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威漫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又是怎么出现的是谁创造了它们 美国历史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作者&投稿:营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创始之初:

Marvel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9年。当时公司名漫威为时代漫画(Timely Comics);1951年更名为亚特拉斯漫画(Atlas Comics),而在1961年正式更名为Marvel Comics,并确定了正式的标记:

在漫画封面的左上角,设置一个长方框,里面有着当期主角的形象,下面是“Marvel Comics Group”的字样。因为Marvel有“惊奇、奇迹”的意思,所以在中国一度被称为“惊奇漫画”,2010年9月Marvel将中文名称正式定为“漫威”。2011年4月29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会B馆漫威展区里,Marvel宣布其中文名“漫威”正式登陆中国。


漫威的创立者是出版商马丁·古德曼,古德曼早先致力于创办通俗杂志,题材涵盖西部故事、侦探、冒险和科幻等许多方面。到1938年,他决定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新奇,华丽,还要有引人入胜的激烈场面——漫画正是这样的东西。尽管当时DC漫画公司已经抢得了先机,推出了两大王牌角色超人和蝙蝠侠,不过凭借新奇的点子和精彩的创意,漫威还是独辟蹊径,创造出了令人难忘的新角色。


《Marvel Comics》

1939年,一本叫做《Motion Pictures Funnies Weekly》的漫画在电影院作为赠品发行,Namor the Sub-Mariner(海王子纳摩)在其中初次登场。他是人类与鱼类的结合体,可以在水下生活。这是漫威的第一位超级英雄——比公司的成立还要早半年。之后,这个故事经过少许扩展,被重新收录在一个新出版的系列中。而这个新的漫画刊物的名字将成就一个漫画帝国的英名——《Marvel Comics》。


其实,纳摩并不像超级英雄,反倒像是英雄们常常对抗的怪物。他父亲是人类,母亲是水下世界的公主。半人半鱼的他不仅外貌怪异,其行为也颇值得推敲:长大成人的纳摩因为他那美丽的王国被毁,誓要向“地面人”展开复仇。他年轻、危险,而且愤怒。他可不管地面人的死活——他毁坏了大楼和船只,可以说是近乎屠杀。


《Marvel Comics》第一期还推出了许多别的英雄:Human T

Marvel Comics

orch(霹雳火)、Ka-Zar、The Angel等。初代霹雳火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的人类,而是一个人造人,是一位科学家在巨型试管里制作出来的造物,同氧气接触时就会冒出熊熊的火焰,他所接触到的一切都会燃烧。


人们出于自身的安全考虑,将他密封在混凝土中;但是一丝裂纹却给了他氧气以及逃生的机会。火焰人冲出囚笼,爆发出愤怒的烈火。匪徒试图利用他,但他不愿受人控制。最终,他毁灭了创造他出来的科学家。


纳摩和火焰人虽然各有各的独立连载,但是也曾经一起合作,甚至还互相有过一场大战。这种互相串场的情况后来被称作crossover——最后发展成universe的概念。不过,真正让所有的英雄都投身其中的事件并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让全世界都卷入其中的二十世纪最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队长的诞生:

虽然在欧洲和亚洲战场战事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尚未正式参战。不过英雄们面对法西斯主义横行的世界局势,早已摆明了自己的态度,也对美国的对外政策提出了挑战——早在1940年,纳摩就摧毁了纳粹的潜艇;火焰人也开始了对抗法西斯的行动。然而,最为著名的反法西斯漫画英雄,恐怕要数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了。


美国队长从来没有在别的刊物上试行,而是直接推出独立漫画,这在当时是不寻常的——古德曼刚刚见到这个人物的设定稿,就断定他一定会大获成功,于是立刻给了美国队长独立表现的机会。事实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充满美国主义色彩的美国队长漫画在推出后大受欢迎。

美国队长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真实”美国人。他名叫斯蒂夫·罗杰斯(Steve Rogers),原本是一个瘦弱的青年,为了报效国家,他自愿参加军方的秘密计划,服用了一种秘密药物,成为超级士兵。纳粹间谍杀害了发明药物配方的教授,让斯蒂夫成为唯一的超级战士。在政府的安排下他以普通大兵的身份作为伪装,在军中同敌人作战。美国队长不是天生的英雄,也没有不死之身,他只是比一般人坚强、勇敢、机智。他直面德意日轴心国敌人,

让漫画的主题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当美国真的宣布参战之后,这些描写英雄们打击敌人的漫画书也同补给一起送到了前线,常成为军中的精神食粮,激励着士兵们英勇奋战。这个漫画形象的成功也让漫威公司从此和DC分庭抗礼。

而随着战争的结束,美国队长仿佛失去了战斗的目标。他淡出了漫画世界,一直到了60年代才真正重新回到漫画中来。但是社会情况已经同他所熟悉的善恶分明的世界不一样了,爱国主义也已经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尽管他历经了许多不同的战斗,但这个真正的美国英雄对抗法西斯敌人的事迹依然为人们所怀念。

斯坦-李出世:

同样在1941年,古德曼妻子的表弟,16岁的斯坦利·莱伯(Stanley Lieber)加入了漫威。但同他的本名相比,他的笔名更加知名——斯坦·李(Stan Lee)。作为编辑和主要作者,他不仅创造了80%的漫威知名角色,也伴随漫威公司历经了六十多年的沧桑。可以说,是斯坦·李真正创造了漫威的奇迹,他也因此被称为美国漫画界的龙头老大。

50年代,美国漫画遭受了最大的挑战,”漫画有害论“开始风行,1954年春,参议院专门针对漫画出版召开了听证会。漫画公司不得不自我设限,同时社会上也掀起了反对漫画的运动。

出版社纷纷关闭,一年之内,漫画书的销量下降了75%。漫威的创始人古德曼不堪亏损,将当时名为Atlas的公司关闭了。尽管它的漫画还在出版——只剩下一间小小的办公室,而且丧失了所有的发行渠道,不得不借用竞争对手DC漫画公司的渠道来发行少数仅存的漫画。

创作神奇四侠:

漫威濒临崩溃边缘徘徊,漫画业看来毫无前途,以至于在逆境中苦苦奋斗多年的斯坦·李几乎决定退出这一行,另谋高就。然而,1961年,一件事的发生改变了这一切。漫威老总古德曼和DC老总莱波维兹打高尔夫球时,莱波维兹提到DC公司刚刚推出了大受欢迎的“正义联盟”,这是一个集合了所有明星角色的战队;

受到启发的古德曼作出了一个将会永远改写漫画历史的决定:他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战队。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斯坦·李。斯坦·李原本就打算在退出漫画界之前写一部他心目中的作品。听了古德曼的要求,他想出了一个故事大纲,然后同画家杰克·科比一道,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英雄组合:神奇四侠(Fantastic Four)。正是这本漫画导致了漫威的复兴。

神奇四侠创刊号:

因为漫威手头没有任何活跃着的英雄,斯坦·李便自创了四名角色:英俊成熟、却有点唠叨和沉闷的科学家里德·理查兹;他的好友本·格瑞姆;他的女友苏珊·斯托姆;还有苏珊的弟弟约翰尼。

他们四人乘坐的试验飞船穿越了一场宇宙射线乱流,让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了不同的超能力:里德能够让身体自如的伸长,被称为神奇先生(Mr Fantastic);本的外形变成了粗蛮的巨人,拥有了超强的力气,自称石头人(The Thing);苏珊有了隐形能力,

成为隐形女侠(Invisible Woman);约翰尼则能够在体外产生火焰并驱动他飞行——他承继了从前Marvel Comics第一期里那个浑身被火焰包围着的人的名字:霹雳火(Human Torch)。他们四人自此便成为了神奇四侠,这不仅是一个战队,更是一个家庭。

绿巨人浩克:

神奇四侠和其他一些英雄漫画的成功,让漫威意识到:超级英雄再度成为了漫画的主流。接下来,斯坦·李和杰克·科比又再度联手合作,创造出了另一位反英雄式的角色:绿巨人浩克。

浩克体现了漫威从正在逐渐放弃的惊悚漫画向英雄漫画的过渡。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布鲁斯·班纳,他为军方从事研制“伽马炸弹”的工作。在一次实验中,为了救一个少年,班纳遭到大量伽马射线辐射,结果变成绿色的大块头——浩克,蛮力强劲,但是却难以保持人类的理智。在《绿巨人》里,主角同军队站在了对立面。这正是60年代的潮流:对权威,尤其是官方力量的质疑。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核能威胁的恐惧。

