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书写格式怎么写

作者&投稿:邹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写作要求: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

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

1、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2、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3、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4、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扩展资料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七言律诗的兴起,晚于五言律诗。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之间。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维、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炼,方使它在体制上达到纯熟,而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之作。

这一时期的七言律诗虽亦有高华秀朗的名篇,但内容上绝大多数属于奉和应制、酬赠,比之五言律诗更见狭窄。同时,盛唐时期李白、王维、高适等诗人的七律,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到了杜甫,七言律诗才展示其诗体潜力而打开艺术天地。

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杜甫以下至中唐时期,七言律体未能推陈出新。晚唐时期,七言律诗则打开了新局面。温庭筠、李商隐、杜牧这几位七律圣手不仅修整了律诗的形体,而且改造了律诗的气质,把律诗艺术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人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五中总结了唐代七言律诗的发展历程:“唐七言律自杜审言、沈佺期首创工密。至崔颢、李白时出古,一变也。高、岑、王、李,风格大备,又一变也。杜陵雄深浩荡,超忽纵横,又一变也。”

五代时期七言律诗乏善可陈。宋代七律创作延续了杜甫和中晚唐诗人的创新努力并在“江西诗派”手中逐渐定型,走出了一条以理趣见长、以议论为诗的新路子,佳作不少。元明清以下,七言律诗逐渐衰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七言律诗



七律诗是所有古典诗词里最独特,最完美的一种体裁.其特点是: 结构严谨, 压韵对仗有序;格律严格, 字数适中,表达内容完整; 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但是七律写起来较难. 难就难在它既要每个字都有格律的限制, 又有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句(第一句可压韵可不压韵)压韵的要求, 还要求颌联和颈联每个字都对仗. 看起来比较难写, 但写作七律也不是没有技巧.
笔者通过学习写作七律掌握了些许方法: 1 .首先要构思好写什么内容,这和写别的文章没什么区别. 2. 先构思好两个对仗联(颌联,颈联),使用什么样词句,用什么压韵.这点很重要,一首七律能不能写好, 某种意义上讲全在这两个对仗联上, 一定要严格把握这一环节, 绝不能迁就, 每个字都要细心斟酌. 这两个联的内容为一首诗灵魂部分,要描写细致,叙述明了,论述充分.说明透彻. 3. 根据内容再来写首联就比较容易了, 因为首联不要求对仗,但 它是文章的开头部分,是为内容承接服务的,还是容易把握的.4. 尾联和首联差不多,不需要对仗, 较容易写. 但要比首联更有难度, 它是整个文章的总结部分,要有气势. 它的内容一般为作者抒发情怀部分, 更要精炼些. 5. 要注意容易犯的错误: 没有构思好就动笔写,天南海北凑词措句,结果是句子偏离了中心思想; 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对仗不严格,貌似对仗,实际并没有真正的对仗等等; 还有好多喜欢写委婉的哀愁,怨恨等诗, 但此类风格容易犯无病呻吟的错误, 比如, 写尽了愁呀,怨呀,但致命的是没有写原因. 造成了无病呻吟. 给读者的感觉的是做作.
当然诗作是多方面的诗人爱好,才写出了丰富多彩的诗来, 爱好不同,只要写出好的七律来......

七言律诗如何作?~

作法如下:
一、篇幅固定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二、押韵严格
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
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三、讲究平仄
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
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
1、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2、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3、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4、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四、要求对仗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扩展资料:
七言律诗典范诗作:
一、《黄鹤楼》
作者:唐代诗人崔颢
1、全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翻译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二、《登高》
作者:唐代杜甫
1、全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翻译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
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言律诗

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扩展资料: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话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言律诗

七言绝句的格律要求是什么?
答:初唐时,七言绝句不仅数量较少,题材狭窄,而且在诗坛上的影响也很小,艺术上也不够成熟,不仅未能充分协律,而且作风比较板滞(如常用对仗作结,有类律诗的前半截),缺乏悠远的韵度。初唐比较知名的诗人如沈佺期、宋之问,律诗写得很好,七绝水平却一般。进入盛唐,大量的七绝诗人涌现,在艺术上有了...

描写夏天的七言律诗5首
答:释义: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海天相连,一片茫茫;山川形势,又阔又长。城的四周亮起了万家灯火,一道银河映入水的中央。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撒满了平地,就跟秋霜一样。能不能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的确要更加清凉。4、原文:清风无力屠得热,...

描写秋天的七言律诗一定要是自编的,押韵的
答:1、《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译文 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2、《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

七言律诗书法作品有哪些?
答:七言律诗书法作品有如下:1、《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

七言绝句如何押韵
答:七言律诗怎么写 03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

关于七律的诗歌
答:1、《早雁》唐代: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译文: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应该知道北方...

描写夏天的七言律诗5首
答:夏日 《千家诗》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辋川积雨 书名:千家诗 作者: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

七言绝句怎么写?
答:七言,每句七个字,绝句,又叫截句、断句。 绝句格律的基本要素,有三点:平仄、对仗、押韵;同时还包括“起、承户转、合”的章法和句式结构等格律要素,这是古今诗人遵守的基本规律。每首绝句,只有四句,也分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问题五:如何写好七言绝句,? 首先要...

七律诗的平仄格律表
答:第二句:平仄仄平平仄(押韵a)第三句:仄平平仄仄平(押韵b)第四句:平仄仄平平仄(押韵b)第五句:仄平平仄仄平(押韵c)第六句:平仄仄平平仄(押韵c)第七句:仄平平仄仄平(押韵d)其中,平指平声,仄指仄声。平声是指声调平缓的字,仄声是指声调有抑扬的字。每句七律都有七个字,...

7言12律的诗
答:[七言律] 步韵红楼菊花诗十二律 ---诗文/梅花岛主[望月]忆菊 满庭黄甲惹相思,雨过花阶意醉时。古壁蛩声荒野晓,闲亭鹤影玉人知。篱前明月盈千古,袖底清风守一痴。煮酒桃源金鸟远,回眸扶菊误归期。访菊 梦里心随大雁游,密云千里意难留。红衣古渡聆柔语,白马霜枫过野秋。信步斜阳痴对望,...