,再加上韩国制造武器的能力强自然让韩国更加强。可是当时的韩国国王却沉迷于酒色,重用小人,让韩国急速没落。

当时韩国将本国最好的水利专家往秦国送,原因竟然是想要将秦国的财力消耗掉。之后也是将上党郡送给了赵国,妄图让赵国和秦国打得两败俱伤。结果赵国被秦国狠狠的揍了一顿,韩国自己更是丢了土地,损失了十万大军。

虽然韩国的国君废物,但是韩国的公子韩非却是一个不得了的人物。师从荀子,和秦国的宰相李斯为同门师兄弟。两人朝夕相处,李斯也是明白自己这个同门的厉害。
之后两人学成之后各奔东西,李斯去秦国施展宏图,韩非子回到韩国报效祖国。李斯到秦国之后就被重用成为宰相,但是韩非子会到韩国之后却没有施展本事的机会。

在李斯成为宰相之后,就对当时还是秦王的秦始皇说:“想要一统天下,必须先要将韩国灭掉。韩国地理位置特殊,如果不将韩国灭掉,根本就灭不了其他的国家。而且韩国公子韩非子是一个非常了得的人物,如果他活着会影响一统天下的霸业的。”
秦始皇听进去了,于是第一个就将韩国灭掉了。

1.秦国——都成雍,商鞅变法后迁至咸阳。疆域包括陕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块)、河南西部(一小块)、甘肃东南部、四川部分。

2.齐国——都城临淄(山东淄博),疆域包括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一小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区。
3.韩国——都城平阳(山西临汾),后迁至新郑(河南新郑),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陕西东南部。
4.赵国——都城邯郸(河北邯郸),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的部分地区。
5.魏国——都城安邑,后迁大梁(河南开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块)、河南中部、东部、安徽西北部。
6.楚国——都城邯郸(河北邯郸),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的部分地区。
7.燕国——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

扩展资料七国,指战国七雄。春秋末期,韩赵魏灭掉智氏后,进而瓜分晋国建立赵国、魏国、韩国,三晋与秦国、齐国、楚国、燕国七个国家亦称战国七雄,持续时间是前403年—前221年。
齐(前11世纪—前221年)
本为姜姓,吕氏。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田氏。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齐桓公死后,人亡霸灭。春秋末年,齐公族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8年,崔杼杀庄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庆封灭崔氏之族。庆封专齐政。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奔吴。
景公时,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强大。公元前532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国氏、高氏(齐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陈僖子联合鲍氏攻国氏、高氏,国夏、高张奔鲁,遂杀晏孺子,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杀,阚止为政。
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阚止,专齐政。公元前386年,陈成子玄孙太公和立为诸侯,迁齐康公于海上。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吕氏绝祀。
楚(前11世纪—前223年)
姓:芈 氏:熊
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亦称荆。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颛顼之子称的玄孙季连。由于中原部落或部落集团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季连后裔大约在夏代或商代前期被迫南迁。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古书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但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为氏。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
燕 (前11世纪—前222年)
姓:姬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
韩(前403年—前230年)
姓:姬 || 氏:韩
韩国先祖为晋国公族。(晋国:前11世纪—前349年,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曲沃桓叔生子万,姬万因在曲沃代翼中有功,被晋武公封于韩原,立韩氏。后晋国称霸,韩氏中衰。至韩厥,为晋悼公正卿,晋悼公复霸,韩厥之力颇多。后韩起执政晋国27年,韩氏显贵。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虔与赵、魏同为诸侯,建立韩国。
赵(前403年—前227年)
姓:嬴 || 氏:赵
赵国先祖造父(与秦国人同宗,为伯益、蜚廉、季胜之后)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赵氏大宗的宗主后位列周王卿士。周幽王时,叔带因见周室腐败,离开镐京,来到晋国。以下七代而至赵衰,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赵氏因之位居世卿。至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晋为诸侯,赵氏正式建国。
魏(前403年—前225年)
姓:姬 || 氏:魏(毕)
魏国先祖为毕公高,后毕国亡,公族称毕氏,流散各地。有一人曰毕万,侍奉晋献公为车右,因军功封于魏城,立魏氏。其后代魏犨助晋文公登基并成就霸业。晋悼公时提拔魏绛为卿士,魏氏大宗始入晋国六卿行列。魏氏发家较晚,较之其余五卿稍弱。前453年,魏桓子魏驹伙同赵、韩灭智伯,剖分晋国。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为诸侯,史称魏文侯。
秦(前770年—前206年)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其先人为伯益、蜚廉、恶来之后。传说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他封在秦,为周朝附庸。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参考资料:七国 (历史)-百度百科

历史中六国是现在哪些地方
答:秦国统一的六国指齐、楚、燕、赵、魏、韩,现今分别指以下地方:1、齐国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盘,占有今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2、楚国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3...

六国是哪六国以及在哪个省?
答:楚国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燕国在今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辽宁西部一带。燕国在古代指的是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地盘就是今天的河南的一部分,同时河北这边还挂一个角。赵国的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

春秋战国有那几个国家
答:2. 楚国 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3. 燕国 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前7...

春秋战国的主要诸侯国,你都有哪些了解?
答: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历史上最为动荡的年代,战火连天,民不聊生。但是也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与名人传记,比如传奇人物:越王勾践、伍子胥、白起等。各个诸侯国因为城池与利益相互发起战争,死伤百姓无数,其中最为强大的诸侯国分别是秦国、齐国、晋国、楚国、吴国、越国。下面我们一一讲解。

战国六国是哪六国?
答:战国七雄,因此战国一般是指七国,你问的六国应该不包括秦国。因此这里六国一般指的是齐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韩国。这几个国家都是战国时期几个比较主要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六国是分别是什么国家,多少年被秦国灭亡???
答:齐、楚、魏、燕、韩、赵六国先后灭亡的顺序如下:1、挥师灭韩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俘虏了韩王安,在韩国故地设置了颖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县),韩国宣告灭亡。韩国的灭亡是秦统一战争全面展开的标志。2、破赵逼燕。秦灭韩之后,第二个目标就是赵国。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

春秋战国时期 分别是哪几个国家?
答:战国时期包括二周灭亡前和二周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

春秋战国一共有多少诸侯国?国名都是什么
答:肥、鼓、赤狄、潞国、江、根牟、应、罗、樊、毛、程、宿、詹、焦、祝、吕、聂一百零五国。另有义渠、大荔、孤竹、山戎。共计一百零九国。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哪六国?
答:战国(前403年-前221年)是我国继东周列国以来的又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其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的界限,只是依照今天的习惯,以“三家分晋”(前403年)为起始标志,到前二二一年秦统一六国这一段时间称为战国时期 到了战国时期,中国的局面已发生了变化:其中,诸多中小诸侯国家已被吞并,余下的秦、...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国家
答:有穷国。一般以“三晋分家”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即晋国分为:魏国、赵国和韩国。战国时代主要的国家有:周王宗、战国七雄,即:秦国、赵国、燕国、魏国、韩国、楚国、齐国,另外还有宋国和中山国,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国家,如义渠国、大荔、孤竹、山戎等。其它小国基本上都已经被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