蜘蛛侠:

迅速崛起的漫威收到了不少读者来信。许多是十几岁的少年,也有大学生。据此,斯坦·李认为塑造一个年轻的英雄将会受到读者欢迎。在此之前,少年们通常是作为大英雄的助手出现的;这一次,斯坦·李要创造一个独立的、全新的年轻角色。他和画家斯蒂夫·迪特科共同创造出了一个平凡的学生形象,他的名字叫彼得·帕克(Peter Parker)——他就是蜘蛛侠。


许多新的人物也不断被创造出来,其中大部分都是斯坦·李的杰作:雷神托尔,钢铁侠,还有蚁人、黄蜂侠、超胆侠、特工尼克·弗瑞……

复仇者联盟:

1964年,斯坦·李和杰克·科比树立起了漫威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他们创造了漫威的全明星阵容:复仇者联盟。

复仇者联盟创刊号:

复仇者初战的对手是邪神洛基,尽管这主要是雷神托尔的敌人,但是蚁人、黄蜂侠、钢铁侠、绿巨人等都卷入了。在战斗胜利之后。他们决定定期会面,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对敌。这就是复仇者的由来。由于难以控制自己力量的绿巨人并不适合团队合作,所以第二期就退出了;其他成员在找寻途中发现了被冰封在北海里的美国队长,他也成为了这支战队的领导人物。不久,由身为巨富的托尼·史塔克出资,在曼哈顿设立了复仇者总部。

由于当时漫威的发行渠道有限,每个月只能出版少量的漫画,所以他们觉得让已有独立漫画的明星们再占一本书有点不合算。

于是,漫威在第16期撤走了除美国队长以外的全部主要角色,代之以三名“改过自新”的反派:神箭手鹰眼,变种人快银和绯红女巫姐弟,他们长期留在复仇者联盟中。当漫威终于走出发行困境后,原本的创立者们(除了绿巨人)也都回来了。复仇者的成员变动也很大,不少漫威人物都曾经在其中呆过一段时间。

到1985年,它的人数变得极其庞大,就算除去非活跃成员,也难以容纳在一本书的篇幅里。因此鹰眼在洛杉矶另建了分部——“西海岸复仇者”,这一分部一直持续到1994年。纽约总部则至今仍在继续运行中。

X-MEN:X战警:

X战警创刊号:

同一时期诞生的团队还有X战警。故事发生在由X教授建立的变种人学园,它的目的一方面是训练年轻的变种人正确运用自己的能力,一方面也是保护世界不被邪恶一方的变种人侵害。故事从新学生琴·葛蕾来到学园开始,加上镭射眼、野兽、天使和冰人,一共五名成员。他们一开始的对手便是万磁王。

此时的X战警成员都身着统一的制服,非常年轻,不过比起别的战队,其最大的特色是有一位并不参与实战的领导——轮椅上的X教授。漫画引入了“学习和控制超能力”的思想,这是同一贯的超级英雄概念所不同的。

既然活动地点是学校,难免和校园青春剧一样,加入感情戏等“文场”,并不是一味的打斗,这是当时其他的漫画战队很少涉及的。

漫威时代:灵魂人物斯坦-李

漫威的大部分英雄都靠斯坦·李一个人来编写,这样繁重的工作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有时甚至连斯坦·李自己都不记得写过的人物,

为了方便记忆,他在为笔下人物取名时故意把姓和名都选取相同的首字母——彼得·帕克 (Peter Parker)、布鲁斯·班纳(Bruce Banner)、马特·默多克(Matt Murdock)……同时,他发明了“漫威式创作法”:

第一步:编剧和编辑讨论,提出故事梗概和大纲;

第二步:画家接到大纲后,决定故事的步调和重心,画成指定页数的漫画;

第三步:编剧拿到画家铅笔稿后,以其作为指导,撰写最终的剧本,包括人物对话和标题;

第四步:描字、墨线和上色的工序。这种做法相当于编剧们只提供创意,由画家们发挥自己的创造进行创作,然后编剧再来“看图说话”,减弱了编剧的劳动,而增加了画家的工作,所以同漫威编剧们配合的画家们就尤为重要。

靠着这一大批出色的人物,到了1968年,漫威已经追上甚至超越DC,成为漫画业的又一巨头。同时,漫画行业也终于走出了困境,高速发展起来。这个时代也被称为漫威时代。

金刚狼:

1974年,漫威又推出了一个同过往的英雄都大不一样的神秘人物:他个子不高,脾气火爆,狂野、危险,手背上能伸出锋利的钢爪,所受到的任何损伤都能迅速复原。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人们只知道他叫做金刚狼(Wolverine)。他作为加拿大政府的特工“Weapon X”,在《The Incredible Hulk》第180期的最后一页上登场,并在紧接着的第181期中得到了集中表现。

此时X战警已经停刊了好几年。金刚狼的出现为这部漫画带来了新的生机。漫威决定保留一部分原有的成员,另外再加入一批新鲜血液。1975年,《Giant-Size X-men》特刊出版。它既为老队员提供了发挥的空间,也为新加入的成员安排了特别任务让其得以表现。

一支全新的队伍诞生了。X-战警成为最流行的英雄漫画之一,而金刚狼始终是新的X战警里最吸引人的角色,他看上去既是英雄又是反派,似乎天生就是要将对手剖杀似的。但是在他的野性之中,又有着顽强的意志力和惊人的自制力——多年以来,许多作者都将他描写成集狂暴的杀手与自制的典范于一身的人物。在团队之中,金刚狼也总是偏向于独行侠的角色——他冷酷,顽强,沉默寡言,而他神秘的过去也总是一个谜。漫画里偶尔透露出他的经历的一鳞半爪,反而更加勾起读者的好奇心。直到2002年,漫威才在《Origin》(起源)一书中详细披露了他的来历。

八十年代:

进入八十年代,为了顺应美国漫画读者趋于青年化的形势,漫威对《超胆侠》(Daredevil)进行了改造,担纲的是在读者中呼声很高的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这位既是编剧又是画家的年轻作者,彻底改变了这个原本平平无奇的故事的基调和发展方向。米勒带来了惊险的武打场面,鲜明的表现主义画法,现实而黑暗的剧情,以及新的敌人Elektra,她既是超胆侠的前女友也是杀手。于是,米勒笔下的超胆侠漫画并非简单的正邪大战,而混合了超级英雄和硬汉派侦探小说的风格,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这个时期,漫威让自己的角色变得更加黑暗、冷血,塑造了惩罚者等“反英雄”。

漫威的前身虽然在四十年代就存在,但真正确立方向并开始发展是在六十年代初,一个从美国梦中觉醒,并开始将梦幻打破的时代。因此也造就了漫威的特点:走现实路线,80%以上的故事都发生在纽约市,英雄们是被排斥的对象,《号角日报》头版整天挂着批判蜘蛛侠的高论。漫威的英雄不是完美的,他们展现给我们的,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缺陷:媒体的夸大事实、政府的不负责任,还有阶级与种族的冲突——X战警就是代表。这群受人歧视的英雄,本身就是对传统的英雄主义的颠覆。蜘蛛侠则始终被媒体视为眼中钉,并被受舆论左右的警方当作杀人凶手。他们活在一个残酷的世界中,不得不全力求存,并且同罪恶对抗。漫威虽然也充满了魔法、太空冒险和日本忍者,但它扎根在一个丑陋、肮脏的现实背景中,因此显得更为“真实”一些。

终极宇宙:

在漫威的漫画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同系列的人物互相串门:蜘蛛侠跑去和绿巨人战斗,金刚狼和美国队长一起搭救了年幼的黑寡妇。这是因为他们虽然各自有不同的漫画,但只要属于同一公司,就都是一个“世界”(Universe)里的人物。

所谓Universe,—般就是同一公司的角色在漫画中所生活的庞大、复杂的“世界”。在同一世界里的人物虽然有各自的主打漫画(包括但不限于英雄漫画),但互相之间有所关联,并可以发生互动。而漫威的主世界即为Marvel Universe(也被称为地球616/ Earth-616,意为1961年6月建立)。“世界”概念的重要性,就是保证同一公司出品的漫画在一定范围内的整体连续性。假如一个事件在一本书里犮生,那么同一世界里的所有人物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这种做法有它的好处,就是故事有连续性,虽然是不同的编剧和画家共同创作,但大家都在同一个大背景下,所以不会乱;但也有缺点,那就是面对浩如烟海的背景剧情,一个新读者很难明白来龙去脉,也不太可能去把几十年的漫画都补习一遍。因此,美国漫画界发现自己处在这样一个矛盾的境地:新读者越来越少,漫画店越来越小众。

重新出发的平行宇宙:

2000年的世纪之交,漫威针对这种情况,开始着手进行一个大胆的计划:何不干脆丢掉过去的历史包袱,从头讲述英雄们的故事?这些角色经过重新包装,在21世纪背景下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吸引新的读者投入其中。

首先被列为实验对象的是漫威最热门的系列——蜘蛛侠,随后是X战警。这两大王牌获得成功之后,其他英雄系列如神奇四侠等也逐渐加入进来,开创了漫威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被称为终极宇宙(Ultimate),编号为地球1610(Earth-1610)。所有标题中有“终极”字样的漫画都属于这个世界,其本意是从头开始讲述一批主流英雄的故事,吸引新读者。这些英雄一开场就被设定在了21世纪,其身世经历与正传既相似又不同,贴近当代人的生活。终极系列发展到后来,与主线的差别已经很大。

终极系列的初衷是吸引新读者,但老读者同样也会从这些新的演绎中获得乐趣:他们所熟悉的情节发生了哪些改变?“增强版”的某某角色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对于从前某些饱受批评的桥段,作者和读者双方都相当于获得了第二次机会——他们知道从前错在哪里,这一次重新讲述的故事将会更好。

“终极宇宙”和正传世界之间的差异,本身就是这个系列的最大卖点。毕竟,正传里的角色多半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在“80后”“90后”读者面前,当年令他们的父母赞叹不已的神作,如今已经成了古董:蜘蛛侠和X战警诞生的年代流行的是辐射,如今时髦的则是纳米和基因;伽马射线在漫画里是创造绿巨人的可怕射线,今天伽玛刀在医院并不罕见;而曾经挥拳痛揍希特勒的美国队长,更是曾祖父级的人物了。

在终极宇宙里,我们的英雄不仅回到了原点,甚至比正传里他们登场时还要年轻——神奇先生里德·里查兹不再是两鬓斑白的科学家,而是仅仅二十一岁的天才青年;终极版的怪奇博士是原怪奇博士的儿子,法力经常出问题,还喜欢在媒体上抛头露面……

终极宇宙虽然由各个英雄自己的系列构成,互相之间相对独立,但都或多或少地牵涉到一条暗线:各国政府制造超级士兵的企图。就连绝大部分时间独往独来、自成一体的《终极X战警》也不例外,虽然他们作为变种人,很少干涉一般人的纠纷,但旨在将变种人洗脑作为武器的“Weapon X”计划,始终是X战警们要面对的阴影。

漫威世界里早就有了现成的超级士兵——美国队长。不过美国队长被制造出来之后,发明超级士兵配方的科学家就被德国间谍暗杀了,于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可是这样一个样板摆在那里,谁都会觉得有一就有二。所以各国都在努力想制造自己的超级士兵出来,就连美国也从未停止重新制造一位新的队长的试验。

换言之,整个终极系列的重要背景就是各国之间的基因竞赛。绿巨人是科学家布鲁斯·班纳试图使用自己的基因制造超级士兵的产物;那只咬彼得·帕克的蜘蛛,原是绿魔诺曼·奥斯本的实验品,目的是臝得军方的超级士兵订单;还有沙人、克隆蜘蛛侠……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继美国队长之后,再度打造一个完美的超级人类。各国都有自己的研究项目。欧洲各国甚至模仿美国队长造出了代表自己国家的“队长”。

尽管如此,在终极宇宙里,按照美国法律,未经政府许可而故意改造人类基因依然是非法的。这也是变种人遭到排斥的原因之一:虽然他们的基因变异是与生倶来,不算在法律限制之内,但他们也和在正传里一样,为人们所畏惧和歧视。

这是一个世俗的世界。在终极宇宙里,托比·马奎尔主演的《蜘蛛侠》电影正在上映,终极战队的成员则在讨论布拉德·皮特和约翰尼·德普谁会出演他们的影片;美国队长率领美军进入伊拉克,普京总统声明俄罗斯和入侵美国的超能部队没有关系……但它比同样标榜现实的正传要高明:它不是因为“黑暗”才显得现实,而是真正让人感到它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生活,都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个世界里也存在魔法、平行世界、时间旅行,但同正传比较起来无论是范围还是强度都要低得多——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战斗所造成的破坏规模则要大得多。绿巨人动不动就毁掉整个街区,死伤数千人,这在正传里甚少提及,仿佛正传里的战斗不是发生在人口稠密的纽约一样。

终极战队:

《终极战队》源自正传中的战队“复仇者联盟”,却没有采取“终极复仇者”这样的标题,而是直接用整个系列的名字称呼自己:The Ultimate。它由马克·米拉编剧,布莱恩·希治绘画,是终极宇宙最华丽耀眼的明星——它不仅读者年龄段更高,政治戏更多,场面也更宏大、更有电影感,堪称漫威的豪华版大制作。这个系列从2002年开始出版。

在二战时代,斯蒂夫·罗杰斯成为了美国队长,但在胜利前夕消失在海中;另一个被改造的黑人士兵尼克·弗瑞活了几十年没有衰老,逐渐成为美国安全机构神盾局的总指挥,他召集了一批科学人才试图再次创造超级士兵,结果研究伽马射线的布鲁斯·班纳在自己身上做实验,成了难以自控的绿巨人,导致了同事帕克夫妇死亡(他们的儿子就是蜘蛛侠彼得·帕克);汉克·皮姆开发了可以把物体变大变小的技术(蚁人),实际上是利用了他妻子珍(黄蜂侠)的血样;富有的托尼·斯塔克从小就接受了父母的改造,身体覆盖着一种可再生人造神经组织,长大后则开发出了“钢铁侠”机甲。

一直准备建立超级部队的美国政府,为了摆脱超人类在公众心目中的负面印象,指派尼克·弗瑞组建一支“英雄的”超能战队——终极战队。和神盾组织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军火商兼发明家托尼·史塔克当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自称雷神的托尔也被招揽进来,尽管他向来看不惯美国的对外政策;前克格勃成员“黑寡妇”、神射手兼武器专家“鹰眼”、万磁王的儿女快银和绯红女巫也加入了进来……最终,人们发现了二战时期就被冰封在北海中的美国队长,他的归来为这支战队贴上了最辉煌的金字招牌。

不同于正传中独立行事的复仇者战队,终极战队里的英雄们都是听命于政府的士兵,或者用漫画里的话来说“大规模杀伤性人类”。同正传相比,所有的人都更暴力、也更强硬。这是一支高调行事的队伍,由于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把他们树立成“样板”,所以最大限度地操作媒体资源,将他们进行明星化包装也就是成了战斗之外最重要的事情——绿巨人的女友负责公关部,整天周旋于媒体之间。尽管如此,人们最终还是发现,终极战队建立之后最常做的事情不是打击敌人,而是为自己人捅的娄子善后:不是绿巨人暴走轰碎了N个街区,就是家庭矛盾闹得满城风雨;人们还在怀疑托尔到底真的是神还是妄想型精神病,队伍内部又出了引狼入室的叛徒。

此时正值美国出兵中东某国,美欧的众多超级战士被用于在该地的工作,东方几国在不安之下集合了本国的超级士兵,得到洛基的帮助,用计谋使终极战队分裂。黑寡妇作为他们的间谍,杀害了鹰眼的妻儿,嫁祸美国队长,又勾引钢铁侠,破坏他的装备;敌对国家组建的超能力军队进攻美国,立国以来从未遭受攻击的美国本土,在超级联军进攻下不堪一击——华盛顿正在燃烧!

眼看美国面临亡国之危,关键时刻托尔从天而降,手中的雷神之槌雷霆万钧,逆转了战况。以美国队长为首的英雄们也展开了反击,连绿巨人也来助战,联军的超级士兵纷纷被击败,只剩下一个力量类似雷神的佩壬(Perun,斯拉夫神话中的雷神)选择了投降。洛基召唤了大批魔怪下凡作乱,托尔带着仙宫的英灵大军与终极战队一起击溃了魔军。从此世人才相信他确实是传说中的那个神。黑寡妇被钢铁侠擒获后,鹰眼亲手杀死了她。



美国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都有哪些历史遗迹可以参观?~

  美国人民是个勇敢而爱好自由的民族. 他们原本来自世界各地, 是许多不同的文化、种族和宗教, 经过长时期的共存结合而形成的, 渐渐他们以身为美国人而自豪.

  17世纪以前, 北美广大原野仅有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居住, 但经过百余年的移民, 这里已成为欧洲国家人民的新家园, 而其中最主要为英国人所建立的13州殖民地, 这13州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 几经协商与改革, 联邦体制的美国, 于法国大革命前夕, 正式登上世界舞台. 早期的美国很欢迎外来的移民, 这些移民使她迅速地成长. 美国人口, 在1776 年只有300万人, 而现在则超过2亿. 在人口迅速增加的过程中, 新的生存空间, 也跟着不断开拓, 而方向则由东向西, 拓疆的先驱们不但从事农耕畜牧, 也寻找矿产及其它资源. 到了20世纪,美国不但已成为世界强国, 并且也是科学、技术、医药及军事力量的先进国家.

  殖民时期以前(1607以前)

  在两万多年前, 有一批来自亚洲的流浪者, 经由北美到中南美洲, 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 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约有2,000万, 其中有大约100万人住在现在的加拿大和美国中北部, 其余绝大部分住在现在的墨西哥和美国南部. 大约1万年前, 又有另一批亚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 这是后来的爱斯基摩人. 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种人大概是维京人, 他们是一群喜好冒险的捕渔人, 有人认为他们在1,000年前,曾到过北美东海岸. 殖民时期(1607~1753) 1607年, 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 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 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 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 定居于沿岸地区, 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 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 18世纪中叶, 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 他们在英国的最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 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 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

  独立运动(1754~1783)

  18世纪中叶, 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 已有了裂痕. 殖民地的扩张, 使他们产生某种自觉, 自觉到英国的迫害, 而萌生独立的念头. 1774年, 来自12州的代表, 聚集在费城, 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 希望能寻出一条合理的途径, 与英国和平解决问题, 然而英王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英王, 并接受处分. 1775年, 在麻州点燃战火, 5月, 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 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 并发表有名的独立宣言, 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这场仗, 这也是最后致胜的要素. 1781年, 美军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783年, 美英签定巴黎条约, 结束了独立战争.

  组成新政府(1784~1819)

  革命的成功, 使美国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达他们政治观念的机会. 1787年, 在费城举行联邦会议, 会中华盛顿被推为主席, 他们采取一项原则, 即中央的权力是一般性的, 但必须有审慎的规定和说明, 同时, 他们也接受一项事实, 那就是全国性政府必须有税收、铸造货币、调整商业、宣战及缔结条约的权力. 此外, 为了防止中央权力过大, 而采取孟德斯鸠的均权政治学说, 即政府中设置三个平等合作与制衡的部门, 即立法、行 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调和, 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权占控制地位.

  向西扩张(1820~1849)

  19世纪初期, 数以千计的人, 越过阿帕拉契山, 向西移动, 有些开拓者, 移居到美国的边界, 甚至深入属于墨西哥的领地、以及介于阿拉斯加与加利福尼亚的俄勒冈. 开拓者勇敢、勤奋地向西寻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冲突(1850~1869)

  引起内战的原因, 不单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问题, 还包括了思想上的冲突. 内战暴露了美国的弱点. 对这个国家的存在, 作了一番考验. 经过了这次考验, 美国才步向一个中央集权化之现代国家的坦途. 南北之间, 为奴隶问题而起争执, 南方在全国政治上的主要方针, 就在保护和扩大"棉花与奴隶"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 主要是制造业、商业和 金融的中心, 这些生产无需依赖奴隶, 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冲突都是由来已久的. 1860年代初期, 11个南方的州脱离联邦, 另组政府, 北方则表示, 为了统一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1861年, 内战爆发了, 这场美国人面对面的流血战, 打了四年, 南方遭到严重的破坏, 而且留下深深的伤痕. 1865年, 北方战胜了, 这项胜利不但显示美国回复统一, 而且, 从此全国各地不再施行奴隶制度.

  工业化与改革(1870~1916)

  19世纪初期, 美国开始工业化, 而内战之后, 则步入成熟阶段. 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时间内, 她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 机器代替了手工,产品大量增加. 全国性的铁道网, 增进了货品流通. 应大众的需要, 许多新发明应市了. 银行业提供贷款, 促成工商业经营的扩大. 故从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所谓"进步时期", 1914 年, 世界大战爆发, 1917年,美国终于被卷入大战漩涡中, 并且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

  世界的新地位(1917~1929)

  在战后的10年间, 美国的社会与文化可说是个无生气、无感情, 属于商人阶级的10年. 据1929年统计, 居城 与居乡的比率是56%∶44%, 这时举凡现代生活的特色, 诸如汽车、电话、收音机、洗衣机, 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战后经济呈现极度的繁荣, 原因有二, 一为政府不再干涉私营企业且有立法保护之, 二为新技术的带 动. 虽然经济成长很快, 但是基础不稳.

  不景气时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0~1959)

  经济大恐慌, 影响的不只是美国, 世界各国都受到它的打击, 经济大恐慌, 使上百万的工人失业, 大批的农人被迫放弃耕地, 工厂商店关门, 银行倒闭…… 一片萧条. 1932年, 罗斯福当选总统, 他主张政府应拿出行动来结束经济大恐慌, 新政府虽然解决了许多的困难, 但美国的经济还是要到二次大战, 才苏醒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苏两国, 关系日趋恶化, 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 加紧准备, 一如战时, 这种状态, 被称为"冷战".

  1960年以来

  美国历史自1960以来, 许多方面仍是战后发展的延续. 经济方面, 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气, 则仍不断膨胀;从 城市移居到郊区的人口, 继续增加, 1970年, 居郊人口超过了居城人口. 1960年初期, 黑人问题成为美国内部最主要的问题.

  1960年代中期, 许多美国人开始不满政府的对外政策. 此外, 由于工业的发展, 人口的集中, 60年代后期, 生态环境的污染广受注意. 70年代初期, 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 是大恐慌以来, 最严重的一次.

  70年代中期, 经济一度复苏, 但到70年代未期, 又出现通货膨胀. 1976年, 美国建国200周年, 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 1981年4月12日, 美国成功地发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将人类又带入另一个太空新纪元. 1985年, 里根连任总统, 在日新月异的人类发展史中,美国将展开新的一页.

  美国11个濒临毁灭的历史遗迹:

  1、华盛顿特区 大都会 AME 教堂(Metropolitan A.M.E. Church)

  这座维多利亚时期哥特式的红砖建筑是在1886年完成的,这里在1895年的时候举办过Frederick Douglass的葬礼,一个世纪后,又举办过Rosa Parks的葬礼。现在这里长期受到水浸的侵蚀,这部分是因为附近的建筑工程所致。教堂的会众不得不发起了一项全国范围的资金筹集运动,用以抢救,重建教堂。


  2、美国州立公园和国有历史遗迹

  美国国家史迹信托估计,由于预算削减,400多个州立公园和其它遗址将会关闭,比如上图的蒙大拿德奥蒙州立公园(Montana de Oro State Park)。有被关闭危险的遗址有,革命战争堡垒(Revolutionary War forts),内战战场(Civil War battlefields),还有每年接待7.25亿游客的国家遗产和本土美国历史遗迹。


  3、内布拉斯加州 林肯 工业艺术大楼(Industrial Arts Building, Lincoln, Neb.)

  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有着自然天窗,错综的屋顶结构,和一个四层楼高的喷泉内饰的,梯形展览会大楼,展现了内布拉斯加州林肯最好的一面。如果开发者不尽快找出一个计划,拯救并重修这个建筑,那么这里将会被毁坏。


  4、肯塔基州哈尔伦郡 黑山(Black Mountain, Harlan County, Ky.)

  历史性的矿业小城Benham(上图)和Lynch通过发展小商品经济创造了财富,也创造了历史遗迹景点,但是,现在这些小镇现在面临着威胁,附近黑山地区的采矿活动将会破坏该地区的自然风光,也会阻碍当地发展旅游业的进程。


  5、新泽西州 帕特森 英克利菲体育场(Hinchliffe Stadium)

  作为黑人联盟棒球队的最后幸存的球场公园之一,英克利菲体育场的这个有1万个座位,灌浇混凝土的艺术装饰结构现在已经关闭,而且受到了严重的损坏。


  6、加利福尼亚州 帕罗奥图市 胡安娜?布利欧奈故居(Juana Briones House)

  这座房屋建于1844年,建造者是旧金山的一个西裔居民。这是帕洛奥图市(Palo Alto)最古老的建筑,位于硅谷的中心。建筑者是胡安娜?布利欧奈,一位大牧场主,传统医治者和企业家。这座房屋展示了加利福尼亚的富有西班牙人和墨西哥人的历史。现在这个房屋被遗弃,破坏,很可能被拆毁。


  7、康涅狄格州 费尔菲尔德县 梅里特林荫大道(Merritt Parkway)

  梅里特林荫大道建成已有70多年了,一直以多样化的装饰桥,以及青葱繁郁的自然景观著称,是美国最漂亮的道路之一。公路上的交通流量日渐增多,但是资金缺乏的康州交通部并没有执行理性的维护修理工作。而交通部的重新排列,取代桥梁和重新设计交叉路口的行为已经对这里的独有特色造成了威胁。


  8、关岛 Yigo Pagat

  这里是查莫罗人之乡,关岛一直在努力保存其历经数千年的文化遗址。这个遗址曾经是查莫罗人小村落。和岛上其他地方一样,因为美国军队宣布要在岛上搞建设,这里也受到了威胁。


  9、密歇根州 索戈塔克 索戈塔克沙丘(Saugatuck Dunes)

  这里有非常壮观,极少开发的沙丘,水域,森林和湿地的景观,索戈塔克沙丘沿海地区在密歇根湖畔蜿蜒,共占地2500英亩。这里有数个濒临灭绝的物种,还有大量的具有考古学家之的重要历史遗址。这里和周围社区现在受到了威胁,因为有提议要在这里建设一个400英亩的居民区,其中包括一个码头散步区,一个旅馆,饭店和大商场。


  10、密西西比州 莫里迪恩 三步大厦(Threefoot Building)

  80多年来,这个16层的艺术装饰的,花岗岩覆盖的摩天大楼都是密西西比州莫里迪恩市中心的地标建筑。虽然一位开发者说有兴趣复原这座受到损坏的大厦,莫里迪恩的这座大厦还是有被拆毁的危险。


  11、弗吉尼亚州桔郡和史波特斯凡尼亚郡,荒野战场(Wilderness Battlefield)

  上图埃尔伍德庄园(Ellwood Manor)附近连绵起伏的景观地带,曾经见证了内战中最为重要,最为血腥的交战:荒野之战。这场战役中传奇将军Robert E. Lee 和Ulysses S. Grant面对面地交战。现在沃尔玛计划要在这里建立占地24万平方英尺的商店,使得这里的历史遗迹受到了威胁。4月30日,当地法庭宣判,一桩阻碍这个发展计划的诉讼可能取得进展。

自“五月花”号登陆美国,到殖民史的开始,经历了百年,可以说,美国历史开始于其殖民时期。第一章



殖民地时期






「天时地利,已造成一个最好
的地方,给人居住。」

约翰.史密斯
弗吉尼亚殖民地创建人,一六O七年


十七世纪初期,移民的大潮流,开始从欧洲流到北美。在三个多世纪里,最初为数仅几百名的英格兰移民迁徙,逐渐变为干百万人势如潮水的大迁移。他们在各种强大的动机的推动下,终于在这片一度荒芜的大陆上,建立了新的文明。

西班牙人在墨西哥、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建立了兴旺的殖民地后很久,第一批英格兰移民才越过大西洋到达现在叫做美国的地方。和早期涌到这个新世界的旅客一样,他们搭乘狭小拥挤的船只而来。在六至十二个星期的旅程里,他们只能吃到很少的食物。许多旅客在半路上就病死了;船只因经常遭受暴风雨的袭击而破烂不堪,有的竟沉没在茫茫的大海里。

那些疲乏的旅客,看到美洲海岸,真有如秆重负之感。一个历史学家写道:「百里之外传来的气息,有如满园花木那样馥郁芳香。」移民最初看到的新大陆是一片苍翠的密林。当时,印第安人都住在林中,他们大多敌视外人,因此,移民一方面要应付艰苦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又要提防印第安人的袭击。但是,那一望无际的、沿着东海岸、从北向南延伸两千一百公里的原始大森林,将是座巨大的宝库,能提供充裕的粮食和燃料,还有盖房子、制家具、造船以及赚钱的出口货物的丰富原料。

英格兰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永久定居点是一六O七年在弗吉尼亚所建立起来的通商要塞詹姆斯敦。这个地方盛产烟叶,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英格兰市场,所以,不久之后,经济就很繁荣」。到了一六二O年,英格兰妇女被招引前往弗吉尼亚结婚成家的时候,詹姆斯河一带,已建立起许多大种植园,人口也有上千人之多。



定居大西洋沿岸
新大陆虽然得天独厚,资源丰富,但是,为了取得当时移民还不能制造的物品,与欧洲的贸易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海岸线对于移民极为有用。整个海岸线上布满了无数水湾和港口。只有北卡罗来纳和新泽西南部两个地方缺乏远洋轮可进出的港口。

奔腾雄伟的河流,如基利伯克河、哈得逊河、特拉华河,萨斯奎哈纳河,波托马克河以及其它数不尽的河流,将沿海平原和各港口与欧洲连接起来。只有一条由在加拿大的法国人所控制的圣劳伦斯河通向大陆的内地。茂密的森林和高大的阿巴拉契亚山脉阻挡着移民向西发展。只有猎人和商人才冒险进入那荒芜的地方。在一百年里,移民们都只在沿海一带密集地建立起居住地。

每个殖民地都是自给自足的社会,有各自的出海港口。它们均为单独的实体,并且各有其独特的个性。但是,尽管有着这种个性,商业、航海、制造业及货币等问题,都超越各个殖民地的境界,需要进行共同管制;当殖民地脱离英国宣告独立以后,这些共同管制也就促进了联邦的成立。

十七世纪移民美洲,不但需要审慎的计划和安排,而且还要花费不少金钱和具备冒险精神。来美洲的移民,必须远涉重洋,航行五千公里。他们需要用具、衣服、种子、器具、建筑材料、牲畜、武器与弹药。英格兰移民与其它国家和其它时代的移民不同,他们并非由政府组织,而是由私人团体组织。

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这两个殖民地是由特许公司建立起来的。投资人交来的公司基金则是用来装备、运输和资助移民的。

至于纽黑文殖民地(后来并入康涅狄格殖民地),是富有的移民自己装备和输送他们的家属和仆人到那里去的。其它殖民地如新罕布什尔、缅因、马里兰、南北卡罗来纳、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原来都属于领主,这些领主是英格兰的绅士或贵族,他们拿出一笔钱,把他们的佃户和仆人安置在国王赐给他们的土地上。

例如,查尔斯一世赐予塞西尔·卡尔弗特(巴尔的摩勋爵)和他的后嗣约二百八十万公顷土地,这就是后来的马里兰州。南北卡罗来纳和宾夕法尼亚则是查尔斯二世的赐予。严格说,这些领主和特许公司都是英王的佃户,但他们每年只缴纳象征性的租税。巴尔的摩勋爵每年献给国王两个印第安人的箭头,威廉·佩恩每年只呈献两张海狸皮。

最后变成美利坚合众国的十三个殖民地是新罕布什尔、马萨诸塞、罗得岛、康涅狄格、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特拉华、马里兰、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及乔治亚。每个殖民地都有不同的来历。有几个甚至是其它殖民地的分支:罗得岛和康涅狄格是由马萨诸塞的人建立的,而马萨诸塞则是新英格兰各殖民地之母。佐治亚殖民地是詹姆斯·爱德华·奥格尔索普和一些英格兰人为了慈善和现实的理由而建立的。他们的计划是把关在英国监牢里的负债罪犯释放出来,送到美洲建立一个殖民地,作为抵御南方西班牙人的主要堡垒。荷兰人一六二一年建立的新荷兰殖民地,则于一六六四年改归英国人统治,易名为纽约。




移民:经济、宗教和政治上的动机
欧洲大部分移民,都是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机会才离开了家乡。这种动机往往由于对宗教自由的向往和逃避政治压迫的决心而变得更加强烈。从一六二O年到一六三五年,经济危机席卷英国,许多人找不到工作。最好的技工也只能糊口而已。农作物收成不佳,更加深了人民的痛苦。此外,发展中的毛纺工业,需要更多的羊毛供纺织之用,这样,养羊的人就开始侵犯耕地。

在十六、十七世纪宗教变革之际,一群称为清教徒的男女,企图从内部来改革英国教会。他们主要要求是使国家教会趋于新教化,并且提倡简化信仰和崇拜仪式。他们的改革观念,破坏国家教会的统一性,有分裂人民和影响皇室权威的危险。

詹姆斯一世执政时,一小部份分立派的人士--一个激进的宗派,大部份都是卑微的乡民,他们相信他们永远也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革英国国教--便离开了英国到了荷兰的莱顿。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尊奉宗教。稍后,一部分莱顿教民决定移住新大陆。这些人被人们称为「一六二O年移美的英国清教徒」。他们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

查尔斯一世于一六二五年登基之后不久,英国的清教徒领袖受到了他们认为是与日俱增的迫害。几个被迫停止传教的牧师也率领他们的追随者来到美洲,加入了英国清教徒的行列。他们与先前的移民不同,其中有许多富有和地位高的人,他们在一六三O年建立了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此后十年间,六个英国殖民地,全部都打上了清教徙的烙印。

但是,这些并不是由于宗教的原因而来到美洲的唯一移民。威廉·佩恩和他的英国教友派教徒因为对他们在英国的处境不满也来到了美洲,并建立了宾夕法尼亚殖民地。塞西尔·卡尔弗特建立马里兰殖民地的部份原因是他担心英国天主教徒的处境。宾夕法尼亚与北卡罗来纳有许多移民都是德国和爱尔兰持异议的教徙,他们到美洲来寻求更多的宗教自由和经济机会。

政治上的原因,也造成许多人选移到美洲。十七世纪三十年代,由于查尔斯一世的独裁统治,从英国到美洲的移民大为增加。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发生了起义,在奥利弗·克伦威尔领导下的查尔斯一世的政敌胜利了,使到许多骑士党人--所谓国王的人--纷纷到弗吉尼亚来碰碰他们的运气。在德国,由于许多领地甚小的王公专权,尤其在宗教方面,实行压迫政策,加上连年战争,使得在十七世纪末期和十八世纪里,迁徙到美洲的人剧增起来。

有以下这样一种情况:有些人对于来美洲开始新生活并不感兴趣,经过鼓吹者的游说后,也来到了美洲。威廉·佩恩曾大肆宣传,说什么宾夕法尼亚有许多良机在等待着新客。那些向穷人兜售服务合同的船长都获得巨额利润。此外,人们鼓励法官和监狱当局让罪犯到美洲去,以此代替有期徒刑。(判处「流放」)

移民中,很少人能够负担他们自己和家属的旅费,以及在新大陆安顿下来的费用。这些无支付能力的移民的旅费和生活费,是由弗吉尼亚公司和马萨诸塞海湾公司之类的殖民机构负担的。移民则同意以合同劳工的身份替公司干活。殖民公司、领主和一些家族与准备迁来的移民商定合同内容,他们为移民付出旅费和其它费用,移民则替他们工作一个时期--通常是四年到七年。服务期满以后,他们可以领到「自由金」,有时还会包括一小块土地。

据估计,新英格兰以南诸殖民地的移民,有一半是根据这种「契约仆人」制度来到美洲。他们大都忠实履行合同,但也有一些仆人半途违约逃跑。一般来说,这些人最后都能在他们原来落户的殖民地,或者邻近的殖民地上,取得土地,成家立室。

按照这种制度的办法来到美洲的人,在社会上并不受到歧视。每一个殖民地里,都有一些领袖人物曾一度是契约仆人。



多种文化融会在一起
十七世纪来美的移民,绝大多数是英格兰人。但中部地区也有一些荷兰人、瑞典人和德国人,南卡罗来纳和其它地方有一些法国胡格诺派教徒,还有一些零星的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不过,这些非英格兰移民,合共还不到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

一六八O年以后,大批移民来自德国、爱尔兰、苏格兰、瑞士和法国;英格兰不再是移民的主要来源了。这些新客也是因为各种原因才到美洲的。许多德国人,是为了躲避战争而来。一大群爱尔兰人则为了逃避政府和地主压迫所带来的贫穷离开了爱尔兰。从苏格兰和瑞士也来了一些逃避贫困的难民。到一六九O年,殖民地的人口多达二十五万。以后每隔二十五年增加一倍;到了一七七五年,殖民地的人口总数超过了二百五十万。

在很大程度上,非英格兰移民尽量适应最初移民的文化。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移民都变成了英格兰人。他们采用的是英国的语言、法律和风俗习惯。不过,这些东西早就为了适应美洲环境而有所改变了。结果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种受新世界环境影响的英国和欧洲大陆文化的结合。

一个人和他的家庭虽然可以从马萨诸塞移居到弗吉尼亚,或者是从南卡罗来纳移到宾夕法尼亚,完全不必在生活习惯上作任何基本调整,但是,各个殖民地还是有显着的区别。各殖民地区域之间的差别就更加显着了。



新英格兰:工作艰苦和原则坚定的地方
这些殖民地,因其地理位置,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区域。在南方,因为气候温暖,土地肥沃,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因此发展起来。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则原为冰河地带,这里土壤贫瘠多石,平地稀少,夏季短,冬季长,是一个不适宜耕作的地方。因此,新英格兰人纷纷改行。他们利用水力,建立水车磨坊以及锯木厂。大批木材可以用来制造船只,优良的港口可以促进贸易,而大海又是财富的极大来源。在马萨诸塞,单是捕鳕鱼这一行业已经成为该区迅速繁荣的基础了。

新英格兰人居住在港口附近的乡镇里,过的是市镇生活,不少人还经营工商业。公共牧地和公共林地,可以满足在附近小块农田中工作的城市居民。由于住地集中,乡村学校、乡村教堂、乡镇议会也成立了,市民利用这些地方来商讨各项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事情。新英格兰人遇到了种种相同的困难,他们在同样的山地上耕作,经营小规模工商业,很快就具有自主和独立的特色。

这些品质,在一百零二位远涉重洋、疲惫不堪的先驱者身上就可以看到。他们是第一批在马萨诸塞东南伸向大西洋的科德角半岛登陆的人。他们在伦敦(弗吉尼亚)公司赞助下到美洲,因此,他们的目的地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但他们乘坐的「五月花」号船,在很北的地方靠了岸。经过几星期的考察,他们决定不再到弗吉尼亚去,而就在登陆的地方定居。他们选择了普利茅斯港附近地区作为殖民地。第一个冬季虽然风雪凛冽,但他们终究捱过去了。

人们在普利茅斯为生存而奋斗的时候,其它定居点也在附近建立起来了。一六三O年以后,马萨诸塞海湾区域(波士顿)的定居点,在开发新英格兰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个殖民地是在皇家的特许下由二十五人建立起来的,以约翰·温思罗普总督为首领。这里的移民决心克服困难,并立刻投入到为生存而进行的顽强斗争中去。

十年之内,又来了六十五位传教士。由于殖民地领袖们的坚定信仰,马萨诸塞建立了神权政治。理论上,政教是分离的,但在实际上,政教则是合一的,所有机构都从属于教会。不久就建立了一套神权的、专制的政制。但是,在乡镇会议上,还有讨论公共问题的机会。所以,移民们也就获得一点自治的经验。城镇虽然围绕着宗教团体在发展,但全体居民,由于拓荒生活的艰苦,共同负担着市政责任。可是,若干年来,教士们和保守的教友,还是希望保持一致尊奉宗教的原则。

他们并没有能够束缚每一个公民的思想。罗杰·威廉斯是一个反叛的牧师,对没收印第安人土地的权利,和政教合一的好处,

[Map - 这是一七二九年赫尔曼.莫尔所绘制的新世界早期地图。美国革命之前,殖民地的许多边界,纠纷时起,莫衷一是。]

都表示怀疑。他因为「散布反对地方长官权威的危险的新思想」,终于被立法机构放逐。他跑到附近的罗得岛向友好的印第安人购买土地,不久他便在罗得岛上建立了一个殖民地,其原则是人们可以有信仰的自由,政教必须永远分离。

但是,异教徙并不是唯一离开马萨诸塞的人。正统的清教徙为了寻求更好的耕地和机会,这时也纷纷离开了那个殖民地。譬如说,人们听说康涅狄格河流域的土地非常肥沃,在贫瘠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就很想到那里去。很多人都愿意冒印第安人袭击的危险,去找寻平地和富饶的土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在建立政府的时候,扩大了选举权,即使没有参加教会的人,也可以投票。马萨诸塞的其它移民逐渐向北移动。不久,寻求土地和自由的男女们在新罕布什尔和缅因两地又建立了殖民地。

在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逐渐间接地向外扩展的时候,其内部力量日趋壮大,商业也蒸蒸日上。该世纪中叶以后,马萨诸塞日益繁荣,波士顿成了美洲最大的港口之一。东北部森林地带盛产各种木材:橡木可以制船身,高大的松树可以制造桅杆,沥青可以浇灌船缝。他们自己建造船只,把船开到世界各国的港口去。马萨诸塞湾的船老板们为海上贸易打好了基础,这种贸易后来日趋重要。在殖民地时期结束时,悬挂英国国旗的船只之中,有三分之一是美洲制造的。剩余的粮食、船上用具与木器增加了出口贸易。新英格兰的船主,很快就发现甜酒和奴隶是很能够赚钱的商品。



兼容并蓄的中部诸殖民地
中部诸殖民地,形成了第二个大的组群,比新英格兰还要复杂,更为开放,而且更宽容得多。宾夕法尼亚和它的附属殖民地特拉华的最初成功,应该归功于威廉·佩恩。佩恩是一个教友派教徒,他的目的在于吸引各种不同信仰和国籍的移民。而且,他决心用公正诚实的方法对待印第安人。他和印第安人缔结了协议,又严格遵守这些协议,因此,在荒野上维持了和平。

殖民地的事务进行得非常顺利而且发展也很快。威廉.佩恩来了不到一年,三千名新公民跟着来到宾夕法尼亚。费城是这个殖民地的心脏,这个城市,不久就以宽广的林荫街道、结实的矿石房子和繁忙的码头驰名于世。殖民地时期结束时,有三万个讲不同的语言,信仰和职业各异的人,住在那里。教友派教徒,由于颇会经营企业,使费城成了当时美国最兴盛的中心之一。

教友派的教徒们虽然控制了费城,宾夕法尼亚的其它地方仍不乏其它各种血统的人。德国人成了这个殖民地最熟练的农民。他们通晓家庭工业,诸如纺织、造鞋、制箱之类。这些对于促进殖民地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宾夕法尼亚也是大批苏格兰-爱兰尔移民进入新大陆的门户。他们是剽悍的拓边者,随意辗占土地,然后用来复枪来保护他们的权利。他们相信代议制政府、宗教和教育。当他们向内地不断推进时,更成了新文化的开路先锋。

宾夕法尼亚的人种尽管复杂,但语种众多的地方则首推纽约。一六四六年,哈得逊河沿岸的居民中有荷兰人、佛兰芒人、瓦龙人、法国人、丹麦人、挪威人、瑞典人、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德国人、波兰人、波希米亚人、葡萄牙人和意大利人。他们是数百万后来者的祖先。

荷兰人占有新荷兰(后来易名纽约)前后达四十年。但是,他们不是一种移民。他们在外地享受的政治和宗教自由并不比在荷兰的多。而且,荷兰西印度公司发觉,很难找到胜任的官吏来管理殖民地。一六六四年,英国人对殖民地重感兴趣,就用武力把荷兰的殖民地占领了。但其后很久,荷兰人对纽约还一直有着社会上和经济上的重大影响。荷兰式的人字斜屋顶建筑永远是纽约风景的一部份,荷兰商人也给纽约带来了忙碌的商业气氛。

荷兰人也使纽约人的生活方式,和波士顿清教徒的方式完全不同。在纽约,假日期间居民时常饮酒作乐。荷兰人许多习俗,比如新年时访问邻人,庆贺圣诞老人来临等,一直流传多年。

纽约的管辖权移交英国之后,英国行政长官理查德德·尼科尔斯开始修订纽约的法律制度。他一步一步地修改,而且做法非常聪明灵巧,结果,不仅英格兰人对他推崇备至,荷兰人也很爱戴他。乡镇政府具有新英格兰的自治特色,不到几年,遗留下来的荷兰法律和习俗与英国的惯例便相互融合在一起了。

到了一六九六年,纽约居民约有三万人。在富庶的哈得逊河、莫霍克河以及其它河流两岸,许多大型庄园兴旺发达起来。佃农和自耕农也帮助了这个区域的农业发展。绵延起伏的草原为牛、羊、马、猪提供了饲料;人们也开始种植烟草和亚麻;水果,尤其是苹果,产量甚为丰富。皮货贸易对殖民地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自纽约市以北二百三十二公里的奥尔巴尼以下,哈得逊河可以通航,把皮货运往繁忙的港口。



南方以农为主
弗吉尼亚、马里兰、南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等南方殖民地与新英格兰及中部诸殖民地显然有所不同。南方以农业为主。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是新世界最早的英国殖民地。一六O六年十二月下旬,大的有一百人,在伦敦殖民公司资助之下,到新大陆来探险。他们梦想找到黄金;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在荒野上成家立业。他们的首脑人物是约翰.史密斯船长。尽管争吵、饥饿的事常常发生,而且随时随地有遭受印第安人袭击的危险,但史密斯的毅力,使这块小殖民地在最初几年得以维持下去。

最初,资助开辟这块殖民地的公司,一心希望迅速发财,要移民们集中精力去生产木材以及其它的产品,以便在伦敦市场上出售,却不让他们种植他们生活所必需的农作物。苦苦熬过几年之后,公司把原来的要求放宽了,并且把土地分给移民。

一六一二年,有一件事使弗吉尼亚的经济起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是发现了将弗吉尼亚烟叶加工的方法,使它适合欧洲人的口味。第一批烟叶于一六一四年运抵伦敦,十年之内,烟叶成为弗吉尼亚主要的财源。

种植烟草的土地经过几次收成之后,都变得贫瘠了。农民不得不另辟新地;他们很快沿着水道上下分散开来。因此,这个区域里没有城镇,就是首府詹姆斯敦,也只有很少的几户人家。

来弗吉尼亚的移民,大都是为了改善他们的经济地位。但是,近邻马里兰的移民,不仅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且也是为了宗教上的理由才迁移来的。卡尔弗特一家想在马里兰建立一个天主教徙避难所,与此同时,他们对建立庄园、经营获利的事,也发生了兴趣。为此目的,也为了避免与英国政府发生摩擦,卡尔弗特家族同时也鼓励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前来。

在社会结构和管理形式方面,卡尔弗特家族想使马里兰成为一个贵族统治的地方,一切依照旧传统。他们试图以国王的特权来统治这块土地。不过,在这个边疆的社会中,独立的精神是非常强烈的。在马里兰,如在其它殖民地一样,当局无法回避移民得到英国习惯法所规定的保障个人自由的坚决要求,他们也无法规避移民通过代议制议会参政的天赋权利。

马里兰所发展的经济和弗吉尼亚的经济极其类似。两者均以农业为主,有一个具有控制力量的大种植园主阶级;两个地方都有自耕农耕耘的偏僻地区,一年只能收割一次。在十八世纪中叶之前,两者都受到奴隶制度的严重影飨。

在这两个殖民地里,富有的种植园主严肃对待自己的社会职责。他们出任治安推事、民团团长、立法议会议员。但是,自耕农也可以参加大众议会,担任政治上的职务。他们直言不讳的独立精神,不断警告实行寡头政治的种植园主不要过分侵害自由民的权利。

到了十七世纪末叶、十八世纪初叶,马里兰和弗吉尼亚的社会结构都具有一些一直持续到南北战争时期的特征。种植园主凭着奴隶劳工,控制了大部份的政治权力和肥沃的土地。他们兴建豪华的住宅,过着贵族式的生活,和海外的文明世界保持联系。而在社会经济地位上仅次于他们的,是一般农民,他们都希望在偏僻地区的新地上创造繁荣。最穷的是那些小农民,他们必须与拥有奴隶的种植园主竞争才能生存。不论在弗吉尼亚和马里兰,都没有形成大的商人阶级,因为种植园主是直接和伦敦进行贸易的。

南北卡罗来纳注定成为南方的贸易中心,主要的港口是查尔斯顿。在这里,移民们很快学会了把农业和商业结合起来,市场是使地方繁荣的主要原因。茂密的森林也是财源之一,木材、焦油以及马尾松的松脂,是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材料。南北卡罗来纳不像弗吉尼亚那样只局限于生产一种作物,那儿也出产和出口大米和靛青。一七五O年,南北卡罗来纳两个殖民地共有居民的十万人。



沿海和边疆
在南方,像在其它殖民地一样,偏僻地区的开拓和发展尤为重要。人们在海岸附近的殖民地里找不到更多的自由,便开始向内地推进。在沿海各地找不到肥沃土地的人,或者是那些把土地用贫瘠了的人,发现西部的山区里颇可立足。因此,内地很快就有了欣欣向荣的田庄。低微的农民,并不是唯一喜欢内地的人。举一个例子来说,一位很能干的测量师彼得·杰斐逊--美国第三任总统托玛斯·杰斐逊的父亲--就在山地里住了下来,用一碗混合甜饮料买了一百六十公顷的土地。

住在印第安人附近的居民,把小屋当作堡垒。他们以锐利的眼睛和自己所信赖的滑膛枪进行自卫。这些边疆居民由于环境所迫,都成为非常坚强和自食其力的人。他们在原野上开辟道路,焚林开荒,种植玉米和小麦。男人穿着鹿皮衣服,女人则穿着自己纺制的衣服。鹿肉、野火鸡和鱼是他们的食物。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娱乐方法,比如举行盛大的烧烤会,为新婚夫妇暖屋,射击竞赛以及比赛缝垫被褥等。

大西洋海岸地区和内地的殖民地之间,早已存有明显的裂痕。偏僻地区来的人,在政治辩论上常常侃侃而谈,抨击旧习惯和旧传统的惰性。由于旧殖民地的人,可以轻易地在边疆地区建立一个新家庭,这对防止旧殖民地当局阻挠进步和改革,是个有力的因素。海岸地区的当权人物,不得不常常放宽政策,放宽取得土地的条件以及宗教习惯等。否则,人们都要离开旧殖民地,相继到边区去谋生了。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来的朝气蓬勃的社会里,故步自封是行不通的。向山地推进,对后来整个美国的前途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



教育和文化的兴盛
在殖民地时期建立起来的美国教育和文化的基础,对于未来,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哈佛大学于一六三六年在马萨诸塞成立。十七世纪末,弗吉尼亚成立了威廉与玛丽学院。几年后,康涅狄格又成立了一所高等学府,那就是后来的耶鲁大学。但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一种由政府当局创办的学校制度的成长。一六四七年,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开始实行义务小学教育。不久,除罗得岛外,其它新英格兰的殖民地也相继实行。

在南方,由于地区辽阔,庄园四处分散,因此,开设像北部密集居住地的那种乡镇学校是办不到的。有些种植园主和他们的邻居们便一起请几个家庭教师来教育他们的孩子;另一些人就把子女送到英国去受教育。

在中部诸殖民地,教育情况各有不同。纽约的居民忙着做生意,追求物质上的进步,没有工夫注意教育事业,因此,教育比较落后。学校没有经费,皇家政府建立公立学校的努力,时断时绩。普林斯敦的新泽西学院,纽约市的国王学院(即现在的哥伦比亚大学),新泽西的新伯伦瑞克的皇后学院(即现在的拉特格斯大学),都是到十八世纪中叶才成立的。

在教育工作方面,诸殖民地中以宾夕法尼亚最为积极。这裹的第一所学校,是一六八三年成立的,教学生读书、写作和记帐。自此以后,每一个教友派的社区,都给本区儿童提供某种初级教育。更高深一点的课程,如古文、历史、文学等,则在教友派公立学校里教授。这所学校至今还在费城,校名为威廉·佩思公立学校。这所学校对贫民不收学费,富家子弟则须缴费。

在费城,许多与教会无关的私立学校,都教授语文、数学和自然科学,成人还可以上夜校。人们并没有忽视妇女教育,私人教师则教费城有钱人的女儿学法文、音乐、舞蹈、绘画、歌唱、文法,有时甚至还教记帐。

宾夕法尼亚的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个人:詹姆斯·洛根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洛根是该殖民地的秘书,年轻的富兰克林,就是在他的图书馆里看到了最新出版的科学书籍。一七四五年,洛根盖了一所藏书楼,把藏书楼和里面的书籍统统送给费城。富兰克林对费城的文化事业的贡献则更大。他创建了一个叫做「讲韬」的学会,那是美国哲学学会的萌芽。由于他的努力,费城才成立一所公立学校,即后来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他还是第一个订阅图书馆的发起者,他将这家图书馆称为「北美订阅图书馆之母」。

在南方,庄园之间互相交换各种学术书籍,如历史、希腊和拉丁文经典著作、科学和法律书籍等。南卡罗来纳的查尔斯顿,早成了音乐、绘画和戏剧的中心。一七OO年前,一家地方图书馆在这里成立。在新英格兰,最初的移民是带着他们的小图书馆来的,后来又陆续

跪求建党就是周年,以“铭记党史,感恩奋进”为主题的演讲稿。谢谢_百度...
答:历史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神州大地上也从此捷报频传:大庆石油城拔地而起,南京长江大桥架通南北,**的成功爆炸,……这一切的一切,给雄鸡形的版图上镀上了金灿灿的色彩。我还听到了,听到了来自中国 一代伟人——邓小平爷爷的深情呼唤:“发展才是硬道理。”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

谁来分析一下《离骚》前24句?
答:应该改法度行美政,以求重振国威。12.快骑龙马腾跃兮,来我在前引路! 要赶紧行动,我愿意做先锋。13.先王品性高洁兮,群芳环绕追逐。 比喻:具体路向。以楚先王们为榜样,吸引贤者能人。14.花椒玉桂陪伴兮,百草把清香吐! 比喻:忠良聚集,群策群力。15.尧舜正直节制兮,总能走在正途。 以历史为鉴(正路)。16....

唐代边塞诗主题如何发展演变的
答:在唐代文坛上,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样式,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顶峰,其中边塞诗作为杰出的诗歌流派,在唐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一般会按照唐代国势的兴衰来把这个朝代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文学的发展总跟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唐代的边塞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大事
答:五。因为明朝整体是闭关锁国,泉州在元朝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港口城市,但因为明朝的政策而衰败。谈什么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海上贸易?有兴趣的可以到泉州市的网页看看泉州的历史,看看哪里是怎么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六。郑和下西洋,每次都带了大量的礼品,加上船队巨大,人员几万,几次下来让明朝的财政吃紧,...

“保时捷”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答:随着技术进步,市场扩大,德国汽车工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在19世纪末,欧宝、奔驰、奥迪这些后来享誉世界的德国品牌都已有了相当规模,唯独没有保时捷。 后来保时捷创始人在此时还是一名游走于各大汽车商之间的设计师,其全名为Ferdinand Porsche。这位保时捷先生出生于铁匠世家,且与许多影响了德国历史的人物一样,他是一个奥地利人...

...合水镇的那个杨家祠是供奉谁的祠堂?他是什么时候任什么官职?_百度...
答:杨国威,明末清初,督标都骑尉,武德将军,晚年回乡带动商铺发展,有“墟主”之称,有皇帝御赏尚方宝剑先斩后奏之权,有八位夫人,

...神舟西单的法国自助游。这个季节法国有什么比较好玩的?
答:法国饭桌上的餐具配套和讲究, 大人小孩都努力做出风雅礼貌的谈吐, 在加上浪漫的情调, 用餐的时间漫长等等;那么, 在历史上一翻找, 法国人并不是从来如此, 祖上用手撕肉, 用餐巾擦手揩鼻涕 ……从粗食粗吃, 转向文雅美食, 甚至浮华排场, 拖沓时间, 开先风先河者, 就是凡尔赛宫和宫中之王路易...

部队挖散烟灶,猫耳洞,有什么标准?
答:猫耳洞内积水满地,有时水深竟然漫过膝盖,无法蹲坐,躺下休息片刻更是奢望。战士们只好把用过的弹药箱垒成平台,用来支撑极度疲乏的身体,轮流坐在上面稍作休息,权作困苦煎熬中的享受。如果单独的潮湿闷热倒也能咬牙忍受的话,那么洞内污浊不堪的空气,霉菌味汗酸味,夹杂着说不出名堂的腥臭味,简直是污浊不堪,几乎置人...

关于屁的诗句是什么意思
答:飞吻乱抛: “我不告诉你,我不告诉你”; 早请示晚汇报时放臭屁, 疑是阶级敌人搞阴谋诡计; 潜伏侦察时放个响屁, 必定是内奸向敌人通报消息; 仪仗队员放个屁, 有损于国威军威: 谈业务放个屁, 弄不好要失去两千亿; 列车上谁放个闷屁, 引来多少猜测和估计, 留下一首充满悬念的叙事诗; 初恋约会不小心放个...

信宜古庙旅游景点介绍 信宜庙都有哪些
答:大仁山是广东信宜一处观赏性比较强的风景名胜区,该景点的位置位于广东省信宜市的郊北逻村境内,大仁山上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大仁庙,其木质结构的建筑在历经了这么多年,还是屹立不倒。7.太华山太华山是广东信宜一处有着郁郁山林美景的风景名胜区,该景点的位置位于广东省信宜市东镇镇的庄垌村境内,太华山的海波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